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上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影像学对肾上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淋巴瘤病例,5例皆为B细胞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术前经MDCT动态增强检查,其中2例经MR动态增强检查,MR检查序列为SET1WI、FSET2WI和SPGR平扫和动态增强。所有病例影像资料均经3名高年资医师分析阅片,分别确定病变特征、浸润范围、软组织肿块的范围,信号特征,病变的强化程度等。结果5例肾上腺淋巴瘤8个病灶中,双侧3例,单侧2例;病灶呈椭圆形6个,三角形2个。肿瘤直径4.3~11.9cm,平均6.5cm。CT平扫肿瘤均匀密实,动态增强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中度强化。MRSE-T1WI呈低信号,信号略不均匀,FSE-T2WI脂肪抑制呈等低或略高信号,低于其它肾上腺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且信号不均匀,可见多发线条状高信号影。SPGR动态增强早期可见线条状强化,门脉期强化更明显,趋均匀。结论肾上腺淋巴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MRI等影像学资料。结果单发16例,多发9例,共有39个病灶,幕上35个病灶,幕下4个病灶。单发病灶多位于脑白质深部,多发病灶常位于脑实质中线部位及大脑凸面。肿瘤在CT表现呈稍高密度,病灶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多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均匀强化,少数呈斑片状强化;瘤周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并综合其影像学表现,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原发性骨淋巴瘤(PLB)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择19例经病理证实的PLB患者。行X线检查8例,CT平扫19例,MRI平扫13例,MRI增强扫描6例。结果:19例中单骨受累16例,多骨受累3例。8例X线检查中,骨质破坏呈溶骨型6例,混合型2例。19例CT检查中,骨质破坏溶骨型16例,混合型3例,其中15例病变周围伴明显软组织肿块。病变在T1WI上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多呈中度明显强化。结论:PLB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PLB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是指仅在颅内发现有恶性淋巴瘤存在,而未发现其他部位的淋巴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占全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1%-2%。该病可见于有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及免疫缺陷患者,易患该病有3种人:AIDS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行免疫抑制治疗者;患有遗传性免疫缺陷者。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淋巴瘤(PLB)的MRI、CT表现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6例PLB患者的MRI、CT表现资料。结果MR检查病灶信号强度在T1WI上与肌肉类似;2例行T2WI,信号强度高于肌肉低于脂肪;在脂肪抑制T2WI上呈高信号,其中信号较均匀4例;2例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呈明显高信号。MRI上4例可见软组织肿块,其中2例未见骨皮质破坏,CT检查1例,未见骨质破坏;另2例骨皮质明显破坏,均行CT检查,1例骨皮质部分性中断,1例骨皮质明显破坏。骨皮质内条状高信号1例。结论PLB信号较均匀,软组织肿块明显而骨皮质破坏较轻,较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肾上腺淋巴瘤的C T表现,以熟悉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肾上腺淋巴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30~80岁,中位年龄65岁。所有病例均行C T 平扫、增强扫描,观察病变的C T表现并与临床和病理对照。结果20例肾上腺淋巴瘤病例中,双侧的18例,单侧的2例;病灶呈椭圆形25个,三角形的12个,肾上腺漫增厚的1个。肿瘤直径4.1~10.7cm ,平均6.3cm。动态增强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中度强化,其中均匀强化30个病灶,不均均强化8个病灶。结论肾上腺淋巴瘤有特征性的C T表现,C T检查有助于与肾上腺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为罕见肿瘤,因其发病率低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往往被忽视.就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予以综述,重点介绍其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部强化均匀者2个,稍不均匀者4个,不均匀者2个.4个肿瘤伴同侧肾脏和血管的累及,其中3个肿瘤最大径10 cm,表现为肿瘤包绕肾上极、肾门或相邻的血管.结论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多表现为肾上腺区较大的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轻度强化,肿瘤大者易包绕同侧肾脏和相邻血管.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为罕见肿瘤,因其发病率低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往往被忽视。就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予以综述,重点介绍其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20例患者共28个病灶。单发病灶14例,多发病灶6例。病灶多位于脑深部白质、基底核、胼胝体及丘脑等近中线部位,以及额叶、顶叶等脑实质表面。CT检查5例,共10个病灶,9个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影,1个为稍低密度影;增强扫描9个病灶明显强化,1个病灶轻度强化。MRI检查15例,共18个病灶,其中平扫11个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3个T1WI、T2WI均呈等信号,4个T1WI、T2WI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14个病灶明显强化,3个呈不均匀强化,1个呈环形强化。4例累及脑膜,引起脑膜增厚,见"脑膜尾征"。2例室管膜呈线样强化。28个病灶中可见"缺口征"2个、"尖角征"3个、"握拳征"2个。5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示4例为缓升型,1例为平台型。2例行MRS检查,见明显的脂质峰。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和MRS检查,能提高诊断准确率,确诊仍依赖病理。  相似文献   

11.
