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 男,50岁.进食梗咽1个月.上消化道造影示食管下段贲门占位(图1).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胃镜检查示胃体小弯中段溃疡性浸润病灶,长约10 cm,延伸至贲门,累及食管下段黏膜(图2).增强CT示胃贲门区胃壁不规则增厚,考虑胃贲门部恶性病变,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图3).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48岁。因吞咽哽噎伴胸骨后疼痛2个月于1990年5月28日初诊为食管癌入院。既往无结核病史。查体:全身表浅淋巴结未扪及。心肺和腹部(-)。食管X线钡餐造影示食管通畅,在T6平面蠕动稍差,但扩张良好,粘膜未见确切病变。食管镜示距门齿30cm处食管前壁有一约2cm×1cm×0.5cm的肿物突入食管腔内,中央凹陷,有糜烂样白苔,肿物边缘硬,中央质脆,有坏死渗出物,周围粘膜充血水肿。镜下细胞学检查:有可疑癌细胞。1990年6月5日行左侧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术中见病变位于食管中段前壁平主动脉弓下缘,长约1.5cm,占食管周径1/4,与左主支气管膜部紧密粘…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69岁。吞咽梗阻感 1个月 ,无气促、声音嘶哑、心悸和多汗等。查体 :气管右移 ,约 2 cm。甲状腺左下可触及肿块 ,约 4 cm× 3 cm ,质韧 ,无压痛 ,随吞咽上下活动。双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食管 X线钡餐、胃镜示中段食管癌 ,长约 5 cm。胸部 X线片、胸部 CT示左前上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3岁.进食哽噎2个月.食管X线钡餐检查示食管中段有一3 cm黏膜充盈缺损,诊断食管中段癌.食管镜检查示距门齿30 cm处黏膜有小溃疡,其边缘呈菜花样隆起,活组织病理检查为恶性肿瘤.1992年1月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瘤位于食管距主动脉弓下方1 cm处,约2 cm×3 cm×2 cm大小,食管病变处肌层水肿,无明显外侵.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胸顶部吻合术.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二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例 1 男 ,47岁。进食不畅 3个月。食管 X线钡餐造影示 :食管中段有一 3cm充盈缺损 ,诊断为食管中段癌。于 1997年 5月入院。食管镜示 :距门齿 31cm食管后壁见一菜花样新生物 ,活组织检查 :小细胞恶性肿瘤 ,神经内分泌颗粒 ( )。胸腹腔CT均未见转移征象。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奇静脉下 2 cm,约 2 .5 cm× 2 .0 cm,边界不清 ,病理诊断 :食管小细胞癌 (附图 ) ,淋巴结无转移。术后采用依托泊甙 顺铂 (EP方案 )和环磷酰胺 阿霉素 长春地辛 (CAO方案 )各 2次 ,已存活 43个月。例 2 男 ,72岁。进行性吞咽困难 …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 ,6 0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 6个月入院。食管 X线钡餐造影示食管中段有长约 5 cm黏膜中断 ,钡剂通过受阻 ,并有不规则充盈缺损 ,管壁僵硬。胃镜示距门齿线 2 5 cm食管左侧壁有 3cm× 3cm黏膜糜烂 ,边缘不整齐 ,有轻微凹陷 ,向下 3cm处食管左侧壁有 1cm× 0 .8cm肿物 ,黏膜无破坏。于1998年 6月 2 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大部分切除、胃食管左颈部吻合术。术后肉眼见食管长 16 cm,直径 1.5~ 2 .5 cm,表面有 2枚直径分别为 0 .5 cm和 0 .3cm大小的淋巴结 ,食管腔内有 2个肿物 ,分别距食管上缘 6 cm和 8cm,大小分别为3cm× 2 cm× 2 c…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1岁。因吞咽不顺,伴疼痛7d,无呕吐、呃逆等症状,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显示:食管黏膜表面光滑,病灶位于食管中段,长约5cm,呈椭圆形充盈缺损,黏膜光滑,钡剂通过受阻(图1)。胸部CT示:肿块位于食管中段,食管管壁增厚,约5.5cm×4.0cm×3.0cm,呈偏心性生长;右侧气管食管旁沟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8.
病例 1 男,62岁.患者进行性吞咽障碍伴哽噎、胸骨后疼痛1个月,行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示:食管下段可见一4 cm×4 cm的充盈缺损,伴桥行黏膜,病灶表面可见龛影,食管下段有占位性病变.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4~37 cm处食管前壁见一肿物,表面有结节状突入腔内,占据近食管半边.病理检查提示:食管低分化恶性肿瘤.于2007年8月21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下段恶性肿瘤根治术,术中探及食管下段肿块,长约4.0 cm,食管旁见大小为0.5 cm×0.5 cm的淋巴结数枚,质韧.切下肿块后,食管内有一3.5 cm×2.5 cm×2.5 cm息肉样物突入食管腔.术后病理检查示: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已侵入肌层,食管旁6枚淋巴结均未见肿瘤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9.
病人男,65岁.食管下段癌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后8个月出现腹胀,不排便、不排气10天,伴呕吐胃内容物.外院输液治疗8天无改善.胸部CT检查示左胸腔内见肠管影,考虑左侧膈疝(图1、2).查体:全腹膨隆,压痛、无反跳痛.于2009年12月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行剖胸探查术.术中见胸腔内大量粪臭味脓性胸液,空肠、结肠脾曲及其系膜经食管裂孔胃右前方疝入胸腔;横结肠中段和结肠脾曲处分别见长约3 cm和5 cm破口,破口周围结肠及横结肠系膜污染严重,大量脓苔形成;因此切断肋弓,延长切口至腹部,行部分横结肠切除、近端结肠造口、远端结肠封闭、膈肌修补术.术后发生严重胸腔及肺部感染,胸引液及痰培养均找见白色念珠菌,经积极治疗后恢复良好.出院,等待二期结肠吻合手术.  相似文献   

