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省惠州市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包括问卷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测;定性研究包括专题小组访谈、个人深入访谈、知情人访谈、选题小组讨论。研究对象的选择采用知情同意的原则,共回收1333份有效问卷。结果被调查者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12.97分±12.20分(满分100分);其中10.20%的人赞同婚前性行为,50.64%的人认为婚前性行为无所谓;有26.90%的人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女性中,有25.45%(42/165)做过人工流产。多元logistic分析发现,首次性行为年龄小、最高学历较低、同意为满足对方要求发生性行为、近半年内发生性行为、怀过孕是影响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未婚流动人口对于生殖健康的认识较片面,存在较多危害生殖健康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闵行区未婚流动女性避孕措施的知识、行为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城区未婚流动女性的避孕状况。方法:采用现场问卷对不同行业的三个单位未婚流动女性的避孕知识和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未婚流动女性中有近44%的不知道任何避孕措施,知道3种以上避孕方法仅21.40%;在常见避孕措施中,以避孕套和避孕药的知晓率最高,但也不到50%;紧急避孕药的知晓率仅21.86%;避孕措施的知晓率与文化程度和年龄有关。近50%青年有性经历,婚前性行为的发生与年龄有关,年龄是性行为的危险因素但首次性行为中采用避孕措施的仅25.71%。结论:未婚流动女性的避孕知识贫乏,性行为缺乏保护,易出现生殖健康问题,应加强避孕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3.
成都地区未婚青年生殖健康需求调查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为了解未婚青年对生殖健康的认知及需求,本研究对3307名15~22岁未婚男女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有一定的性、避孕及性病知识,但不足;52.5%不赞成婚前性行为,但50%赞成未婚者使用避孕措施。反映出年轻人性观念的变化,对婚前性行为的宽容性上升。11.6%的调查人群有过婚前性行为(已恋爱者达37.4%)。70%以上认为社会向未婚者提供的服务不足,生殖健康需求未得到很好满足。建议根据未婚青年特点开展各种教育和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沿海发达地区劳务工未婚青年性知识与性行为的状况,为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遏制性病、艾滋病的传播提供防治依据。方法对随机抽取的500名18~35岁未婚男女劳务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有一定的生理卫生、性、性病知识,与全国情况差距不大。但性行为状况以及避孕措施不理想,低学历人群组表现尤其突出。按性别、学历状况比较,生理知识、生殖知识和风险认知、性病知识、婚前性行为、避孕措施等方面有差异。调查发现:人群中63.90%有恋爱史,53.53%有婚前性行为,而且值得关注的是性对象的变动性和流动性大,性病的交叉感染的机会也大;女性中36人有人工流产记录,有性病史或怀疑得过性病的有82人,占17.01%。结论劳务工的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生殖健康意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调查未婚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5所高校2 226名未婚大学生,采用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生殖健康状况.结果 2.9%的学生能全部答对不安全性行为产生的危害,71.9%知道1~2种有效避孕措施,4.3%认为人工流产没有风险.57.9%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接受或无所谓态度.性行为发生率为21.9%,性行为发生与性别、生殖健康知识来源途径、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有关(x2值分别为53.10,31.09,374.95,P值均<0.05).非意愿妊娠率为21.7%,≥2次非意愿妊娠率达49.5%,97.2%选择人工流产,非意愿妊娠与性伴侣人数、避孕措施选择及使用频率密切相关(P值均<0.05).学生对学校生殖健康教育课的满意度仅25.5%,高校中70.1%的大学生没有生殖健康相关课程或讲座,而93.5%的学生希望开展此类课程.结论 高校应提供全面的生殖健康知识获取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念,注重避孕知识的系统性教育,减少非意愿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现状,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028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中,已婚男性133人(12.9%),未婚男性86人(8.4%);已婚女性687人(66.8%),未婚女性122人(11.9%)。