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童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综合征(APS)的诊断和治疗,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对糖尿病代谢控制的影响。方法入选者为1993 2004年在儿童医院诊断治疗的1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患儿16例,男性3例,女性13例。对病人的病史、家族史、体检及内分泌相关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抗体检查:GAD-Ab、IAA、ICA、TG-Ab、TPO-Ab、TRAb和肾上腺皮质细胞质抗体(ACC)。采用t检验对1型糖尿病(T1DM)合并AITD病人分为甲状腺高功能和低功能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比较。结果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病综合征Ⅲ型(APSⅢ)患儿的第一腺体疾病发病年龄为7岁4月~13岁11月,平均年龄10.56岁,中位年龄10.65岁。T1DM合并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或桥本甲状腺炎(HT)者分别为4例和1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者6例,功能低下者10例。T1DM和AITD发病间隔为0~10年;甲状腺病临床表现可以不突出。有内分泌疾病家族史者占25%。GD控制前3例病人的HbA1C分别为10%、12%和14%,1例已经结束疗程GD控制良好者的HbA1C为7.8%。2例合并HT并甲状腺高功能者的HbA1C分别为11.8%和10.2%。而HT甲状腺功能减低者的糖尿病代谢控制相对较好,HbA1C为6.3%~10%。经t检验显示高功能组和低功能组病人的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患儿女性多于男性;HT较GD为多;多伴有内分泌疾病家族史。甲状腺功能状态影响糖尿病的治疗。T1DM病人宜定期进行甲状腺自身抗体和甲状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B超引导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C)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在B超引导下有选择的对可以触及的甲状腺小结节、多结节和不易触及的微小结节进行FNAC。结果:经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的23例微小癌均为乳头状癌,细胞学诊断正确者21例(91.3%),漏诊2例((8.7%),癌灶最大直径1cm,最小直径0.4cm,多数直径为0.6cm~0.8cm,重复穿刺8例。结论:经B超引导FNAC能提高甲状腺早期癌的诊断正确率,是术前获取病理诊断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徐志云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652-1653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在桥本甲状腺炎(HT)、Graves病(GD)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中,Ⅰ组HT 112例,Ⅱ组GD 66例,Ⅲ组非自身免疫性甲亢62例,Ⅳ组为健康体检者80名.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4组血清中TGAb、TpoAb、TRAb水平.结果:Ⅰ组患者血清TGAb、TpoAb和TRAb均显著高于Ⅱ组、Ⅲ组和Ⅳ组(P〈0.01);Ⅱ组患者血清TGAb、TpoAb和TRAb亦均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1).Ⅰ组患者TGAb阳性率90.17%,TpoAb阳性率100.00%,TRAb阳性率6.25%;Ⅱ组患者TGAb阳性率30.30%,TpoAb阳性率70.21%,TRAb阳性率90.90%.结论:联合检测TGAb、TpoAb、TRAb对诊断及鉴别诊断HT和GD 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TRAb升高对GD特别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结合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结核杆菌TB-DNA的方法对诊断淋巴结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62例淋巴结结核病例进行细针穿刺,涂片HE染色和抗酸染色,用细胞学剩余材料或重新穿刺材料进行PCR扩增检测结核分枝杆菌TB-DNA.结果 162例标本中117例TB-DNA阳性,阳性率为72.2%,抗酸染色阳性71例,占43.8%,抗酸染色阳性的病例TB-DNA均阳性,对照组病例全部阴性.162例细胞学涂片,Ⅰ型17例,Ⅱ型67例,Ⅲ型78例,其中TB-DNA阳性率分别为11.8%、70.1%、88.5%,抗酸染色阳性率则分别为0%、41.8%、55.1%.两者阳性率在Ⅱ型Ⅲ型明显高于Ⅰ型(P<0.01).结论 FNAC 结合PCR扩增检测TB-DNA的方法在诊断淋巴结结核的应用中,具有敏感而特异,简便而快速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5.
朱红  曹长春  吴骥  刘从兵  侍孝红 《吉林医学》2011,(19):3869-3871
