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将喉咽清气雾剂与甘草酸的体外抑菌、抑病毒及诱生干扰素能力进行比较,以评价甘草在该制剂中的作用。方法:抑菌实验采用琼脂稀释法制备含药血平板培养基,划线接种实验菌液,以细菌不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MIC。抑病毒实验采用两种方法:病毒致细胞病变抑制实验和血凝抑制实验,以产生50%细胞病变的最高药物稀释度或不产生凝血的最小药物浓度为其最小抑病毒的浓度。诱生干扰素实验采用方阵滴定法,以能抑制50%细胞病变的药物最高稀释度为干扰素的效楂。结果:甘草酸抑菌作用及抗CB、AdV、RSV病毒能力较强,诱生干扰素能力不随其浓度升高而增强。对鼻咽部常见致病菌其MIC几乎均为制剂的1/10;对CB3、AdV3、RSV的最小抑制病毒浓度均为制剂的1/4,对CB5的最小抑病毒浓度为1/1280g/ml,而制剂对该病毒无作用,对流感病毒的作用较制剂差;诱生同样效价干扰素对甘草酸浓度为制剂的1/10-1/40。结论:甘草在制剂中确有抑菌、广谱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苦参碱类生物碱对G^+绍菌、G^-杆菌等12种菌(130株)均有明显抑菌作用,对咽喉部常见病毒CB、Adv、RSV的抑病毒浓度高达1/40960g/ml,对流感、副流感病毒也有抑作用,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当试剂释释为4^-2、4^-3时,诱INF效价为1024。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们对部分中药的干扰素诱生作用进行了初步实验,现报告如下。一、选用中药:黄芪、香菇各取50g,分别加蒸馏水250ml浸泡二小时,煎15分钟,取汁过滤备用;干晒参30g,加蒸馏水250ml,隔水蒸45分钟,取汁过滤备用;茵栀黄注射液、参三七注射液均为上海中药一厂产品。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诱生病毒与攻击病毒。诱生病毒:用新城鸡瘟病毒(NDV-F)系无毒株,(血凝滴度稳定在1:640~1:1280间)。攻击病毒:滤疱性口炎病毒(VSV)。诱生病毒及攻击病毒均取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所。2.诱生细胞与测定细胞:诱生细胞用人脐带全血中的白细胞,加肝素抗凝;测定细胞用传代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或入胚肌皮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四合一口服液对小儿痰热壅肺证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四合一口眼液对实验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抗病毒及诱生干扰素、防治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作用。结果:四合一口服液能提高实验性小鼠特异及非特异免疫功能,诱生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2,并有抑制病毒、肺炎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等呼吸道病原体的作用,对油酸所致兔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部病理改变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BALB/C小鼠有一定保护作用。结论:四合一口服液能提高免疫功能,促进诱生干扰素,对呼吸道病毒有抑制作用,可防治呼吸窘迫综合征,这可能是其治疗小儿痰热壅肺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醒脑静注射液抗病毒及诱生干扰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醒脑静治疗病毒性发热的机理,研究其抗病毒及诱生干扰素作用。方法:测定醒脑静对感染小鼠成纤维细胞病毒的抑制作用及诱生干扰素的作用。结果:醒脑静有明显直接灭活病毒的作用和诱生干扰素作用。结论:醒脑静对病毒性发热的治疗作用,与其杀死、抑制病毒有关,且能在病毒感染的情况下,有效地促进高效价干扰素产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空斑法、细胞病变抑制法(CPE)研究发现茜草提取液对小鼠阴道感染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有抑制作用。茜草提取液与病毒唑均能减少感染HSV-2阴道组织的病毒产量,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t检验P<0.01)。此外茜草提取液对实验小鼠有诱生干扰素作用。小鼠腹腔注射茜草提取液8、16、24、32h后,用CPE在L929细胞上测定干扰素效价,其中24h含量最高为138.24u/ml。所诱生的干扰素为Ⅰ型干扰素(IFN)。  相似文献   