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的X线、CT和MR表现.结果 6例平均发病年龄51岁,发生于长骨骨干近干骺端和骨盆.影像学表现为溶骨性或者虫蚀样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且范围超过了骨破坏的范围.骨皮质常表现为虫蚀样不连续.结论 骨的原发性淋巴瘤具有一定的发病年龄和影像学特点.  相似文献   

12.
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附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原发性骨淋巴瘤的X线、CT和MRI表现。结果:5例单骨病变(锁骨、肋骨、股骨、髂骨及胸椎),1例多骨病变(颈椎),临床上局部疼痛和肿胀为主而全身症状轻或无,CT均示肿块的最大长径大于同层骨皮质中断的长度。骨皮质膨胀,厚薄不均。MR表现T2WI以中低信号为主,脊柱病变不破坏椎间盘。结论:X线诊断困难,CT及MR检查具备一定的特异性,结合临床,多数骨原发性淋巴瘤可正确诊断,最终确诊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骨淋巴瘤综合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表现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原发性骨淋巴瘤的X线、CT及MR影像资料.结果:15例中骨盆受累7例、脊柱受累6例、肩胛骨及股骨受累各2例,肋骨受累1例.X线平片或CT检查的病例中,骨质破坏主要为溶骨型和浸润型12例,囊状膨胀型及混合型各1例,12例骨质破坏的周边可见不同程度的软组织肿块.MR T1WI信号类似或稍高于肌肉9例(9/11),T2WI信号高于肌肉低于脂肪10例(10/11),MR信号不均匀6例.结论:轻微的骨质破坏伴明显软组织肿块表现可提示原发性骨淋巴瘤的诊断,但需结合临床和病理确诊.  相似文献   

14.
邹飞  杨建新  汤敏  周红炎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6):1000-1003,1006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bone,PLB)相关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细胞学或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PLB患者的X线、CT及MRI影像表现。结果 7例患者2例单骨发病,5例多骨发病,最常累及股骨、髂骨,骨质破坏以浸润型为主,骨皮质可见T2WI高信号"肿瘤通道",周围软组织肿块多巨大,累及关节者,关节间隙保持正常。结论 PLB与其它恶性骨肿瘤鉴别困难,但具有以下特点:全身症状轻、溶骨型骨质破坏(尤其长骨远端)伴或不伴骨膜反应及骨皮质增厚、软组织肿块明显而骨质破坏轻微、病变有包绕关节趋势(关节间隙保持正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脾脏原发性淋巴瘤(PSL)的CT、MRI表现。方法 选取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PSL的临床和CT、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17例PSL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浸润型4例,表现为巨脾合并脾梗死;粟粒结节型2例,表现为脾脏多发小结节,最大直径<1.0 cm;多发结节型8例,表现为脾脏多个大小不等结节,直径从5.0~10.0 cm不等,增强后部分呈环形强化,部分轻度强化;孤立肿块型3例,表现为脾脏单发巨大肿块,直径>10.0 cm,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结论 PSL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影像学检查对PSL的分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影像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44.9岁.行MRI普通检查和增强检查8例,CT平扫加增强扫描3例.影像检查误诊为胶质瘤7例,脑膜瘤1例,转移瘤2例,脑结核1例.所有病例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结果 11例共20个病灶,单发病灶7例,多发病灶4例.病灶出现的部位包括基底节、胼胝体、透明隔、丘脑、中脑、额叶和顶叶,累及脑深部结构者11个(55%),位于脑浅表部位并紧贴脑膜者1个.60%病灶呈类圆形.病灶在CT平扫呈稍高密度,MRI 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相对低信号,所有病灶均无钙化,有明显瘤周脑水肿.增强检查,病灶呈均匀强化者85%,环状强化者10%.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表现特点为肿瘤多数位于脑深部结构,CT平扫呈稍高密度,MRI T2WI呈相对低信号,无钙化,类圆形,明显强化和瘤周水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侧肾上腺淋巴瘤CT、MRI动态增强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双侧肾上腺非霍杰金淋巴瘤6例。