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7年12月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患者15例,均于伤后10 d内手术,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1~65岁,平均45.6岁.骨折部位:T<,11>骨折1例,T<,12>骨折4例,L1骨折7例,L2骨折2例,L3骨折1例.术前进行脊柱正、侧位摄片、CT和MRI检查,评价椎体、椎管、椎间盘及韧带损伤情况.根据脊柱骨折Magerl分型:A3型骨折10例,A2型骨折3例,A1型骨折2例,进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随访观察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65~110 min,平均82 min.术中失血20~50 ml,平均35 ml.无转为开放手术患者,无神经损伤或其他并发症.随访3~11个月,平均7.6个月.Cobb角由术前(15.7±6.3).减少为术后(3.5±1.2)..CT检查显示与术前比较椎体后缘骨块复位良好.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与开放手术比较具有组织损伤轻、出血少和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关节镜在膝关节及周围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关节镜在膝关节及周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9月- 2005年12月,46例膝关节及周围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手术,其中36例顺利行镜下手术,10例术中增加小切口下手术。本组镜下手术患者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18~52岁,平均30.5岁。髌骨骨折(均为横形骨折及纵形骨折)26例,股骨远段骨折4例,胫骨平台及髁间嵴骨折6例,均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髌骨骨折采用克氏针或空心螺钉+张力带钢丝固定;股骨远段骨折采用逆行髓内钉固定;胫骨平台骨折采用空心螺钉固定;胫骨髁间嵴骨折采用穿钢丝或空心螺钉固定。结果本组平均住院日8d,随访3个月~3年,平均14个月,全部骨性愈合。膝关节伸屈功能正常32例,4例术后屈曲轻度受限,平均减小15°,膝上10cm大腿周长平均比健侧缩小1.1cm(0.6~2.0cm),2例膝关节术后轻度疼痛。髌骨骨折、胫骨平台及髁间嵴骨折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6.5+7.6)分。结论关节镜应用于膝关节及周围骨折能起到良好监护作用,可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有效内固定,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应用闭合复位顺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方法治疗新鲜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年8月-2008年4月,采用闭合复位顺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技术治疗新鲜股骨干骨折170例。男114例,女56例,平均34.4岁。骨折按AO分型:A型40例,B型47例,C型83例。结果:148例获平均随访19个月。手术时间各型平均为85—1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30ml。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4.8个月。术中、术后观察到并发症29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闭合复位顺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新鲜股骨干骨折具有损伤小、失血少、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的优点,是新鲜股骨干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根据三踝骨折分型选择手术体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月29例三踝骨折患者作为病例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男21例,女8例;年龄20~67岁,平均41岁.根据Lauge - Hansen分型:旋前外旋型9例,旋前外展型1例,旋后外旋型17例,旋后内收型2例.患者均根据骨折分型并结合CT片选择相应的体位,其中单纯俯卧位10例,侧俯卧位改仰卧位15例,单纯仰卧位4例.对照组29例,其中旋前外旋型9例,旋前外展型1例,旋后外旋型17例,旋后内收型2例.全部患者采用先仰卧位再改为俯卧位的手术体位.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结果 病例组2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 36个月,平均21个月.骨折复位效果满足:(1)恢复了踝穴的正常解剖关系;(2)踝关节负重面与小腿纵轴线垂直;(3)踝关节面平滑.平均手术时间:病例组102.5 min,对照组156.8 min.平均出血量:病例组145.6 ml,对照组270.3 ml.平均切口愈合时间:病例组14.6 d,对照组19.3 d(P <0.05).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病例组14.2周,对照组15.4周(P>0.05).结论 对于三踝骨折,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体位,可以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33例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R)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5年12月-2006年10月,使用PFNAR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42~90岁,平均74.8岁。按AO分型:A2型25例,A3型8例,按Evans-Jensen分型,Ⅱ型9例,Ⅲ型24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手术时间35~70min,平均45min。术中出血量100~350ml,平均170ml。术后20例患者得到6~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7.3个月,随访率达到61%。