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本院收治3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发病年龄在3~13岁之间,以学龄前期和学龄期为主,冬春季发病率占全年发病的72.2%.感染仍是主要的诱因.胃肠症状首发时误诊发生率为100%,关节症状首发时误诊发生率为50%.本组病例均有皮肤紫癜表现,紫癜以双下肢最多见.胃肠道症状及关节症状发生率分别为52.7%和58.3%.结论 儿童HSP皮肤外症状发病率高,尤以胃肠道症状、关节症状为首发症状时易误诊.应早期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对68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HSP的好发年龄为5~11岁,好发季节多为冬春季节,主要诱因为感染,68例中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56例(占82.35%),少数以胃肠道、关节症状及血管神经性水肿为首发症状。45例出现消化道症状,28例出现关节症状,10例出现肾脏损害。结论:儿童HSP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肾脏受损的程度是决定预后的关键,门诊定期复查尿常规。  相似文献   

3.
吴维霞 《健康必读》2008,7(6):35-35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各种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04年1月-2007年10月80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HSP发生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发病年龄在7~13岁为60例,最小年龄3岁1例。②发病时间,9月~次年3月份为70例,其他月份也可见。③主要诱因为感染,常见上呼吸道感染为50例。④80例中都存在皮肤紫癜,以双下肢最常见,易反复出现。伴胃肠道症状60例,以脐周腹痛为主,首发此症状易误诊,伴关节症状为10例。伴肾脏损害10例,以血尿为主。结论HSP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腹痛、关节肿痛、血尿等症状的疾病。应早期诊断,尽早合理用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
杨帆 《中国卫生产业》2012,(13):92+94-92,94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发病、临床特点.方法对住院的63例HSP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及预后转归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63例HSP患儿发病年龄3~12岁49例(77.8%),冬春季节发病例数为48例,占全年发病的76.2%,发病诱因感染者40例(63.5%),本组息儿皮肤受累100%,关节受累44.4%,肾脏受累47.6%,消化道受累34.9%.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为11.1%.结论 HSP发病以3~12岁儿童多见,冬春季为主,感染为第一位诱因,肾脏受累的程度决定患儿的病程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紫癜是发病率很高、对患儿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的儿科常见疾病。为进一步了解引起本病的病因 ,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对 1 998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收治的 5 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 ,其中男 31例、女1 9例 ;发病年龄最小 5岁、最大 1 4岁 ,平均年龄7 8岁。1 2 临床表现 ①皮肤紫癜 :5 0例患者均出现皮肤紫癜 ,多位于双下肢、臀部 ,为首发症状者 30例 (占 60 % )。②关节症状 :肿胀、疼痛或功能障碍 2 0例 (占 40 % )。受累关节依次为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和指…  相似文献   

6.
魏革 《现代保健》2010,(26):39-40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0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季节:第1、2、3、4季度的发病率依次为31.7%、26.8%、11.5%、30.7%;诱因:感染38例(36.5%),食物过敏10例(9.6%),肾损害者32例(31.0%),其中单纯皮肤型、皮肤+腹型、皮肤+关节型、皮肤+关节+腹型患儿肾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6.2%、38.3%、41.5%、67.2%.结论 过敏性紫癜发病率以1、2、3季度发病人数较多;发病诱因以感染为第1位;过敏性紫癜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者,易发生肾损害;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易误诊为急腹症.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结缔组织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儿童一种较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炎症,皮肤损害是最常见的表现。因血管内损害程度与部位不一,临床表现亦不相同,主要有皮肤紫癜、胃肠症状、关节肿痛、肾脏损害受累等表现。以胃肠道为首发症状的腹型过敏性紫癜,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因其紫癜延迟出现或不出现的,在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常见的全身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及出血性疾病。目前临床上根据病变主要累及的部位将HSP分为5型:皮肤型(单纯紫癜型)、腹型、关节型、肾型、混合型。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称为腹型HSP。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对HSP诊断标准及2006年Ozen等[1]报道的HSP诊断标准均未涉及以胃肠道症状首发的腹型HSP应如何早期诊断。在临床中常被误诊误治,甚至危及患儿生命。近年来腹型HSP报道日益增多,且影像学及内镜的应用为其早期明确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现就腹型HSP的临床进展作一综述,为其早期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以皮肤、关节、胃肠道及肾脏损害为表现的多系统疾病,是儿童免疫性疾病中常见病之一。笔者将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70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70例患儿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3~5岁8例(11.4%),6~14岁62例(88.6%),70例均按文献”0标准确诊。1.2治疗方法70例患儿均给予禁过敏饮食、抗炎、补充维生素等治疗,有消化道症状者给予甲氰咪胍减轻症状及调节免疫治疗,胃肠道及关节症状严重者,给予激素治疗,症状缓解后遂停药,1例紫癜性肾病患者激素按。