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人胎肝细胞移植,治疗8例重症肝炎患者,共输注47次。结果6例存活,初步讨论胎肝细胞移植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3.
我们观察了胎肝细胞的在体同位素标记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应用同位索标记的胎肝细胞,观察了胎肝细胞移植后在受体体内的分布格局和存活情况及其一些影响因素。实验发现,经胎鼠腹腔注射,~(125)I-UdR时,胎肝摄取~(125)I-UdR最多。标记胎肝细胞经外周静脉注射给成年小鼠后,主要分布在肺和肝中,这种分布格局受注射胎肝细胞数量和速度的影响。结果提示:在体法同位素标记的胎肝可用于胎肝细胞移植研究。  相似文献   

4.
陈利平 《四川医学》2012,33(5):892-894
肝细胞移植(hepatocyte transplantation,HTx)是将正常肝组织分离纯化以获得游离的有活性的肝细胞,通过不同途径定植于适当的靶器官,使之增殖并发挥作用以代替受损的肝脏。肝细胞移植被认为是可以代替肝移植治疗遗传性代谢性肝病和急慢性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也可为肝移植手术作术前术后的肝功能支持,在缺乏肝源供体的情况下也可作暂时支持作用[1],延长患者等待肝移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人胎肝细胞移植治疗小鼠α-L-艾杜糖苷酶(IDUA)缺陷引起的黏多糖贮积症(MPS),观察移植后受体的免疫反应、血清及肝脏IDUA活性恢复情况。方法将已鉴定纯化的人胎肝细胞移植给IDUA缺陷小鼠,在移植前及移植后第5、10、15天,流式细胞仪检测受体小鼠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ELISA法检测免疫指标IL-2、TNF-α、IFN-γ;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血清及肝脏IDUA活性情况。结果胎肝细胞移植后能定植在受体肝脏中,受体在移植后第5、10、15天分别与移植前比较,血清中反映免疫状态的指标T细胞亚群、IL-2、TNF-α和IFN-γ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及肝脏IDUA活性在移植后第5天显著提高(P<0.01),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活性随之衰减。结论人胎肝细胞移植给IDUA缺陷小鼠后,能够定植在受体肝脏中。然而由于免疫排斥反应,IDUA活性在移植后第5天达到高峰,但在第10天后下降至移植前水平。  相似文献   

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血液科, 上海 200092)摘要:目的探讨用胎肝细胞移植治疗小鼠α L 艾杜糖苷酶(IDUA)缺陷引起的粘多糖贮积症(MPS),筛选免疫抑制方案。方法将人胎肝细胞移植给经不同免疫抑制剂方案处理的IDUA缺陷小鼠,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前、后受体小鼠T细胞亚群(CD3、CD4/CD8比例);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白介素 2(IL 2)、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干扰素 γ(IFN γ)水平;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血清IDUA活性。结果受体移植后血清中反映免疫状态的指标(T细胞亚群、IL 2、TNF α、IFN γ)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IDUA活性在移植后第5天显著提高(P<0.01),后随时间延长,活性随之衰减;经CTX+CsA+FTY720+强的松联合免疫抑制预处理组在移植后IDUA活性维持最持久。结论胎肝细胞移植能提高IDUA活性。由于免疫排斥反应,移植前应进行免疫抑制预处理,以CTX+CsA+FTY720+强的松联合方案免疫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人胎肝细胞移植治疗小鼠α-L-艾杜糖苷酶(IDUA)缺陷引起的黏多糖贮积症(MPS),观察移植后受体的免疫反应、血清及肝脏IDUA活性恢复情况.方法 将已鉴定纯化的人胎肝细胞移植给IDUA缺陷小鼠,在移植前及移植后第5、10、15天,流式细胞仪检测受体小鼠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ELISA法检测免疫指标IL-2、TNF-α、IFN-γ;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血清及肝脏IDUA活性情况.