目的:评价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比分析63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后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细针穿刺细胞学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诊断总符合率为90.48%(57/63),FNAC判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性质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95%、95.45%和90.48%。结论:FNAC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较高,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总体诊断符合率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ld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我院2003年10月~2008年5月门诊和住院的乳腺疾病患者362例,其中201例经病理组织学对照.结果:201例经病理组织学对照,良性肿瘤136例,恶性肿瘤65例,总符合率为97.50%,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完全一致的占91.54%,定性(良、恶性)正确而组织学类型不一致的占5.79%,良、恶性误诊率为2.49%.结论:FNAC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有独到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怀 《九江医学》2002,17(4):203-204,207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方法:对548例乳腺包块患者进行FNAC检查,其中283例手术后获病理组织学诊断,两者进行比较,此283例中有217例行AgNOR辅助检查,其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进行比较。结果:(1)548例FNAC检查恶性肿瘤(Ⅳ级)145例,可疑癌(Ⅲ级)41例,良性病变(Ⅱ级)230例,炎症(Ⅰ级)105例,取材不满意者(0级)27例。(2)283例中病理组织学诊断恶性肿瘤133例,良性肿瘤150例;FNAC检查为:Ⅳ级116例,Ⅲ级17例,Ⅱ级124例,Ⅰ级20例,0级6例,FNAC的诊断符合率为90%;(3)217例中病理组织学诊断恶性肿瘤129例,良性肿瘤88例,FNAC结果为Ⅳ级127例,Ⅲ级3例,Ⅱ级72例,Ⅰ级15例,符合率为91%。结论:FNAC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2例行术前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的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将术前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确诊,在102例手术患者中有桥本氏病5例(4.9%),甲状腺癌47例(46.1%),甲状腺腺瘤19例(18.6%),结节性甲状腺肿31例(30.4%)。FNAC与组织病理学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3.3%,误诊率为8.8%。结论:FNAC诊断的准确性高,在临床中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Autoimmunethyroiddisease ,AITD)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临床特点及其在AITD中的致病作用 ,寻找AITD特征性的诊断指标。方法 :运用放免法测定 77例Graves病 (Graves’disease ,GD)甲亢期、39例桥本甲状腺炎 (Hashimoto’sthyroiditis,HT)甲减期患者及 39例正常人的甲状腺球蛋白 (TG)、反三碘甲腺原氨酸 (rT3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FT3 )、游离甲状腺素 (FT4)、超敏促甲状腺激素 (s 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TRAb) ,分析各种抗体的临床特点以及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AITD组 (包括HT和GD)中TPOA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GAb和TRAb的阳性率 (P <0 0 5 )。GD甲亢组患者TRAb的滴度及阳性率明显高于HT甲减组患者 (P <0 0 0 1) ,而TGAb、TPOAb的滴度及阳性率明显低于HT甲减组 (P <0 0 1)。HT甲减期患者的TGAb、TPOAb ,尤其是TPOAb与FT3 存在显著负相关 (r =- 0 334,P <0 0 5 ,r=- 0 5 2 0 ,P<0 0 5 )。GD甲亢期患者的TRAb与FT3 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r=0 4 2 4 ,P <0 0 5 )。结论 :TPOAb可以作为AITD特征性的诊断指标。TRAb在GD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 ,而TGAb、TPOAb尤其是TPOAb在HT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甲状腺针吸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直接、准确的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FNAC确诊的甲状腺疾病进行不同年龄组分析,以提高对各年龄段患者甲状腺疾病特点的认识,以期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治准确性作出一定的指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2006年8月—2010年1月期间经FNAC确诊的579例患者的甲状腺穿刺结果及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少年组(年龄<20岁)、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9岁)及老年组(年龄≥60岁)4组后,比较各组的临床特点。 