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学龄前儿童性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儿童的性相关行为表现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开展早期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深圳市福田区3所幼儿园共600名儿童,用自行设计的学龄前儿童性教育问卷调查表(家长用)进行儿童性心理行为问题调查.结果 共收回514份有效问卷,有性相关行为表现的儿童共314名,占61.1%.其中前五位性相关行为表现排序为抚摸生殖器、看父母洗澡、看小朋友上厕所、做新郎新娘游戏、喜爱异性的服装和玩具;多数家长认为学龄前儿童有必要进行早期性教育.结论 提高教育者的性知识水平和性教育意识,在家庭生活中正确引导,在幼儿园开设科学的早期性教育课程,是培养儿童健康性心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学龄前期儿童早期性心理教育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调查学龄前期儿童早期性心理教育现状,了解家长及教师早期性教育观念,作为进一步确定早期性教育时间、内容和形式的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3所幼儿园学龄前期儿童家长514人,幼师102人,应用问卷法进行调查.结果 认为应从3~5岁开始性教育的家长占43%,教师占27.65%;认为早期性教育很有必要的家长占80.35%,教师占60.25%;有早期性教育经历的家长占40.55%,教师仅占3.92%;问过有关性问题的儿童占95.91%,有过相关性行为的儿童占61.09%;认为学龄前儿童性教育主要内容是"帮助孩子确认自己性别"的家长(80.54%)和教师(60.64%)人数均占首位.结论 建议性教育应从幼儿园阶段开始,教育内容主要围绕生命形成和性别异同,编制适宜教材、摸索健康教育方法、培训家长和教师、加强早期性教育重要性的宣传是实施儿童早期性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查学龄前期儿童早期性心理教育现状,了解家长及教师早期性教育观念,作为进一步确定早期性教育时间、内容和形式的依据.[方法]问卷法随机整群抽取3所幼儿园学龄前期儿童家长514人,幼师102人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应从3~5岁开始性教育的家长占43.OO%,教师占27.65%;认为早期性教育很有必要的家长占80.35%,教师占60.25%;有早期性教育经历的家长占40.55%,教师仅占3.92%;认为学龄前儿童性教育主要内容是"帮助孩子确认自己性别"的家长和教师人数均占首位(80.54%和60.64%). [结论]培训家长和教师、加强早期性教育重要性的宣传是实施儿童早期性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有效方法,为学龄前儿童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某幼儿园的181名儿童及其家长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基线调查,并分别对儿童、家长及教师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干预后再次调查,并对教师和领导进行座谈。结果家长部分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知识的知晓率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部分健康知识持有率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不吃零食、油炸食物等行为持有率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儿童不喝碳酸饮料、不吃洋快餐等行为持有率在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健康教育要针对儿童个体特点,采用儿童、家庭、学校相结合的综合健康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学龄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早期性教育的开展提出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514例儿童家庭及102例幼师进行早期性教育问卷调查.[结果]80.4%的家长和59.8%的幼师支持开展早期性教育,80.5%的家长和60.8%的幼师认同开展早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小孩确认自己的性别,69.6%的家长和85.3%的幼师在性教育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不知从何说起,性知识知晓合格率家长为80.4%,幼师为89.2%.[结论]早期性教育应在3~5岁开始,开展学龄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家长、幼师性生理、心理知识水平,家长有意识开展早期性教育,幼儿园有计划开设性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前来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卫生知识培训的52踟名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成绩较好的仅占17.39%,一般的占49.11%,较差的占33.50%;卫生行为较好的占29.73%,一般的占34.87%,较差的占35.40%。结论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行为均不理想,加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普及和行为干预是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深圳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KAP)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前来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卫生知识培训的5280名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率高的仅占17.39%,中的占49.11%,低的占33.50%;卫生行为好的占29.73%.中的占34.87%.差的占35.40%。结论 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知识、态度、行为均不理想。因此,加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普及和行为干预是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对学龄前儿童常见健康问题的干预效果,探索适合儿童特点的健康教育模式。 方法 利用自行编制的健康教育教材和配套玩教具,实施健康教育系列活动。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健康教育前后儿童及家长关于预防单纯性肥胖、龋齿及维生素A缺乏等的知识、态度及行为变化。 结果 健康教育后,家长及儿童大多数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有改善。尤其家长对维生素A缺乏相关问题正确回答率由19.34%~80.66%,增加到66.85%~92.27%,儿童对维生素A缺乏相关问题正确回答率由14.36%~46.96%,增加到67.96%~80.11%,预防维生素A缺乏所有知识及行为的持有率显著提高(P<0.01)。 结论 针对学龄前儿童身心特点,以儿童为主体,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医教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可明显提高儿童及家长对于健康教育的依从性,有效改善其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9.
