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伤性湿肺的平片与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X线平片、螺旋cT胸部检查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创伤性湿肺患者52例,全部病例行胸部X线平片与CT检查。结果创伤性湿肺多出现在一侧和/或两侧中下肺野,表现为:①间质型(9例):肺血管影增粗、模糊;②弥漫实变型(18例):肺实质内散在斑点状、小片状稍高密度灶;③云雾型(17例):呈磨砂玻璃样改变的云雾状稍高密度灶(即“面纱征”);④节段实变型(8例):大片状或呈叶、段分布的高密度灶;对病变的显示CT明显优于X线平片。结论胸部X平片与cT检查是目前诊断创伤性湿肺有效的检查手段,对临床疑为创伤性湿肺的患者首次建议行胸部X平片与CT检查,对确诊的患者行胸部X线监测。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湿肺36例的CT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创伤性湿肺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6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的CT表现特征。结果CT表现为:(1)肺血管影增浓、增粗、模糊11例;(2)肺实质内散在斑点状、小片状稍高密度灶17例;(3)呈磨砂玻璃改变的云雾状稍高密度灶(面纱征)14例;(4)大片状或呈叶、段分布的高密度灶10例。结论CT能够较准确显示创伤性湿肺的病灶特点,对其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创伤性湿肺(TW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所有122例TWL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并对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处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2例TWL患者,交通事故76例,撞伤27例,重物砸伤20例,坠落伤11例,爆炸震伤1例。为单侧及或双侧病例。图像表现为间质型、云雾型、节段时变型和弥漫实变型,大部分两种以上类型共存,且多伴有合并伤。结论: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可以全面、立体、直观的诊断TWL,是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乳腺局灶异常的平扫锥形束乳腺CT (CBB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建立含纯水、纯脂、肌肉及钙化模块的牛乳腺体外模型,比较其平扫CBBCT、平扫传统螺旋CT及乳腺X线摄影(MG)表现。收集65例乳腺局灶异常患者,观察囊性病灶的囊变区、实性灶、含脂灶及钙化灶平扫CBBCT表现;分析平扫CBBCT的诊断价值。结果 平扫CBBCT示牛乳腺、纯水、纯脂、肌肉及钙化模块的CT值分别为107.1、114.5、-48.8、149.8及459.8 HU;螺旋CT平扫纵隔窗示牛乳腺、纯水、纯脂及肌肉的CT值分别为37.2、9.4、-114.9及46.4 HU,而钙化显示不清;MG示纯水、纯脂、肌肉及钙化相对于周围牛乳腺分别呈等密度、明显低密度、稍高密度及明显高密度。65例患者中,平扫CBBCT示乳腺囊性灶的囊变区均呈等密度,实性灶呈等或稍高密度,含脂灶均呈低密度,钙化灶均呈高密度;乳腺囊性灶的囊变区、实性灶、含脂灶及钙化灶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除囊性灶的囊变区与实性灶外,其余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乳腺含脂灶及钙化灶与周围腺体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乳腺局灶异常的平扫CBBCT表现与MG较为接近,而与传统螺旋CT差异较大;平扫CBBCT所示CT值有助于判断其内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经病理证实的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4例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9例行超声检查。结果患者年龄9个月至58岁,平均(34±17)岁。22例共23灶,肿瘤主要累及肾髓质;19灶呈实质性,4灶呈囊实性。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密度多不均匀,内见片状坏死,13灶见点状、斑片状、不规则形钙化,3灶内见点片状出血。增强扫描呈中度到明显不均匀渐进性强化。MRI:T1WI示肿瘤呈不均匀低信号,1灶有出血;T2WI上呈混杂低信号3灶,高信号1灶,囊变及坏死区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3灶呈中度不均匀渐进性强化,1灶呈快进快出。超声:8灶呈实性,1灶呈囊实性,等或稍高回声,回声不均匀,内见液化坏死,4灶见钙化,7灶CDFI见点线状血流信号。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尤其是发生在儿童或年轻成人的肾脏中等血供肿瘤伴有囊变、坏死、出血及钙化等,有助于提高对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部CT对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影像表现。方法:100例肺真菌感染患者在自愿前提下参与此次研究,均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经我院心肺科确诊为肺真菌感染。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对影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8例(38%)患者表现为弥散型,26例(26%)患者表现为曲菌球型,23例(23%)患者表现为实变型,13例(13%)患者表现为结节型。患者基础疾病与CT影像表现存在一定联系,肺结核患者主要表现为弥散型(64.71%,11/17);慢性支气管扩张患者主要表现为曲菌球型(82.35%,14/17);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实变型(58.82%,10/17);肺癌患者主要表现为弥散型(70.59%,12/17);艾滋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实变型、弥散型(共16例患者,各占50%);16例未患基础病的患者,各种影像学表现占比差异较小,分布较为分散。结论:胸部CT对肺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效果较理想,影像表现因患者基础疾病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因此可用作临床辅助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讨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实施CT检查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像学表现。方法:以我院收治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的5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常规仰卧体位下对患者实施螺旋CT平扫,并分析肺内病灶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不同原发病与CT分型的相关性。结果:50例患者的CT影像学检查显示,有21例(42.0%)为弥散型,13例(26.0%)为曲菌球型,12例(24.0%)为实变型,4例(8.0%)为结节型。原发病分析显示,肺结核患者中,有65.2%呈弥散型;慢性支气管扩张患者中,有80.0%呈曲菌球型;糖尿病患者中,有71.4%呈实变型,28.6%呈结节型;肺癌患者中,有75.0%成弥散型;艾滋病感染患者中,有100.0%呈弥散型;对无伴发原发病的患者,CT检查未见集中分型。结论:CT影像学技术可用于不同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病灶形态的观察及分型,能够为临床诊治原发病提供准确的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段隔离症诊断中CT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8例肺段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胸部CT检查,分析诊断结果及影像学特点。