7.
具有诱生干扰素作用中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interferon IFN)是由细胞基因组控制的一类诱生蛋白质。它具有抗病毒繁殖及肿瘤生长等多种生物活性,是机体内自身产生的一种抵御外来病毒入侵,维持机体或细胞功能自我稳定的防御性物质。当机体受到病毒、活菌、死菌、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核酸及中草药等多种刺激后,均能诱发干扰素的生长。这些由于在诱生剂刺激下所产生的干扰素为内源性干扰素。近年来,对具有内源性干扰素诱生作用或促诱生作用的中药有一些研究,现将这方面的研究综  相似文献   

8.
丝瓜藤提取物对机体和体外细胞的抗病毒感染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证明,丝瓜藤提取物(ELcv)对小白鼠感染乙脑病毒以及对组织培养细胞感染滤泡性口腔炎病毒(VSV),有很明显的预防作用;并证明 ELcv 是核酸类的干扰素诱生剂。作者认为,由于干扰素诱生剂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物质。民间用新鲜丝瓜藤的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能与它能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
牛蒡子苷元复方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牛蒡子苷元复方的体内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及诱生干扰素水平。方法于狗肾细胞上观察牛蒡子苷元对流感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以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观察对肺指数、病毒致小鼠死亡率等的影响;对正常小鼠研究诱生干扰素水平。结果牛蒡子苷元复方在体外对甲1型流感病毒未显示有抑制作用。牛蒡子苷元复方能降低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小鼠肺指数;对流感病毒致死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及延长生命率的作用;对正常小鼠有一定的诱生干扰素作用。结论牛蒡子苷元复方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其体内抗病毒作用的机制之一可能是诱生体内产生干扰素。  相似文献   

10.
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清肺口服液的主要药理作用 ,探讨其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 ,为其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用常规方法观察该药的体外抗病毒、抑菌、免疫调节、诱生干扰素等作用。结果 :该药对 3种常见呼吸道病毒、5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可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 ,在小鼠体内有诱生γ 干扰素 (INF γ)的作用。结论 :清肺口服液有抗病毒、抑菌、免疫调节、诱生干扰素等作用 ,表明其为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防感合剂抗病毒及诱生干扰素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空斑法、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以及对小鼠进行鼻腔攻击的方法,观察了防感合剂的抗病毒及诱生干扰素作用。结果表明,防感合剂可直接灭活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对 RSV 感染后有保护作用,并可降低小鼠在副流感痛毒攻击下的死亡率。此外,防惑合剂还有对新城鸡瘟病毒(NDV)诱生干扰素的协同增强作用。在小鼠腹腔注射防感合剂后的8、16、24、32h,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CPE)在 L929细胞上测定干扰素效价,其中24h 数值最高为98.23u/ml。所诱生的干扰素符合Ⅰ型干扰素性质。  相似文献   