单纯性肥胖儿童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江苏省淮安市直属机关幼儿园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中开展儿童肥胖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干预前后家长和教师相关知识态度的转变情况以及儿童和家长的相关行为转变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教师对“不吃早餐对儿童减肥没有帮助”、“不吃宵夜对儿童减肥没有帮助”、“吃素对儿童减肥没有帮助”和“吃减肥药对儿童减肥没有帮助”的知晓率分别为96.3%、27.5%、73.8%和95.0%,均比对照组高(P〈0.01)。干预组家长对“肥胖对儿童健康有影响”、“心理因素可能诱发肥胖”、“儿童肥胖可能引起心理疾病”和“儿童肥胖可能引起内分泌疾病”的知晓率分别为12.7%、92.4%、68.4%和71.4%,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儿童或家长的健康相关行为持有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对于教师、家长的肥胖相关知识的认识和儿童及其家长的肥胖相关健康行为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改善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和家长对饮食行为认知态度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存在饮食行为问题儿童,对其及其家长进行6个月的健康教育,再次问卷调查,分析干预前后儿童饮食行为和家长认知态度的改变。结果共317人,其中男童176人,女童141人通过健康教育,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得到改善,干预前的挑食(67.2%)、吃饭慢(24.0%)、饭前吃零食(13.6%)、吃饭时玩(26.8%)、吃饭地点不固定(13.2%)、不愿尝试新食物(28.4%)和吃饭含饭(19.6%)等行为问题干预后分别下降为48.3%、17.0%、6.0%、17.7%、4.7%、21.5%和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显著提高,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认知态度也有所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家长和学龄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干预前后城市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为探索有效的基层免疫规划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个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社区,抽取暂住期在6个月以上的0~4周岁流动儿童家长234人,开展干预前调查,并在实施多形式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从43.47%提高到86.17%(χ2=1 028.87,P<0.01),具有免疫规划积极态度的比例从46.26%提高到85.15%(χ2=314.10,P<0.01),具有免疫规划积极行为的比例从42.95%提高到92.95%(χ2=268.61,P<0.01)。[结论]流动儿童家长的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具有积极态度和行为的比例均偏低,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的知信行,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  相似文献   

12.
俞红  吴清  龚研宁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5):2124-2126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转变,对家长老师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所研究的社区儿童分为较完整干预组(792人)和部分干预组(505人),同时180名家长老师也纳入干预计划。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处方、感统训练、培训保健医生、老师等。干预1年后用CBCL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儿童心理行为KAP调查表测评。结果:干预后儿童行为各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下降。完全干预组与部分干预组的效果明显:无论是合格率还是优良率,干预后家长老师有关儿童心理行为的知识、态度及行为较干预前具有明显的改善。结论:综合干预能较好地降低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提高和改善老师处理儿童心理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项目终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提高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水平、使之养成良好口腔卫生行为习惯、降低龋患率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随机选取两所幼儿园中班150名幼儿及150名幼儿家长与85名教师作为实验组,对幼儿、家长、教师进行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两年后,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选取另两所学生来源与实验组差不多的幼儿园140名幼儿作为对照组,不进行特殊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两年后比较两组幼儿龋患率。结果实验组家长与教师的口腔保健知识干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幼儿口腔卫生习惯明显改善,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的幼儿龋患率与干预前比下降了3.8%,对照组幼儿龋患率比原来上升了8.5%,但两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项目所实施的口腔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是有效和可行的,该模式可在幼儿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现状,分析家长文化程度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行为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按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潍坊市城区700名学龄前儿童,对其家长进行面对面现场调查。采用构成比、率和x。检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7.9%的家长主要通过广播、电视及网络获取口腔保健知识。有90.2%的儿童家长认为口腔健康很重要,但家长对部分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并不高。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口腔保健知识越好,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也越好(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存在问题,家长的文化程度影响其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应通过提高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水平来提高儿童口腔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及幼教人员对手足口病防治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211名幼教人员和196名儿童家长。结果89.3%的儿童家长听说过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基本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1.1%。幼教人员全部听说过手足口病,总知晓率为82.1%。7项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卫生行为,儿童家长中有5项的正确率超过90%,幼教人员均达90%以上。日常生活的健康卫生行为形成率中,儿童家长10项有7项达90%以上,幼教人员11项均达90%以上。不同儿童家长手足口病基本知识的知晓与防控行为情况,居住城镇的高于居住在农村的,45岁以下的高于45岁以上的,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高于初中及小学文化程度的。公办园教师的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和个别教育孩子的正确卫生行为率高于民办园教师。结论萍乡市儿童家长及幼教人员掌握了一定的手足口病防控知识,但手足口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和正确卫生行为率仍较低,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大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健康宣教力度,对民办幼儿园、农村、低文化水平、老年监护人要采取针对性的、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16.
