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经导管溶栓与经患肢足背静脉顺行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造影明确诊断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为A组(30例),采用经患肢足背静脉顺行溶栓治疗的患者为B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肢消肿率、深静脉通畅度等。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溶栓治疗。患肢消肿率A组为(82.39%±16.28%),B组为(62.58%±18.87%);静脉通畅度A组为(62.18%±18.39%), B组为(39.28%±23.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经患肢足背静脉顺行溶栓疗效好,可部分取代经患肢足背静脉顺行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导管溶栓与系统溶栓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本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0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和同期本院5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形成的危险因素,同时随机将108例患者分为导管溶栓组(患者接受导管溶栓治疗)和系统溶栓组(患者接受系统溶栓治疗),每组各54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溶栓率、消肿率、深静脉通畅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再发率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1)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性别、年龄、肥胖、手术外伤史、RBC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肥胖、手术外伤史、RBC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2)导管溶栓组治疗后消肿率、溶栓率均明显高于系统溶栓组(P0.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再发率明显低于系统溶栓组(P0.005);系统溶栓组和导管溶栓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且导管消融组提高更明显(P0.005)。结论年龄、肥胖、手术外伤史、RBC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经过治疗后发现导管溶栓治疗效果较系统溶栓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脉冲喷射溶栓(PS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PS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1例(PST组),微量泵泵入溶栓方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8例(微量泵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PST组血栓溶解率为(64.1±15.0)%,显著高于微量泵组的(54.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T组溶栓天数(4.89±1.00)d,尿激酶用量(560.12±15.67)万U,微量泵组分别为(6.57±1.09)d、(630.98±20.87)万U,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相关并发症(穿刺点出血、血尿、牙龈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2/21)比11.1%(2/18)](P> 0.05).结论 PST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医院接收的128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抗凝治疗,试验组给予导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肢与健肢的周径差值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膝上20 cm处与膝下20 cm处患肢与健肢的周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膝上20 cm处与膝下20 cm处患肢与健肢的周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下肢DVT患者给予导管溶栓治疗,能够有效减小患肢与健肢的周径差值,提高溶栓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导管溶栓术与保守方案治疗下肢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82例DVT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保守药物疗法低分子肝素钠、华法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导管溶栓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患侧肿胀均有明显消退,但观察组治疗后周径差大腿(2.02±1.03)cm、小腿(1.54±0.82)cm较对照组(2.54±1.12)cm、(2.03±1.04)cm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63%)较对照组(15.79%),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保守药物疗法相比,导管溶栓术能有效缓解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肿胀疼痛症状,帮助深静脉血管恢复通畅,溶栓效果较好,且手术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临床治疗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急性与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采用血栓抽吸系统(AngioJet)联合置管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DVT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疾病发生时间将患者分为急性期组(<2周,48例)和亚急性期组(2~4周,32例)。两组均行AngioJet联合置管溶栓治疗,分析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健肢周径差、溶栓药量、溶栓疗程、住院时间、即刻静脉通畅率、症状体征、出血发生率、支架植入率及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患健肢大腿周径差、患健肢小腿周径差、住院时间、出血发生率和支架植入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健肢大腿周径差和患健肢小腿周径差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尿激酶用量和溶栓疗程均少于亚急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静脉通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急性组即刻静脉通畅评分及Villalta评分明显低于亚急性组,即刻静脉通畅率高于亚急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局部溶栓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治疗的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的溶栓治疗为应用超声引导下局部溶栓介入治疗与常规溶栓治疗将其分入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局部溶栓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后患、健侧膝上15cm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改善情况以及肢体消肿率、溶栓率、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肢体消肿率、溶栓率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均<0.05);两组溶栓前患、健侧膝上15cm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相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溶栓后患、健侧膝上15cm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患、健侧膝上15cm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痊愈25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痊愈19例,有效6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局部溶栓介入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早期溶栓与延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AMI患者231例,其中96例急性发作至溶栓时间<6 h(早期溶栓组),135例急性发作至溶栓时间≥6h(延迟溶栓组),两组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溶栓前后胸痛、心电图、心肌酶的变化及冠状动脉再通率、再梗死率,同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延迟溶栓组比较,早期溶栓组胸痛减轻时间缩短[(102±32) min比(162±38) min](P< 0.05),2h内胸痛减轻比率增加[81.25%(78/96)比49.63%(67/135)] (P< 0.05);早期溶栓组ST段回落≥50%时间缩短[(98±36)min比(153±31)min](P<0.05),2h内ST段回落≥50%比率增加[61.46%(59/96)比40.00%(54/135)](P<0.05);早期溶栓组14 h内出现CK-MB峰值比率及16 h内出现CK峰值比率均显著增加[69.79%(67/96)比46.67%( 63/135),64.58%(62/96)比46.67% (63/135)](P< 0.05).