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镇静安神针法治疗失眠症6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镇静安神针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镇静安神针法治疗,对照组内服中药解郁安神颗粒。治疗30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 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 42%。失眠指标(入睡时间、持续时间、夜醒次数)的改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 05);做梦情况的改善,有极显著性差异(P<0. 01);醒后状态和睡眠评价的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镇静安神针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优于中药解郁安神颗粒。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养血安神颗粒治疗功能性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功能性失眠症病人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养血安神颗粒口服,对照纽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为1疗程。结果:经3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血安神颗粒治疗功能性失眠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针刺治疗与中药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运用针刺治疗失眠症30例,并设中药归脾汤加减治疗18例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7.8%,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失眠症短期疗效优于中药。  相似文献   

4.
安神解郁针法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安神解郁针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失眠症患者用"安神解郁针法"进行治疗,每周3次,2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6.9%。对治疗前后PSQI各项评分比较,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神解郁针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针刺治疗失眠的常用有效处方镇静安神针法与针刺背俞穴法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评价。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失眠患者40例,随机分成各20人的两组,分别以镇静安神针法和针刺背俞穴法进行治疗。结果镇静安神针法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0%,针刺背俞穴组达到75%,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镇静安神针法与针刺背俞穴法治疗失眠皆有较好疗效,镇静安神针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黄立芳 《天津中医》2002,19(3):55-55
目的:观察安神解郁汤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以安神解郁汤为基本方辨证加减应用于不同证型的失眠。结果:安神解郁汤能提高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治疗后睡眠时间及醒后感觉自身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其总有效率为84.2%,无梦睡眠率为78.9%,结论:安神解郁汤治疗失眠疗效好,且无毒副作用及戒断反应。  相似文献   

7.
任珊 《新中医》2011,(5):109-110
目的:观察比较调卫健脑法与养心安神法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予调卫健脑法针刺;对照组予养心安神法针刺,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治疗前后的自身以及组间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3.1%,对照组为82.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总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调卫健脑法不仅能够提高失眠症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而且能够改善失眠症患者白昼的机能状态,从而提高失眠症患者的昼间生活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三七合枕清眠安汤治疗肝郁气滞血瘀型失眠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七合枕清眠安汤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肝郁气滞血瘀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分别用三七加枕清眠安汤、安神补脑液治疗,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阿森斯失眠量表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阿森斯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阿森斯失眠量表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合枕清眠安汤可明显改善肝郁气滞血瘀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芒针透刺治疗失眠症52例对照观察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陈幸生 《中国针灸》2002,22(3):6-14
方法:运用芒针透刺法治疗失眠症52例,并设中药酸枣仁汤加减治疗30例为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为70.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622,P<0.05),结论:芒针透刺疗法具有良好的安神定志,镇静安眠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方法:将72例骨科术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运用针刺结合耳压,对照组为口服七叶神安片,治疗14d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为72.22%。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60,P〈0.05)。结论:针刺结合耳压具有良好的安神定志、镇静安眠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剌组(n=30),以针刺患侧风池、阿是穴和三阴交穴治疗;针刺加埋针组(n=36),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患侧太阳和悬钟穴埋针治疗;西药组(n=27),口服西比灵5mg,每日2次。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减轻或消失。近期疗效针刺加埋针组优于对照组(P〈0.05),针剌加埋针组与针刺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远期疗效针刺加埋针组优于对照组(P〈0.01),针刺组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加埋针组与针刺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结论: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而针刺加埋针疗法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清心除烦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多虑平治疗38例,治疗前、中、后均作焦虑自评量表(SA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84.2%,两组治疗前后SAS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痊愈显效率、总有效率及S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但副反应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确切,且毒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3.
采用针刺、耳压、水针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40例,分别用单纯针刺治疗36例,中药治疗38例为对照,分析3组间的疗效.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5.0%,针刺组为80.6%,中药组为73.7%,3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耳压和水针结合治疗哮喘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和中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治疗组用中药和针灸、拔罐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元胡止痛片、维生素C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秦亮甫教授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成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6个月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6个月后临床疗效,针药组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组在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面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远近相伍取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药物组,每组各70例。针刺组采用中医辨证取穴结合西医解剖特定点,药物组采用口服龙骨颈椎胶囊、西比灵胶囊,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和椎-基动脉血流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总有效率针刺组(100%)明显高于药物组(61.4G,P〈0.01),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和椎-基动脉血流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针刺组改善程度较药物组更著fP〈0.05),远期疗效针刺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2)。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腹针与体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3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对照组66例。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对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5%,对照组有效率8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痊愈患者中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刺络拔罐疗法配合针灸等治疗Ramsay Hun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患者取大椎、完骨等穴运用梅花针刺络拔罐的方法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以针灸、阿昔洛韦等治疗.结果与结论:4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为81.2%,对照组为56.2%,治疗组优于对照纽(P<0.05).且治疗组中、短期耳痛缓解率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并与西药(nimodipine)进行对照,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评定表(HDS)评分值、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心钠素(ANP)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治疗后两组智能的改善及疗效均有显著差异(P<0.01),针药组优于西药组.从血浆心钠素含量看,VD患者治疗前与正常人无显著区别(P>0.05);针药组及西药组治疗后血浆NAP均明显升高(P<0.01),这种升高效应以针药更为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