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会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262-3263
本院肿瘤外科自2003年4月~2007年1月,对3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双吻合技术(DST)进行保肛手术(SPO),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12例,平均(57.00±14.29)岁。肿瘤病理类型:腺癌21例,中分化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4例。Duke’s分期:A期12例,B期16例,C 1期3例。术前检查未发现远处脏器转移,肿瘤距肛门齿状线均为7 cm以内,最低1例仅距齿状线3cm。全部病人术前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及作病理切片证实,并且强烈要求手术保留肛门。术前均证实肛门齿状线未有肿瘤侵犯。全部病例均采用DST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0~2009-12共21例超低位直肠癌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发生。随访时间为6~68个月,平均32个月;2例手术后直肠癌局部复发,其中1例病死;2例手术后肛门狭窄,再次手术扩肛;术后12个月肛门括约肌功能达优良者14例。结论肛门括约肌间切除(ISR)保肛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可以达到在根治前提下保留肛门的目的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直肠癌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间采用双吻合器技术治疗的11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下缘距肛缘≤7cm者58例,7.1~11cm者35例,>11cm者24例。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4例(3.4%),吻合口狭窄3例(2.5%),伤口感染1例(0.8%),无手术死亡。结论双吻合技术在直肠癌手术,尤其是在低位及超低位结直肠吻合中可拓展适应证,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和研究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最佳治疗术式.方法 (1)经腹和肛门齿状线切除直肠下段癌,行乙状结肠和肛管齿状线吻合13例;(2)超低位双吻合器吻合6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渗漏,经局部引流治愈.术后12~15周对排气和排便控制良好,无一例发生大便失禁.随访6个月~6年,平均随访时间3年3个月,第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7%(17/19)、66.67%(12/18)、42.86%(6/14).无一例局部复发.结论 根据直肠肿瘤临床分期和肿瘤生物学行为选择手术适应证;超低位双吻合术和经腹、肛门齿状线切除直肠下段癌,行乙状结肠与肛管齿状线吻合均不失为良好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和双重器械吻合技术(DST)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居肛缘4~7 cm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结合双重器械吻合技术行低位结肠-直肠(或肛管)端端吻合术。结果52例均完整切除直肠系膜,并完成吻合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给予盆腔冲洗引流及肛管引流治愈;术后复发3例,其中1例为吻合口复发,2例为盆腔复发。术后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结论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全直肠系膜切除结合双重器械吻合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省时、安全可靠,提高了保肛成功率,符合直肠肛门生理要求,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低位直肠癌行保留内括约肌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保留内括约肌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1-10~2005-12共208例低位直肠癌行保留内括约肌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发生吻合漏1例,吻合口狭窄9例,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98.4%,术后5年肿瘤局部复发率12.2%,5年生存率为73.5%。结论该法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减少了吻合口漏的发生,肛门功能恢复好,适用于各级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张永川  况小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426-1428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治疗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患者中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按TME原则手术的62例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中,发生吻合口漏5例,占8.1%(5/62)。