结果 胎肝细胞移植后能定植在受体肝脏中,受体在移植后第5、10、15天分别与移植前比较,血清中反映免疫状态的指标T细胞亚群、IL-2、TNF-α和IFN-γ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及肝脏IDUA活性在移植后第5天显著提高(P<0.01),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活性随之衰减.结论 人胎肝细胞移植给IDUA缺陷小鼠后,能够定植在受体肝脏中.然而由于免疫排斥反应,IDUA活性在移植后第5天达到高峰,但在第10天后下降至移植前水平.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观察鼠胎肝细胞悬液对低免疫功能小鼠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环磷酰胺(CP)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低免疫功能小鼠模型,腹腔注射鼠胎肝细胞悬液7天,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Ⅱ(IL-2)、γ干扰素(INF-γ)水平。结果:实验组小鼠的IL-2和IFN-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鼠胎肝细胞悬液可改善和提高低免疫功能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胎肝细胞宫内胎鼠腹腔注射对其移植免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胎肝细胞宫内注射对小鼠移植免疫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利用C57BL/6小鼠的胎肝细胞对BALB/c胎鼠行宫内胎鼠腹腔注射(孕期第14-16日),分娩存活的BALB/c雌性小鼠7-9wk时作受体,C57BL/6新生鼠作供体,行异位心肌移植,以小鼠心肌移植后的存活时间、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对诱导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的影响观察该方法对小鼠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作用。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较,宫内注射组小鼠移植一心肌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等结果也具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 胎肝细胞宫内注射的方法可以延长小鼠心肌移植的存活期,对小鼠移植掩护反应可以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复制了小鼠免疫/造血功能抑制(IHS)模型,观察了移植胎肝细胞对IHS小鼠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经静脉或脾内移植胎肝细胞(FLC)可延长IHS小鼠存活率,其效果以后一种移植途径为佳;同种FLC移植(C_(57)→ICR)和同系FLC移植(ICR→ICR)对IHS小鼠生存率延长效果类似。实验提示,移植FLC可能会改善IHS小鼠免疫和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3.
14.
为观察鼠胎肝细胞对肿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通过建立S-180 肉瘤小鼠动物模型 ,并以鼠肝细胞悬液 (FLC)对肿瘤小鼠进行治疗后 ,检测其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鼠胎肝细胞除对胸腺影响差异无显著性外 (P >0 .0 5 ) ;脾脏、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淋巴细胞转化等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抗体形成细胞明显增多 (P <0 .0 5 )。认为胎肝细胞悬液具有提高肿瘤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用骨髓内注射法对8.5Gy照射的昆明种小鼠进行同种胎肝移植的结果,并与静脉内注射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骨髓内注射组的疗效比静脉内注射组好。这一研究结果说明,直接注入骨髓腔内的胎肝细胞,能在骨髓腔内定居、增殖,实验结果还提示,用骨髓内注射法进行造血细胞移植时,注入骨髓腔内的细胞悬液量不宜太多。  相似文献   

16.
