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肩锁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79例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肩锁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79例,男48例,女31例;年龄19~78岁,平均(51.3±10.2)岁,并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合X线片和体格检查对所有患者从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7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24个月,平均17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3±4)分。与肩锁钩技术有关的并发症有:肩关节撞击症12例,发生率达15%;肩峰下骨溶解25例,发生率为32%。常规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再骨折2例,发生率为3%;肩锁关节骨关节炎2例,发生率为3%;术后切口感染3例,发生率为4%。结论切开复位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有效方法,肩峰下骨溶解和肩关节撞击症是钩钢板技术相关的最常见并发症,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在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结果伤口感染2例,经换药愈合。56例均获随访,时间4~16个月。内固定松动及脱出3例,锁骨中段骨折1例,锁骨钩钢板锁骨钩不在肩峰下1例,均经石膏固定愈合;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发生。按照Karlsson评价标准:优40例,良11例,差5例,优良率91.1%。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固定牢固、能早期活动肩关节,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锁骨远端接骨板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6-01诊治的38例锁骨远端骨折,17例采用锁骨远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接骨板组),21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钩钢板组)。结果 3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6~15)个月。接骨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钩钢板组15例(71.4%)出现并发症,接骨板组2例(11.8%)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接骨板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采用锁骨远端接骨板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后骨折均愈合良好,但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容易发生肩峰下骨溶解、内固定松动失效及肩关节疼痛等并发症;建议优先选择锁骨远端接骨板内固定,如果锁骨远端骨块过小可选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但骨折愈合后应尽早取出钢板。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锁骨钩钢板和锁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术后并发症和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对所有已发表的文献进行手工检索,对参考文献进行查阅,无语种限制检索文献。采用Cochrane 5.1.1手册评价纳入文献质量。观察术后3、6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外展受限、骨折延迟愈合、肩峰撞击)。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9篇文献,共计379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术后3、6个月锁骨远端锁定钢板组肩关节功能改善程度优于锁骨钩钢板组。锁骨远端锁定钢板组术后肩关节疼痛例数、肩关节外展受限例数少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后骨折延迟愈合及术后出现肩峰撞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相比,锁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且术后较少出现疼痛及肩关节外展受限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并发肩部疼痛和肩关节外展受限的原因。方法将60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锁骨钩钢板外侧钩的安置采用两种不同方式:A组(30例)患者术中仅显露锁骨骨折断端及肩锁关节,不显露肩峰,锁骨钩钢板外侧钩于肩锁关节后方盲插入肩峰下进行固定;B组(30例)患者同时显露肩峰,将锁骨钩钢板外侧钩紧贴肩峰于骨膜下插入进行固定,以减少钢板钩部与肩峰之间软组织嵌入。对两组术后出现患侧肩关节疼痛不适及外展受限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55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5例失访。肩关节疼痛及外展轻度受限B组28例中出现3例,发生率为10.7%;A组27例中出现9例,发生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充分显露肩峰,紧贴肩峰插入锁骨钩钢板外侧钩,使外侧钩部与肩峰紧密贴合,可减少其间软组织嵌入和肩峰与钢板钩部撞击,从而减少术后肩关节疼痛及外展受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经肩峰上骨孔置入AO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O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常规应用方法的改进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AO锁骨钩钢板的常规应用方法进行了部分改进.即经肩峰骨孔置入钢板钩固定锁骨远端骨折.对24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均采用此改进方法进行固定,均缝合断裂的喙锁韧带.结果 患者平均13.8个月随访,23例获得良好疗效.结论 经肩峰骨孔AO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与常规方法相比具备一定的优点,为应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6):1504-1507
[目的]对比应用肩锁钩钢板及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行肩锁钩钢板及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手术时间:肩锁钩钢板组长于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肩锁钩钢板组大于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术后3、6个月、内固定取出后2周、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分值肩锁钩钢板组分别为:(66.6±4.05)、(70.4±4.26)、(76.7±3.71)、(83.4±4.12)分;锁骨远端锁定钢板组分别为:(74.1±6.18)、(77.3±4.95)、(84.6±3.12)、(90.1±3.43)分。在统计的各时点,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组的肩关节评分均高于肩锁钩钢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锁钩钢板组有12例肩峰下骨溶解、5例肩峰下撞击、1例术后肩部疼痛;锁定钢板组有1例螺钉松动;两组均无骨折不愈合。[结论]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锁骨远端解剖钢板组肩关节功能优于肩锁钩钢板组;肩锁钩钢板组的并发症明显多于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影像学结果和临床疗效分析,比较锁骨外侧锁定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7—2016-06诊治的72例Neer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33例行锁骨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锁定钢板组),39例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锁骨钩钢板组)。结果锁定钢板组随访时间为(18.9±4.4)个月,锁骨钩钢板组随访时间为(18.9±4.4)个月。锁定钢板组与锁骨钩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双侧喙锁间分离比值、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Oxfor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锁骨钩钢板与锁骨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均能取得满意的影像学结果和临床疗效,均可以恢复锁骨的垂直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喙锁间距离恢复程度并没有明显优于锁定钢板组,而且术后肩峰撞击、肩峰下骨吸收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近年来锁骨钩钢板(CHP)被广泛应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和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08年7月采用CHP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81例,临床疗效满意,但也出现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患肩疼痛、活动障碍、肩部应力骨折致锁骨钩端滑脱、肩峰下撞击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分析锁骨钩钢板和锁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5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分别使用锁骨钩钢板及锁骨远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获随访6~24个月,术后3个月采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组在患侧肩关节上举、外展及Constant评分方面均优于锁骨钩钢板组(P<0.01).结论 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因锁骨钩钢板对肩峰下间隙的干扰,导致术后早期患肩功能受限,所以对于远端骨折块相对较大的患者,建议使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  相似文献   

11.
