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138例自发性气胸病人进行粘连松解、肺大疱切除及胸膜闭锁等处理,总结分析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结果:134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1d可起床活动,伤口疼痛轻,术后第2~3d胸片示肺复张良好并拔除胸引流管,平均住院时间为5d;全组有4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2例行胸穿抽气后治愈,另外2例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美容效果好,不易复发等,值得有条件的临床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腋下小切口切除肺大疱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自发性气胸96例,根据CT检查结果、胸膜粘连程度,或患者不愿意接受胸腔镜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分为中心静脉穿刺导管胸膜腔内置管抽气和注药组(对照组)21例,胸腔镜下腋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组(观察组)75例,比较两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术后治愈时间4~9天,平均7天,7年内复发率28%;观察组3~5天,平均4天,7年内无复发,两组治愈时间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腔镜下腋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1995年4月-2008年12月,我们经电视胸腔镜(VATS)同期治疗双侧自发性气胸或肺大疱8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双侧自发性气胸或肺大疱89例,其中男69例,女20例,年龄:15~68(平均27.6±11.5)岁.30岁以下者60例,占总例数的67.42%.入院时诊断双侧自发性气胸33例;双侧肺大疱8例;一侧气胸另一侧肺大疱48例.全部病例均经胸部CT检查确诊.病史3 d~20年.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9年1月~2006年3月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肺大疱破裂)83例,效果满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42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秋玲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502-150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006-03~2009-09河南煤化集团鹤壁煤业公司总医院心胸外科42例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并对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制定护理措施。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无复发。结论: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较好,护理方便,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X线透视配合下电视胸腔镜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10 3例自发性气胸病人施行电视胸腔镜手术 ,其中原发性气胸 79例 ,继发性气胸 2 4例 ;手术指证为 :(1)气胸有反复发作史 ,(2 )胸腔闭式引流后仍持续性漏气 (>7d)者 ,(3)合并有血胸、胸腔积液者 ,(4)初次发作CT扫描发现有明确的肺大泡者。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 ,中转开胸率为 2 .91% ,复发率为 0 .97% ,并发症发生率为 3.81% ,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 5 .6d。结论 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一种优于常规开胸手术和内科保守治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2004年5月-2005年7月,我们选择了37例自发性气胸的年轻病人,借助3mm针型电视胸腔镜完成了肺修补和肺大疱切除术,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自发性气胸现多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其技术已日趋成熟,我们自2009年5月起,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4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9年5月—2012年9月,共完成电视胸腔镜手术45例,男42例,女3例,年龄15~53(26.36±8.9)岁,术前患者均有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查体:患侧  相似文献   

9.
电视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07~2009-075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的临床资料,并与既往4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常规开胸手术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所有病例术中均不使用昂贵的一次性材料,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5~41个月,无术侧复发。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总并发症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微创、安全、经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2月~2006年12月,我们利用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青年自发性气胸22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22例均为青年男性军人;年龄18~25岁,平均22岁。其中右侧气胸7例,左侧气胸15例。导致原因:武装越野5例,国防施工6例,器械训练4例,军事训练7例。初发5例,复发17例。症状:患侧胸痛22例,胸闷18例,咳嗽15例。瘦长体型者16例。1.2方法术前经患侧第6肋间放置胸腔闭式引流,胸部常规CT检查了解有无肺大疱或肺不张。手术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健侧卧位,单肺通气。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后,经引流管口放入胸腔镜,探查胸腔,了解破裂肺大疱位置、大小及数量;沿肋间方向,切开腋下第3肋间皮肤、皮下组织5cm,牵开胸大肌、背阔肌,电刀切开肋间肌、胸膜,小牵开器撑开切口。术中见直径约1.0cm破裂的肺大疱17例,仅见肺尖部脏层胸膜约0.3cm裂口5例。将破裂的肺大疱提至切口下方,缝扎后切除;脏层胸膜裂口者直接缝合。干纱布摩擦胸膜,关闭切口,经原引流口再次放置引流管接水封瓶。术后48~72h拔除引流管后下床活动,7天后拆线、出院。1.3结果本组病例随访20例,失访2例。...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小脑出血62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62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外科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治疗疗效。方法根据意识障碍、病情演变过程、颅脑CT所见等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对62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进行脑室引流术、血肿引流术、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结果15例行侧脑室钻孔引流术,11例行血肿引流术,22例行后颅窝开颅清除血肿,14例行后颅窝开颅及侧脑室外引流术。其中治愈25例,好转22例,无效6例,死亡9例。结论早期诊断,根据临床特点及颅脑CT见血肿部位与血肿量行个体化外科手术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治疗效果主要与意识状态和血肿类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