肾病综合征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56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56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12岁儿童是过敏紫癜的高发群体,男多于女,100%出现皮肤紫癜,其中80.4%为首发症状。结论: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多样,皮肤型紫癜较为多见;其次为腹型,关节型、肾型过敏性紫癜虽然少见,但因缺乏皮肤紫癜易造成误诊,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为防止过敏性紫癜的误诊与延诊提供借鉴。[方法]对22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诱因、发病季节、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22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7~14岁159例(70.35%),3~6月发病139例(61.50%),有前驱感染者127例(56.19%);②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226例(100%),消化系统表现174例(76.99%),关节症状65例(28.76%),肾损害109例(48.23%)。[结论过敏性紫癜好发年龄为学龄儿童、发病季节多在3~6月,多数患儿发病有前驱感染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平均体积大小与出现消化道症状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2010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及临床上有无消化道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50例健康患儿作为正常对照。结果①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有27例,占54%;②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为(7.7±0.6),正常对照组为(8.0±0.5),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比正常对照组小;③27例出现消化道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平均体积为(6.9±0.9),23例无消化道症状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为(7.8±0.5),有消化道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比无消化道症状患儿的小。提示过敏性患儿血小板平均体积越小越容易出现消化道症状(P<0.01)。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平均体积越小越容易出现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平均体积可作为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治疗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平均体积大小与出现消化道症状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2010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及临床上有无消化道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50例健康患儿作为正常对照。结果①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有27例,占54%;②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为(7.7±0.6),正常对照组为(8.0±0.5),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比正常对照组小;③27例出现消化道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平均体积为(6.9±0.9),23例无消化道症状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为(7.8±0.5),有消化道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比无消化道症状患儿的小。提示过敏性患儿血小板平均体积越小越容易出现消化道症状(P〈0.01)。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平均体积越小越容易出现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平均体积可作为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治疗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对过敏性紫癜儿童营养状况的作用和效果,为患儿寻找营养均衡的饮食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限制饮食组30例,进食传统限制饮食;深度水解组30例,进食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同期选取在本科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进食正常饮食。于饮食治疗满1、2、3个月时分别给三组患儿进行膳食调查分析及血液生化检验。分析对比三组患儿营养素摄入水平和机体营养状况。结果 饮食治疗3个月后,限制饮食组大部分营养素摄入的实际/推荐百分比仍然低于60%,深度水解组全部营养素摄入的实际/推荐百分比达90%~110%之间,明显高于限制饮食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度水解组患儿的血清甘油三脂、胆固醇、前白蛋白、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与限制饮食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应用于儿童过敏性紫癜饮食治疗中,提高患儿营养素及蛋白质的摄入水平,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利于患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β2微球蛋白(B2-MG)及肾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6例HSP患儿(HSP组)和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运用ELISA法测定血清cystatin-C,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B2-MG,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肾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HSP组患儿血清cystatin-C[(3.96±1.52)mg/L]及B2-MG[(2.74±0.82)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7±0.61)mg/L和(1.89±0.47)mg/L],P值均<0.01.HSP组患儿肾血流频谱为高速高阻型,肾主动脉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1.068±0.348)m/s]和阻力指数(0.894±0.125)均高于对照组[(0.859±0.357)m/s和0.726±0.078],P值均<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ystatin-C及肾血流动力学变化能大大提高早期发现肾损害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伴胰腺受累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与其他系统受累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7月20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血、尿淀粉酶,B超观察患儿胰腺形态,观察患儿皮肤、关节、消化道、肾脏受累的临床特征,分析患儿胰腺受累与其他系统受累的关系.