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用于老年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静脉维持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臂丛神经阻滞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麻醉后使用异丙酚静脉维持,试验组在麻醉后使用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维持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和对呼吸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呼吸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使用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作为静脉维持麻醉药物,具有很好的镇静、镇痛作用,有利于呼吸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对臂丛神经阻滞使用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 100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麻醉后单纯使用异丙酚,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雷米芬太尼,对比2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数相对对照组患者更具有优越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应用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能够取得突出麻醉效果,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收取某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5min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氧饱和度水平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OAA/S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使用能够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镇静及镇痛效果良好,同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何秀莉  郑军  张海亮 《中国医药》2014,(7):1006-1008
目的观察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将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上肢手术需要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用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25 ml+芬太尼0.1 mg对照组采用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25 ml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手术开始切皮时及术后2、6、12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结果试验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20±0.25)min比(4.50±0.97)min],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9.2±1.6)min比(5.1±1.2)min] ,术后2、6、12 h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4.12±1.24)分比(5.63±1.23)分,(5.27±2.14)分比(7.34±1.42)分,(6.34±2.23)分比(8.35±2.15)分] (均P<0.05)。结论芬太尼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5.
王秀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374-3374
目的研究异丙酚伍用雷米芬太尼及单独使用异丙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作用.方法ASAⅠ~Ⅱ级人工流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用异丙酚2 mg/kg,静脉注射速度4 ml/10s;观察组先以雷米芬太尼0.75μg/(kg·min)静脉注射,然后接静注异丙酚2 mg/kg,速度为4 ml/10 s.观察二组患者诱导及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异丙酚用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1).呼吸抑制发生率对照组52%,观察组48%.两组的发生率接近,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异丙酚伍用雷米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可加强镇痛,减少异丙酚用量.  相似文献   

6.
蔡爱球  蒋民霞 《江西医药》2011,46(6):560-561
目的 探讨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方法 50例ASA I-II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0.25%罗哌卡因30ml+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观察组(B组):0.25%罗哌卡因30ml+芬太尼1μg/kg,记录麻醉起效时间、痛觉开始恢复时间、麻醉持续时间;观察手术开始、10、20、30、60min的生命体征(BP、HR、SPO2);术后2、6、12、24h的VAS疼痛评分.结果 B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痛觉开始恢复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B组术中BP、HR比A组更平稳(P〈0.05),SPO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不同时点VAS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以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持续时间,完善镇痛效果,患者血压、心率更平稳.  相似文献   