年龄以18~35岁为主(74.6%)。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75.4%)。统计学分析发现,男性的计划生育知识得分低于女性(P〈0.01),男性的性病/艾滋病知识得分高于女性(P〈0.01)。离家务工时间0.5~4年的调查对象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低于其他组(P〈0.01)。已婚者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高于未婚者。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高于其他职业人员。随教育程度增高或收入增加,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也明显增加。结论未婚、中低学历、从事非技术工作和低收入人群,以及离家务工时间较短的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应根据知识实际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程怡民  乔根梅 《中国校医》1999,13(4):247-249
目的研究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现状,了解其观念、知识和行为。方法采用描述流性病学方法,随动抽样调查了5455名15~24岁的未婚青少年。调查采用匿名自填式调查表,数据处理采用MFOXbase,并且采用SPSS统计分析。结果39.73%的调查对象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或无所谓的态度。54.4%对未婚先孕特可容忍和无所谓的态度。有7.3%已发生婚前性行为,其中,中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4.37%,大学生为人43%,非学生为11.81%。对青春期生理知识不懂或略懂的男性占79%,女性占87.2%。对性知识完全不了解或似懂非任的占49.1%。结论目前中国青少年性观念有所转变。婚前性活动发生率有所增加。但是,他们现具有的性知识程度较差,获得性知识渠道也不够理想。这与青少年的意愿有相当大的差距。急待进一步深入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研究与工作。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城市流动人口年轻女性避孕现况调查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调查广东省城市流动人口年轻女性避孕现况及需求 ,探讨加强该人群避孕意识、降低人工流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个人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方式调查了 2 0 0 6名 15~ 35岁流动人口女性。结果 :有婚前性行为者占 2 3 4 % ,其中有人工流产史者占 6 6 8% ,75 7%是由于未采用避孕措施造成的。未婚人工流产者性行为中无避孕措施的高达 93.9%。 2 0 0 6人中避孕知识答卷得分≥6 0分占 35 9% ,<6 0分占 6 4 1% ,其中 0分占 7 6 % ;有人工流产史者避孕知识得分≥ 6 0分占18 7% ,<6 0分占 81 3%。能说出 3种以上避孕药具及正确使用方法的仅占 8 0 %。能正确描述紧急避孕方法者占 12 % ;听说过紧急避孕但不能正确描述者占 34 0 % ;不知道紧急避孕者占 5 3 9%。结论 :流动人口年轻女性避孕生殖健康知识贫乏 ,婚前性行为普遍 ,无防护性行为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3~8月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三所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门诊确诊并要求终止妊娠的734名未婚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人群平均年龄为23.61岁,主要是公司职员、学生和无业者,文化程度较高;大部分对生殖健康知识了解不多,74.8%对婚前性行为持支持或无所谓态度,91.3%的女性采取过避孕措施,但仅有8.5%能每次坚持,主要措施是避孕套、体外排精和安全期避孕;年龄、籍贯、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更换工作的次数、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婚姻状况、学校或社区对生殖健康的宣传等多个因素对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有影响。结论: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对生殖健康知识了解不深,性观念开放且避孕措施使用率低。今后的工作中,社区、学校、家庭应相互配合,为未婚女性提供更多有效的生殖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0.
