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PCR检测HCMV-DNA,ELISA检测HCMV-IgM、IgG,诊断肾移植受者HCMV感染,65例受者中HCMV感染者39例,非感染者26例。应用MTT法检测受者血清IL-6生物活性,阐明了HCMV感染对肾移植受者血清IL-6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感染与非感染组间血清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6例原发性感染者血清IL-6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呈增高及降低双相改变,表明慢性迁延性感染者血清IL-6水平降低。临床工作中监测HCMV感染的肾移植受者血清IL-6水平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PCR检测HCMV-DNA,ELISA检测HCMV-IgM,IgG,诊断肾移植受者HCMV感染,65例受者中HCMV感染者39例,非感染者26例。应用MTT法检测受者血清IL-6生物活性,阐明了HCMV感染对肾移植受者血清IL-6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感染与非感染组间血清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6例原发性感染者血清IL-6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呈增高及降低双相改变,表明慢性迁延性感染者血清IL-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继红  马骏 《医师进修杂志》1997,20(12):644-644
本文采用双单克隆抗体夹心法ELISA对8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以慢性肝炎(中度)升高尤为明显,并且IL-6水平与ALT及BIL呈正相关,提示IL-6可能参与肝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并能反映肝脏病变的活动状况。  相似文献   

4.
血清及尿白细胞介素-6检测在肾移植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尿IL-6检测在肾移植急性排斥(AR)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技术,分别对肾移植术后不同状态下患者血、尿IL-6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急性排斥及感染患者血IL-6水平较环孢素(CsA)中毒、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移植肾功能正常及正常对照组高。尿IL-6在急性排斥及感染组也较CsA中毒、ATN、移植肾功能正常组有明显升高,而急性排斥组较感染组升高更明显。结论血、尿IL-6水平的升高可作为判断肾移植急性排斥的指标之一;也可作为鉴别急性排斥反应与CsA中毒、ATN的重要参考指标;对鉴别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具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127例IgA肾病(IgAN)患者和25例非IgA系膜增殖性肾炎血清进行了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的检测。结果表明:IgA肾病患者和非IgA系膜增殖性肾炎患者血清AECA-IgG较正常对照组高,而IgAN患者较非IgA系膜增殖性肾炎患者AECA-IgG的水平高,P〈0.05。IgAN患者的AECA-Ig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IgAN患者按AECA水平分为阳性与阴性组,对两组硬化面积比进行比较,未见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方法 酶法测定 16 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及21 例青壮年创伤患者血清内一氧化氮(NO)水平,并检测血清内骨钙素(BG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老年骨质疏松症组NO、IL-6 水平明显高于青壮年组(P< 0.05),BGP显著高于青壮年组(P< 0.01)。青壮年组NO 与IL-6、BGP呈正相关,但无显著性意义(r=0.043,r= 0.028,P> 0.05);而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体内NO 与IL-6 的变化呈负相关(r= - 0.579,P< 0.05),与BGP正相关(r= 0.549,P< 0.05),血清内IL-6 的水平与骨质疏松的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体内NO的内源性合成相对减少,对促进破骨细胞活性的细胞因子抑制作用减弱,使骨吸收加速,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因而促进内源性NO 的合成有助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传递过程中某些成份(GP130、JunB)在MesPGN分子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了MesPGN患者肾活检组织肾小球细胞中IL-6、GP130、JunBmRNA表达,并分析了其与患者肾小球系膜扩张、系膜细胞增殖程度、尿蛋白排泄量之间的关系。结果IL-6、GP130、JunBmRNA表达分别是7.1±0.8、8.6±0.9、6.9±0.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相互间呈正相关;IL-6、GP130基因表达量与系膜扩张、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关,中度系膜增殖性肾炎组、尿蛋白>3.5克/日组,IL-6,GP130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组与尿蛋白<3.5克/日组。结论IL-6及其信息传递中的GP130、JunB基因异常表达在MesPGN分子发病机制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介素1β(IL-1β)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 应用Northern杂交检测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在IL-1β刺激后PAI-1和FN的mRNA表达,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系膜细胞培养上清中PAI-1的活性,利用ELISA法检测FN的水平。结果 IL-1β刺激组系膜细胞PAI-1和FN mRNA的  相似文献   

