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及华法林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经济成本。方法以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达比加群组、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分析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成本。结果治疗后,达比加群组和利伐沙班组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明显长于华法林组(P0.05)。达比加群组和利伐沙班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华法林组(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达比加群组、利伐沙班组及华法林组患者每人每年药物费用分别为12 168元、24 120元及108元,华法林组患者总费用明显低于达比加群组和利伐沙班组患者。结论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抗凝治疗中,临床效果与华法林相当,但费用较高,根据我国平均经济水平来看,华法林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华法林治疗,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控制在1.8~2.5,观察组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卒中或血栓事件发生率以比较治疗效果,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和肝肾功能变化以比较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卒中或血栓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优于华法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观察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静脉血栓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其中口服华法林组15例,初始治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起始剂量为2.5~3.0mg/每日监测INR值,INR值稳定在2.0~3.0时停用低分子肝素,继续予以华法林口服,每3日监测INR值并调整剂量,维持INR值2.0~3.0之间.后每2周监测INR值.利伐沙班组14例,口服利伐沙班片剂10 mg,Bid.观察3个月.观察患者的血栓栓塞症状的缓解时间、新发生的肺血栓拴塞症、治疗期间的出血事件,抗凝治疗期间任何原因导致的药物剂量的调整及停药事件.[结果]两组间静脉血栓栓塞的缓解时间、新的DVT的出现及新发的肺静脉血栓栓塞症无明显差异,华法林组出血事件较之利伐沙班组多.华法林与利伐沙班口服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两者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华法林组出血事件较之利伐沙班组增加,华法林组药物调整的频率明显增加.[结论]利伐沙班与华法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相当,但利伐沙班较之华法林的出血事件较少,不需频繁调整药物剂量,更为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9,(6):837-838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在规范管理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INR达标率、 INR定期监测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P <0.05)。结论精准护理在规范管理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帮助患者更加合理规范地应用药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利伐沙班对骨折术后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20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采用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0 d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别嘌醇对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影响。方法收集华法林抗栓治疗的慢性永久性房颤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华法林治疗组(120例)维持原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嘱低嘌呤饮食;联合治疗组(120例)在常规华法林抗栓治疗,低嘌呤饮食的基础上,加用别嘌醇100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2周后,观察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NR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的INR较华法林治疗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别嘌醇会增加华法林的抗栓作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INR,及时调整华法林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利伐沙班在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配,各41例。对照组采用华法林治疗,观察组予以利伐沙班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凝血指标、血栓栓塞事件及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后,2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凝血原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原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t=7.483、6.473、10.073、7.711、4.940、3.519,P均<0.001),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60、8.361、19.677、15.066、21.327、18.711,P均<0.001)。2组血栓栓塞事件和出血性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64)。结论利伐沙班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在改善凝血功能、降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风险方面效果与华法林相似,在预防出血性事件发生方面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持续性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应用个案管理方式干预的护理效果,使患者及时就医、尽早治疗、早日恢复健康。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3月在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接受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8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个案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情况,护理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30、60、90 d的INR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5.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25±1.75)d,短于对照组的(7.45±1.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采取个案管理可提高INR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缩短住院时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利伐沙班和华法林在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3月接受心房颤动治疗的患者10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名患者。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利伐沙班进行治疗,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华法林进行治疗心房颤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数据,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总有效率等的情况。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国际标准化比率(INR)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达标的有42例,达标率为84.0%,对照组有31例患者达标,达标率为62.0%,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外周血栓栓塞1例,轻微出血1例。对照组患者发生血栓栓塞3例,分别为1例外周血栓和2例脑血栓,轻微出血7例,少量出血6例,严重出血2例。实验组组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心房颤动采用利伐沙班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和并发症以及提高治疗疗效,对患者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利伐沙班治疗老年心力衰竭(HF)合并房颤(AF)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HF合并AF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20 mg/d利伐沙班治疗,研究组给予10 mg/d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的凝血功能、心功能以及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D-D、 PT)和心功能指标(NT-proBNP、 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P <0.05)。结论 10 mg/d与20 mg/d剂量利伐沙班治疗老年HF合并AF患者的效果相当,均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和心功能,但10 mg/d剂量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观察达比加群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慢性肾病患者有效性与安全性。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0例房颤合并慢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和观察组1,肌酐清除率15~29ml/min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和观察组2。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治疗,初始剂量为3mg/d,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观察组1组和2组分别给予达比加群110mg和55mg,2次/d,随对照组复查时间复查凝血功能指标,治疗6个月。结果显示,四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22、0.613、0.713、0.425,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8、3.506、4.822,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APTT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T)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03、10.015,均P0.01)。对照组患者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6.67%(8/120),观察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2.50%(3/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82,P0.05)。四组患者血尿素氮(BUN),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比加群是治疗房颤合并慢性肾病有效、安全的抗凝药物,综合考虑患者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措施,加强健康教育,使房颤患者认识到抗凝治疗的必要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王慧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125-125,127
目的:探讨华法林治疗房颤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112例房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均使用华法林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后检测INR指标,同时记录护理阶段发生栓塞、再出血的案例.结果:观察组INR指标达标情况较优,发生栓塞的案例较少,再次出血的案例较少,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房颤患者华法林治疗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保障治疗效果,降低栓塞、再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仇冬霞 《现代养生》2022,(20):1741-1743
目的 观察分析在冠心病基础治疗上,联合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或华法林对房颤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医院60例房颤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基线资料匹配原则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冠心病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予以华法林治疗;观察组予以新型抗凝药物(NOAC)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房颤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联合应用利伐沙班,可以确保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积极改善患者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性非瓣膜性房颤采用华法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给予观察组华法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栓塞的发生率为1.1%,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治疗老年性非瓣膜性房颤,能够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正>华法林是当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口服抗凝药,通过干扰肝脏合成依赖于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从而达到抑制血液凝固、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常被用来治疗或者预防血栓性疾病,如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尽管近年来有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出现,但由于华法林疗效确切且价格低廉,性价比  相似文献   

16.