其中继发性非霍杰金淋巴瘤5例,原发性非霍杰金淋巴瘤1例。男4人,女2。年龄35~75岁,平均63岁。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1例行MR平扫和增强检查。所有病例影像资料均经2名高年医师在不知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分析阅片,分别确定病变大小、形态、边缘、密度以及强化程度,以及是否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果:12个病灶中,6个病灶呈椭圆形,肿块形4个,2个病灶呈肾上腺增生改变。肿瘤直径3.9~8.0cm。10个病灶CT平扫密度均匀,2个病灶密度不均匀,其中一个病灶内可见坏死。平扫CT值为24.1~35.2HU,平均25.5HU;CT动态增强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10个病灶均匀强化,2个病灶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条状、网格状强化。动脉期CT值28.3~44.7HU,平均31.6HU。门静脉期继续强化,门静脉期CT值36.4~64.6HU,平均48.7HU。MR扫描T1WI信号为均匀稍低信号,T2WI扫描信号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3例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名医师诊断正确4例,2例误诊。结论:双侧肾上腺非霍杰金淋巴瘤密度相对均匀,坏死少见或范围较小,CT、MR动态增强呈轻~中等程度进行性延迟强化,强化较均匀。肾上腺淋巴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术前CT、MR动态增强扫描有利于确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继发性淋巴瘤骨浸润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经病理证实为继发淋巴瘤骨浸润的CT、MR和全身骨显影影像资料.39例均行CT检查,其中14例行MR检查,10例行SPECT检查,1例行PETCT检查.结果 病变主要发生于脊柱、股骨及骨盆,以多骨受累多见.CT表现为溶骨性或以溶骨性为主的骨质破坏22例(56.5%),成骨性7例(17.9%),混合性10例(25.6%).14例MR检查中T1WI 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以T2WI脂肪抑制序列显示最为清楚,呈中~高信号,另外DWI序列对淋巴瘤也显示清楚,呈高信号.病灶周围出现软组织肿块者17例(43.6%),且增强扫描后呈轻中度均匀强化.11例全身骨显影中,10例显示病变局部放射性浓聚灶,1例见放射性缺损区并局部见"冷"、"热"混合型改变.结论 综合分析CT、MR及骨显影的影像学表现,在临床中对于确定病灶存在、病变范围以及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原发性骨骼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骼肌NHL5例,均为B细胞来源。其中3例有MR和CT检查,1例仅有CT检查,1例仅有MR检查。2例有X线平片,2例有核素骨显像。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受累肌肉弥漫性肿胀,肌肉轮廓可辨。4例CT平扫密度均匀,与未受累肌肉相近;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2例,中等强化1例,强化密度均匀。MR扫描4例,平扫T1WI与周围肌肉相比呈稍低信号,T2WI信号明显高于周围未受累的肌肉。肿瘤内部的信号均匀,未见明显液化坏死区。增强扫描2例肿瘤为均匀强化,强化信号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肌肉信号。X线平片2例显示骨质未被破坏。核素骨显像2例显示软组织肿块浓聚,骨髓的信号未见异常。结论 原发性骨骼肌NHL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MRI是其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骨原发性淋巴瘤影像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原发性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骨原发性肿瘤,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复习,并结合一组38例的病例分析,系统地介绍骨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X线、CT和MRI的表现特点,认为它具有发病年龄相对较大(平均年龄大于30岁)、临床上以局部疼痛和肿胀为主而全身症状轻或无,病理上绝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影像学上以骨皮质破坏的范围小而软组织肿块大、骨膜反应轻、MR的T2WI呈中等信号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