早期溶栓组冠状动脉再通率显著高于延迟溶栓组[71.88%(69/96)比52.59%(71/135)] (P< 0.05).两组再梗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1%(5/96)比5.19%(7/135) ](P> 0.05).两组均无大出血病例.结论 早期溶栓(急性发作至溶栓时间<6h)较延迟溶栓(急性发作至溶栓时间≥6h)治疗AMI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代雪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790-379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溶栓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影响及其动态变化,并结合临床症状、影像检查静脉通畅率的情况,评价其作为判断溶栓疗效指标的价值。[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组和传统治疗组,两组病人均口服祛湿化瘀1号,前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将溶栓导管置于血栓部位,经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尿激酶20万u及活血化瘀类药,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6150u,皮下注射,q12h,并于患肢踝关节上方扎止血带,给予尿激酶20万u静脉注射;后者经患足背静脉给予溶栓、活血化瘀类药物,用量同前,同时抗凝治疗,用法同前。[结果]前者治疗开始后d1DD水平明显升高,平均2.5d后达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随着溶栓导管后撤,DD水平明显升高,平均12.9d恢复至正常水平;后者治疗后d2DD水平开始上升,平均4.5d后达高峰,平均6.2d降到正常水平,两组DD水平在治疗前对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开始后在各时间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临床显效率为80%,后者为23%,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治疗后复查静脉造影或彩超提示两组在静脉通畅率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溶栓治疗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效果优于经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治疗,同时动态观察DD变化可以作为溶栓、抗凝的给药指导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但应结合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变化及影像复查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下肢DVT经腘静脉介入性溶栓治疗与全身溶栓治疗的对比,观察经腘静脉介入性溶栓治疗DVT时的不良反应。方法66例下肢DVT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行腘静脉介入溶栓治疗,治疗组行全身溶栓治疗。观察:脑出血、皮肤、粘膜出血倾向、消化道出血、肺栓塞、伤口渗血、血肿、伤口感染、血行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现脑出血、皮肤粘膜出血倾向、消化道出血、肺栓栓塞、伤口感染和血行感染情况。治疗组:伤口渗血15.62%,血肿12.5%;对照组:伤口渗血5.89%,血肿14.71%。结论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肺栓塞,溶栓治疗应尽量减少损伤,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尤其尤其重要。在严格控制溶栓适应症及密切监测凝血指标时,溶栓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用尿激酶接触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已确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将溶栓导管送入血栓内,直接注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同时应用肝素、阿斯匹林、潘生丁等药物,观察临床症状及深静脉造影等指标了解溶栓效果.结果18例病人痊愈6例(33.3%),显效10例(55.6%),有效2例(11.1%).结论尿激酶导管接触溶栓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可调式腘窝血管压迫带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期间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病房住院并接受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的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导管接触性溶栓期间进行单纯主动制动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可调式腘窝血管压迫带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溶栓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小腿及大腿的周径差、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干预后小腿周径差、大腿周径差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干预后GCQ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NRS评分、PT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GC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RS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接触溶栓与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早期疗效的对比效果。方法:本研究的观察对象是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10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外周静脉的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导管接触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达8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6%,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溶栓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尿激酶的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腿的差值和小腿的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溶栓之两种,导管接触溶栓比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早期疗效要好,而且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rt-PA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rt-PA溶栓治疗,先以总量的10%于1~2 min静脉推注;剩余的90%以1:5的比例加入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滴注1 h。