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致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2例颅脑损伤后脑梗塞患者的年龄、格拉斯哥评分(GCS)、入院时血压及是否并发脑疝、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糖尿病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伤后脑梗塞患者与低龄、低GCS、低收缩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疝、合并糖尿病等因素关系密切。结论:低龄、低GCS、低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疝、合并糖尿病等因素可能是外伤后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救治措施。方法笔者所在医院于2005年11月~2008年11月对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方法探讨。结果2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CT检查证实为继发脑梗死者34倒,占本组患者的14.29%(34/238)。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GCS、低血压或休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脑疝、糖尿病等。34例继发脑梗死的患者中恢复良好15例,中残6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4例。结论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后果比较严重。伴颅内血肿、脑水肿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GCS评分较低的继发脑梗死患者预后较差,但如能及早诊断,合理治疗,可以减轻继发脑梗死发生的脑损伤,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我院在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接诊780例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60例并发外伤性脑梗死,为实验组;720例无外伤性脑梗死,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合并糖尿病与否、GCS评分、脑疝、颅底骨折、感染、低血压休克、活血药及脱水药等25个因素,并将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年龄、GCS评分、脑疝、合并糖尿病、感染、低钠血症、低血压休克、蛛网膜下腔出血、脱水药的过量使用因素与其密切相关(P<0.05)。结论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GCS评分、脑疝、合并糖尿病、感染、低血压休克、脱水药的过量使用,而活血药的使用为其保护因素,可对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邓继成 《现代保健》2011,(34):144-145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行大骨瓣减压后并发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0年3月本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行大骨瓣减压术患者23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有出现脑积水并发症的患者113例,发生率达47.5%。对所有行大骨瓣减压术患者的年龄、性别、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纤维性增厚、颅内血肿、颅内大面积梗死、术中不缝合硬脑膜、手术创面入脑性渗血等可能引发脑积水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年龄、是否脑挫伤、蛛网膜是否下腔出血、蛛网膜是否纤维性增厚、颅内是否出血、颅内是否大面积梗死、术中是否缝合硬脑膜、手术创面是否出现人脑性渗血等因素是影响脑积水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性别因素对是否引起脑积水并无直接关系(P〉0.05)。结论年龄、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纤维性增厚、颅内血肿、颅内大面积梗死、术中不缝合硬脑膜、手术创面入脑性渗血等,是引起重度颅脑损伤行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对临床防治脑积水并发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常见于车祸、外伤、意外事故等,严重的脑损伤致颅内出血.现将我院2014年至2016年间100例颅脑损伤急诊病人的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00例颅脑损伤病人全部经CT检查确诊.其中男61人,女39人,年龄最小6岁,最大87岁,平均年龄47岁.高血压致颅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硬膜下血肿40例,硬膜外血肿30例,合并广泛性脑挫裂伤、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脑疝等病人18例.开颅血肿清除60例,去骨瓣减压24例,钻孔减压、引流16例.手术成功89例,死亡8例,自动出院3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以期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42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按COS评定标准评定疗效,单纯非手术治疗36例,经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或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6例。结论合理的内、外科综合治疗是处理外伤后脑梗死患者的关键。脑疝与否、感染与否、低血压、脱水药的过量使用等是外伤性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活血药的使用是外伤性脑梗死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朱晓娟  朱丹 《健康天地》2010,4(3):13-14
目的:评价CT对颅脑外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病例分析98例颅脑外伤患者的CT扫描资料。结果:98例颅脑外伤患者中,颅骨骨折56例;脑挫裂伤35例;脑内血肿1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7例;硬膜外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34例;硬膜下积液33例。结论:CT能清楚、准确的显示颅脑外伤情况,对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金梅 《中国卫生产业》2013,(17):124-124,126
目的探讨单排螺旋CT平扫成像在重型颅脑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6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均于伤后及时行CT平扫。结果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脑内血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后及时CT平扫充分显示颅脑重型损伤的影像特征,有助于颅脑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脑梗塞的CT表现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脑梗塞的CT诊断价值及最佳复查时间。方法 20例颅脑损伤患者首次CT检查后,分别与2、5、7天CT复查扫描,结合临床分析外伤性脑梗塞的CT表现。结果 外伤性脑梗塞在颅脑外伤后3天的出现率约为50%,继发于脑挫裂伤,脑出血,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颅骨骨折;7天以内的发现的梗塞占80%。结论 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脑梗塞的最佳复查时间为7天以内,外伤后及时复查CT是确诊外伤性脑梗塞的可靠手段,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又称外伤性硬脑膜下水瘤 ,是因颅脑损伤时 ,脑组织在颅腔内强烈移动 ,致使蛛网膜被撕破 ,脑脊液经裂孔流至硬膜下与蛛网膜之间的硬脑膜下间隙聚集而成。外伤性脑萎缩则多出现于脑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肿胀消退后及休克、窒息等脑组织缺血缺氧等损伤情况。这两类疾病在CT、MRI影像上常有相似表现 ,均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增宽。本文总结近年来蛛网膜下腔增宽的病例 89例。现将临床特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临床观察 89例患者 ,男 5 7例、女 32例 ,年龄 14~73岁。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CT表现蛛网膜下腔增宽宽度3R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对45例DAI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车祸伤是致DAI发生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以伤后原发性昏迷,且持续时间较长为特点,预后不良,死亡率及致残率高。DAI的主要CT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大脑灰白质交界处、基底节内囊区、胼胝体、脑干单发或多发无占位效应的出血灶,直径小于2cm;可伴有蛛网膜下腔和/或脑室出血、硬膜下出血等。结论CT结合临床能提高DAI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侧裂区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以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策略。方法:以Yasargil翼点入路为基础,据处理损伤病灶需要,适当向额颞顶区扩大,先于颞窝处钻第一个骨孔并"十"字形切开硬脑膜,清除部分硬膜下血肿,初步减压。尽量向下扩大骨窗,咬除蝶骨嵴和颞骨鳞部,使前中颅窝相通,形成以外侧裂为中心的更大减压空间。结果:35例大脑外侧裂区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行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康复采用GOS评分法:Ⅴ级22例,Ⅳ级4例,Ⅲ级2例,Ⅰ级7例。结论:对于外侧裂区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选择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处理损伤灶方便、迅速,手术时间短,减压充分有效,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应注意保护外侧裂血管。  相似文献   

13.