任振芳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430-2432
目的观察老年心房纤颤(房颤)患者使用口服抗凝药进行抗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2011年年龄大于75岁持续性房颤患者232例。依据CHA2DS2系统评分大于2分栓塞风险较高,建议口服抗凝药抗栓治疗,HAS-BLED评分系统大于3分相对出血风险较高,需综合评估风险与收益选择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的抗栓治疗方案将所有病例(232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95例)、阿司匹林组(103例)与氯吡格雷组(39例)。记录所有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卒中史、冠心病史等),观察各组间基本资料分布情况和口服药物6个月内定期随访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华法林组有高血压59例(62.1%),阿司匹林组75例(72.8%),高于氯吡格雷组7例(20.6%),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基本临床资料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华法林组CHAD2S2-VASc评分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1.1 vs 3.9±0.9,3.6±0.7,P0.05);栓塞发生率氯吡格雷组4例(11.8)、阿司匹林组9例(8.7),与华法林组1例(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HAS-BLE评分、轻微出血、大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栓塞及出血风险均相对较高的老年房颤患者,使用口服抗凝药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2.0~3.0之间可明显降低栓塞发生率,并未明显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并发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NVAF患者1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华法林组[口服华法林钠片,初始剂量为2.0mg/d,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阿司匹林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和对照组(未用抗栓药物).常规门诊随访,调整华法林剂量并记录三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时间18个月.结果 136例患者失访4例,进入研究的132例患者中,男77例,占58.3%.华法林组口服华法林钠片的剂量为(2.5±1.0)mg.随访期间共发生主要终点事件12例,其中华法林组1例(2.50%,1/40)、阿司匹林组4例(9.52%,4/42)、对照组7例(14.00%,7/50),三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84,P=0.353).伴随≥3种危险因素的三组之间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04,P=0.041).华法林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阿司匹林组[5.00%(2/40)比2.38%(1/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随≥3种危险因素的NVAF患者,华法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华法林导致出血并发症多数发生在INR>3.0.严密监测下(INR 2.0~3.0)的调整剂量华法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华法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晚期肺癌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晚期肺癌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华法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肺栓塞患者临床用药显效率(60.00%)、用药有效率(96.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2.73%)、(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观察组肺栓塞患者KPS评分以及mMRC评分同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肺栓塞患者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MR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前,观察组肺栓塞患者症状积分同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肺栓塞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晚期肺癌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70例老年房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各组均常规给予病因治疗,合理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心室率等,对照组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日。治疗组化验凝血四项后开始口服华法林,2.5mg/日,定期监测INR调整华法林用量,调整INR在2.0-2.5。对比两组患者服用华法林和阿斯匹林等抗血栓药物后,3年内脑栓塞、脑出血等疾病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55例中脑栓塞11例(31.4%),脑出血2例(5.7%),治疗组55例中脑栓塞1例(2.9%),脑出血2例(5.7%)。脑栓塞发病率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脑出血发病率治疗组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距(P〉0.05)。结论口服华法林对房颤病人发生脑栓塞的预防疗效明显,不增加脑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与华法林预防高危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确诊的140例高危NVAF患者,采用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调整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组78例,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年龄>75岁者INR为1.6~2.5]和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联合治疗组62例,阿司匹林100mg1次/d+双嘧达莫100 mg 3次/d).观察两组患者死亡、血栓栓塞事件(缺血性脑卒中和周围动脉栓塞)及各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随访12~28个月.华法林组失访3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例,严重出血2例,轻微出血6例;联合治疗组失访2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6例,周围动脉栓塞2例,轻微出血3例,无严重出血病例.华法林组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2.7%(2/75)比13.3%(8/60),P<0.05];出血发生率高于联合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7%(8/75)比5.0%(3/60),P>0.05].结论 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高危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抗血小板治疗,当INR>3.0时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严密监测下(INR 2.0~3.0)调整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