10.
食管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 女 ,48岁。进食梗噎感 1年。查体 :消瘦 ,贫血貌 ,未触及浅表淋巴结。X线胸透检查两肺未见异常 ,纵隔淋巴结无肿大。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食管中段约 7cm管腔狭窄 ,粘膜破坏 ,管壁僵硬 ,钡剂通过受阻。胃镜检查距门齿30cm处食管后壁见 6cm× 5cm大小、半球形隆起肿物 ,质脆、表面糜烂 ,触之易出血。1998年 12月在全麻下剖胸探查 ,发现肿块位于食管中段侵及食管外膜 ,约 6cm× 5cm× 3cm大小 ,质实 ,周围有数枚肿大淋巴结 ,部分与外膜融合。完整切除肿块 ,连同肿大淋巴结常规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 :肿物 6cm× 5cm× …  相似文献   

11.
临床资料例1,女,65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9个月余伴发热3 d入院。胸部CT提示两肺下叶炎性改变,食管中段占位。门诊胃镜检查见食管中段内壁不规则隆起,考虑食管鳞癌。入院后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予以抗炎、化痰等处理,CT复查肺炎明显吸收。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主动脉弓上食管胃机械吻合。术中探查肿瘤位于主动脉弓下,病变长约5 cm,无明显外侵。术后给予抗  相似文献   

12.
病人 男 ,5 3岁。 2 0 0 2年 7月在全麻下行食管中段癌三野清扫术。术后病理报告 :食管 (中段 )中分化鳞癌 ,大小 4 5cm× 3 0cm ,溃疡型 ,癌组织浸润食管壁全层。上段食管旁淋巴结见癌转移 (2 7个 ) ,颈部淋巴结 (5个 )、胸部气管旁淋巴结(5个 )、隆凸下淋巴结 (4个 )、中段食管旁淋巴结 (3个 )、下段食管旁淋巴结 (2个 )、贲门旁淋巴结 (2个 ) ,胃小弯及胃左淋巴结 (3个 )均未见淋巴结转移。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未行辅助化疗 ,出院后进食正常 ,活动自如。同年 12月病人自觉左腋窝异样感 ,触摸时发现包块 ,无疼痛 ,入院诊治。查体 :双侧…  相似文献   

13.
例 1,男 ,6 7岁。 17年前误食火碱致食管烧伤后狭窄 ,多次扩张无效 ,半年后行胸骨后结肠代食道术 ,术后饮食生活正常。因 1年前出现胸痛 ,现胸痛加剧入院。胸部CT示 :下纵隔肿块。开胸探查 ,肿瘤位于食管肺下静脉水平 ,质硬 ,侵及纵隔胸膜并与周围淋巴结融合。切除肿瘤及胸段食管。术后病理诊断为食管鳞状上皮癌。例 2 ,男 ,5 9岁。 12年前误食火碱致食管烧伤后狭窄 ,多次扩张无效 ,8个月后行胸骨后结肠代食道术。现因消瘦明显、乏力入院。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胸部CT示 :纵隔肿块。开胸探查 ,肿瘤位于食管中段 ,主动脉弓下 2~ 8cm处。…  相似文献   

14.
重复癌二例     
例1.男,59岁。进食时剑突后阻滞感3年,吞咽困难伴有烧灼样疼痛2月余。食管钡餐示:食管中段有5cm 长偏心性狭窄,边缘不规则,食管壁僵硬,扩张受限,粘膜破坏中断,上段食管扩张。临床诊断食管癌。术中见:食管肿瘤位于主动脉弓后,6×5×4cm尚游离。切开膈肌探查胃,于胃小弯侧距贲门3cm 处有5cm 直径的溃疡瘢痕,胃左血管处有2×1cm 大小  相似文献   