9.
对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_Ⅱ受体(SIL-2R)表达水平、白细胞介素Ⅱ(IL-2)产生能力、自然杀伤细胞毒因子(NKCF)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SIL-2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且血清SIL-2R水平与肿瘤分期有关。SIL-2R与IL-2产生能力,NKCF活性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体外研究也证实SIL-2R能够抑制NKCF活性。提示SIL-2R表达水平能反映机体抗肿瘤细胞免疫活性水平的高低,可作为评价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小儿急性肾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测定徐琳玲陈珊华雪玲急性肾炎(AGN)是小儿常见免疫性肾小球疾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是机体调节免疫反应重要物质,近年来sIL-2R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已受重视。我们测定AGN患儿血清sIL-2R...  相似文献   

11.
黄芪对慢性肾炎患者血及尿IL-6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发生发展与免疫介导的肾脏损害有关,其中炎性细胞因子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IL-6是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具有促进系膜增殖,加速肾小球硬化的作用。黄芪治疗CGN早有报道,其剂量一般为注射液20~30ml(或生药40~60 g),但治疗效果褒贬不一。我们应用大剂量黄芪注射液(40~80 ml)治疗 30例 CGN患者(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血、尿IL-6水平的变化,并与30例常规治疗的患者(对照组)及30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60…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50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水平,并将患者分为无并发症组,急性并发症组及慢性并发症组。结果:糖尿病患者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且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组IL-6水平增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检测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并同时检测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白细胞介素2(IL-2)和免疫干扰素(IFNr)产生水平。结果发现MHD患者NK活性、IL-2活性和IFvr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次血液透析后MHD患者的NK活性、IL-2和IFNr诱生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长期血液透析对NK活性、IL-2和IFVr诱生水平影响不大,正常对照NK活性与PBMC诱生IL-2和IFNr水平存在直线正相关,而MHD患者相关性无显著意义,但透析后MHD患者NK活性与IL-2活性相关性有显著意义。提示:MND淋巴细胞存在多方面功能受损,包括免疫调节环路的紊乱;血液透析能部分纠正这些免疫学异常;但长期血液透析无助于改善MHD病人的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4.
淫羊藿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和淫羊藿对其调理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2例血透患者应用中药淫羊藿前和3个月后血清sIL-2R、IL-6和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2例患者血清sIL-2R、IL-6和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1),淫羊霍治疗后血清sIL-2R、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淫羊藿具有调节血透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及尿IL-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CRF患者血清及尿中IL-8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但与Scr无明显相关性(r=-0.27,P〉0.05和r=-0.05,P〉0.05)。结论 CRF仍存在比较严重的免疫炎症反应,此可能为肾小球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进一步阐明紫癜性肾炎(HSPN)及IgA肾病(IgAN)二者在发病机理上可能存在的联系,方法用PCR方法对43例HSPN,97例IgAN患乾和98名正常人IL-1受体拮剂(IL_1ra)基因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HSPN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等位基因(ILRN2)的携带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2)和IgAN患乾中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患者戎ILIRA  相似文献   

17.
以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依赖的7TD_1细胞株-MTT比色法测定人血清IL-6活性。确定国人IL-6活性正常值为6.75±2.98u/ml,并于肾移植术后第一天明显升高(16.44±9.20u/ml),一周后下降并趋于稳定(8.12±3.36u/ml);急性排斥反应时明显升高(24.35±9.37u/ml);排斥逆转或移植肾切除后再度下降(7.23±4.71u/ml)。应用ALG者IL-6释放增加,慢性排斥时无变化。IL-6活性是监测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一个可靠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及尿IL-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CRF患者血清及尿中IL-8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但与Scr无明显相关性(r=-0.27,P>0.05和r=-0.05,P>0.05)。结论CRF仍存在比较严重的免疫炎症反应,此可能为肾小球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NK—IL—2—IFNr系统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检测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并同时检测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白细胞介素2(IL-2)和免疫干扰素(IFNr)产生水平。结果发现MHD患者NK活性、IL-2活性和IFNr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次血液透析后MHD患者的NK活性、IL-2和IFNr诱生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长期血液透析对NK活性、I  相似文献   

20.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20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显示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PCNA表达增加,肾小球内PCNA阳性细胞数、肾小管和间质中PCNA阳性细胞百分数均与肾组织学损害程度呈正相关;临床-病理研究显示肾小管中PCNA阳性细胞百分数分别与24小时尿蛋白量、血清肌酐浓度(Scr)呈正相关;肾间质中PCNA阳性细胞百分数亦与24小时尿蛋白量呈正相关。肾脏细胞增殖程度作为一项判断肾小球肾炎组织学损害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