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颈型颈椎病活动受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青岛市立医院东院运动医学中心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动态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非手术治疗,给予牵引治疗。并应用VAS评分表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颈椎活动度(屈伸、旋转)和VA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次后,两组颈椎活动度和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颈椎活动度(前屈、后伸、旋转)明显改善。结论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改善颈椎的活动度,且安全、经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8例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96%)较对照组(81.63%)高(P0.05);研究组提起重物(0.89±0.32)分、疼痛强度(0.85±0.13)分、个人护理(0.76±0.22)分等NDI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2.02±0.14)分、(2.06±0.21)分、(2.09±0.16)分〕低(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可有效缓解患者颈肩肌膜疼痛症状,提升临床疗效,恢复患者颈椎功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按摩松解法联合神经肌肉本体促进(PNF)牵伸法对大学生颈肩肌肉失衡的干预效果,为有效改善大学生颈肩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某大学84名因长时间低头导致颈肩肌肉失衡且自愿参与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人):对照组进行常规力量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按摩松解法、PNF牵伸法进行治疗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颈肩肌肉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圆肩角度、头前伸角度等.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降低,对照组无显著变化,观察组干预后的VAS评分为(3.23±1.29)分,低于对照组的(4.26±1.42)分(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头前伸角度和圆肩角度分别为(28.24±4.14)°,(35.68±6.29)°,对照组分别为(32.21±6.27)°和(41.86±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干预后的颈关节屈曲、伸展、左旋、右旋、左屈、右屈活动度分别为(67.24±7.15)°,(68.82±4.66)°,(73.21±4.83)°,(73.56±5.13)°,(38.18±5.14)°,(38.85±2.33)°,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肌张力(左)、肌张力(右)、肌肉硬度(左)、肌肉硬度(右)、肌肉弹力(左)、肌肉弹力(右)水平分别为(10.21±0.63)Hz,(10.13±0.72)Hz,(174.64±18.15)N/m,(164.34±16.73)N/m,(0.74±0.25)和(0.71±0.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按摩松解法联合PNF牵伸法配合常规力量训练能够有效减轻大学生颈肩肌肉失衡引起的疼痛,改善头前伸及圆肩角度,纠正颈肩姿势不良,恢复颈肩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联合颈椎康复操对妇女产后颈椎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4例产后确诊为颈椎病的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悬吊训练联合颈椎康复操进行治疗,疗程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颈部残障指数(NDI)及颈肌力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为96.77%,复发率为3.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复发率为16.13%,两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VAS评分、NDI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VAS评分、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峰力距、平均功率及关节活动度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峰力距、平均功率及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训练联合颈椎康复操治疗妇女产后颈椎疼痛安全有效,能有效减轻颈椎疼痛症状,改善颈部肌肉群及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痹症方配合"整颈三步九法"治疗颈椎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牵引联合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痹症方配合"整颈三步九法"治疗。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疼痛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情况。结果在VAS评分和NDI评分方面,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4周和12周VAS评分、NDI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1周、2周、4周和12周VAS评分、NDI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对颈椎病患者采用痹症方配合"整颈三步九法"治疗,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值得基层临床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杵针结合推拿手法防治大学生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对初步诊断为颈型颈椎病的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干预。随机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1例)。对照组进行健康宣教,每日进行颈椎保健操锻炼2遍,约15min,每周5d。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杵针与推拿手法操作,杵针操作选取风府八阵、大椎八阵进行点叩、开阖、运转操作,河车路脑椎段进行升降、分理操作,肩井开阖、分理,推拿手法选取点按风池、拿揉项部、拿肩井、点按颈百劳、手三里、后溪,每次30min,每周3次。持续干预3个疗程,每个疗程2周,分别在第1疗程后,第3疗程后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较干预前,2组在第1疗程,第3疗程结束后VAS评分、NDI评分均明显下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横向对比VAS评分、N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结束后横向对比,干预组VAS评分、NDI评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杵针结合推拿手法干预大学生颈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颈椎功能障碍,且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柯小剑  崔永胜  张军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1):1733-1735
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大学生颈肩综合征颈椎功能的影响,为大学生颈肩综合征的防治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浙江工商大学910名大学生进行颈椎健康状况问卷调查,选取37名早期颈肩综合征女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实验为期10周;实验前后对受试者分别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调查问卷及VAS法疼痛评分进行生活质量评定,采用颈椎活动度、颈椎生理曲度测试评估患者的颈椎功能.结果 经过10周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后,干预组VAS法疼痛评分由(4.1±0.9)下降为(2.7±1.2);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由(36.1±8.15)下降为(21.7±8.87)(t值分别为8.3,5.4,P值均<0.01).干预组颈椎生理曲度由(161.7±9.5)°下降为(145.2±7.6)°(t=9.7,P<0.05);颈椎活动度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P值均<0.05),其中左旋转活动度改善最为明显,由(57.2±6.7)°提升为(64.2±8.4)°(t=-8.2,P<0.01).结论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大学生颈肩综合征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 探讨揿针结合易筋经托天式功法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 方法 选取上海市闵行区梅陇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1月—2020年1月门诊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60例。A组采用揿针治疗,B组采用易筋经托天式功法锻炼,C组采用揿针结合易筋经托天式功法锻炼。 结果 揿针结合易筋经托天式功法锻炼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67%,优于揿针组(71.67%)和易筋经托天式功法锻炼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疼痛目测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揿针结合易筋经托天式功法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能够有效地缓解颈部疼痛,改善颈部活动度,且操作方法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上,采取颈前路经椎间盘纤维手术减压的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4年间接受的经常规保守治疗症状无改善的9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取颈前路经椎间盘纤维手术减压的治疗方式,在手术后1d与1周均对两组疼痛(VAS)评分与颈椎功能(NDI)评分进行观察,并且随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结果:同术后1d相比,术后1个月患者VAS评分与NDI评分均明显降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例出现吞咽疼痛、3例声音稍微嘶哑,经对症处理症状均消失,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预后良好。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中采取颈前路经椎间盘纤维手术减压的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疗效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关节松动训练法在踝关节僵硬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接诊的79例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关节松动训练综合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关节活动情况采用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估,以及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结果 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1.73±5.99)和(74.79±5.49)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关节功能评分(ROM)比较,观察组患者关节ROM背伸(35.25±7.42)、跖屈(45.25±8.16)与对照组患者关节ROM背伸(27.05±11.68)、跖屈(38.85±1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VAS评分及HAMA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关节松动训练在踝关节僵硬的康复治疗中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