15.
以食管癌首发的同期双原发癌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男,45岁。进食时胸骨后阻挡感20d。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示胸中段食管长约6cm狭窄,偏心形,局部黏膜破坏,管壁僵直,钡剂通过受阻。诊断为胸中段食管癌。于2004年3月在全麻下行经右胸、上腹二切口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右胸顶吻合术,并清扫胸、腹部淋巴结。术中未见胸水及胸膜转移,操作中发现右肺下叶内基底段有一直径1.5cm包块,质硬,界清,余肺未触及结节,局部楔形切除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19岁.2周前出现阵发性咳嗽、咳痰,为少量白色粘液痰,无血丝,伴左胸持续性针刺样疼痛,无放射痛、发热.查体:左下肺呼吸音减弱,无干湿口罗音.胸部X线片示左下肺野有5 cm×5 cm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缘光整;胸部CT示左下肺有大小为5.6 cm×4.8 cm、密度不均、边缘不整齐的肿块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痰细胞学检查阴性.2002年4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开胸探查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左肺下叶,质硬,约6 cm×5 cm×5 cm,侵及左主支气管、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肺上叶未见病变,行左全肺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左肺下叶癌肉瘤伴左肺上中叶弥漫性转移.术后2个月死于恶性胸腔积液和肿瘤广泛转移.  相似文献   

17.
病人,女,37岁。咽部梗噎感1年半,吞咽困难3个月。查体:无异常发现。胃肠X线钡餐示食管上段约5cm充盈缺损,缺损边缘不规则,粘膜中断,管壁僵硬,扩张度差。行右颈、胸、腹三切口,切除上段食管肿块约6cm×5cm×5cm大小,经食管床胃上提行胃代食管术。术后12天治愈出院。标本镜下见圆形瘤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丰富,嗜酸性颗粒均匀分布,有1~2核仁。少见核分  相似文献   

18.
病人 男 ,5 9岁。进行性吞咽困难 3个月。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行胃镜检查并取活检 ,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术前X线胸片检查发现左上肺叶主动脉弓旁团块状密度增高影 ,诊断为食管癌伴左上肺叶转移。2 0 0 1年 11月 ,在全麻下经左后外侧切口进胸手术。术中见左上肺叶尖后段 5cm× 5cm× 4cm肿块 ,质硬 ,与胸顶及纵隔胸膜粘连。食管下段 6cm× 5cm× 4cm肿块 ,质硬 ,浸润至肌层 ,食管旁淋巴结肿大。胃壁表面有一 1cm× 1cm×1cm光滑结节。行食管中下段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 ,左上肺叶切除 ,胃壁结节摘除术。术后病理…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报告例1女,14岁。发现左颈部无痛性肿块2个月入院。肿块位于左侧胸锁乳突肌中段深层,约6cm×5cm×3cm大,边界清,不活动,质地中等,无压痛,B超示左颈内静脉外侧可见6cm×5cm×3cm大小的肿物,界限清楚,考虑肿大淋巴结。手术切除肿块,切面呈灰红色,包膜完整,病理报告为Cas-tleman病,随访3年无复发。例2女,28岁。产后180d腹胀发现腹部包块1个月入院。患者腹胀呈渐进性加重,腹部包块亦逐渐增大,延及全腹,腹腔内未发现游离液体。CT示肝脾增大,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并融合,考虑淋巴瘤,增强CT仍提示淋巴瘤的可能。因患者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2岁。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余,未予特殊处理。后症状逐渐加重,术前半流质饮食。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体检无特殊。外院胃镜示距门齿26~31 cm处可见菜花样肿物,病检示食管鳞状细胞癌。我院病理会诊示食管鳞状细胞癌,胸部CT提示右下肺结节。患者于全麻下行胸、腹腔镜食管中下段癌根治、胃代食管左颈部机械吻合、右下肺切除、预防性胸导管结扎、高位空肠造瘘术。行胸腔镜探查见右下肺结节直径约1.5 cm,表面胸膜无凹陷,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余肺未发现实质性肿块,无胸腔积液及肺不张。腔内直线切缝楔形切除右下肺肿块,快速冰冻切片报告“肺癌,腺癌可能性大”。考虑双原发癌可能,征求家属意见后行胸腔镜下右下肺叶切除。探查见中下段食管肿瘤5 cm ×4 cm ×3 cm,质中,伴食管旁、隆突下、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肿大。结扎切断奇静脉弓,游离胸段食管,清扫淋巴结,结扎胸导管。仰卧位,左颈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游离食管。腹腔镜下腹腔探查,未见转移灶,切开网膜,结扎胃短、胃左血管,将胃游离。上腹正中切口,制作管状胃,上提至颈部。横断食管,将胃与食管行左颈部机械吻合,减张缝合吻合口,闭合胃残端,行高位空肠造瘘。术后病理诊断:①右下肺高-中分化腺癌(支气管残端未见癌,送检5组、7组、10组、11组淋巴结共10枚未见癌)。免疫组化:TTF-1(+),CK7(+),CK20(-),VEGF-C (-),EGFR(+),ERCC-1(-),RRM-1(+),P53(-),Ki-67Li 约10%。②食管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侵及管壁全层(食管残端、胃断端、网膜、食管周围淋巴结、胃周围淋巴结、贲门淋巴结、胃左淋巴结、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共17枚未见癌)。免疫组化:PCK(+),CK5/6(+), P63(+),VIM(-),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