骨折全部愈合,时间为11~17周,平均14.3周。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7例,良2例,中1例,优良率为95%。结论PFNAR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粉碎性或骨质较差者,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出血少、固定可靠、骨量丢失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1981~1990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尺桡骨骨干骨折1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30例中男108例、女22例,年龄16~68岁,平均28.5岁。开放性骨折25例,双骨折45例。右侧96例、左侧34例;尺骨骨折78根、桡骨骨折97根,共计175根。不稳定性骨折95例,手法复位失败而手术者55例。骨折原因以跌伤最多,共106例,其它为辗压伤、撞击伤等。受伤至入院时间均在1周内,最短为30min。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尺桡骨同时骨折6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晓华 《人民军医》1999,42(6):325-326
1986~1997年,我院手术治疗尺桡骨同时骨折6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43例,女21例;年龄13~68岁,其中21~30岁37例,占58%。闭合骨折29例,开放骨折35例。伤后至入院时间:闭合骨折2h~17d,平均15h;开放骨折1~13h,平均4.6h。开放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按蔡汝宾等[1]提出的方法分级:级11例,级16例,级8例。1.2 骨折类型 桡骨粉碎骨折34例,其中合并尺骨粉碎骨折21例,斜形或螺旋形骨折11例,横断形骨折2例;桡骨斜形或螺旋形骨折19例,其中合并尺骨粉碎骨折6例,斜形或螺旋形骨折12例,横断形骨折1例;桡骨横断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Ethibond缝线联合Endobutton钢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7月~2012年8月对23例膝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Ethibond韧带缝线联合Endobutton带袢钢板止点重建术,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25~66岁,平均38.5岁。术中使用Ethibond缝线,横穿撕脱骨折腱骨联合区,经韧带两侧胫骨骨隧道拉到胫骨内下方,固定在胫骨前方Endobutton钢板上。结果手术时间45—70min,平均55min。23例均随访11—24个月,平均17.5个月。术后6个月,所有骨折均获愈合,未出现骨折移位及膝关节不稳;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6~97分。结论关节镜下韧带缝线联合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膝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微创内固定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老年胸腰推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65 ~78岁,平均70.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7±1.1)d(3~7 d).损伤节段:T112例,T12 6例,L18例,L2 5例.均行PKP治疗.术后评价后凸Cobb角、后凸Cobb角矫正度数以及后凸角矫正丢失度数,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结果 所有患者获26 ~56个月随访,平均34.2个月.手术时间平均98.7 min(80~ 12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2.8 ml(30~85 ml),术后开始下地时间平均18.2 h(8~19 h),术后1周VAS评分为(0.9±0.6)分,术后X线片示后凸Cobb角平均矫正10.4°,随访24个月以上Cobb角平均丢失1.8°,过伸过屈动力位X线片示固定段无异常活动,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或邻椎骨折. 结论 采用微创内固定结合PKP能快速消除疼痛和恢复功能,是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2000年2月-2004年10月,我们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骨折14例,疗效满意。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 14例中,男11例,女3例;年龄18~54岁,平均26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9例,交通事故4例,扭伤1例。单纯距骨骨折4例,合并其他伤10例。开放性距骨骨折3例。影像学检查:距骨颈骨折7例,距骨头骨折2例,距骨体骨折4例,距骨后突骨折1例。按照Howkin法分类:Ⅱ型8例,Ⅲ型4例,Ⅳ型2例。手术时间为伤后2h~7天。  相似文献   

11.
肩胛颈骨折的分类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肩胛颈骨折的分类及手术治疗. 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8例肩胛颈骨折进行回顾分析.男12例,女6例;年龄17~62岁,平均41岁.全部行CT检查.根据Hardegger分型,解剖颈骨折10例,外科颈骨折8例;按照Miller分型,ⅡA5例,ⅡB6例,ⅡC6例,ⅡB+ⅡC1例.15例有合并损伤.手术入路为后外侧入路9例,改良Judet入路6例,前后联合入路3例,应用重建钢板和拉力螺钉固定骨折. 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70个月,平均25.5个月.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疗效,平均73分(35~95,中位数75.5).并发复位不良2例,肩关节不稳定1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 结论肩胛颈骨折成角畸形孟极角<20°、骨折移位≥10 mm、合并浮肩损伤或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损伤时,应早期手术治疗.预后影响因素主要为合并损伤、复位质量、固定坚强程度、肩袖损伤及术后康复等.  相似文献   

12.