结果CT检查肺段隔离症的诊断准确率为92.65%,明显高于X线的准确率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肺内肿块或者片状异常密度灶,35例患者位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可表现为类圆型,20例患者位于右肺下叶后基底,呈现大片状,其大小约8.5cm×4.6cm×2.6cm,其内部密度不具有均匀性,可见小斑片含气灶。大部分患者有液性密度,可见小带状的分隔,增强扫描的边缘及分隔强化,其血管成像可见到增粗迂曲血管。结论CT应用于肺段隔离症诊断效果显著,诊断效率较高,肺组织的病变状况能够得到清晰显示,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成人肺结核的不典型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成人肺结核不典型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分析了38例成人肺结核的CT表现,分为实变型、肺门淋巴结型、纵隔淋巴结型、结核瘤及胸膜型五类。结果:实变型7例,表现为叶、段的实变。肺门淋巴结型6例,表现为肺门部边缘光滑的肿块。纵隔淋巴结型8例,易误诊为淋巴瘤。胸膜型3例,表现为胸腔积液和脏层胸膜不规则增厚。结核瘤14例,易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结论:随着结核发病率的提高,应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X线摄影与CT检查在创伤性湿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40例创伤性湿肺病例的X线与CT资料,并加以总结。结果创伤性湿肺主要表现为肺纹影增强、模糊34例,占85.00%;肺内斑片影29例,占72.50%;面纱征或/和毛玻璃征9例,占22.50%;肺血肿影4例,占10.00%,及其他如肋骨骨折、胸腔积液、膈肌破裂等影像表现。结论X线摄影和CT检查目前仍是创伤性湿肺的主要检查手段。CT能够较准确显示创伤性湿肺的病灶特点,对其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腮腺Warthin瘤的CT、MRI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腮腺Warthin瘤的CT、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Warthin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37例腮腺Warthin瘤患者中,男33例,女4例,年龄45~82岁(平均55.5岁),55岁以上29例(78.4%);有20年以上吸烟史27例(73%)。37例共53个瘤灶,25例为单发,8例为单侧多发,4例为双侧多发。肿瘤多位于腮腺浅叶后下方(79.2%),呈圆形、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平均长径约2.8cm。CT平扫(21灶)肿瘤呈实性(11灶)或囊实性(10灶),实性部分呈稍高密度;MRI检查(32灶)T1WI瘤灶均呈低信号,压脂T2WI呈稍高混杂信号(27灶),内可见裂隙状或圆形长T1、长T2信号,16灶T1WI瘤内见斑片状高信号。增强扫描(17例27灶)动脉期呈中等度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18灶见包膜强化。结论:腮腺Warthin瘤有一定的临床和影像特点,认识这些特点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湿肺的X线表现(附3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创伤性湿肺X线表现及发生机理的认识。方法回顾2004~2006年间32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的胸部X线片,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32例胸部创伤中右胸14例,左胸9例,双侧9例。湿肺发生于右侧肺野12例,左侧肺野8例,双侧肺野12例,以中、下肺野内中带多见。湿肺X线表现分为间质型13例、云雾型6例、节段型5例、弥漫型8例病变。结论提高创伤性湿肺的发生机理及X线表现的认识,有助湿肺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各型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AIDS合并PCP患者的CT表现,总结各型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35例AIDS患者合并肺孢子虫肺炎磨玻璃型17例,CT表现为双侧基本对称磨玻璃样改变;网状或网织结节型9例,CT表现为双肺弥漫网格状或网织结节状影;间质实变型5例,CT表现为兼有间质病变和实质病变;斑片-大片型4例,CT表现为双肺野内斑片状,大片状实变影,14例合并肺气囊。结论 AIDS合并PCP各型的影像学表现不同,结合临床本病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胆脂瘤CT、MR表现,提高CT联合MR对中枢神经系统胆脂瘤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9年3月收治中枢神经系统胆脂瘤共38例,男性25例,女性1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及MR检查。结果:本组38例中枢神经系统胆脂瘤中发生于桥脑小脑角区22例,鞍区6例,颅中窝4例,脑室系统3例,脑实质2例,颅骨1例。病灶形态常不规则,"见缝就钻",呈哑铃型、塑形生长。CT平扫呈均匀低密度18例,呈不均匀低密度、内条片状或不规则形稍高密度15例,呈稍高密度5例;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15例,边缘条片状强化23例;出现边缘钙化者8例。MR平扫T1WI低信号为主,内见多发斑片状高信号;T2WI及FLAIR呈不均匀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周边见包膜样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胆脂瘤形态常不规则,"见缝就钻",呈哑铃型、塑形生长;DWI呈明显高信号,周边包膜样强化为其特征性表现,联合CT及MRI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老年肺结核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典型老年肺结核的影像特点、临床特点与病理基础.方法:对我院2003~2006年收治的25例不典型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资料与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CT表现分为两种:①病灶部位不典型:两下叶基底段15例,位于中叶及舌叶7例,上叶前段3例;病变累及多叶、多段者18例.②影像表现不典型:结节或肿块型15例,片状实变型7例,肺不张型3例.25例分别经痰找抗酸杆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结论:老年肺结核CT表现与临床症状可不典型,临床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全面考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放射CT对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8月期间来我院诊疗的肺段隔离症患者46例,依据不同诊断方式划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X射线造影,研究组采用放射CT诊断,以此观察两组诊断方式误诊率及漏诊率、诊断结果、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结果:研究组误诊率及漏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叶内型、肺叶外型、实性病灶、囊性病灶、病灶处肺气肿及异常主动脉供血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放射CT诊断肺段隔离症的准确率高,可避免误诊及漏诊,为肺内科治疗提供数据支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普及。  相似文献   

17.
