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基因治疗方法中的反义技术,通过脂质体包裹反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基因导入人7402肝癌细胞株,研究肿瘤细胞表面MHC分子的表达和其对LA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反义IGF-I基因转染的人7402肝癌细胞,经潮霉素筛选后,Northern Blot分析显示反义IGF-I RNA表达阳性,MHC Ⅰ类和Ⅱ类抗原的表达水平高于亲本7402细胞。LAK细胞对反义IGF-I基因转染的人7402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亲本7402细胞组(P<0.05)。说明反义IGF-I基因转移至该肝癌细胞,可提高肿瘤的MHC Ⅰ类和Ⅱ类分子的表达,显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增强,并可提高LAK细胞对其杀伤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肝癌细胞CD80表达与MHC-I分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增山  隋延仿  叶菁 《癌症》2000,19(7):635-637
研究共刺激分子CD80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与MHC-1(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分子相互关系,,以探讨在肿瘤细胞所诱发的免疫排以应中共刺分子对抗的提呈机制的影响。方法: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将CD80基因转入肝癌细胞系HHCC,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MHC-I分子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LAK细胞转染前后的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表达CD80的肝癌细胞基表达MH  相似文献   

3.
热休克蛋白在递呈肿瘤抗原多肽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化学致癌剂诱发的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STA)与热休克蛋白(HSP)相关联。HSP本身不是TSTA,而是作为抗原递呈分子或抗原递呈辅助分子把TSTA递呈给T杀伤细胞(CTL)。HSP能广泛地与胞浆内多肽结合并表达在瘤细胞表面,直接激活γ/δ~ CD8~ 细胞,也能把多肽转运给经典MHC I(MHC Ia)类分子和类似I类(MHC Ib)分子,后两者分别激活α/β和γ/δ~ CD8~ T细胞,并使这两种CTL细胞发挥抗肿瘤效应。由于HSP在结合和递呈抗原时,不受MHC分子的限定性,因此用HSP-肿瘤多肽复合物作瘤苗,要比HLA-多肽瘤苗有更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永忠  张玲 《中国肿瘤临床》1997,24(11):845-848
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和基因重组人IL-2共同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备抗CD3单克隆抗体活化的杀伤细胞(CD3AK)。利用LDH释放法,观察顺氨氯铂(CDDP)和阿霉素(ADM)预处理人肝癌细胞系H-7402,对CD3AK杀伤该靶细胞的调节作用。ABC-ELISA法检测CDDP和ADM对H-7402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HLA-ABC、HLA-DR抗原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DDP(2.0μg/ml)、ADM(O.1μg/ml)预处理12h的H-7402细胞对CD3AK的杀伤敏感性显著提高(P<0.05);CDDP能够明显促进H-7402细胞表达ICAM-1、HLA-ABC分子(P<0.05);ADM预处理的肿瘤细胞表面三种分子的表达均未发生明显的变化。CDDP促进人肝癌细胞对CD3AK的杀伤敏感性可能与其上调了肿瘤细胞表面的ICAM-1分子有关。  相似文献   

5.
抗原致敏DC诱导CIK细胞对肺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并与单独LAK、CIK细胞的杀伤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常规诱导出DC、CIK、LAK细胞;用肺癌A549细胞提取的肿瘤抗原冲击D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经抗原冲击和未经抗原冲击后其表型变化;把CIK细胞、DC-CIK细胞、LAK细胞和DC-LA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肺腺癌原代细胞作为靶细胞,共分为4组,在10:1、20:1、50:1的效靶比时,进行杀伤试验,使用LDH释放法测定杀伤活性。[结果]DC经肿瘤抗原冲击后在镜下呈典型成熟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经肿瘤抗原冲击和未经肿瘤抗原冲击其表面分子CD40、CD80、CD86和HLA-DR的表达,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DC—CIK细胞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DC—LAK细胞、CIK细胞和LAK细胞(P〈0.05),随着效靶比的升高,DC-CIK细胞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随之增强(P〈0.05)。[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DC可诱导特异性CIK细胞,DC-CIK细胞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高于DC—LAK、CIK、LAK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肺癌细胞株A549和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常规诱导出DC、CIK、LAK细胞。用肺癌A549细胞提取的肿瘤抗原冲击D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经抗原冲击和未经抗原冲击后其表型变化。LDH释放法测定杀伤活性。[结果]DC经肿瘤抗原冲击后在镜下呈典型成熟形态,其表面分子CD40、CD80、CD86和HLA-DR的表达明显较未经肿瘤抗原冲击的DC高。DC+CIK细胞对A549和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CIK细胞、LAK细胞和DC+LAK细胞(P〈0.05),随着效靶比的升高,其杀伤效应随之增强(P〈0.05)。