结果 206例HSP患儿中伴胰腺受累58例,其中男31例,女27例.58例HSP伴胰腺受累的患儿均行胰腺B超检查,无一例伴胰腺水肿及结构改变回声.206例患儿中伴消化道受累126例,其中50例(39.7%,50/126)出现胰腺受累(血、尿淀粉酶升高);未伴消化道受累的80例患儿中仅有8例(10.0%,8/80)发生胰腺受累.HSP伴消化道受累患儿与未伴消化道受累患儿胰腺受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55,P<0.01).混合型HSP患儿胰腺受累发生率[31.8%(55/173)]显著高于单纯型[9.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292,P<0.01).HSP伴胰腺受累患儿住院时间为6~38 (10.39±6.80)d;不伴胰腺受累患儿住院时间为4~ 18(8.51±3.42)d,二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790,P>0.05).结论 HSP患儿可伴胰腺受累,伴消化道受累及病变累及多系统的患儿更易伴胰腺受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物特异性IgG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及其与紫癜性肾炎患儿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ELISA法和自动生化仪免疫比浊法检测14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IgG浓度及血清总IgG。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食物不耐受阳性率为91.43%, 鸡蛋的阳性率最高, 其次为牛奶、鳕鱼、螃蟹、虾等。食物不耐受种类在不同年龄组间有差异, 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物不耐受累计敏感度与血清IgG浓度无直线相关。食物不耐受在过敏性紫癜患儿及紫癜性肾炎患儿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紫癜性肾炎患儿食物不耐受与其肾脏病理中免疫复合物沉积无相关性。结论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食物不耐受关系密切, 但食物不耐受与患儿肾脏损伤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The bacterial growth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a sore throatwas assayed and four clinical features were tested in orderto reliably differentiate between beta-haemolytic streptococcigroup A (GABHS) and other micro-organisms. For 2 years, 53 generalpractitioners (GPs) in The Netherlands took throat swabs fromall patients, aged 4–60, presenting with a sore throatlasting 14 days or less. Four clinical features: fever (history),(tonsillary) exudate, anterior cervical lymphadenopathy andabsence of cough were registered. In 70% of the 598 patientsone or more micro-organisms were cultured from throat specimens.In 48% of the patients beta-haemolytic streptococci were found(32% group A, 7% group C, 4% group G, 5% others). Enterobacteriaceaewere cultured in 5%, Candida albicans in 5%, Staphylococcusaureus in 4%, various others in 8% of the patients. In 30% ofthe patients cultures remained negative. Of the 270 patientswith three or four clinical features, 46% (95% Cl, 40–52%)harboured GABHS in their throats, while in 328 patients withless than three features 21% (95% Cl, 16–25%) were GABHSpositive. However, this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ence or absenceof clinical features and culture result was not found in theyoungest age category (4–14 years old). Culture resultswere not related to sex, smoking habits or the insurance modeof the patient. The clinical relevance of several micro-organisms,other than beta-haemolytic streptococci, remains to be determined.The four mentioned signs and symptoms were helpful in predictingthe probability of GABHS in patients aged 15 years and older.More negative cultures were seen in the group with less thanthree clinical featur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伤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多次尿常规检查正常的HSP患儿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液转铁蛋白(TRF)、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微球蛋白(β-MG)为观察组,同时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30例HSP患儿肾功能均正常,BUN为(4.78±0.73)mmol/L,Cr为(48.32± 14.59)μmol/L;HSP 患儿尿微量蛋白中mAlb为(28.45±10.22)mg/L、TRF为(1.56±0.98)mg/L、α1-MG为(10.20±6.23)mg/L、β-MG为(0.54±0.22)mg/L,均高于对照组的(4.11±1.35、0.60±0.15、2.30±1.46、0.25±0.1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蛋白是早期诊断HSP肾损害的灵敏指标;尿微量蛋白指标综合检测可作 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降低肾损伤程度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