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7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进行评分,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24 h、7 d两组NIHSS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后24 h、7 d观察组NIHSS[(16.19±4.32)、(10.80±3.35)分]低于对照组[(18.35±3.06)、(16.94±4.1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7 d两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治疗后7 d观察组ADL评分[(80.35±12.09)分]高于对照组[(61.53±13.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血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后7 d观察组血清IL-6水平[(77.06±15.43)ng/ml]低于对照组[(90.84±12.67)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溶栓治疗可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及随访效果,评价该方法的疗效。方法104例急性下肢DVT,DSA下经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微量泵持续推注尿激酶(254&#177;100)万U溶栓。14例溶栓后行腔内成形术,2例行支架置入术。以静脉造影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评价疗效,治疗半年以上随访。结果92例治疗后静脉造影显示,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率(52.4%&#177;16.4%)。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出现。53例随防6~18个月(随防率51.0%)。静脉造影显示,通畅评分显著改善(P〈0.01)。46例深静脉得以保存,深静脉瓣膜保存率达83.7%。结论导管接触溶栓是治疗急性下肢DVT的一种疗效良好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入院先后以信封法随机分为动静脉联合溶栓组(联合组)与动脉溶栓组(动脉组)各60例。联合组入院后给予rt-PA(0.6mg/kg),1min内给予负荷量10%,而后30min静脉泵入,同时,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动脉组入院后完善相关评估程序,直接进入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单元。脑血管造影以TIMI分级评估治疗前后血管再通率,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估患者3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性别、年龄、卒中危险因素、血压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联合组NIHSS评分[(16.65±3.81)比(8.93±2.17),t=3.481]与动脉组NIHSS评分[(16.80±3.53)比(11.09±2.46),t=2.528]均明显减少,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下降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动脉组闭塞血管再通率[(41/60,68.33%)(32/60,53.33%),χ~2=3.091]明显上升,联合组与动脉组2组患者术后3个月mRS评分(0~2分)比较[(51,85.00%)(43,71.67%),χ~2=3.218]明显上升,mRS评分(3~5分)比较[(8,13.33%)(16,26.67%),χ~2=3.218]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评分(6分)比较[(1,1.67%)(1,1.67%),χ~2=0.43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动脉溶栓比较,动静脉联合溶栓可以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通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针对DVT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凝治疗和血栓清除治疗。血栓清除治疗包括手术取栓、系统溶栓和导管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等方法。抗凝治疗是治疗DVT的经典方法,但不能直接溶栓,所以常与血栓清除治疗相结合。血栓清除治疗中的手术取栓是最早采用的血栓清除方法,但存在手术相关风险;系统溶栓通过外周静脉予以纤溶药物可达到完全溶解血栓的效果,但由于需要大量纤溶药物而且疗程长,必然增加出血风险。CDT作为近年来新发展的血栓清除技术,可以弥补手术取栓和系统溶栓的不足,成为治疗急性DVT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对实施介入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以便为相关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实施介入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心理健康、情绪角色、躯体功能、疼痛、躯体角色、社会功能、生命活力、总健康等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心理健康、情绪角色、躯体功能、疼痛、躯体角色、社会功能、生命活力、总健康评分分比为(80.34±17.56)、(81.23±16.54)、(78.32±11.24)、(79.32±10.23)、(80.34±10.34)、(72.34±10.34)、(72.34±10.34)、(81.34±14.3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43±16.54)、(62.13±16.44)、(54.32±4.32)、(65.43±10.34)、(66.54±10.34)、(48.34±10.34)、(48.32±10.33)、(60.42±14.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尿激酶溶栓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疗效。方法:将动静脉内瘘堵塞的78例MH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超声引导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溶栓治疗;超声引导组在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血栓部位实施药物注射治疗。对两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等凝血纤溶指标、溶栓成功率及溶栓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前两组D-D、FDP、t PA及PAI等凝血及纤溶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t=0.30,t=0.26,t=0.15;P>0.05)。治疗后7 d超声引导组D-D及FDP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t=4.03;P<0.01),两组t PA及PAI变化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t=0.10;P>0.05);(2)对照组溶栓后再通25例,溶栓成功率为64.1%;超声引导组溶栓再通36例,溶栓成功率为92.3%,两组溶栓成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0,P<0.01);(3)对照组溶栓所用时间和尿激酶用量分别为(5.6±2.8)d和(73.64±16.09)万IU,而超声引导组分别为(4.1±1.5)d和(41.35±19.12)万IU,超声引导组溶栓所用时间及尿激酶用量均少于传统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t=8.27;P<0.01);(4)对照组溶栓后局部疼痛、出血及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6%,超声引导组的发生率为7.7%,两组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栓再通率高,溶栓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经导管介入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04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例.其中单一实行溶栓抗凝治疗的为参照组,在溶栓抗凝的基础上实行导管溶栓介入治疗的为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肢周径.结果:使用导管溶栓介入治疗联合抗凝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患肢周径差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下肢深静脉溶栓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介入溶栓治疗联合抗凝治疗的有效应用,其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患肢周径差,有着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