7.
基于肩部及上肢神经分布的特点,单纯应用颈丛或臂丛神经阻滞,容易发生阻滞不全的情况。本研究采取颈丛、臂丛神经联合阻滞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40例采用臂丛阻滞麻醉下的上肢手术患者分别进行氯胺酮 -异丙酚或氯胺酮 -咪唑安全辅助用药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选择ASAI~II级 ,采用臂丛阻滞麻醉的上肢手术患者40例。麻醉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 .1g,入室后开放静脉 ,全部经锁骨上肌间沟径路进针,注入0 .25 %布比卡因15ml。用美国惠普多功能监护仪全程监测上臂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HR)和SPO2,常规行面罩给氧 ,待麻醉起效 ,各项观察指标稳定5~10min。于30s匀速静注氯胺酮0 .5mg/kg。注后2min ,再于30s匀速静注异丙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有效价值.方法 选择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盲选法将患者分成2组,抽取单号及双号的患者分别列入对照组及观察组,前者采用传统盲探方式实施麻醉,后者在彩超引导下实施麻醉,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及出现的麻醉相关麻醉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更快,麻醉药物剂量更少,镇痛维持时间更长,但操作时间稍长(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现的麻醉并发症分别为3例及12例(P<0.05).结论 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尽快起到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物剂量,麻醉维持时间延长,且麻醉并发症少,临床实用价值高,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臂丛阻滞的效果,本文观察20例利罗合剂中加人芬太尼的效果,并与20例不加芬太尼的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传统针刺异感定位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阻滞操作、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阻滞成功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较好,可明显缩短操作时间,且阻滞起效快,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芬太尼、罗哌卡因联合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骨科,单纯手部或上肢外伤的手术较为常见,通常采用的麻醉方式是臂丛神经阻滞,在无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阻滞失败时有发生,其中以阻滞不全多见。本文旨在观察罗哌卡因加入一定量的枸橼酸芬太尼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对镇痛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肩部手术麻醉方法有颈丛、臂丛及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因费用高,危险性大,除非颈丛或臂丛麻醉失败,并不作为首选麻醉方法,而单纯颈丛及臂丛麻醉,麻醉效果常常难以完善,多数需辅助镇静、我们根据肩部神经分布的特点,将颈4神经阻滞联合肌间沟径路臂丛麻醉用于肩部手术中,麻醉效果完善,大大规避了全麻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持续应用力月西和未用力对照观察力月西在臂丛麻醉中的镇静和遗忘作用。方法选择ASA I~Ⅱ级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上肢(指)再植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后,I组静注力月西(0.06±0.02)mg/k g,并以0.05~0.15mg/(kg?h)持续泵入;Ⅱ组单纯臂丛麻醉组。术中连续监测并记录心率(HR)、血压(B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镇静、焦虑程度及清醒状态。结果I组用药后镇静Ram say分级评估:Ⅲ级15例,Ⅳ级10例,心率、血压轻度下降,Ⅱ组病人术中完全清醒,相对焦虑,紧张不安,心率、血压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24h随访对术中记忆的遗忘率,I组病人明显高于Ⅱ组病人。结论力月西能够取得很好的镇静、抗焦虑和遗忘作用,是臀丛神经麻醉的良好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泵输注异丙酚镇静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上肢、肩、锁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A、B组各20例.A组先行术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后,再微量泵输注异丙酚,主要手术操作完成停止给药.B组先行术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后,给予氟哌啶+芬太尼.根据Ramsay镇静分级标准,观察2组镇静效果.结果 A组镇静满意率为95.0%高于B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镇静效果确切,是一种方便、安全、疗效高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强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73-74
目的:观察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将768例患者(男559例,女199例,年龄12~65岁)随机分为锁骨上(523例)、肌间沟(197例)、腋路(48例)3组,观察麻醉过程中的麻醉方法、臂丛神经的定点、进针方向、异感强弱、局麻药的浓度与剂量、不同径路在阻滞中的各自要点。结果:768例患者中无严重并发症,只有轻度中毒反应3例,主诉呼吸困难2例。768例患者不同径路效果不同,麻醉优良率为95.6%,失败率为4.4%。结论: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本组127例。男94例,女33例。年龄14~72岁。ASAⅠ~Ⅱ级。手术时间最短30min,最长3h。方法:局麻药均采用2%利多卡因0.3%丁卡因的等量混合液,常规加入1∶20肾上腺素。术前常规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纳0.1g,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取仰卧位。仪监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将127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0例,采用颈深、浅丛、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嘱患者头偏向健侧,充分显露胸锁乳突肌及前、中斜角肌,在锁骨上3~4cm,行肌间沟阻滞,注入药12ml;然后行颈深丛神经阻滞,选择颈3、4横突分别注入药3ml;再行颈浅丛神经阻滞(仅阻…  相似文献   

18.
1病例简介患者,男,17岁,体质量56kg,全身情况对麻醉的耐受力ASAΙ级。因左尺桡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既往体健,查体及各种术前检查结果均正常。患者入室后,即刻给予心电监护,血压115/75mmHg、心率74次/min,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开放静脉通道后,行左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时未出现异感,但有筋膜突破感。回抽无回血后,即刻给予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20ml约4~5min后,患者诉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继而呼之不应、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显示:心率62次/min,血压76/40mmHg。呼吸5次/min口唇颜色青紫,SpO2显示74%,心电图正常。立即面罩加压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芬太尼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18~65岁的需要臂丛神经阻滞患者,ASA Ⅰ ~Ⅱ级,将其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每组40例,A组于臂丛神经阻滞完成后,手术切皮前15 min静点地佐辛和芬太尼;B组于臂丛神经阻滞完成后,手术切皮前15 min静点芬太尼.记录切皮(T0)、手术30 min(T1)、手术60 min(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4 h(T4)的心率(HR)、动脉压(MAP)及VAS评分,观察术中及术后4h患者有无恶心、呕吐,SpO2有无降低.结果 A组患者T0、T1、T2、T3、T4的HR、MAP及VA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SpO2均不下降且术中及术后4h回访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芬太尼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单纯芬太尼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相比,镇痛效果明显,镇痛时间延长,两组术中和术后副反应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手术法的临床实效。方法208例进行肩部或上肢手术的患者,在手术中对其实施肌间沟阻滞麻醉法,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回顾,分析研究各自的临床麻醉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08例患者均完成手术麻醉,其中有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共3例,术后并发症率为1.44%。结论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并发症率低,简单易行,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