赵皖平  王素芬  李代庆 《武警医学》2014,(11):1143-1146
上颌骨位于面部中份,与鼻骨、颧骨和其他颅面骨相连,上颌骨骨折是颌面部常见的骨折之一[1]。武警浙江总队医院口腔科于2004-01至2013-12采用非手术治疗上颌骨骨折46例,疗效较好。1.1一般资料46例中,男39例,女7例;年龄18~67岁,平均(39.6±10.2)岁。车祸致伤29例,摔伤9例,打击伤6例,其他原因2例。骨折Left分型及合并伤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2007年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前路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的98例颈椎骨折脱位病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本组手术时间90—180min(平均130min),出血量200~3000ml(平均400m1),无术中并发症。76例获得随访的合并脊髓损伤的病例中,除30例A级者未见神经功能改善外,其余46例均有1~3级改善,平均改善1.7级。结论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确切、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涉及腰骶关节的不稳定型骶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治疗的不稳定型骶骨骨折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28~51岁,平均38.7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查体是否合并神经系统损伤、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骨折分型;根据骨折解剖区域不同,按照Denis分型:Ⅱ区2例,Ⅱ区+Ⅲ区5例,Ⅰ区+Ⅱ区+Ⅲ区3例。其中根据Gibbons评分标准:1分4例,3分3例,4分3例。手术方式采用经后路骶神经孔减压+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骶骨椎弓根螺钉[和(或)髂骨螺钉]重建腰-骨盆环稳定性。随访根据Majeed及Gibbons评分评估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00~210min,平均130min;术中出血量300~700mL,平均480mL。1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个月,患者均骨性愈合。涉及Ⅱ区2例恢复良好,神经功能无明显异常;Ⅱ区+Ⅲ区4例恢复良好,1例明显改善;Ⅰ区+Ⅱ区+Ⅲ区1例恢复良好,1例明显改善,1例改善不明显。结论对于涉及腰骶关节的不稳定型骶骨骨折,早期采取手术治疗往往是首选方案,而除摘除碎骨、解除神经根压迫外,还需重视重塑腰-骨盆环的稳定性。腰骶段的重建对于脊柱骨盆的整体稳定性有重要作用,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骶骨椎弓根螺钉和(或)髂骨螺钉系统能有效重建腰骶段受损结构,是治疗涉及腰骶关节的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腕舟骨骨折后骨不连7例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92~1995年收治腕舟骨骨折后骨不连7例,采用带骨间前动脉桡背侧支骨瓣转移治疗,全部骨性愈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6例,女1例;年龄15~42岁,平均27.5岁。左侧2例,右侧5例。受伤时间1年。伤后3例行石膏管形固定,1例行切开复位螺丝钉固定,2例行桡骨茎突切除开槽植骨,1例伤后未行任何治疗。术前X钱表现:骨折端硬化5例,近骨折端囊性变2例,均采用带骨门前动脉桡背侧支骨瓣转移治疗。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1.5个月,全部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不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1.2手术方法于腕关…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月~2004年1月,我们采用“Y”型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下段骨折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0~56岁,平均34.6岁。右侧26例,左侧24例。粉碎性骨折42例,开放性骨折14例,合并尺神经损伤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7~10天。  相似文献   

17.
李奇  邵振海 《人民军医》1998,41(3):145-145
1984年2月~1995年12月,我们对胫骨平台骨折10例经手术治疗失败后再次手术,现将第1次手术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0例中,男9例,女1例;年龄19~51岁,平均31岁。左侧7例,右侧3例。致伤原因:车祸6例,坠落伤4例。骨折类型按Hohl分类〔1〕:型5例,型1例,型2例,型2例。其中开放骨折4例,闭合骨折6例。合并交叉韧带损伤2例,半月板损伤1例。两次手术间隔时间1~8周,平均2.5周。再手术原因为第1次手术后摄片发现关节面整复不满意9例,其中3例术后骨折移位加重,4例与术前比较无变化,2例缺乏原始片作比较,1例因第1次术后伸膝受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胸骨骨折合并肋软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21年9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胸骨骨折合并肋软骨骨折患者78例,男性43例,女性35例;年龄18~60岁,平均42.0岁。胸骨角骨折14例,胸骨体骨折64例;单侧肋软骨骨折42例,双侧肋软骨骨折36例;患者均合并纵隔挫伤。受伤至手术时间0~2d,平均1.1d。根据胸部固定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行骨折切开复位内钢板固定手术,对照组行胸部护板胸壁外固定术。比较术前5min和术后1~7d静息和咳嗽咳痰时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相应时间点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FEV1)和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 FEV1%),疼痛持续时间,总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特点、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初期疗效. 方法 2006年3月-2007年6月,采用PFNA治疗3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17例,女21例;年龄35-93岁,平均65.4岁.按AO分类标准:31-A1型10例,31-A2型21例,31-A3型7例.所有患者均经骨科下肢牵引床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 结果 本组3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0 min(35~105 min),平均出血量100 ml(30~300 ml),1例术中发生主钉远端股骨干外侧皮质劈裂.随访4~19个月,平均13个月,1例因并发症长时间卧床,32例息肢基本恢复到伤前功能,5例患肢功能较伤前减退.1例术后6个月发生脑梗死,经治疗后搀扶下可以在室内活动.所有患者均获得1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9.5周.2例术后围术期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等并发症,其余患者均无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髋内翻等并发症.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0例,良13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87%. 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下床早、并发症少、内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转子间骨折,尤其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骨纵形骨折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应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治疗骶骨纵形骨折及疗效评价。方法牵引复位后,C形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骶骨纵形骨折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18~57岁,平均30.2岁。其中17例行骨盆前环固定,闭合复位耻骨支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固定9例,耻骨联合分离经皮拉力螺钉固定2例,耻骨支骨折合并耻骨联合分离经皮拉力螺钉固定1例,耻骨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5例。结果手术时间30~65min,平均42.5min。术后住院时问3~12d,平均6.5d。1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4个月,平均18.5个月。无骶髂部疼痛16例,轻度疼痛3例;18例均恢复原工作,1例术后再移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而发生医源性S1神经损伤。结论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骶骨纵形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问短,康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