38例周围型肺癌X线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38例周围型肺癌早期X线征象的分析,探讨早期X线诊断标准.材料与方法:对38例早期周围型肺癌(腺癌24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6例;伴纵隔淋巴结转移12例、脑转移6例)的X线分析,以利提高诊断水平.结果:38例早期周围型肺癌的病灶直径1.1cm~4.8cm,平均为1.65cm,据其形态分为3个类型:(1)小结节型25例(26个病灶),病灶密度中等偏低,有细小毛刺征15例,浅分叶征11例、胸膜凹陷征7例、小泡征5例及钙化斑点1例;(2)小斑型7例,病灶边缘模糊似星芒状,形态不规则;(3)小空洞型6例,呈中心性厚壁空洞4例,呈灶性小空洞2例.所有病灶外围均无卫星病灶.结论:肺内≤2cm的孤立结节、斑片状或空洞阴影,形态不规则,灶内有小泡征,边缘有浅分叶征、细小毛刺征等均考虑肺癌且以腺癌可能性大;注意与肺内常见结节鉴别;定性确有困难者可选择CT扫描,采用X线动态观察,但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必要时选择痰检、肺穿刺活检、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及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材料与方法:收集并分析22例经手术证实,经纤支镜活检证实的已确诊病例,各病例资料齐全,均作CT检查,部分作CT增强扫描,按其影像特征进行分类。结果:单发结节型7例,多发结节型5例,实变型10例。单发结节型表现为单一病灶,主要征象有磨玻璃征、含气支气管征、空泡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多发结节型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分布的粟粒状及结节状病灶,其大小不均,分布不均;实变型主要表现为叶、段性片状实变,同时伴有多发结节影。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表现复杂、多样,CT可清晰显示各类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特征,把握其影像特征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胸部局限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症(LCD)的CT表现及其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LCD患者.以临床综合诊断或病理证实的影像不典型的纵隔及肺门区的团块状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包括肺门区类癌14例、纵隔及肺门区淋巴结核21例、胸腺瘤15例、神经源性肿瘤9例、结节病12例、淋巴瘤15例及肺癌淋巴结转移25例.观察肿块影像及增强扫描强化特点.结果 10例LCD患者中,7例位于纵隔及2例位于左肺门淋巴结的病灶为透明血管型,1例位于右肺门淋巴结的病灶为混合型.CT平扫10例LCD均表现为结节及球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晰,5例病灶内见分支、条状及斑片状低密度影,1例可见分支、片状钙化.LCD病灶强化方式:1例右肺门混合型病灶呈中度强化,其余病灶均呈明显强化并呈快进慢出型动态强化方式.9例明显强化病灶中4例病灶可见较粗大的滋养血管.9例透明血管型LCD与纵隔及肺门区常见实性结节样病变CT值比较:LCD最大增强CT值明显高于胸腺瘤、纵隔淋巴结结核、神经源性肿瘤、肺门区支气管腔外类癌,明显低于支气管腔内类癌CT值(P均<0.05).结论 胸部透明血管型LCD的CT影像具有一定特征,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特征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及CT资料,分析其特征性表现。结果肺隐球菌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及胸痛,无症状8例。CT上根据病灶形态分三型为:①结节、团块或片状影27例,其中单发病灶(结节或团块影)6例,多发病灶(包括多发结节、结节并团块或片状影)21例;②浸润实变影6例;③弥漫混合型3例。36例病灶中位于两肺下叶21例(58.3%),位于肺外带及胸膜下区22例(61.1%),伴有空洞11例(30.6%),晕征7例(19.4%)。结论肺隐球菌病CT表现多样,以结节、团块或片状型多见;病灶多分布于肺外周,可伴空洞、晕征,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肺隐球菌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