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6月,笔者参加由全国“三康办”组织的白内障复明手术队赴新疆伊犁地区工作,历时一个月,施行手术117例,124只眼,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17例,124只眼中,男性64例(69眼),女性53例(55眼)。年龄最大85岁,最小3岁,平均58.3岁。少数民族86例,占74%。汉族31例,占26%。手术方法有囊内摘除术102眼,囊外摘除术18眼,截囊术2眼,囊内加小梁切除术1眼,囊外加小梁切除1眼,囊外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1例。囊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摘除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120眼)白内障实施巩膜隧道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摘除术。植入硬质后房型人工晶体115眼,观察术后第1d及第1个月裸眼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第1d裸眼视力≥0.3者85眼(70.8%),≥0.5者70眼(58.3%);术后后囊破裂2眼(1.7%),角膜水肿22眼(18.3%)。结论:该手术投资少、易掌握、疗效可靠,值得在基层医院、贫困地区及防盲治盲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由于后囊破损或无后囊患者行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本组病例共21例(21眼),其中14例为ECCE PCIOL术中后囊破损,5例为外伤引起的后囊破损,2例为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体眼。术后密切观察角膜、人工晶体的位置及局部反应。结果21例(21眼)术后视力均提高。结论后囊破损或无后囊患者需行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悬吊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切口"V"型截囊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对武宁县人民医院2009年"光明工程"893例(925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63例(6.81%)晶状体后囊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发生时间进行原因分析及处理.结果 63眼后囊膜破裂患者中水分离时9眼、吸皮质时46眼、娩核时5眼、人工晶体植入时2眼、撕除三角形前囊膜瓣时1眼;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57眼,6眼因眼底无红光反射未植入人工晶体.出院时视力情况:视力> 0.4者57 眼,视力<0.1者 6眼.结论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是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在术中诸多手术步骤中.规范手术操作可降低其发生率,恰当的处理,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可获得较好的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5.
现将我院1992~1996年用推测法选择后房型人工晶体屈光度行白内障囊外摘除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术40例、42眼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Ⅰ期人工晶体植入中,男23例,女17例,其中老年性白内障37例,并发性白内障2例,先天性白内障1例。最大年龄86岁,最小39岁,双眼手术2例,共42眼。术后随访3~12个月。  相似文献   

6.
作者自1996年7月至2003年3月对由眼外伤、青光眼、葡萄膜炎及糖尿病引起的瞳孔变形,并发白内障的病人56例(56眼),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ECCE) 前房型人工晶体(AC-IOL)或后房型人工晶体(PC-IOL)植入,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早期恢复视力中,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无晶体眼的疗效和分析。方法病例56例(87只眼),其中老年性的内障囊外摘除术27只眼,并发障8只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52只眼。结果56例(87只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2~0.5的27只眼,占总数的31%;术眼视力达≥1.0的52只眼,占总数的59.7%。结论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使用周边及后囊保持完整性,术后早期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后囊支撑的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三点固定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8例囊内白内障术后及后囊破裂不能一期置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或已行二点式悬吊失败者采用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三点固定于角巩膜瓣下。结果:全部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而且人工晶体全部端正固定在同一平面视轴上。结论:该手术方法为一种明显优于二点悬吊术,特别是能使人工晶体牢固地处于同一视轴上,达到了矫正视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晶体后囊破裂是白内障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我院自1994年至今植入人工晶体252例252眼,其中后囊破裂21例占12%,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男12例,女9例,年龄33~82岁。先天性白内障2例,外伤性白内障9例,并发性白内障7例,老年性白内障3例。本组病例均在局麻下进行,使用压迫降压,在手术显微镜下使用显微器材,开罐式截开晶体前囊,双管套针手动灌吸,前房注入甲基纤维或Heafon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视力:21眼中裸眼视力>0.5者9眼占42.9%,矫正视力>0.5者16眼占76.2%,>1.0以上者6眼,占28.6%。术后并发症:瞳孔不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白内障除及人上晶体植入术的普遍Jf:展,其疗效早已获得一致的认可,但白内障除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仍不可避免,这给人工晶体的植入带来一定的困难。若能将脱出的玻璃体处理好,再利用残余前、后囊膜为后支撑,仍可≥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现对上述情况的9例9眼≥期非缝线固定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于松 《浙江临床医学》2003,5(4):301-301
在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 ,发生后囊破裂致玻璃体脱出是常见并发症 ,作者对我院1997~2002年开展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 +IOL)332眼 ,术中发生后囊破裂19眼 ,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32眼中男178眼 ,女154眼。年龄20~87岁 ,平均64岁。术中发生后囊破裂19眼 (其中玻璃体脱出14眼 ) ,男11眼 ,女8眼。发生在抽吸皮质时11眼 ,娩出核时4眼 ,植入人工晶体时3眼 ,截囊时1眼。1.2手术方法常规ECCE术 ,角巩缘大切口 ,手法娩核及灌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球穿通伤所致不同类型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对106例(106眼)外伤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79例晶体囊膜损伤范围较大、皮质释放伴高眼压,于伤后8~22 d手术;22例囊膜损伤范围较小、无皮质释放,于伤后6~12周手术;5例膜性障于伤后1~3 a手术.常规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96例,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9例.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矫正视力≥1.0者12只眼,占11.3%;0.5~0.9者35只眼,占33%;0.1~0.4者55只眼,占51.9%;0.1以下者4只眼,占4%.结论:晶体囊膜破口小,宜在眼部情况稳定后手术;囊膜破口大,皮质释放者宜尽早手术.术中对晶体囊膜的处理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Kelman(196)首创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以来,白内障手术已由普通囊外摘除术过渡到小切口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将1996年在天津参加超声乳化水和小切口白内障讲习班,胡光达博士示范手术,记录完整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31只眼),使用美国爱尔康公司超声乳化仪,在(Topcon)显微镜下进行,软性折叠式人工晶体由爱尔康公司提供,人工晶体度数计算采用电脑验光机和A型超声波电脑计算机测定。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4~74岁,平均52岁。老年性白内障25只眼,外伤性白内障4只眼,并发性白内障5只眼。2手术方法术…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后囊混浊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云福 《中国临床医学》2005,12(6):1091-1092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术后晶体后囊膜混浊的原因及预防办法。方法:对72例(90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随访观察2年。结果:本组72例(90眼)术后发生后囊混浊24眼,总发生率为26.67%。单纯囊外摘除术18眼发生后囊混浊8眼,占44.44%;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72眼发生后囊混浊16眼,占22.22%,明显低于前组(P〈0.05)。术后随访半年、1年和2年出现后囊混浊分别为10眼(11.11%)、20眼(22.22%)和24眼(26.67%)。发生后囊混浊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24岁;无后囊混浊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9.46岁,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后囊混浊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与手术方式、患者年龄、白内障类型及随访时间等有关,但其形成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晶体上皮细胞的残留与增殖。为预防后囊混浊的发生,术中应尽可能彻底清除晶状体皮质,改进手术方式,并进一步开展有关术后抑制增殖的药物研究。  相似文献   