微囊化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微胶囊包裹肝细胞 (microencapsulatedhepatocyte)腹腔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机制与可行性 ,评价生物膜功能。 [方法 ]D -氨基半乳糖 (D - gal)诱发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 ,分成 4组 :Ⅰ组生理盐水组 ;Ⅱ组空微胶囊对照组 ;Ⅲ组促肝细胞生长素 (hepatocytegrowthfac tor ,HGF)组 ;Ⅳ组微囊化肝细胞组 ,观察 2周存活率、肝功生化指标的变化 ,2周后收集腹腔内微胶囊 ,观察其形态与功能。 [结果 ]Ⅳ组存活率较Ⅲ、Ⅱ、Ⅰ组有明显改善 (分别为 6 6 .7%、2 0 .0 %、1 3.3%、2 0 .0 % ,P <0 .0 5 ) ,其他组间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 ;Ⅳ组自移植后 2 4h起白蛋白 (ALB)、总胆红素 (TBIL)、凝血酶原时间 (PT)较其他组有明显改善 (P <0 .0 5 )。 2周后收集的空微胶囊形态完整 ,微囊内肝细胞部分保持存活。 [结论 ]微囊化肝细胞移植可以明显改善肝功能衰竭大鼠的存活率 ,显著改善肝脏生化功能。生物微胶囊可以有效阻断免疫排斥作用 ,保护移植肝细胞 ,有利于其发挥生物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肝细胞经腹腔、脾腔移植对 D-氨基半乳糖 ( D- gal)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 D- gal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 ,诱导后 6 0小时 ,分 4组进行治疗实验 ,I组 :脾内移植 2× 10 7肝细胞 ,同时肌肉注射环孢霉素 A ( Cs A ) 10 m g/kg;II组 :脾内注射生理盐水 1m l,同时肌注 Cs A 10 m g/kg;III组 :经腹腔移植 2× 10 7肝细胞 ,IV组 :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 l,观察大鼠的存活率、肝脏功能、肝脏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I组大鼠存活率与 II组有明显差异( 46 .7%对 13.3% P<0 .0 5) ,肝脏功能及肝脏病理亦有改善 ,III组大鼠存活率显著高于 IV组( 6 0 %对 13.3% P<0 .0 1) ,肝脏功能及肝脏病理均有部分改善。结果 :经腹腔、脾脏移植同种异体肝细胞可明显改善 D- gal诱导的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 ,部分改善肝功能及肝脏病理  相似文献   

18.
潘澄清  官树君 《四川医学》1991,12(4):201-202
本文报告应用人胎肝细胞(FLC)悬液输注治疗亚急性重症肝炎及慢性重症肝炎的结果。材料及方法一、病例诊断:参照1984年(南宁)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其中包括亚急性重症肝炎25例,(23例经肝穿活检病理证实2例Ⅱ度以上肝昏迷);慢性重症肝炎16例(6例肝活检证实)。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35.9岁及38.3岁,病情相近(表1)。二、治疗方法 (一)人胎肝细胞制备:取自母亲健康、水囊引产3~6个月龄正常胎儿,在无菌室超净台内制成游离肝细胞悬液200~250ml。 (二)用法:制成肝细胞悬液,在2小时内静脉输注,每次肝细胞数为1.5~5.8×10~9,细胞存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观察了胎肝细胞腹腔移植对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的肝再生及代谢变化的影响,发现肝硬化大鼠较正常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衰死亡率增加,肝再生及血浆白蛋白的恢复延迟。胎肝细胞腹腔移植可加快其恢复过程,对减少肝切后的肝衰死亡具有一定的作用。移植的肝细胞同时可引起机体的排斥反应,短期内即破坏消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急性肝衰竭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探讨经脾内同种异体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药物性肝衰竭的疗效,并观察脾内移植肝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建立大鼠急性药物性肝衰竭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1.0,1.2,1.4,1.6g/kg)D-gal后,以肝功能指标、病理形态学、死亡率等综合评估肝脏细胞损伤的状态,确定模型构建的最佳方案。造模后24h,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Ⅰ组:经脾内移植肝细胞悬液1ml(4.4×107个);Ⅱ组:经脾内移植不含肝细胞的培养液1ml。观察大鼠1周的存活率、肝脏功能和病理变化及移植肝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结果:①不同剂量的D-gal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而以1.2g/kgD-gal造模组的大鼠死亡率适中,肝功能损害及其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均符合临界急性肝衰竭的程度,较好地模拟了急性肝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且稳定性较好。②移植后3d,Ⅰ组与Ⅱ组大鼠存活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均有明显改善(P<0.01);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Ⅰ组的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比Ⅱ组轻。经HE和PAS染色证实,移植的肝细胞在受体脾内结构和功能保持较好。结论:①D-gal1.2g/kg腹腔注射可较好构建SD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②经脾内肝细胞移植能明显提高药物性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改善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