结果 各组患者均以女性占优势,其中青年组两性差异最大(男女性别比为1∶20.3),而老年组两性差异相对较弱(男女性别比为1∶3.8)。少年组和老年组无临床症状及无甲状腺明显肿大者的比例高于另2组,临床表现更加隐匿。年龄小于20岁者甲状腺癌比例为13.3%,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老年组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与其他3组不同,老年组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甲状腺肿,其他3组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桥本甲状腺炎。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细胞病理学亚型的分析显示,随年龄增加,嗜酸细胞亚型所占比例逐渐升高,淋巴细胞亚型所占比例则逐渐减少。 结论 甲状腺疾病不同年龄组的疾病分布谱及临床特点各有差异,结合这些临床特点对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 P16、P2 7在骨巨细胞瘤 (GCT)中的蛋白表达特点及其在骨巨细胞瘤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 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P16、P2 7蛋白在 5 1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结果 :P16和 P2 7蛋白的阳性表达均定位于骨巨细胞瘤的基质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在骨巨细胞瘤 级、 级、 级中 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 6 4 .3%、2 2 .2 %、2 1.1% ,P2 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 5 7.1%、2 7.8%、15 .6 %。 P16和 P2 7蛋白在骨巨细胞瘤 I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 级和 级 (均为 P<0 .0 5 )。结论 :P16、P2 7基因在骨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卵巢肿瘤患者术前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瘤内血流分级、瘤内动脉血流参数。结果:卵巢良性肿瘤组血流以0级、Ⅰ级为主,占88.9%,恶性组以Ⅲ级为主,占7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界性肿瘤患者血流以Ⅱ级、Ⅲ级为主,与良性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恶性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恶性肿瘤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明显低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结论:RI、PI、血管分级是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指标,对评价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16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S -P放射免疫法检测 3 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0例正常膀胱粘膜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3 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 ,P16蛋白表达总阳性率为 40 .63 %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Ⅰ、Ⅱ、Ⅲ级中分别为 63 .64 %、3 3 .3 3 %、2 5 .0 0 %。P1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随病理分级增高而降低 ,Ⅰ级与Ⅱ级、Ⅲ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16蛋白检测有助于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 ;P16蛋白的缺失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和抗 Hp IgG 抗体在消化溃疡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0年4月—2015年8月在该院消化科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50例,纳入病例组,另外选择同期在该院门诊行健康体检者100各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对象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及Hp阳性情况。比较消化溃疡患者中Hp阳性者与阴性者的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情况。