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6,(6):755-756
目的探讨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不同年龄段患儿躁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60例采用七氟醚麻醉进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的3~9岁患儿,其中3~5岁患儿(24例)平分成A组和B组,6~9岁患儿(36例)平分成C组和D组。所有患儿均吸入8%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后A组和C组静脉滴注0.1 mg/kg咪达唑仑和0.1~0.2μg/kg舒芬太尼,并采用2%~3%七氟醚维持麻醉;B组和D组采用3%~5%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比较四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和麻醉苏醒期间的躁动情况。结果四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拔除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中,A组躁动率高于C组,B组躁动率高于D组。同年龄段患儿中,A组躁动率显著低于B组,C组躁动率显著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会引起患儿在麻醉苏醒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年龄越小的患儿躁动率更高。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后,患儿的躁动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全身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需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儿临床资料,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行静脉推注异丙酚麻醉,记录两组患儿麻醉的具体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插管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与疼痛反应消失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插管前、后的HR与MAP均小于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间HR与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全身麻醉麻醉维持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不良反应少,适合小儿患者的身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导致小儿七氟醚吸入麻醉术患儿苏醒期间躁动原因,并观察予以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05月至2020年01月收治的52例小儿七氟醚吸入麻醉术患者用随机分组.针对性护理组(26例):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完成对应性护理;常规性护理组(26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完成对应性护理;就组间苏醒期间躁...  相似文献   

4.
黎邝 《现代医院》2010,10(11):42-43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小儿包皮套扎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研究60例择期包皮套扎术的小儿随机均分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或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组(C组)对呼吸、循环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两组均能较好的完成手术,但C组患儿在麻醉苏醒期躁动明显减少。结论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能显著降低患儿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在临床上是一种小儿行包皮套扎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七氟醚麻醉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年龄3~8岁,随机分为3组。F1组:气管插管前静脉给予1μg/kg的芬太尼,术中每隔30 min追加0.25μg/kg的芬太尼;F2组:气管插管前静脉给予2μg/kg的芬太尼,术中每隔30 min追加0.5μg/kg的芬太尼;C组:对照组,在上述相应时间点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术中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各组手术时间、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毕到拔管)和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10 min(T3)的躁动发生率以及小儿麻醉后躁动评分(PAED)。结果:F2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与F1组(P<0.05);F1和F2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躁动发生率及PAE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诱导时静注1μg/kg且于术中每隔30 min追加0.25μg/kg的芬太尼可明显降低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躁动的发生率及程度,且不明显增加拔管时间,有利于七氟醚麻醉后的平稳恢复。  相似文献   

6.
唐明富  胡俊毅 《现代保健》2011,(28):127-128
目的观察静注咪达唑仑、芬太尼对七氟醚吸入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择期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40例,年龄1~6岁。随机分为咪达唑仑、芬太尼静注组(A组)及对照组(B组),每组2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8%七氟醚+吸氧(5L/min)诱导。A组在麻醉诱导后静注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2~3μg/kg,七氟醚2%~3%+吸氧(2L/min)维持麻醉。B组七氟醚3%~5%+吸氧(2L/min)维持麻醉。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相比,A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静注咪达唑仑、芬太尼可以有效地预防小儿七氟醚吸入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小儿阑尾切除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研究60例择期阑尾切除术的小儿随机均分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或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组(C组)对呼吸、循环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两组均能较好的完成手术,但C组患儿在麻醉苏醒期躁动明显减少。结论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能显著降低患儿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在临床上是一种小儿行阑尾切除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异氟醚与七氟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全身麻醉的苏醒情况以及二者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诱导后I组(n=30)患者以异氟醚维持麻醉,II组(n=30)患者以七氟醚维持麻醉;监测麻醉期间心率、平均动脉压、输液量,记录患者手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II组患者麻醉期间心率、输液量低于I组(P<0.05);II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第1dMMSE评分均优于I组(P<0.05);术后第3d两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七氟醚与异氟醚均可能影响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但七氟醚较异氟醚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麻醉诱导方式不同将76例行手术治疗患儿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各项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平均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入院时和插管后MAP均低于对照组,HR慢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应用于患儿全身麻醉中效果显著,起效快、苏醒快,且对循环呼吸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预防小儿七氟醚麻醉术后急性躁动的有效剂量。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3月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手术的患儿69例,随机分为R1、R2、R3三组各23例,手术开始前5 min,R1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R2组和R3组分别静脉注射右旋美托咪啶0.15μg/kg、0.30μg/kg。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呼吸次数及在麻醉结束后睁眼的时间。结果麻醉结束后睁眼的时间R1组为(8.5±4.0)min,R2组为(9.2±5.0)min,R3组为(10.8±4.0)min,R1组与R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躁动发生率R1组为39.13%,R3组为8.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可有效预防小儿七氟醚麻醉术后急性躁动,0.30μg/kg的剂量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结合七氟烷喉罩全麻对宫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麻醉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80例在济南军区总医院行宫腔镜手术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经生理盐水静脉泵注并结合七氟烷全麻,实验组经右美托咪定结合七氟烷喉罩全麻,并对比分析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麻醉起效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实验组泵注后3 min、喉罩置入后3 min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3.85、-4.24、-4.36、-4.15,均P<0.05),且实验组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较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t值分别为-2.21、-3.98、-6.87、-5.63,均P<0.05).实验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较观察组显著缩短(t值分别为-3.78、-4.14,均P<0.05),且其Ramesay镇静程度、OAA/S清醒程度评分均较观察组高(t值分别为4.25、6.96,均P<0.05);实验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率较观察组低(χ2值分别为13.04、16.98、12.75,均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结合七氟烷喉罩全麻能够改善宫腔镜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且能够缩短麻醉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可靠性较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钟宝琳  李优春  黄桂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858-2859,2862