锁骨远端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以及锁骨远端骨折,尤其是骨折块较小,无法通过拧入螺钉固定的类型,手术方式简便、安全,但是伴随术后肩峰下骨侵蚀、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撞击综合征、应力性骨折等不良并发症报道的增加,阻碍了其成为治疗方案的"金标准".本文针对锁骨远端钩钢板应用进展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处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Saber切口锁骨远端解剖锁定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肩峰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Saber切口锁骨钩钢板及锁骨远端解剖锁定板内固定治疗65例锁骨肩峰端骨折,32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33例采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板内固定。结果 65例均获得随访12~16个月,平均13.6个月。切口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Karlsson评价标准评定:锁骨钩钢板组优7例,良21例,可4例,优良率87.50%;锁骨远端解剖锁定板组优16例,良16例,差1例,优良率96.96%。锁骨远端解剖锁定板组术后功能评估优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锁骨远端解剖锁定板组并发症少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 Saber切口摒弃了常规锁骨上横切口的缺点,具有美观、损伤小的优点,结合锁骨远端解剖锁定板的解剖设计以及能够提供远端足够把持力的优势,在治疗锁骨肩峰端骨折时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采用插入式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7~2005年采用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的91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及2002-2007年采用插入式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的57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复位骨折或脱位后,前者用1~2枚直径为2.0或2.5mm克氏针由外向内经肩峰穿入锁骨外1/3附近上方出针,加用张力带钢丝加强固定;后者先将锁骨钩钢板的钩部插入肩峰下,然后将钢板体部用螺钉固定于锁骨上。结果前者91例患者中80例获得12~18个月随访,74例患者正常愈合,6例患者出现克氏针松动退出,导致固定失败二次手术。后者57例患者中51例获得12~20个月随访,51例患者全部正常愈合,无一例固定失败。结论采用插入式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成功率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术后功能康复快,明显优于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锁骨肩峰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患者,经切开复位锁骨肩峰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按lazzcano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研究组病例均获得骨折愈合,关节活动及疼痛恢复良好,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锁骨肩峰端解剖锁定钢板是治疗NeerⅡ型锁骨肩峰端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应用肩锁钩钢板治疗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新鲜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 2 0 0 1年 2月至 2 0 0 3年 9月 ,应用肩锁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 12例 ,平均随访时间 9.6个月。采用Link公司的肩锁钩钢板 10例 ,仿AO公司的肩锁钩钢板 2例。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 6周均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7例完全恢复肩关节正常活动度与肌力 ,其余 5例肩关节活动度在 90°以上 ,但 2例使用仿AO公司肩锁钩钢板者出现术后肩峰下疼痛。随访的X线未见骨折移位或钢板断裂和松动。结论 肩锁钩钢板是治疗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部分患者存在的术后肩峰下疼痛的原因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对15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锁骨钩钢板固定术治疗,术后给予康复护理,如挺胸提肩、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等;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15例患者经过治疗及康复护理、观察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术后计划性、系统性的康复护理,具有固定牢靠,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锁骨钩钢板固定术治疗,术后给予康复护理,如挺胸提肩、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等;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5例患者经过治疗及康复护理、观察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术后计划性、系统性的康复护理,具有固定牢靠,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锁骨远端锁定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固定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12-2018-06间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4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将应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36例),予以锁骨远端锁定钢板固定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8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 2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肩峰溶解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得12个月的随访,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观察组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锁骨钩钢板比较,锁骨远端锁定钢板固定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术后并发症少,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肩锁关节脱位以及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锁骨钩钢板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获6~24个月随访,患者肩锁关节复位良好,锁骨骨折全部愈合,按照Lazzcano标准:本组优良率100.00%(30/30)。随访期间未发生切口感染、再次脱位等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O锁骨钩钢板在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收治16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9~12个月,骨折于8~10周达临床愈合,肩关节无疼痛、畸形、无功能障碍,优良率100%。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操作较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