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研究积雪草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积雪草酸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mg·kg^-1·d^-1),阳性对照杏灵颗粒组(300mg·kg^-1·d^-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灌胃给药,1次/d,连续7d,末次给药60min后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测定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β(IL-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积雪草酸能够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和脑含水量,减少脑组织中的IL-1β和TNF-α含量(P〈0.01,P〈0.05)。结论积雪草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中的IL-1β和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体酮对脑外伤后脑组织内炎症反应信号转导因子核因子-κB(NF-κB)、炎症细胞因子子如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创伤性脑外伤(TBI)继发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Freeney法造成大鼠脑挫裂伤模型,在伤后1、3、5、7天不同时相点用ELISA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组大鼠脑组织中NF-κB、TNF-α、IL-1β水平的变化。结果伤后注射黄体酮治疗组脑组织NF—κB、TNF—α、IL-1β3种炎性因子水平均比脑创伤组低(P〈0.05)。结论注射黄体酮能降低脑外伤后炎性信号因子表达,减轻脑外伤后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对脑组织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大鼠任意型皮瓣中的作用,并探讨NO介导的炎症因子IL-6和TNF-α对任意型皮瓣存活的影响,为临床皮瓣的治疗提供有效途径。方法建立任意型皮瓣大鼠模型。按照动物随机数字表将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左旋精氨酸组(L-Arg组)、实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皮瓣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6和TNF-α水平;应用皮瓣存活长度比皮瓣实际长度计算出皮瓣存活率。结果①与C组比较,L-Arg组和T组大鼠皮瓣掀起后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IL-6和TNF-α水平升高。②皮瓣掀起第1、3、7天,与T组比较,L-Arg组皮瓣组织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③皮瓣掀起第7天,与T组比较,L-Arg组皮瓣成活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①皮瓣移植术后已经存在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损害,表现为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IL-6和TNF-α水平升高。②NO介导炎症因子的降低可以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减轻炎症反应,对皮瓣移植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于癫痫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及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丹参酮ⅡA低、中、高剂量干预组,每组10只,使用氯化锂、毛果芸香碱构建癫痫大鼠模型,对照组为生理盐水灌胃的常规饲养大鼠,模型组为生理盐水灌胃的癫痫大鼠模型,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分别为5、10、20 mg/(kg·d)丹参酮ⅡA灌胃的癫痫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丹参酮ⅡA对于癫痫大鼠认知行为的影响,ELISA法检测各组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前体(pro-IL-1β)、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丹参酮ⅡA干预6 d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脑组织TNF-α、IL-1β表达水平以及pro-IL-1β、NLRP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干预组大鼠穿越原有平台次数及在原有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均明显增多或延长,脑组织TNF-α、IL-1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γ刀治疗脑胶质瘤后,观察脑内及外周血中TNF-α和IL-1β表达变化,探讨神经免疫调节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分4组,正常对照组(N组)、正常大鼠γ刀治疗组(NR组)、肿瘤对照组(T组)和肿瘤γ刀治疗组(TR组)。NR组和TR组大鼠于照射后14d,与各组大鼠进行脑组织TNF-α和IL-1βmRNA原位杂交和外周血TNF-α、IL-1β含量测定。结果(1)原位杂交结果显示:N和NR组大鼠脑内有少量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表现为大脑皮质、下丘脑核团等部位有少量弱阳性细胞散在分布。T组大鼠脑内阳性细胞面密度较N组和NR组升高(P〈0.01),肿瘤区可见大量强阳性的胶质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TR组大鼠与T组相比,肿瘤区及周围脑区阳性细胞面密度明显增加(P〈0.01)。(2)方差分析显示:TR组和T组大鼠外周血TNF-α和IL-1β含量显著高于N组和NR组,TR组高于T组(P〈0.01)。结论脑胶质瘤大鼠γ刀治疗后,脑内TNF-α和IL-1βmRNA表达较治疗前增多,外周血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这些变化可能与γ刀照射后胶质瘤大鼠体内免疫状态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血清TNF-α和IL-8的影响。方法:36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雾致伤组(ALI组)和卡托普利干预组(CAP组)。CAP组腹腔注射卡托普利(5 mg/kg),对照组和ALI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5 min后复制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模型。致伤后5 min、5 h采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致伤后5 h检测血清TNF-α、IL-8浓度。结果:ALI组血清TNF-α、IL-8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AP组血清IL-8含量显著低于ALI组(P〈0.05),动脉血气明显改善,TNF-α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卡托普利能降低ALI大鼠血清IL-8浓度,对TNF-α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51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均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其中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组),余24例为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后5、10、15和20 d时血清CRP、IL-1β、TNF-α、NO、MDA含量及SOD活性,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治疗后第5、10 d,阿托伐他汀组CRP、IL-1β、TNF-α、NO、MDA含量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SOD活性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第15、20 d时,两组患者血清CRP、IL-1β、TNF-α、MDA、NO含量及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第20 d时,阿托伐他汀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早期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对急性脑出血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Gz暴露后大鼠肺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水平+Gz作用后,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氧化和抗氧化物含量和蛋白总量的变化,以及BALF中白细胞(WBC)总数和分类的变化,了解持续性高加速度引起的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 G组、+10 G组和+15 G组(n=5).