目的分析成人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某院2007年l月~2011年2月择期行全身麻醉患者589例,ASA分级I~Ⅱ级,年龄(51.17±11.98)岁,体重(54.28±10.56)kg。根据Riker镇静-躁动分级对患者苏醒期进行评分。统计不同手术类别、麻醉方法、性别、术后镇痛、术后使用拮抗药的情况,术后发生躁动的比例以及各种因素与躁动的关系。结果 589例患者中躁动组患者121例,占20.54%。各种不良刺激是诱发躁动的最常见原因。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疼痛64例(46.7%)、气管导管刺激占39例(32.3%)、尿管刺激占10例(8.2%)、心理应激占4例(3.2%);手术类别:胸科、口腔、耳鼻喉和乳腺外科手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手术类别(P﹤0.05)。结论全麻苏醒期躁动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手术类别以及术后镇痛和术后使用催醒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气管内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躁动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气管内麻醉患儿,可降低患儿躁动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于小儿七氟醚吸入麻醉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之后出现恶心呕吐和躁动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患儿,依照不同麻醉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氯胺酮,研究组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两组均使用七氟醚进行诱导和维持麻醉,记录两组麻醉之前、手术开始后5 min、手术结束时心率,体动出现概率、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不良反应概率等。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手术开始后5 min及手术结束时心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躁动概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期间体动概率、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进行七氟醚麻醉前接受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手术后出现躁动和恶心呕吐概率,同时不会延长苏醒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术后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全身麻醉患者325例,对其发生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使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对麻醉相关因素实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25例全身麻醉患者发生感染28例,感染率8.62%;麻醉时间≥3h、复用式过滤器、普通喉镜消毒方式、非每日更换钠石灰是全麻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全麻术后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性进行干预,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后感染情况及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1月行腹部手术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分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试验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于麻醉前(T0)、术后2h(T1)及术后1d(T2)时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3+、CD4+、CD4+/CD8+、皮质醇、血糖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感染状况。结果对照组T1、T2时和试验组T1时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T0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组T1、T2时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低(P0.05);与T0比较,对照组T1、T2时和试验组T1时血清CD3+、CD4+、CD4+/CD8+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组T1、T2时血清CD3+、CD4+、CD4+/CD8+水平较高(P0.05);与T0比,对照组T1、T2时和试验组T1时血清皮质醇、血糖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组T1、T2时血清皮质醇、血糖较低(P0.05);对照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15.89±6.52)min和(22.14±8.96)min高于试验组(9.57±5.67)min、(14.62±7.75)min(P0.05)。对照组术后感染率25.00%高于试验组9.62%(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能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率,可能与降低术后炎症因子、应激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相关,且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与神经阻滞麻醉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6月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240例患者,ASA分级在Ⅰ-Ⅱ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试验组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成时间、药物剂量及术后感觉恢复时间,同时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及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和术后感觉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感染率为4.17%,对照组为1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38,P=0.0499);对照组共分离菌株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7株,占70.83%,革兰阳性菌7株,占29.17%,试验组共分离菌株1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2株,占66.67%,革兰阳性菌6株,占33.33%;两组患者培养出的革兰阴性菌均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部分可达100.00%,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较敏感,两组患者培养出的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等普遍耐药,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等较敏感。结论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对膝关节置换患者的麻醉效果良好,且术后并发感染的风险较小,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敏感药物常见为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对患者手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影响,为临床预防术后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患者5 166例,统计患者呼吸道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部位、麻醉通气时间、术后延迟拔管、插管熟练度以及拔管指征完全,确定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5 166例患者中感染196例(3.8%);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224株,其中单一感染患者168例,混合感染患者28例,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65株占73.7%,革兰阳性菌54株占24.1%,真菌5株占2.2%;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吡肟、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吡肟、诺氟沙星等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和头孢唑林等耐药率较高,对苄卡西林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对克林霉素、环丙沙星、苄卡西林和万古霉素等耐药率较低;不同年龄、手术部位、麻醉通气时间、术后延迟拔管、插管熟练度以及拔管指征完全均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率有明显影响。结论临床上要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适当干预,降低感染率,对已经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要结合病原菌药敏试验给予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及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使用单纯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中各项肺功能指标,麻醉恢复时间,肺部感染率及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与术前1天的基础值相比,术后第1、3天,对照组(MVV-VE)/FEV1及MVV/FEV1均显著降低,RV/TLC%显著升高,而观察组与术前基础值相比无明显变化;在术后相同时间点,观察组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肺部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使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肺功能影响小,而且可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胸外科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循证护理。方法:将12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0例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实验组60例在传统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并对两种护理模式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基础值与苏醒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BP、DBP、HR基础值与苏醒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外科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护理工作中,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弥补传统的护理模式不足,提高手术室护理的预见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