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目前,口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银屑病因毒副作用而受限。目的:评估ISA247———一种新型的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口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例皮损面积≥体表面积10%的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进行12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试验。全部患者被随机分为安慰剂组、ISA2470.5m g/(kg·d)组和ISA2471.5m g/(kg·d)组。最终评分包括静态整体评分下降2分,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减少75%。结果:静态整体评分下降2分者分别为:0(安慰剂组),15.6%犤0.5m g/(kg·d)组犦,45.1%犤1.5m g/(kg·d)组犦(P<0.0001…  相似文献   

2.
赵雪清  张巧莹 《吉林医学》2010,31(9):1208-1208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与吗啉胍比较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88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昔洛韦组44例,按15~20mg/(kg·d),分3~4次口服;对照组即吗啉胍组44例,用10mg/(kg·d),分3次口服,观察比较两者治疗效果。结果:阿昔洛韦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比吗啉胍组消退早,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简便、有效、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基因1型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抗病毒活性。方法:36例患者随机被分配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组[1.5μg/(kg·周)]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kg·周)]组,治疗4周后,再联合应用利巴韦林[13m g/(kg·d)]继续治疗4周。记录两种聚乙二醇干扰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干扰素诱导的一组选择性基因转录物m R NA的表达、血清H CV-R NA水平。结果: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的患者体内α-干扰素反应基因水平比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患者明显上调。相…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探讨应用金刚烷胺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疗法能否提高对干扰素/利巴韦林无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应答率,并研究其应答的动力学特征。方法:选取200例对干扰素/利巴韦林无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一项双盲、多中心的随机试验,即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1.5μg/(kg·周)和利巴韦林800~1200m g/d,并加用金刚烷胺200m g/d或安慰剂治疗48周,治疗终点为产生病毒学应答、ALT正常及组织学改善。结果:20%患者出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其中三联治疗(24%患者)的应答率为8%,高于二联治疗(16%)(P=0.22)。三联治疗组在24周时出现较…  相似文献   

5.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在妊娠期和产后病情可能急性加重。为了评估复发率及妊娠期和产后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VIg)免疫调节疗法的效果,对108例妊娠期RRMS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I组患者未予治疗,II组患者产后第1周给予IVIg0.4g/(kg·d),连续治疗5d,之后于6周和12周时以0.4g/(kg·d)的附加剂量进行强化治疗。III组患者妊娠和产后接受了连续的IVIg治疗[妊娠6~8周时每周连续治疗5d,剂量为0.4g/(kg·d),之后每6周进行一次IVIg强化治疗,附加剂量为0.4g/(kg·d),直至产后12周为止]。所有患者均给予产前护理和胎儿超声…  相似文献   