结果病例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Ⅰ/PGⅡ值分别为(181.36±20.72)ng/mL、(24.81±9.65)ng/mL、(7.62±1.15)ng/mL,对照组分别为(53.67±19.64)ng/mL、(13.97±6.83)ng/mL、(4.57±1.46)ng/mL,病例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Ⅰ/PGⅡ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对照组Hp阳性率分别为77.33%、24.00%,病例组Hp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Hp阳性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Ⅰ/PGⅡ值分别为(217.82±29.47)ng/mL、(28.53±10.81)ng/mL、(8.91±1.20),Hp阴性患者分别为(68.35±20.54)ng/mL、(17.02±7.15)ng/mL、(5.76±1.38)ng/mL, Hp阳性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Ⅰ/PGⅡ值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PG及Hp IgG抗体能对消化溃疡进行早期筛查,当两者出现异常时再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从而一定程度提高了体检患者的检查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在不同病理学类型IgA肾病(IgAN)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及与患者肾功能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54例IgAN患者肾组织PCNA、Caspase-3和Bct-2的水平,收集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的临床检测结果。结果(1)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PCNA的表达从低到高依次为Ⅰ级(0.09±0.03)、Ⅱ级(0.12±0.02)、Ⅴ级(0.13±0.01)、Ⅲ级(0.28±0.08)、Ⅳ级(0.54±0.03),其中Ⅰ级与Ⅱ、Ⅲ、Ⅳ、Ⅴ级间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aspase-3与Bcl-2的表达随级别增加而逐渐增高:Caspase一3的表达依次为Ⅰ级(0.08±0.01)、Ⅱ级(0.11±0.02)、Ⅲ级(0.13±0.08)、Ⅳ级(0.20-±0.01)、V级(0.35±0.01),其中Ⅰ级与其他各级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cl-2的表达依次为Ⅰ级(0.09±0.02)、Ⅱ级(0.11±0.01)、Ⅲ级(0.15±0.01)、Ⅳ级(0.29±0.01)、V级(0.32±0.01).其中Ⅰ、Ⅱ级与Ⅲ~Ⅴ级间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三种蛋白Ⅲ、Ⅳ级的表达为PCNA〉Bcl-2〉Caspase-3,Ⅴ级的表达为Caspase-3〉-2〉PCN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Scr、BUN、24h尿蛋白定量从Ⅰ级到Ⅴ级均逐渐增高,Scr的水平依次为65.08±14.11、81.53±21.71、133.86±69.36、147.56±52.69、280.03±137.81,其在Ⅴ级的水平与其他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UN的水平依次为4.77±1.39、6.16±2.48、6.97-±3.60、9.44±2.80、13.30±6.32,其Ⅴ级水平与Ⅰ、Ⅱ、Ⅲ级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4h尿蛋白定量的水平依次为0.84±0.33、2.50±1.08、3.35±0.82、3.54±0.77、4.66±1.42,其Ⅰ级的水平与其他各级间及Ⅴ级与Ⅱ、Ⅲ级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PCNA、Caspase-3和Bel-2的表达与Scr、BUN、24h尿蛋白定量均呈正相关(P〈0.01),PCNA的表达与Caspase-3呈正相关(P〈0.05)。结论PCNA、Caspase-3和Bel-2随着IgANⅠ~Ⅴ级表达水平逐渐增加,提示IgAN病程进展及肾功能的损伤可能与细胞凋亡增殖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新生儿血清CK-MB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因各种原因引起血清CK-MB异常的新生儿80例和血清CK-MB水平正常的新生儿20例,前者(实验组)随机分为4组各20例并分别予以不同干预方案:静脉小剂量左卡尼汀治疗组(小剂量组)予左卡尼汀注射液每日0.1g/kg静脉滴注;静脉大剂量左卡尼汀治疗组(大剂量组)予左卡尼汀注射液每日0.15g/kg静脉滴注;左卡尼汀及果糖治疗组(复合药物组)予左卡尼汀注射液每日0.1g/kg静脉滴注及果糖每日0.16g/kg静脉注射;果糖治疗组予果糖每日0.16g/kg静脉注射。后者(对照组)予以一般支持对症治疗。治疗以7d为1个疗程,所有新生儿自出生后即进入观察阶段。观察生后第1d用药前、第3d及第7d血清CK-MB的变化。 结果 ①各组1w内的血清CK-MB稳定下降率分别为小剂量组75%、大剂量组85%、果糖组45%、复合药物组85%、对照组85%(χ2=5.71,P<0.05);各实验组治愈率分别为小剂量组95%、大剂量组95%、果糖组75%、复合药物组95%(χ2=1.27,P>0.05)。②生后第3d,各组血清CK-MB水平较第1d均有下降,下降程度分别为小剂量组59±23%、大剂量组55±26%、果糖组67±19%、复合药物组58±29%、对照组18±12%(P<0.05)。③生后第7d,各组均有部分新生儿的血清CK-MB数值较第3d上升,各组上升例数占本组总例数的百分比分别为小剂量组25%、大剂量组 15%、果糖组55%、复合药物组15%、对照组15%(P<0.05)。