15.
60例中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确诊为糖尿病的白内障60例(73眼),40眼Ⅱ~Ⅲ级核,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33眼Ⅳ~Ⅴ级核,采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54眼(73.97%)术后1周裸眼视力≥0.4。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经处理对术后视力元影响。结论采取恰当的术式,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白内障小切口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眼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小切口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术后分别对视力、前房、视野及结膜滤过泡等观察检查。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2者17眼(80.9%),浅前房发生率为4.8%,随诊6~24个月,眼压控制率为90.5%,视野检查无一例进行性损害。结论:白内障小切口摘除术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可安全有效的治疗并发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7.
陈惠珍 《现代护理》1998,4(9):13-14
白内障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致盲原因,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而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和视力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报告这方面的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我院从1995年10月至1997年5月,共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76例88只眼,其中男33例,女43例,年龄3.5-88岁,平均61.6岁。76例中,老年性白内障69例,外伤性白内障5例,糖尿病性白内障2例。术后矫正视力0.05一0.1为5只眼,0.2-0.4为36只眼,0.5-0.9为45只眼,1.0或以上2只眼。手术并发症:后囊膜破裂伴玻璃体脱出5例,后弹力层脱…  相似文献   

18.
笔者 1 992年 3月以来对 42例外伤性白内障施行人工晶体植入术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42例 43眼 ,男 32例 ,女 1 0例 ,年龄 6~ 58岁。右眼 1 3例 ,左眼 2 8例 ,双眼 1例。钝挫伤 1 2眼 ,角膜穿孔伤 2 8眼 ,其中合并眼内异物8眼 (异物已先期取出 ) ,电击伤 3眼。43眼均按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或新型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常规步骤进行。本文 43眼中 ,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 5眼 ,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38眼。术毕给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 2万U ,地塞米松 2 5mg ,术后全身用抗生素和地塞米松5~ 1 0mg静脉滴注 5天 ,口服消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后囊膜破裂8眼,其中糖尿病组5眼,对照组3眼,经处理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3眼,植入睫状沟2眼,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3眼。结论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娴熟的手术技巧,术后并发症正确处理,糖尿病性白内障均能得到有效控制。本文表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人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5例351只眼实施了6mm左右"一"字形巩膜隧道式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3d矫正视力≥0.5者252眼(占71.82%),低于0.5者99眼(占28.18%),最佳矫正视力达1.2,最低为0.08,平均矫正视力为(0.74±0.15),脱盲率为100%。结论该手术方式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操作容易掌握,不需特殊仪器,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