6.
36例蛛网膜下腔和脑室内囊虫病患者随机给予丙硫咪唑15m g/(kg·d)或30m g/(kg·d)加地塞米松治疗8d。血浆中的丙硫咪唑亚砜浓度较高和90d及180d时的M RI显示,囊肿减少的患者需要更大的剂量。使用丙硫咪唑30m g/(kg·d)联合皮质激素治疗较常用剂量治疗安全且更有效,单一药物不足以治疗脑室内囊肿和体积较大的囊肿。丙硫咪唑15或30mg/(kg·d)治疗蛛网膜下腔和脑室内囊虫病的试验@Góngora-Rivera F. @Soto-Hernández J.L.$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 Instituto Nacional de Neurologa Y Neurociruga Manuel Velasco Suá…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胰高血糖素样二肽(GLP-2)能改善末段空肠造瘘的短肠综合征(SBS)患者的肠吸收功能。在动物模型中,teduglutide(ALX-0600)-IV型二肽基肽酶抗胰高血糖素样二肽类似物能延长GLP-2的肠营养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teduglutide在有或无结肠连续性的SBS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6例SBS患者皮下应用teduglutide21d,1~2次/d。其中10例末段空肠造瘘,用药剂量为0.03m g/(kg·d)(n=2)、0.10m g/(kg·d)(n=5)、0.15m g/(kg·d)(n=3);1例结肠连续性<50%,用药剂量为0.03m g/(kg·d);5例结肠连续性≥50%,用药剂量为0.10m g/(kg·…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中药消癜汤和环孢素胶囊治疗慢性难治性ITP对患者PLT的影响,观察中药消癜汤能否加强环孢素的治疗作用.方法 治疗组治疗方案:中药消癜汤水煎500 ml分早晚两次口服,环孢素胶囊25 mg/(kg·d)分两次口服,持续3个月;对照组治疗方案:环孢素胶囊25 mg/(kg·d)分两次口服,持续3个月.结果结果表明,中药消癜汤和环孢素胶囊治疗慢性难治性ITP的治疗方案,升高PLT效果明显,治疗ITP疗效显著,有效率为90.3%,比环孢素胶囊治疗方案有效率高15%左右,统计学显示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消癜汤和环孢素胶囊治疗慢性难治性ITP患者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好,副反应轻,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是成人罕见的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水疱性疾病。同样,获得性Ⅷ因子缺乏也是成人期罕见的抗体介导疾病。两种疾病都非常难治疗,并且对免疫调节治疗抵抗。方法:作者报道一个有挑战性的病例,该患者同时患有EBA和获得性Ⅷ因子缺乏。结果:患者对泼尼松、秋水仙碱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失去反应后,用环孢菌素4m g/(kg·d)迅速控制了两种疾病的发展。当环孢菌素降至2m g/(kg·d)时(患者穿舒适的新鞋)EBA复发,但增加剂量后很快消退。环孢菌素曾经逐渐减至1.5m g/(kg·d),而两种疾病没有复发并且无可检测到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165(VEGF-A165)质粒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进行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严重慢性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与结果:对16例严重慢性IH D患者予心肌内注射VEGF-A165质粒,1周后给予G-CSF[10μg/(kg·d),共6d]治疗。两对照组包括:①16例患者心肌内注射VEGF-A165质粒;②16例患者心肌内注射安慰剂。  相似文献   

11.
原改琴  孙丽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691-1691
目的:评价丹参联合甲氰咪胍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全部病例均给予扑尔敏、维生素C治疗,伴有感染者加用敏感抗生素。腹痛明显、呕血、便血或关节肿痛者加用地塞米松静脉点滴或强的松口服,疗程1周~4周减量停用。观察组加用丹参0.5 mL/(kg·d)~1 mL/(kg·d)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点滴,甲氰咪胍10 mg/ (kg·d)~15 mg/(kg·d)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点滴,两药均为1次/d,使用时间均为7 d~10 d。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联和甲氰咪胍佐治儿童过敏性紫癜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人血浆中游离麦考酚酸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人血浆中游离麦考酚酸浓度。方法 血浆样品经超滤后直接进样。6名肾移植患者口服麦考酚酸酯片7d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中游离麦考酚酸浓度。结果 游离麦考酚酸血浆浓度在5~10 0 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麦考酚酸的批内、批间RSD均<10 % ,最低定量浓度为5 μg/L。结论 该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游离麦考酚酸的体内分析及常规的治疗药物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吡哆醇(PN)及其活性成分磷酸吡哆醛(PLP)在控制儿童原发性难治性癫痫上的差别。方法:在有癫痫发作的574例患儿中,有94例(年龄:8月~15岁)诊断为原发性难治性癫痫超过6个月。均接受了静脉PLP10m g/kg,然后10m g/(kg·d)分4次用药。如果在24h内再次发作,另外给予40m g/kg,然后50m g/(kg·d)分4次给予。对发作完全控制的那些患者,用相同剂量的口服PN代替PLP,如果再次发作在口服用药后静脉注射PLP50m g/(kg·d)。结果:57例患儿有大发作(其中13例为婴儿痉挛症),37例有局灶性发作。11例对PLP有显著和持续反应,其中5例也对PN有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在AMISTAD-II(第2次腺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研究)中腺苷相对于安慰剂的疗效是否取决于开始再灌注治疗的时间。方法和结果:在开始再灌注治疗15min内,随机给予ST段抬高型前壁AMI患者安慰剂或腺苷[50μg/(kg·m in)或70μg/(kg·min)],共3h。  相似文献   