贵阳市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贵阳市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识与饮食态度及行为(KAP),以便为儿童营养知识宣传与相关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500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KAP问卷调查。结果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及格率为60%,蔬菜水果、人体所需营养素、儿童肥胖等知识点正确率更低,低于26%。79.6%的家长具有较好的饮食态度,但儿童家长均存在一些不良饮食行为。结论应积极向家长宣传儿童健康所需营养知识和/或进行营养干预,纠正家长错误的饮食态度及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帮助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桂林市学前儿童蛲虫感染健康干预及效果.方法 3年抽取学前儿童1 584名,采用透明胶纸粘肛法检查蛲虫;对幼儿家长、幼儿教师1 678名进行问卷调查;卫生宣教.结果 桂林市幼儿蛲虫感染率为2008年5.30%、2009年3.90%、2010年1.78%,3年学前儿童蛲虫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干预后,蛲虫感染率下降明显.结论 学前儿童蛲虫感染状况不容忽视,防治重点是加强卫生宣教和健康干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早防早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本市高中生对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性态度、性行为和性教育现状,探索开展青少年性教育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方法 对吴江市2所重点中学和1所职业中学1 980例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女生初潮年龄最早在9岁,12岁以前占69.17%(837/1 210);男生首次遗精年龄最早在11岁,12岁前占28.96%(223/770);男女生对早恋持赞成态度的分别为56.23%(433/770)和43.64(528/1 210),谈过恋爱的分别为48.83%(376/770)和26.53%(321/1 210),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态度的分别为41.82%(322/770)和8.10(98/1 210),出现性困惑或性冲动向父母请教的分别为6.10%(47/770)和33.97(411/1 210),家长对性健康教育避而不谈的分别为70.00%(539/770)和54.05%(654/1 210);学校有开展性健康教育情况少于30%;男生的性知识的主要来源于同学、课外书和老师,女生主要来源于同学、老师和家长. 结论 高中生性知识掌握程度不高,中学生在校性教育匮乏,其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存在不足,其性态度、性观念、性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应探索有效的性知识的健康教育方式,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中学生性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青少年学生掌握必要的性知识和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初中生家长对子女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态度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用多阶段非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7个地理大区共选取2 895位初中生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中,有861名父亲(85.8%)和1 560名的母亲(90.6%)认为父母应该对子女进行性健康教育.458名父亲(54.1%)和789名母亲(51.6%)认为13~15岁是进行相关教育的最佳时期.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孩的家长更愿意对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OR=1.35,95%CI:1.04~1.75),孩子的年级越高,家长对其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态度越消极(x2=13.238,P<0.01);女性家长更乐意对子女开展性健康教育(OR=1.47,95%CI:1.12~1.93),家长对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意愿随着家长教育程度的升高而升高(x2=31.583,P<0.01).职业为工人/农民的家长,对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态度相对较消极(OR=0.58,95%CI:0.36~0.93).此外,相对于年收入较低的家长,收入高的家长更愿意对子女开展性健康教育(x2=17.055,p<0.01).结论 应通过多渠道有针对性的对初中生家长开展关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方面的宣传培训,提高我国青少年学生性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从而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