[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DC可诱导特异性CIK细胞,DC+CIK细胞对A549和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高于DC+LAK、CIK、LAK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转染融合基因(GM-CSF-survivin GM-ΔSur)的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方法 用jetPEI^TM-Macrophage转染体系,将构建的GM-ΔSur融合基因转染入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表面分子 HLA-DR、CD83、CD80、CD86表达的高低;用LDH法测定转染融合基因的DC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杀伤肿瘤细胞(HT-29和OVCAR-3)的能力。结果 转染融合基因的DC细胞中可检测到GM-ΔSur融合蛋白的表达;DC表面高表达HLA-DR、CD83、CD80、CD86;PHA/rhIL-2长期培养(21d)的T细胞CD8^+比例明显增加;转染融合基因的DC 对HT-29肿瘤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未修饰的DC的杀伤率。结论 GM-ΔSur基因转染修饰的DC能选择性诱导MHC-I类分子限制的CTL的特异性,显著提高DC的抗原提呈功能和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转染能否使肿瘤抗原冲击的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 在体外诱导出更强的抗肝癌免疫反应。方法:携IL18 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经肝癌细胞株HepG2冻融抗原致敏的DC(AdIL18HepG2/DC), FACS分析AdIL18HepG2/DC表面分子的表达, ELISA法检测IL18的分泌水平, 3HTdR掺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MTT法检测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杀伤效应。结果: AdIL18HepG2/DC较未转染DC能高水平地表达CD1a、CD11c、CD80、CD86以及HLADR;较未经IL18转染的DC分泌较高水平的IL18。AdIL18HepG2/DC 能非常有效地刺激自体T 细胞增殖(CPM 值为228 018±1 079),其刺激强度显著强于AdIL18DC、HepG2/DC、AdlzcZ/DC及DC(均P<0.05)。当靶细胞为HepG2时,AdIL18HepG2/DC诱导的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并且其杀伤能力与效应细胞数量成正比。结论: IL18 基因转染且肝癌抗原致敏的DC可以显著增强DC的特异性抗肝癌效应。  相似文献   

9.
人类干扰素(IFNS)在激发免疫应答链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已证明在干扰素的家族中,γ干扰素对瘤细胞抗原的表达有直接作用,同时对免疫效应分子群也有间接作用。在体外短期培养的人类原发性及转移性乳癌细胞系中加入重组的人类γ干扰素(IFN-γ)能显著增加与之相关的DF3(一种见于乳腺上皮鳞癌中的高分子糖蛋白)抗原、细胞内粘质分子I(ICA—I)及Ⅱ类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一Ⅱ)的表达。原发性乳癌细胞培养系中基本上都有HLA-I类抗原的高度表达,转移性乳癌细胞培养系中DF3、MHC-I抗原也有高度的表达.转移性乳癌细胞…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迄今发现的抗原呈递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近年来以DC为基础的肿瘤基因免疫治疗研究倍受瞩目。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以其高效和良好的靶向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本实验拟制备携带人AFP和SLC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于体外感染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DC,诱导DC产生特异性抗肝癌细胞免疫作用,观察其对肝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化疗和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肝癌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血细胞分离机采集CD34+造血干细胞,IL-4、GM-CSF联合TNF-α刺激CD34^+细胞分化为DC。并检测经Lenti-AFP/Lenti-SLC转染致敏后的DC对CTL增殖的影响,并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结果:经细胞因子刺激诱导培养的DC具有典型的分枝状突起,高表达CD1a、CD11c、CD80和CD86。MTT法检测Lenti-AFP/Lenti-SLC抗原冲击的DC能明显诱导CTL增殖。此CTL对表达AFP的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率显著性高于未转染DC组和无DC组(P〈0.05和P〈0.01),效靶比为50:1时杀伤效应达到最高峰(P〈0.01)。结论:Lenti-AFP/Lenti-SLC抗原转染的DC在体外可诱导同种CTL产生和增殖,后者对AFP阳性肝癌细胞株具有特异性杀伤效应,该方法为肝癌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尤文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疫苗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能力及临床初步应用的效果。方法:分离尤文肉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为DC细胞。Trizol法提取患者尤文肉瘤细胞总RNA,总RNA转染DC并于体外诱导特异性CTL克隆扩增。RT-PCR方法检测肿瘤总RNA加载的DC细胞内EWS-FLI1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和CTL的杀伤活性。在试验成功基础上,将成熟DC疫苗接种患者并测定免疫学OKT值。结果:RT-PCR测定显示尤文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细胞可以提呈肿瘤特异性抗原,并特异性地表达其特有序列EWS-FLI1。