其中吻合器吻合52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占1.9%(1/52),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10例,发生吻合口漏4例,占40%(4/40)。5例吻合口漏保守治疗1例,结肠造口4例,均痊愈。结论: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充分的术前准备、保证吻合口的血供和吻合器使用得当可有效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对术后吻合口漏视具体病情采用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应用。方法分析2001年11月至2007年12月,阜新五院普外科收治的32例距肛缘4~6cm的低位直肠癌,经腹行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吻合口距肛缘平均2.5cm,吻合口局部无复发,3年总存活率100%,术后1年随访28例患者,22例排便1~3次/d,4例排便3~4次/d,2例排便6~7次/d。结论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是治疗距肛缘4~6cm低位直肠癌的较理想保肛术式,切除部分内括约肌对肛门的远期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最好发的部位是低位直肠,我国低位直肠癌约占所有直肠癌的70%[1].由于低位直肠癌的特殊性,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其他部位明显增高.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998-2008年256例低位直肠癌利用吻合器技术及保留肛管括约肌,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基础上完成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和防治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低位直肠癌吻合口漏发生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17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5例低位直肠癌共发生吻合口漏20例,发生率为11.4%。男性组、老年组、营养不良组以及吻合口距肛门距离小于5cm组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均明显大于相应对照组(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性别、年龄、营养状况以及吻合口距肛门距离都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林  涂铭 《安徽医药》2014,18(3):533-535
目的 探讨保肛术后吻合口位置与肛门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96例行保肛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三组各32例,即低位吻合组(吻合口距齿状线≥2 cm),超低位吻合组(吻合口距齿状线<2 cm)、肛管吻合组(结肠贮袋肛管吻合),在三组患者术前、术后3、6及12个月分别采用肛管直肠测压(Anorectal Manometry)技术进行肛门功能客观指标的评价,评价参数包括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缩榨压(MSP)、最大耐受容量(MTV)、直肠抑制反射(RAIR),同时采用徐忠法进行术后肛门功能的主观评价,评分级别分为优、良、中、差.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ARP、MSP、MTV、RAIR正常比例均明显低于术前,但超低位组降低更显著,低位组其次,肛管吻合组降低程度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超低位组术后12个月时ARP、MTV、RAIR正常比例仍未恢复至术前,而肛管吻合组约在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至正常,低位组在术后6个月时即基本恢复至正常.在术后3、6及12个月时,肛管吻合组肛门功能明显优于其他两组,且肛管吻合组术后3个月时肛门功能基本恢复,而超低位组在术后12个月时仍有部分患者肛门功能受损.结论 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吻合口越高,肛门功能恢复越好,尤其是肛管吻合时肛门功能恢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我院从1974年10月~1992年10月,统计直肠癌手术共50例,其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共1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48.5岁.癌下缘距肛门4~7cm,平均6.2cm.手工吻合9例,吻合器吻合4例,结肠拉下术2例.井发症:吻合口漏3例,肛门狭窄2例,盆腔感染2例,病理诊断粘液性腺癌2例,腺癌7例(Ⅱ~Ⅲ级).随访:6例排控良好,2例1年后吻合口复发再次手术.1例术后2年出现肝脏转移,其余6例排控尚好,肛门周围皮肤糜烂.2 讨论当代治疗学的重要课题,是对直肠癌手术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手术后的排便功能,所以最近盛行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治疗方案,据浜野氏报告,直肠癌的237例中,对肛门侧癌变浸润的组织学检查,有207例其浸润范围在1cm以下,所以在距离肿瘤下缘3cm部位切除直肠癌,是可以保留肛门而不会发生内缩的危险.2.1 目前保肛术式繁多,一定要掌握好保肛术的适应症:(1)肿瘤距肛缘至少不低于5~6cm;(2)肿瘤为乳头状腺癌或分化为Ⅰ~Ⅱ级腺癌;(3)直肠周围组织中无明显癌浸润.手术过程当中,要充分游离直肠后壁组织,使直肠延伸3~5cm长度,再切除肿瘤远端正常肠管壁,注意提肛肌有无受损和提肛肌上残留直肠长度,再来决定是否保肛手术.而不能凭术前的直肠指检下结论,提肛肌上残留直肠长度>2~  相似文献   

13.