15.
熊脱氧胆酸(UDCA)是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较为安全的临床药物,但其对肝脏形态的作用仍未研究清楚。布德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肝脏内具高受体活性和高首过代谢的特点。通过3年的前瞻性、随机、开放的多中心试验,与单独使用UDCA相比较,评估布德松与UDCA合用对肝脏形态学的作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n=77),从Ⅰ到Ⅲ期,被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A组(n=41),使用布德松6m g/d和UDCA15m g/(kg·d);B组(n=36),UDCA15m g/(kg·d)。肝脏形态学在研究初期以及研究末期分别进行评估。肝脏功能研究,血糖和可的松水平每4个月进行一…  相似文献   

16.
陈士章  马勇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1):1534-1535
目的:观察酞咪呱啶酮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的疗效。方法:A组13例口服酞咪呱啶酮150~250mg/d,2~3次/d。EPO6000U/次皮下注射,3次/周,治疗3个月以上。B组16例采用甲基强的松龙20~30mg/(kg·d)×3d,l0~15mg/(kg·d)×3d,2mg/(kg·d)×7d,均为静脉滴注,以后改用口服强的松lmg/(kg·d)至1个月为1疗程。结果:A组Hb、PLT及WBC有效率分别为72.7%、50.0%及42.9%,同VEGF改善有显著差异。B组Hb、PLT及WBC有效率分别为64.3%、40.0%及22.2%,同VEGF有改善,但无显著差异。结论:酞咪呱啶酮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在治疗骨髓纤维化方面简单、安全、有效、廉价,在当前传统治疗方法疗效不理想的情况下,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背景:提供依法利珠单抗(重组人源化单克隆IgG1抗体)治疗成人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的安全数据。方法:一项为期12周的IIIb期、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试验。在美国和加拿大的58个研究中心,共有686例中重度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或接受皮下注射依法利珠单抗(初始剂量为0.7m g/kg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不同氮量全肠外营养支持对胃肠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50例胃肠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d开始经中心静脉行全肠外营养,非蛋白热量均为83.7-104.6kJ/(kg·d);同时,实验组氮量按0.20g(0.15-0.22g)/(kg·d)给予,对照组氮量按0.10g(0.09-0.11g)/(kg·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4d的血红蛋白、白蛋白,CD3+、CD4+和CD4+/CD8+值.结果:术后第14d,实验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CD3+、CD4+和CD4/CD8+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给予相同热量的基础上,按正常氮量[0.20g/(kg·d)]供给的全肠外营养有助于改善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营养和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19.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成人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方法,但目前尚无该治疗方法在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报道。本研究致力于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对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患儿对该治疗的耐受性。将基因型、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不同病毒感染途径作为研究内容。在这项开放、非对照的初步性研究中,62例儿童和青少年(极差2~17岁)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1.5μg/kg,1次/周)及口服利巴韦林犤15m g/(kg·d)犦,共治疗48周。61例患儿完成该研究。根据研究计划,23例患儿6个月后中断治疗。基因型1患儿中22/46(47.8%)出现持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证实低磷全乳清蛋白粉口服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60例维持性血透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平均年龄(56.8±15.4)岁;随机分为试验组、阴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人.三组均采用不同方式给予营养,乳清蛋白试验组(n=20),每天给予口服低磷全乳清蛋白粉剂1.2g/(kg·d),占总蛋白摄入量的60%,并分次服用;同时膳食中提供高生物价蛋白,摄入量为0.4克/(kg·d),占总蛋白摄入量的40%;热氮比值为836KJ∶ 1.2g,共计时间18天;阴性对照组为普通优质蛋白质饮食组(n=20)作为阴性对照组,给予高生物价蛋白摄入量为1.2g/(kg·d),热氮比值为836KJ∶ 1.2g;a-酮酸治疗组(n=20)给予a-酮酸制剂0.2克/(kg·d),同时给予高生物价蛋白0.4/(kg·d),热氮比值为836KJ∶ 0.6g.在试验前、后三组患者分别检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磷等项指标.结果 试验开始前三组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两周后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和治疗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机体蛋白质营养状态较两周前有明显改善,ALB(血清白蛋白)、PA(前白蛋白)均升高,与阴性对照组和治疗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5和P<0.01.血红蛋白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乳清蛋白组血清磷与阴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尿素氮、肌酐等指数均降低显著(P<0.01).体重等其它营养相关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低磷全乳清蛋白不同于酪蛋白,它在体内吸收完全,几乎无需经肾脏排泄,对肾功能代偿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