12.
夏枯草多糖抗单纯性疱疹病毒及相关免疫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夏枯草多糖抗单纯性疱疹病毒(HSV)及相关的免疫作用。方法通过96孔板病毒中和实验,观察细胞致病作用(CPE),体外研究夏枯草多糖的抗病毒作用,同时通过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及细胞因子(IFN-γ)诱生实验研究夏枯草多糖的免疫活性。结果夏枯草多糖各部位(20mg/ml)分别在24,48h内可减轻CPE,直接杀灭病毒作用较弱;免疫学试验表明体外均能明显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殖,且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并均能明显诱生IFN-γ。结论夏枯草多糖用于单纯性疱疹的治疗作用,可能不是由对病毒的直接作用引起的,而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和诱生干扰素等免疫调节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从黄芪、当归的免疫药理看"气血相生”理论的正确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补气药黄芪除增强免疫外,还促进造血;而补血药当归除促进造血外,还增强免疫。二味中药异曲同工之处甚多,补气补血相互交融。 1 黄芪与免疫 黄芪对细胞免疫确有调控作用,尤其在激活免疫活性细胞和抑制T辅助细胞(TH)功能方面表现更为突出。经致敏而活化的T淋巴细胞会分泌、释放多种淋巴因子,γ-干扰素(γ-IFN)就是其中之一,其在抗病毒中发挥重要作用。黄芪本身不是一种干扰素诱生剂,但其能增强病毒诱生γ-干扰素的能力。黄芪水煎剂在小鼠脾细胞培养中可诱生γ-IFN,同时刺激淋巴细胞转化。浓度在0.05%~0.2%时,小鼠…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观察抗戾散的抗病毒及诱生干扰素作用。结果表明,该方具有明显的直接灭活滤泡性口炎病毒作用;1:100浓度为 L_(929)细胞的无毒限量,此浓度作用细胞24小时可有效保护 VSV 的攻击,其病毒抑制滴度为2个对数值。该方具有促进新城鸡瘟病毒诱生小鼠干扰素的作用。干扰素滴度(u/ml)实验组2~(9.17)±0.32与对照组2~(8.01)±0.22相比差异显著,P<0.001。本实验为抗戾散治疗病毒性传染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抗流感病毒途径主要有两条:(1)直接灭活或抑制病毒;(2)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而间接抗病毒。某些药物在抗病毒的同时,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促进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达到抑制病毒的目的。再就是通过诱生、促进诱生干扰素作用等,达到抗病毒的目的[1]。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不同浓度的扶正解毒冲剂对小鼠淋巴细胞均有明显的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对病毒在细胞上的繁殖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可延长细胞在体外的寿命。  相似文献   

17.
刺五加是五加科植物,是祖国医学中常用的“补中”、“益精”、“补气”的中草药。我们用自建的S_(801)细胞系(来自急淋白血病女婴)和S_(7811)细胞系(来自急粒-单型白血病男性老人)经刺五加多糖预处理进行了促诱生试验。其方法和结果结下: 收获S_(801)或S_(7811)细胞,用1640培养基调整活细胞浓度为500-1000万/ml,分成三组试验。 1.常规诱生对照组:只加新城鸡瘟病毒(NDV-F系)进行常规诱生。 2.干忧素起动对照组:在加NDV-F系诱生前先经150单位/ml干扰素37℃下起动2小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APS)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生成树突状细胞(DCs)的影响。方法 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予粒-巨噬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培养或GM-CSF/IL-4联合各浓度APS(50,100,200mg/L)培养,普通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成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DCs的免疫表型(CD80,CD86,CD83),自体或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GM-GSF/TL-4或GM-CSF,IL-4/APS诱导培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均表现出典型的树突状形态而且表达高水平的免疫表型。GM-CSF/IL-4/APS培养的DCs的细胞成活率和增殖能力显著提高,CD83,CD80,CD86表达显著升高,APS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的树突状细胞(CML-DCs)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更强。结论 GM-CSF/IL-4/APS培养的DCs的CD83,CD80、CD86表达率明显高于GM-CSF/IL-4组。GM-CSF/IL-4/APS诱生的CML-DCs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强于GM-CSF/IL-4组。APS能促进IL-4和GM-CSF对CML-DCs的诱生与成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将松栀丸开发成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新药 ,探讨该药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 4周龄小鼠 ,2月龄大鼠进行干扰素诱生实验。结果 :给药后 ,松栀丸各剂量组干扰素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或模型组 (P<0.01)。结论 :松栀丸对实验小鼠、大鼠均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小鼠外周血γ-干扰素(γ-IFN)水平,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21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30只,模型组及中药高、低剂量组各60只。采用多次腹腔注射柯萨奇氏病毒的方式,建立重复感染的早期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中药高、低剂量组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治疗,于治疗4周后观测小鼠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死亡率、体重、心脏质量指数变化,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外周血Y-IFN水平。结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能促进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γ-IFN诱生,中药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实验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