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据资料统计在35岁以上妇女中发病率高达20%以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更加重视子宫的生理功能以及身体的完整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留子宫,既往采用开腹方法,但其出血多、且住院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微创于术的优点.避免了开腹.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开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0例,与同期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5例比较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有手术指征要求保留子宫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4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并准确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后住院天数、观察手术效果等。结果42例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早、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除2例改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因止血困难中转开腹术外。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微创、可行、效果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保留子宫的传统手术方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现将我院2006年5月~2008年7月间86例需要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且药物治疗多不理想,手术方式包括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有生育要求的妇女中,选择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确保子宫生理功能以及身体的完整性[1],传统的肌瘤剔除术为腹式子宫肌瘤剔除,能拓宽微创手术范围,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陈晓妮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2106-2106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占妊娠的0.1%~3.9%,在肌瘤患者中的发病率为0.5%~1%。本文分析了2003—03—2009—08在我院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53例,同时取同期50例剖宫产术同时未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比较,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对58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实施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手术适应证、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57例(98.3%)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48.16min;平均出血量:70.58ml;术后病率:3.4%(2例)。术后并发症:1.7%(1例),系子宫切口感染。平均体温正常时间:1.8天。平均排气时间:1.3天。平均住院时间:4.9天。术后随诊:4例肌瘤复发,复发率为7.0%。结论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腹腔骚扰小,术后恢复较快,腹壁不留疤痕。  相似文献   

7.
子宫肌瘤虽为妇科良性肿瘤,但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保守治疗无显著疗效,肌瘤增大或多发伴并发症时需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剔除可通过开腹和阴道两种途径进行,即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行腹式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洪长英 《西南军医》2012,14(2):235-236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的临床疗效,以便选择最佳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方法随机选取我科住院部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20例施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腹腔镜手术60例为观察组.开腹手术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及疗效。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而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与开腹组比较无显著差。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院近年对子宫肌瘤患者施行改良子宫肌瘤剔除术。包括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于剖宫产手术同时施行改良子宫肌瘤剔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和开腹手术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80例患者均为子宫肌瘤患者.上述患者均为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上述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是手术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中的出血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中单个肌瘤的具体重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术后盆腔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的单个肌瘤重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盆腔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较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优点多,前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行子宫肌瘤剔除术215例,随机分为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105例(开腹组)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10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围术期情况。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均非常显著短于或低于腹腔镜组(P〈0.01);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非常显著少于开腹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非常显著短于开腹组(P〈0.01)。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式选择,应根据患者肌瘤的大小、多少和发生部位,盆腔有无粘连和病变,较适合的术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是否有妊娠需要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腹腔镜及开腹子宫肌瘤剔除的手术效果和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乌鲁木齐总医院107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效果、总成本及其构成。其中腹腔镜54例,开腹53例。结果:①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与开腹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②腹腔镜组直接医疗费用为(6255.99±739.55)元,高于开腹组(5675.55±569.64)元(P〈0.01);腹腔镜组直接非医疗费用为(475.76±126.94)元,低于开腹组(559.09±128.97)元(P〈0.05);腹腔镜组误工费为(1358.57±257.68)元,低于开腹组(2158.34±274.52)元(P〈0.01);腹腔镜组总计费用为(8090.32±968.75)元,与开腹组(8410.45±684.98)元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恢复快,成本并不比开腹手术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为(125.46±18.56) 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4.39±20.72) mL,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分别为4.44%、17.78%,观察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有助于保护患者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道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有手术指征、要求保留子宫的220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经阴道剥除手术,观察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后住院天数等.结果:220例中,有2例改行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有1例术后出血,1例膀胱损伤,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早,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论:经阴道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微创可行、效果好、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但要严格把握适应证,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妇女保健意识的增强及对性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例正在日益增加。当肌瘤数目过多或肌瘤过大时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存在小肌瘤容易残留和残腔缝合止血困难的缺陷,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恰能弥补上述缺陷而又不失微创原则,所以逐渐受到手术医生和患者的欢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国内于2002年首次报道,此后报道逐渐增多,但迄今为止国内公开报道的仅数百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之后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所收治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资料200例开展分析,将所选取的200例患者依照其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平均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10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优质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手术之后为其开展有效的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使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术对其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以取得患者同意为前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子宫肌瘤剔除组和子宫全切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后E2、LH及FSH含量。结果两组手术之前激素( E2、LH、FSH )含量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2.318、2.173、3.692,P>0.05);术后2~4个月之后子宫肌瘤剔除组恢复正常月经量几率明显比子宫全切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4.279,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能有效稳定卵巢内分泌功能,使用子宫全切术对自身卵巢内分泌有较大的影响,会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框架构建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0例,在患者围手术期为患者实施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30例患者都顺利出院,没有死亡病例,并且没有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对于提升其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丽娟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2):1469-1471
目的:通过腹腔镜、开腹术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对比,探讨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laparoscop—icmyomectomy.LM)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11—01收治的8—11cm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8例LM及25例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无统计学差异,手术时间腹腔镜组明显长于开腹组,术后平均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结论:LM于开腹手术相比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安全可行。前提是手术医师要有丰富手术经验及缝合技术。如果子宫肌瘤较大手术时间会延长,与取出费时及缝合困难有关,但出血量无增加。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被广泛采用。我院2007年11月~2008年11月对29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