经总RNA转染的DC特异性表面标志及功能相关分子表达均上调,转染后的DC可显著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的特异性CTL对携带EWS-FLI1抗原的靶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LAK细胞和未经转染的DC。经疫苗免疫的患者血清CD8明显升高(P〈0.05)。结论:尤文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疫苗可在体外诱导出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并在临床初步证实可提高尤文肉瘤患者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来源于肝癌HepG2细胞外泌体的免疫原性物质,为基于树突状细胞(DCs)的肝癌免疫治疗寻找合适的肿瘤抗原提供思路。方法:用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肝癌HepG2细胞外泌体的形态和蛋白表达;用终浓度为8 μg/mL的外泌体冲击DCs,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面分子的变化;将外泌体冲击的DCs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5 d,采用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荧光染色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淋巴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效应。结果:肝癌HepG2细胞的外泌体表达CD63、CD81标志性蛋白,同时携带大量的肿瘤抗原甲胎蛋白(AFP)和热休克蛋白HSP70、HSP90,不表达细胞蛋白calnexin。与未成熟DCs组比较,外泌体冲击DCs后上调其表面分子如CD83、CD80、CD86的表达(P < 0.01);且可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P < 0.01),增加T细胞介导的肿瘤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杀伤效应(P < 0.01)。结论:肝癌HepG2细胞外泌体可能携带大量肿瘤抗原,刺激DCs成熟,可能是基于DCs的肝癌或其他肿瘤免疫治疗潜在的抗原谱。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survivin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s)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肾细胞癌的免疫效应.方法:以携带surviv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svv)感染DCs, Western bloting检测转染DCs的survivin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面分子CD83、MHCⅡ、CD80、CD86的表达,ELISA法检测DCs培养上清中IL-12 的含量;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DCs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 ELISA法检测DCs刺激淋巴细胞后上清中IFN-γ含量,MTT法检测其诱导的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免疫效应.结果:各组Ad-svv转染DCs后均表现出成熟的DCs表型特征,均可见survivin蛋白表达;转染Ad-svv或转染空白腺病毒载体(Ad-CMV)的DCs上清中IL-12均高于对照组(P<0.01),转染Ad-svv的DCs上清中IL-12高于转染Ad-CMV-DCs组(P<0.01).MLR中,转染或未转染腺病毒的DCs均能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Ad-svv-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最强(P<0.01);MLR后,转染或未转染重组腺病毒的DCs均能刺激T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Ad-svv-DC组IFN-γ的分泌能力最强(P<0.01).Ad-svv-DCs组诱导的CTL对survivin表达阳性的786-0肾癌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无survivin表达的L-02肝细胞(P<0.01),Ad-CMV-DCs、空白DC对786-0肾癌细胞无杀伤作用.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survivin基因转染能显著提高DCs对肾癌细胞抗原的提呈能力、激活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诱导针对survivin的特异性抗癌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细胞表面MHCⅡ类抗原和共刺激分子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Fan P  Wang S  Liu X  Zhen L  Wu Z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4):327-330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表面MHCⅡ类抗原与共刺激分子CD40、CD80(B7-1)和CD86(B7-2)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株乳腺癌细胞MCF-7、SK-BR-3、T47D、MDA-MB-435s和ZR-75 -30表面MHCⅡ类抗原与共刺激分子CD40、CD80(B7-1)和CD86(B7-2)的表达,并与正常乳腺细胞HBL-100作比较. 结果 5株乳腺癌细胞MHCⅡ类分子表达均与正常乳腺细胞HBL-100差异有显著性(P<0.05), MCF-7细胞表达水平最低,约为HBL-100的1/5.MDA-MB-435s与ZR-75-30细胞表达水平为HBL-100的2倍,MDA-MB-435s荧光强度也比HBL-100及其他乳腺癌细胞高,但MDA-MB -435s细胞表面CD40分子表达水平最低,约为MCF-7与HBL-100 CD40分子表达水平的10%. MDA-MB-435s细胞的CD80和CD86分子表达水平与HBL-100相当(P>0.05),另4株乳腺癌细胞的CD80和CD86分子表达均比HBL-100低(P<0.05). 结论乳腺癌细胞表面MHCⅡ与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不同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有所差异.乳腺癌细胞可通过这些分子表达异常而发生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15.