采用梯形+Gz曲线,+5 G和+10 G各暴露90 s,+15 G暴露30 s,并间隔30 min重复3次.于暴露后4 h取大鼠腹腔静脉血、BALF及肺组织,测定血清和BALF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总蛋白(TP),BALF中WBC及分类.结果 +Gz作用后,血清和BALF中IL-1和TNF-α、肺组织匀浆中MDA和TP含量、BALF中WBC和多核细胞均明显增加,且随着+Gz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SOD含量减少.但IL-8变化不明显.结论 +Gz暴露后,大鼠肺组织局部炎性细胞和炎性细胞因子增加、氧化抗氧化失去平衡,提示炎症细胞和炎症细胞因子在持续性高加速度引起的大鼠肺脏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黄体酮对脑外伤后脑组织内炎症反应信号转导因子核因子-κB(NF-κB)、炎症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创伤性脑外伤(TBI)继发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Freeney法造成大鼠脑挫裂伤模型,在伤后1、3、5、7天不同时相点用ELISA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组大鼠脑组织中NF-κB、TNF-α、IL-1β水平的变化.结果 伤后注射黄体酮治疗组脑组织NF-κB、TNF-α、IL-1β 3种炎性因子水平均比脑创伤组低(P<0.05).结论 注射黄体酮能降低脑外伤后炎性信号因子表达,减轻脑外伤后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对脑组织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复方丹参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是否能抑制休克后早期炎症反应,从而防止失血性休克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的发生.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A组)、失血性休克组(B组)和失血性休克丹参组(C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采用化学反应法测定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 失血性休克组血清IL-1β、IL-6、TNF-α及MD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丹参治疗组与失血性休克组比较,丹参治疗组血清IL-1β、IL-6、TNF-α及MDA浓度显著降低(P均<0.05),而SOD活性显著升高(P<0.06).结论 复方丹参能有效抑制失血性休克后早期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强SOD的活性,从而抑制休克后早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大鼠急性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右美托咪啶组(Dex组)、右美托咪啶+育亨宾组(Dex+Yoh组),每组8只。IR组制备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Dex组通过尾静脉以5μg/(kg·h)的速度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啶1h,余同IR组。Dex+Yoh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前10min,静脉注射育亨宾1mg/kg,其余同Dex组。分别测定血清AST、ALT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自细胞介素-6(IL-6)浓度,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IR组血AST、ALT、TN-α、IL-6,肝组织MDA水平显著增加,SOD水平下降(P〈0.05);与IR组比较,Dex组血AST、ALT、TNF-α、IL-6下降(P〈0.05),肝组织SOD水平升高,MDA水平下降(P〈0.05),Dex+Yoh组无显著变化(P〉0.05);形态学上,病理损伤程度与生化指标相符合。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是激活d,肾上腺素受体,抑制氧自由基反应和炎性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白藜芦醇治疗前后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的浓度变化,以探讨白藜芦醇的脑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创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分伤后3、12、24、48、72 h共5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每组动物5只,Feeney法自由落体致伤动物,治疗组给予白藜芦醇(50 mg/kg体重)腹腔注射治疗,伤前一天治疗一次,伤后每天治疗一次,直至采血时间点;对照组同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创伤组不予治疗,正常喂食水。分别于伤后各时间点股静脉取血,静置分层后离心,取血清低温保存,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1β浓度。结果:伤后治疗组TNF-α和IL-1β浓度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TNF-α和IL-1β在创伤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减少伤后血清TNF-α和IL-1β浓度,减轻炎症反应,对脑创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媛媛  张建荣  耿燕秋  张艳霞 《武警医学》2016,27(12):1209-1213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大鼠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水治疗组及左卡尼汀治疗组。肌内注射50%甘油建立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模型,盐水治疗组、左卡尼汀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左卡尼汀。测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肾脏TLR4、NF-kB;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肾脏IL-6、TNF-α。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及盐水治疗组CK、BUN、Scr、TLR4、NF-kB、IL-6、TNF-α及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评分均明显升高(F=9.12~211.77,q=5.40~20.3,P<0.05);与模型组相比,左卡尼汀治疗组CK、BUN、Scr、TLR4、NF-kB、IL-6、TNF-α及ATN评分水平明显降低(q=4.37~16.03,P<0.05)。结论 左卡尼汀缓解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抗免疫炎性反应通路TLR4/NF-kB有关。  相似文献   

14.
