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在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以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结果:2组的手术时间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以及子宫出血复发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具有出血量少且复发率低的特点,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130例进行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纯的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和子宫异常出血复发的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1.83±1.67)min、(30.96±2.78)ml,对照组分别为(22.93±1.71)min、(33.92±2.94)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10、5.898,均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1例,复发率1.54%;子宫出血复发1例,复发率1.54%。对照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8例,复发率12.31%;子宫出血复发8例,复发率12.3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98、4.298,均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疗效显著,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患者疾病的复发风险,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辅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方法:选近年来于本院就诊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患者132例,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82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后置1枚曼月乐节育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照组50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服用优思明(屈螺酮炔雌醇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以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为指标评估,自随访6个月起观察组月经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也明显变薄(P<0.05);此外,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观察组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分别为8.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是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的首选方式,但术后为降低息肉复发率,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辅助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刮宫术对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80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采用宫腔镜刮宫术治疗)与观察组(80例,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刮宫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出血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的子宫内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分别为2.50%、 1.25%,均低于对照组的12.00%、 10.00%(P <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刘丽君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6030-6032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在荣成市人民医院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94例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组为刮宫组43例及宫腔镜组51例,刮宫组给予传统刮宫治疗,宫腔镜组在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3个月时月经恢复时间、月经量、宫腔粘连、宫颈管粘连等并发症情况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等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宫腔镜组稍长于刮宫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时间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3个月时刮宫组失访3例,宫腔镜组失访2例,月经量较1个月时有所增加,在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月经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安全、有效,术后复发率低,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照其自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刮宫术;而观察组采取宫腔镜电切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采取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不仅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的疗效对比。方法:本次回顾性分析了87例2016年4月~2018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患者被归类为宫腔镜下电切术组(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方案治疗;宫腔镜下刮宫术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取宫腔镜下刮宫术方案治疗。分析组间相关指标变化意义。结果:①经过治疗发现宫腔镜下电切术组术后复发对比宫腔镜下刮宫术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②经过治疗发现宫腔镜下电切术组术后阴道出血并发症发生对比宫腔镜下刮宫术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③经过治疗发现宫腔镜下电切术组治疗后妊娠对比宫腔镜下刮宫术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的方法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情况更好,病因检出率比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的方法更高,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12月桐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76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刮宫治疗,观察组进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率、受孕率、子宫内膜厚度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受孕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宫腔镜电切手术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更少,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宫腔镜电切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54例医院收治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术后予月经后半期口服黄体酮或地屈孕酮治疗三周期,观察组则采取宫腔镜电切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子宫内膜厚度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随访1-5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半年、术后1年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高的疗效,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痛经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6.25%、 2.0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3%、 22.92%(P <0.05)。结论 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雪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974-3975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2009年该院9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刮宫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月经量的影响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月经量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月经量均明显小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息肉进行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患者根据切除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的刮宫术,观察组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经期时间和月经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5.0%;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22.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息肉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低,疗效确切,值得肯定。建议临床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选择适宜的宫腔镜切除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宫腔镜电切术与宫腔镜刨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刨削系统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12.00%(P <0.05);但两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与宫腔镜刨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相当,但宫腔镜刨削系统治疗可更明显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对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陕西省康复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刮宫术,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随访6个月复发率及异常出血率均较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3、5.02,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FSH降低,LH降低,E2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2、4.26、4.53,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IgA、IgG水平升高,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86、4.20,均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复发率及异常出血率较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惠州市惠阳三和医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00例,病因均为子宫内膜息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接受传统刮宫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参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并发症、息肉残留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能促进疗效提升,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息肉残留率及复发率,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正常生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探讨和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个月内宫腔镜确诊子宫内膜息肉发生2次或2次以上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0例,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后同时放置曼月乐环1枚;对照组20例,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口服优思明治疗。所有患者均选择术后每3个月复查阴道B超,术后1年常规宫腔镜检查,进而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分别为5.0%(1/20)、25.0%(5/20);此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放置前后月经量及内膜厚度的变化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息肉电切术治疗,同时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可有效地防止患者复发,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通过对我院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对照试验,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8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45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月经量、复发率和妊娠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术后1月和术后3个月的月经量明显更少,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复发率(5%)明显更低,妊娠成功率(75%)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静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7):2686-2687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诊刮或宫腔镜治疗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月在浙江省青春医院就诊的已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7例,观察组51例术后自愿接受曼月乐治疗,其余为对照组,随访24个月,观察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息肉复发情况。结果:随访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曼月乐使用者子宫内膜厚度变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有助于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86例,按照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行宫腔镜下电切术的52例患者为试验组,行刮宫术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试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量变化,对照组患者在术后3、6个月的月经量较术前均有所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恢复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术后3、6、12个月的月经量均明显少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虽然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与刮宫术均有较好疗效,但宫腔镜下电切术复发率低,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HE)与单纯刮宫术(D&C)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性和疗效评价。方法:将宫腔镜检查提示子宫内膜息肉的645名妇女随机分为宫腔镜内膜息肉电切术组350例,单纯刮宫术组295例,均行组织病理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符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症状缓解率和术后复发率。结果:两组的诊断符合率、症状缓解率和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经宫颈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在提高诊断符合率和降低术后复发率方面较单纯刮宫术有明显优势,但并不能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