CIK细胞联合树突状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 ine induced k iller cells,C IK)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FN-γ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溶瘤活性具有非MHC限制性[1,2]。C IK细胞在体内归巢于脾脏、淋巴结等,可特异地聚集于肿瘤局部发挥抗肿瘤作用;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强大的主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分布于除脑和睾丸以外身体各部的任何组织。DC通过受体的方式摄取外来抗原,并能与这些抗原表面的MHC I类和II类分子结合,刺激初始型CD8 T细胞和CD4 T细胞活化。DC除了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共刺激信号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含人B7-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RCCMV-B7-1,脂质体介导DNA转移法将人B7-1基因转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建立新的细胞株SMMC-B7-1,PCR及逆转录PCR(RT-PCR),流式细胞仪检测,四唑卤(MTT)比色试验体外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激活的LAK细胞(LAK-C),对两种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PCR,RT-PCR法证实SMMC-B7-1细胞稳定表达B7基因,LAK细胞对SMMC-B7-1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SMMC772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7基因可以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并表达有活性的B7分子,明显增强IL-2激活的LAK细胞的肿瘤杀伤作用。为进一步开展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白细胞介素24对人树突状细胞活化和成熟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HT5"SS〗研究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IL24)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表型及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HT5W〗方法: 〖HT5"SS〗利用Western blot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24的分泌水平;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不同条件下DC表达IL24受体及趋化因子受体的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检测IL24共培养后DC细胞表面CD80、CD86、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水平;采用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实验分析经IL24共培养对DC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HT5W〗结果:〖HT5"SS〗 体外培养过程中,用LPS刺激DC可诱导其分泌IL24;同时,LPS还能上调DC表达IL24受体亚单位IL22R1。IL24作用于DC可上调DC细胞表面CD80、CD86及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并增强DC对T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HT5W〗结论: 〖HT5"SS〗IL24这一新型的细胞因子在体外实验中能促进DC的表型成熟,增强DC的抗原提呈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表型及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抗肿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Lewis肺癌细胞株3LL、野生型C57BL/6和TLR4-/-C57BL/6小鼠,获取小鼠骨髓来源的DC前体细胞,经过培养分化成未成熟DC,收获第6天的DC,经磁珠分选后获得纯度较高的CD11c+DC。将细胞分成PBS组、SAL组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培养48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AL体外对DC表面分子、吞噬功能、TLR4通路和对T细胞杀伤能力的影响。结果:与 PBS 组比较,SAL组DC的表面分子CD80、CD86、MHC 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 P<0.05)、吞噬功能显著下降(P<0.05)、TLR4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野生型组比较,TLR4-/-组DC经SAL或LPS处理后,其表面分子CD80、CD86、MHC Ⅱ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PBS组比较,SAL组刺激活化的CTL对肺癌3LL细胞的杀伤效应显著升高(P<0.05)。结论:SAL可以通过调控TLR4诱导DC成熟,从而提高T细胞的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
抗原致敏DC联合CIK细胞对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目的]研究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肺癌细胞杀伤作用中细胞因子水平。[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常规诱导出DC、CIK、LAK细胞;用肺癌A549细胞提取的肿瘤抗原冲击D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经抗原冲击和未经抗原冲击后其表型变化:把CIK细胞、DC-CIK细胞、LAK细胞和DC-LA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肺腺癌原代细胞作为靶细胞,共分为4组,在10:1、20:1、50:1的效靶比时,进行杀伤试验,使用LDH释放法测定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杀伤试验中细胞因子IL-2、IL-12、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DC经肿瘤抗原冲击后在镜下呈典型成熟形态;DC—CIK细胞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CIK细胞、LAK细胞和DC—LAK细胞(P〈0.05),随着效靶比的升高,DC—CIK细胞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随之增强(P〈0.05);细胞杀伤试验中DC—CIK细胞组中IFN-γ、IL-12的分泌量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5):而IL2的分泌量以DC-LAK细胞组为最高,DC—LAK和LAK细胞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DC可诱导特异性CIK细胞,显著提高CIK细胞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其杀伤作用可能与IFN-γ、IL12的分泌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