④生后第7d,各组血清CK-MB较第3d下降的百分比均值分别为小剂量组48±21%、大剂量组36±18%、果糖组22±18%、复合药物组28±21%、对照组23±18%(P<0.05)。⑤生后第7d,各组患儿血清CK-MB水平分别为小剂量组34.25±14.2U/L,大剂量组34.95±18.6U/L,果糖组57.21±40.1U/L,复合药物组37.05±13.7U/L,对照组33.7±10.9U/L(P<0.05)。 结论 应用左卡尼汀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异常的血清CK-MB水平,且作用较应用果糖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动态观察促红细胞生长素(erythropoietin,EPO)早期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hypoxic ischemicbrain damage,HIBD)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从神经行为学方面探索不同剂量EPO早期对新生鼠HIBD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早期应用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选择合适的治疗剂量提供实验参考。方法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HIBD生理盐水对照组、假手术组、EPO治疗Ⅰ组、EPO治疗Ⅱ组、EPO治疗Ⅲ组,每组8只,通过结扎并剪断7日龄新生大鼠右侧颈总动脉,吸入8%O2+92%N2的低氧气源2小时制备新生鼠HIBD模型。EPO治疗Ⅰ、Ⅱ、Ⅲ组分别于缺氧缺血完成后即刻注射rhEPO5u/g、10u/g、15u/g,HIBD对照组即刻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连续14天,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五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结果①学习能力:五组大鼠逃逸伏期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其中假手术组最短,EPO治疗Ⅰ、Ⅱ、Ⅲ组次之,HIBD对照组最长。②记忆能力:HIBD对照组穿环指数与假手术组、EPO治疗Ⅰ、Ⅱ、Ⅲ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而假手术组与EPO治疗Ⅰ、Ⅱ、Ⅲ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EPO治疗Ⅰ、Ⅱ、Ⅲ组间相互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①EPO早期治疗可改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学习和记忆功能;②通过对本试验的选择的三种EPO实验剂量对新生大鼠HIBD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PO剂量的增加并不能增强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药功劳木提取物对肿瘤MDR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药功劳木的4种不同工艺提取物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作用,以开发新型的肿瘤MDR逆转剂。方法:采用MTT法检测4种提取物的细胞毒性及其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的增敏效果;罗丹明123(Rhodamine123,Rh123)蓄积实验检测4种提取物对细胞内药物浓度及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功能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4种提取物对耐药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0 mg/L为4种提取物的无毒剂量;在此剂量下,4种提取物对K562/ADM细胞逆转倍数分别为Ⅰ-4.81倍,Ⅱ-2.31倍,Ⅲ-4.17倍,Ⅳ-2.39倍,对MCF-7/ADM细胞的逆转倍数分别为Ⅰ-1.82倍,Ⅱ-1.40倍,Ⅲ-2.54倍,Ⅳ-1.51倍;此剂量的4种提取物应用后,使K562/ADM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了Ⅰ-13.27%、Ⅱ-7.03%、Ⅲ-20.24%、Ⅳ-11.75%,使MCF-7/ADM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了Ⅰ-6.3%、Ⅱ-3.67%、Ⅲ-8.6%、Ⅳ-3.48%。结论:中药功劳木的4种不同工艺提取物能够不同程度的逆转肿瘤细胞的MDR,抑制肿瘤细胞膜上P-gp的“药泵”功能,增加耐药细胞内药物浓度,有望成为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王银菊 《中外医疗》2010,29(2):24-24,26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临床资料,依据有无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分为无并发症糖尿病组(30例)即Ⅰ组、有并发症糖尿病组(90例)即Ⅱ组和对照组(50例)即Ⅲ组。分析3组观察对象的血尿酸、胰岛素抵抗情况。结果Ⅱ组SUA、FPG、FIns及HOMA-IR均明显高于组Ⅲ组,P〈0.05;Ⅱ组SUA、HOMA-IR均高于Ⅰ组,P〈0.05;Ⅰ组SUA、FPG、FIns及HOMA-IR均明显高于Ⅲ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尿酸可以作为糖尿病诊断及其并发症的预警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