林岚  丁山  庄明华 《现代医院》2007,7(5):10-11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1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死亡率为15.52%,并发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的DAI患者死亡率高,单纯DAI死亡率低。结论DAI的诊断要根据临床表现结合CT、MRI资料,治疗上宜采用综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发性额颞叶脑内血肿的急救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自发性额颞叶脑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隙出血或脑室出血患者的抢救经过及手术经验.23例行外科手术,4例发生脑疝患者急诊在全身麻醉插管下行开颅血肿清除、动脉瘤夹闭术、去骨瓣减压术;7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考虑高血压脑出血,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2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择机行开颅血肿清除、动脉瘤夹闭术.4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未发现异常,予以保守治疗,其中1例1个月后复查DSA提示动静脉畸形,予伽马刀治疗.结果 术后因严重脑梗死导致死亡2例,对25例患者随访6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预后良好17例,预后不良7例,植物状态1例.结论 自发性额颞叶脑内血肿已形成脑疝的病例,应尽快解除脑疝和占位效应,尽早手术挽救生命;对未形成脑疝患者,行DSA或CTA明确诊断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充分的术前评估、合理的手术时机、良好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能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迟发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侧裂区脑挫裂伤、脑组织缺血、缺氧等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彻底清除血肿及迟发性血肿,充分减压,降低颅内压,改善脑部供血供氧等是预防及治疗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迟发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侧裂区脑挫裂伤、脑组织缺血、缺氧等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彻底清除血肿及迟发性血肿,充分减压,降低颅内压,改善脑部供血供氧等是预防及治疗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The use of erythtropoietin in cerebral diseas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lobal and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s followed by a secondary damage characterized by oxidative stress, excitotoxicity, inflammation and apoptosis. Erythropoietin (EPO) exerts antiapoptotic, anti-inflammatory, antioxidative, angiogenetic and neurotrophic properties. Its potential therapeutic role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several animal models of cerebral ischemia and also in a clinical trial of ischemic stroke, so it could be considered an ideal compound for neuroprotection in ischemic stroke and in cardiac arrest.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 is the least treatable form of stroke;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secondary brain injury include hematoma mass effect, neuronal apoptosis and necrosis, inflammation.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an experimental ICH that EPO intervenes in the inflammatory process, reduces brain water content, hemorrhage volume and hemispheric atrophy, promotes cell survival, preserves cerebral blood flow, has antiapoptotic protective function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and excitotoxic damage. EPO can attenuate acute vasoconstriction and prevent brain ischemic damage in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The neuroprotective function of EPO has been studied also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t reduces the inflammation and improves cognitive and motor deficits. The authors review some of the physiological actions of EPO in the physiopathology of ischemic and hemorrhagic stroke,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brain trauma, and its potential usefulness in the brain injured patient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亚急性期病情恶化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创伤亚急性期出现病情恶化的15例“轻、中”型颅脑损伤病例的病历资料。结果: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形成、脑挫裂伤继发脑水肿和脑梗塞是颅脑损伤患者亚急性期病情恶化的常见原因,占13例(86.17%);11例(75%)在病情恶化后接受手术治疗,预后良好。1例因继发脑室内出血或枕骨大孔疝而死亡。结论:尽管“轻、中”型颅脑损伤亚急性期病情恶化在临床上相对少见且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病例因此而致残或死亡,积极处理并尽可能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仍是颅脑损伤临床治疗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情况,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1996年9月~2009年3月西昌市人民医院外三科病房急诊手术治疗的1113例硬膜外血肿患者的资料收集整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结果与以下因素相关,包括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损伤、血肿量、术前意识、GCS评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以及术中出血量.最有意义的预测指标包括是否双瞳散大、是否合并颅内其他损伤、年龄.结论 手术应尽量赶在双瞳散大之前进行.年龄大的或伴有脑挫伤或硬膜下出血的患者更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