费伯健  周士福 《淮海医药》2003,21(3):254-257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曾经是低位直肠癌唯一的根治性手术 ,随着经肛门吻合技术 [1 ]和吻合器技术 [2 ]的发展 ,在技术上使得低位直肠癌结肠肛管吻合术成为可能 ,保留肛门括约肌的直肠前切除手术逐步上升。 Pollet and Nicholls[3] 和 Williams[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6年以来,对低位直肠癌实施经耻骨人路行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根治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41~65岁,平均52岁。术前肛诊:肿瘤下缘距肛门6~8cm,活检病理均为腺癌。病理分期:Dukes(改良分期)A组3例,B_2组4例,C_1组4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6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肿瘤下缘距离肛缘〈4~6cm。所选的64例患者中,溃疡性直肠癌患者共34例、隆起性直肠癌患者共23例、浸润型直肠癌患者共7例。分化情况:低分化腺癌患者共8例、中分化腺癌患者共31例、高分化腺癌患者共25例。所选的直肠癌患者均实施低位保肛手术治疗,选择Dixon手术。观察患者手术情况。结果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例患者在术后7d出现吻合口瘘,给予二次手术处理。2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狭窄,给予相应处理后改善。所选患者手术过程中无一例死亡。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时要掌握好适应证,手术操作要熟练,这样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直肠癌距肛门7cm以内者多采用Mile′s术,但不少患者难以接受永久性结肠造痿这一术式。本院自1974年至1984年对准备做Mile′s术的3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先经直肠肛管结合部组织的快速病检,选择其中病检阴性者改做直肠拖出内翻切除术保留肛门,并经3至10年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11例。年龄为44至65岁,平均51.7岁。其中腺癌18例,粘液腺癌1例,肿瘤直径在3cm以内5例,3.1~5cm共14例。肿瘤距肛门缘最近为4.8cm,最远8.1cm,  相似文献   

17.
直肠癌前切除肛门内结肠肛管双层吻合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罗导岷,孙诠,江波,高连魁高位直肠癌和部份中位直肠癌可以作前切除腹部盆腔内结肠─直肠吻合。术后排便功能尚满意,但操作困难,易复发。我们于1989年6月至1992年4月对13例前切除病人,经肛口作结肠肛管烟筒样插入双吻合,效果良好。患者膀胱截石位,腹部操作同Milles,盆腔游离一定要深达肛管上端水平,从此端切断直肠,去肿瘤。扩张肛门后,用四根缝线或阴道拉钩牵开肛门,鼠齿钳钳夹肛管上端切缘。将保留结肠扎后,从肛门牵出。间断缝合肛管断端全层─牵出结肠浆肌层。再选择适当部位切断结肠,间断缝合结肠全层─肛管粘模,粘膜下层,成烟筒样插入双吻合。本组13例手术,无一例吻合口瘘,肠管回缩,肠管坏死等并发症。该手术比传统腹腔内吻合,直肠下缘可多切除2~3cm,切除彻底,减少了复发,扩大了前切除的手术适应症。只要结肠血运良好,烟筒样插入吻合可以完全避免吻合口瘘。直肠癌前切除肛门内结肠肛管双层吻合@罗导岷,孙诠,江波,高连魁$山西省肿瘤医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常规缝合法超低位直肠癌手术方式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近年来18例肿瘤距肛门6cm以内的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全切后,用常规缝合法作乙状结肠与肛管齿状线或直肠吻合疗效。结果 围手术期出现吻合口瘘1例,无其它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13个月∽5年,(5年以上者不入组统计)生存率分别为1年为83.33%(15/18),3年为55.5%(10/18),5年为44.44%(8/18)。出院后无吻合口狭窄,无吻合口局部肿瘤复发现象。随诊期内死亡病例死于远处转移及内科疾病。结论 决定直肠癌预后因素的是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肿瘤的临床分期,与低位保肛吻合术式无关,常规缝合法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不失为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89年底以来,应用保留肛门括约肌、乙状结肠经肛门拉出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取得较满意的近期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40~72岁。2例肿瘤下缘距肛门4cm,8例距肛门8~10cm,肿瘤活动度尚可,与周围无粘连。二、手术方法手术分两组进行。腹部操作与Miles术相同。会阴部手术取截石位,在麻醉满意下先充分扩肛达可容8指,肿瘤下缘距肛门8~10cm者,  相似文献   

20.
罗亮  张永川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241-24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合经肛拖出式双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结合经肛拖出式双吻合25例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3例保肛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8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9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3.4d;完全达到正常排便平均时间18d;术后进食时间平均3.5d,手术切除淋巴结平均9枚。2例并发吻合口瘘,经禁食、冲洗引流1周治愈。会阴切口感染1例,经抗感染、换药13d治愈,随访6~21个月,无复发和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结合经肛拖出式双吻合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具有安全、微创、根治性良好等优势,同时能提高保肛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