外来务工青年婚前性行为状况与生殖健康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工厂未婚外来务工青年的性相关行为状况及其生殖健康需求,为今后向未婚流动人口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509份有效问卷。运用SAS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男性(21.4±1.9)岁,女性(20.7±1.6)岁。婚前性行为的发生比例为男性34.9%,女性7.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得分和对婚前亲密行为的宽容度与男性对象是否发生婚前性行为有关联(OR值分别为1.04和1.33),而年龄和对婚前亲密行为的宽容度与女性对象是否发生婚前性行为有关联(OR值分别为1.47和1.41)。对104例发生过性行为的对象分析显示:①每次性行为都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为男性24.4%,女性33.3%。②17.1%的男性回答曾经使对方妊娠,30.0%的女性回答自己曾经妊娠过。③妊娠过的女性对象做过人工流产的比例为83.3%(5/6),男性使其性伴侣做人工流产的比例为78.6%。多数未婚流动青年希望获得性与生殖健康服务,妨碍其接受性教育及生殖健康服务的主要障碍是感觉不好意思。结论:未婚外来务工青年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比例较高,且面临意外妊娠及人工流产的危险,所以提高其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以及服务的可及性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未婚女性避孕措施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我国未婚青年性观念随之也发生变化,婚前性行为,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引人关注的医学问题.为了解未婚女性避孕措施使用率,降低意外妊娠发生,保护未婚女性生殖健康,对未婚女性避孕措施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广州外来未婚年轻女工避孕药具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城市外来未婚年经女工性行为、避孕药具的使用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利于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引导城市外来女青少年避免意外妊娠对生殖健康的威胁,采用专题小组讨论和个人深入访谈研究方法,了解城市外来未婚年轻女工的性行为、避孕药具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大部分有婚前性行为的青年女工在过性生活时没有采取任何的保护措施,避孕知识、态度和实践方面的无知令人担忧。这一人群自我保护意识十分淡薄,生殖健康正面临着较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需求,为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1—9月对金湖县268名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进行进行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生殖健康需求的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口服避孕药的不良反应(8.6%)和紧急避孕方式(28.4%)的知晓率较低。32.5%的调查对象接受婚前性行为,82.5%的调查对象认为流产对女性身心影响大、79.5%的调查对象认为流产对以后妊娠有影响,4.5%的调查对象接受多性伴。52.6%的调查对象第一次性行为采取避孕措施,以往性行为的避孕方式主要是安全套(72.1%)、安全期避孕(44.4%)和体外射精(36.9%)。51.2%的调查对象在最近一次性行为中使用了安全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78)、文化程度(OR=1.353)、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OR=2.027)和有无接受过生殖健康教育(OR=1.814)是安全性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较低,对生殖健康知识普遍有需求,需要采取系统的、科学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未婚青年生殖健康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对未婚青年提供性和生殖健康服务的观念、态度、看法,确定未婚青年对避孕、性和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及向他们提供服务存在的困难,探讨可接受及可行的服务方法,并提出政策建议,河北省计划生育研究所在石家庄对四类未婚青年进行了座谈讨论及个人深入访谈。结果表明:婚前性行为和人工流产的现象是存在的,多数未婚女青年认为是不该发生的事情,未婚男青年则反应平淡;应加强对未婚青年进行性、避孕、性知识方面的教育;未婚青年发生婚前性行为应该使用避孕措施;有必要为未婚青年开设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点;根据调查结果对如何为未婚青年提供生殖健康服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迁移日趋活跃,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近2,3亿(《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约为28岁,"80后"新生代农民工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半。由于受到城市文化的中击,以及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普遍存在生殖健康知识缺乏,性观念开放、婚前性行为比例增加,性病艾滋病发病人数,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数不断上升。因此,对未婚流动人口青少年开展具有指导性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活动刻不容缓。近年来,笔者通过努力实践和探索,提高了自身关于流动人口未婚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海口市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海口市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主要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海口市未婚流动人口2 987例,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对应分析。