叶忠峰 《西南军医》2011,13(4):615-617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多项血清因子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8年1月~12月我院的65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6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血清进行Aβ40、Aβ42、IL-1β、IL-6、TNF-α、VEGF、SOD及MDA水平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Aβ40、IL-1β、IL-6、TNF-α及M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Aβ42、VEGF、SO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极大的相关性,经比较,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多项血清因子水平均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较大的相关性,可为其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高压氧(HBO)处理对心肌炎模型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4~5周龄的SPF级SD雄性大鼠30只,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和HBO组。对照组仅给予1 ml/kg的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不作其他处理;模型组和HBO组采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尾静脉注射法构建大鼠心肌炎模型;HBO组模型大鼠进行HBO处理。连续处理6 d后,采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获得大鼠超声心动图,并采集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EF)、短轴收缩率(FS),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等数据。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钠肽(BNP)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将大鼠安乐死后取心肌组织,一部分HE染色后用于心肌组织形态学观察,另一部分研磨后,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表达水平。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EF、FS、+dp/dtmax、-dp/dtmax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BO处理后,HBO组EF、FS、+dp/dtmax、-dp/dtmax较模型组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IL-6、IL-1β、TNF-α、BN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HBO处理后,HBO组IL-6、IL-1β、TNF-α、BNP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对照组大鼠心肌组织无炎性细胞局灶性浸润;模型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具有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血管内可见渗出粉红色的蛋白黏液;HBO组心肌炎性细胞浸润,但较模型组轻,可见心肌细胞水肿。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OD以及血清中CA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而MD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HBO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OD以及血清中CA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MD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处理可通过抑制心肌炎模型大鼠体内的炎性反应,缓解氧化应激损伤,从而改善大鼠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曲克芦丁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分泌炎性因子PGE2、IL-1β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关节炎模型;在致炎后14 d,分别以曲克芦丁18、36、72 mg/kg灌胃给药8 d,用阿司匹林30 mg/kg作灌胃给药为阳性对照。取上述各组的关节滑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培养滑膜细胞上清液中IL-1β、TNF-α和PGE2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对侧和前肢关节明显肿胀,培养滑膜细胞上清液中IL-1β、TNF-α和PGE2的水平也明显增加。用曲克芦丁36、72 mg/kg给药8 d后,可显著降低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过高的PGE2、IL-1β和TNF-α水平。经相关性分析表明,曲克芦丁减轻关节肿胀与其抑制滑膜细胞产生PGE2、IL-1β和TNF-α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7、0.9432和0.9258。结论曲克芦丁对佐剂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抑制关节滑膜细胞异常分泌PGE2、IL-1β和TNF-α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参茸益精片对高原脑水肿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高原脑水肿患者给予高压氧、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基础治疗。随机分组:31例同时服用参茸益精片(观察组),30例不加用参茸益精片(对照组),两组治疗14 d后,通过ELISA及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IL-1β、MMP-9、TNF-α含量水平。于治疗14 d后根据Glasgow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参茸益精片治疗前,两组血清中IL-1β、MMP-9、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茸益精片治疗14 d后,上述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 (P<0.01)。结论 参茸益精片可以降低高原脑水肿患者血清中IL-1β、MMP-9、TNF-α含量,可减轻缺氧损伤,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宋冬林  王玉良 《武警医学》2022,33(4):281-286
目的 观察木香烃内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0只雄性SD大鼠,正常组12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给予高脂高糖饮食喂养8周后,以鼠尾静脉注射STZ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糖尿病组、胰岛素组、木香烃内酯低剂量组(10 mg)和高剂量组(20 mg).给药后每周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测量体重、血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天普洛安)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TNF-α及IL-6的影响,试图寻找一种预防或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有效途径。方法 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每组24只。照射组及治疗组动物麻醉后,行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一次,剂量为25 Gy。照射组照射后通过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0?000 U·kg-1·d-1),共计7 d。对照组和照射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照射后2 h、4、8和24周处死动物,取部分肺组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另提取组织蛋白用免疫印迹杂交方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血清中IL-6水平。所有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照射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及血清中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并在第4周时达到顶峰(q=5.63、6.21,P<0.01);治疗组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第4周时也增加明显,但是与照射组相比明显下降(q=4.97、7.42,P<0.01)。结论 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时TNF-α及IL-6水平明显升高,在放射性肺损伤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乌司他丁能显著降低其水平,并抑制炎性反应,从而能有效地防治放射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