结果:海口市未婚流动人口对生殖健康的总体认知水平偏低,文化程度、年龄及月收入是认知水平的保护因素。女性生殖健康总体状况较差,其中文化程度、月收入和每周洗澡次数是生殖健康的保护因素。未婚男性流动人口对婚前性行为的支持程度高于女性,但对避孕和避孕责任的认识都低于女性。结论:应充分认识生殖健康教育对于未婚流动人口的重要性,加强对未婚男性的生殖健康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职业学校学生避孕行为及相关知识与认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职业学校学生的避孕行为及相关知识与认知的关系。方法基于健康信念模型理论,在上海某区选择3所职业学校,应用收益认知、障碍认知、性行为的风险认知和自我效能的认知指标,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人机对话式匿名自填电脑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612人,有性经历者占7.01%(113/1612)。首次性行为时避孕措施使用率为56.64%(64/113),男女生采取的主要避孕方法分别为避孕套(58.70%,27/46)和口服避孕药(27.78%,5/18),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最主要原因是不好意思购买(26.53%,13/49)和对方不愿使用避孕药具(18.37%,9/49),有性行为者中认为体外排精和安全期的避孕效果好的分别占68.35%(54/79)和68.42%(52/76),使用避孕套者的避孕套使用知识得分为满分者占23.26%(10/43),有性行为者中知道“感染性病不一定会有明显症状”者占22.86%(24/105),首次性行为采取避孕措施者中同意“偶尔的性交不会使一个已有月经的女孩怀孕”观点者占40.63%(26/64)。4项认知中,调查对象的风险认知水平最低。调查对象首次性行为避孕措施的使用与避孕相关知识和认知水平成正相关,最近一次性行为时的避孕率仅与收益认知和自我效能水平成正相关。结论亟待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避孕相关知识和认知水平,并提供适宜的避孕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市天河区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现状。方法:采用匿名问卷的形式对广州市天河区的692名18~29岁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以及主要生殖健康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获取有效问卷685份,未婚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均以初中文化为主,总体上男性和女性未婚流动人口文化程度相当(P>0.05);在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口中,未婚女性认为避孕必要的比例显著高于未婚男性(P<0.05);80.4%的未婚女性认为有避孕的必要性;在未婚男性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认为避孕必要的比例显著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P<0.05);80.1%的未婚女性和60.9%的未婚男性从未采用过避孕措施;42.0%的未婚女性和52.0%的未婚男性有过性行为;女性自己有过妊娠史和流产史的占41.7%,恋爱对象有过妊娠史或流产史的占44.1%;仅有19.9%的未婚女性和7.7%的未婚男性从专业的计划生育和卫生部门获得性传播疾病知识。结论:流动人口中未婚群体对安全性行为的知识掌握较少,避孕措施的采用率较低,人工流产的发生率高,有关部门应重视这一群体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某区2家工厂24岁以下的外来务工青年,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经济学特征、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对于安全性行为的态度和行为。实际调查外来务工青年(≤24岁)713人。【结果】男性428名,女性285名;年龄范围为17至24周岁;农村户口占88.9%;79.7%为未婚。性与生殖健康掌握程度较低,对女性的排卵时间回答正确率较低;对于性病艾滋病传播途径等存在误区;不能正确认识安全套与避孕药具的作用与区别,仅有46.5%的男性和31.5%的女性对于避孕药的作用回答正确。性态度较开放,赞同婚前性行为和婚前同居者较多,男性比女性更持宽容态度,男性认为只要双方自愿就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例为59.1%,高于女性(P0.01)。婚前性行为发生率较高(男性64.0%,女性56.1%),性安全意识不强,有37.0%的男性和28.9%的女性第一次性行为时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每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率只有20%左右,有12.4%的女性有非意愿妊娠并进行人工流产的经历。【结论】外来务工人员的性与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青岛市婚检女性青年生殖健康知识、婚前性行为和避孕行为的现状。方法:2011年8~12月采用自填式问卷对青岛市所辖黄岛区和即墨市1680名婚前体检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575份。生殖健康知识得分为8.10±3.52分(满分15分),及格率为4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和文化程度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有关。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83.4%,首次性行为年龄为22.72±2.97岁,其中18.6%的女性20岁以前发生性行为。在有性行为且目前未计划妊娠的667人中,最近6个月内,78.3%使用过安全套,24.9%使用过安全期避孕,22.8%使用过体外排精,能够一直坚持使用避孕措施者为48.9%。结论:调查人群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较差,婚前过早地暴露于性行为,避孕措施的使用情况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