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对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的认识并引起对该病的重视.方法:对1例ABP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ABPA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对寄生繁殖的曲菌过敏导致的非感染性、炎症性肺部疾病,常发生在支气管哮喘的患者.结论:目前对该病的诊断应采取多种手段,包括纤支镜检查,痰培养及影像学、免疫学等;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与口服伊曲康唑能达到较好治疗效果,且最大限度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是机体对烟曲霉过敏引起的一种免疫性肺部疾病,最常见于哮喘和囊性纤维化患者.诊断标准包括慢性哮喘的临床表现、反复肺浸润与支气管扩张、血嗜酸粒细胞增高、血清总IgE增高及烟曲霉皮肤试验阳性等.由于许多ABPA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对于哮喘患者一定要想到ABPA的可能,并进一步筛查皮肤试验,以防漏诊.早期诊断可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激素可能要长期应用,激素联合较新的唑类抗真菌药可能更有效.本文对近几年来ABPA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及处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23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Xu L  Cai BQ  Xu KF  Zhang H  Yang AF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208-212
目的总结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ABPA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近20年确诊的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BPA患者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34.0±13.2)岁。确诊ABPA前曾被误诊为肺结核12例,肺炎3例,肺癌2例,Wegener肉芽肿1例。症状有咳嗽(23例)、咳痰(22例)、气喘(18例)、痰栓(16例)、发热(15例,其中高热4例)、咯血(12例)、胸背痛(8例)、消瘦(7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18-15.34)×10^9/L,中位值1.43×10^9/L;嗜酸性粒细胞数为0.016~0.721,中位值0.148。外周血总IGE349~13000IU/ml,其中t〉5000IU/ml者7例,2500—5000IU/ml者6例,1000~2500IU/ml者5例。肺功能检查18例,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占预计值百分比为(54.7±24.1)%,(FEV1/用力呼气容积)×100%为(62.5±11.9)%,可逆试验阳性率56%。胸部CT检查22例,表现为斑片状渗出影21例,中心型支气管扩张17例,结节影9例,树权样或条状痰栓征象6例,实变5例,纵隔淋巴结增大11例;病变呈游走性17例。结论临床上ABPA极易误诊为肺结核,若患者有气喘表现,肺功能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胸片示肺部浸润影呈游走性,多有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可进一步查总IgE、烟曲菌特异性IgE、烟曲菌过敏原皮试以确诊。  相似文献   

4.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的特征是机体对存在于支气管分支内的烟曲菌抗原呈现免疫反应,并出现肺浸润和近端支气管扩张。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相关资料报告如下并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5.
赵丽红  郑洪  蒋萍 《山东医药》2013,(48):95-96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是机体对寄生于支气管分支内的曲霉抗原呈现免疫反应,并引起肺浸润和支气管扩张的炎症性肺疾病,多见于哮喘和囊性纤维化患者,临床较少见。  相似文献   

6.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是一个被临床忽视的疾病,常被误诊为哮喘和肺结核等疾病。有关ABPA自然病程和治疗的临床研究还比较缺乏,以往多以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目前普遍推荐口服糖皮质激素加抗真菌治疗的联合治疗方案,以达到控制机体对烟曲菌抗原的过敏反应、同时清除寄生于气道内的烟曲菌等。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9岁。因间断喘憋6年,加重5个月,发热1个月于2010年9月入院。患者2004年因喘憋就诊于北京市崇文区结核病防治所,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阴性,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结节及斑片影,诊断考虑“肺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治疗6个月,症状改善不明显,复查X线胸片显示病灶呈游走性,经支气管镜及灌洗、血嗜酸粒细胞、过敏原总IgE、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等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给予伊曲康唑胶囊(20 mg,2次/d,口服)及强的松(20 mg,2次/d,口服)治疗,当症状缓解、血嗜酸粒细胞大致恢复正常、过敏原总IgE和曲霉菌特异性IgE恢复正常后,强的松逐渐减量,每周减1~2片(5~10 mg),约2~3个月停药,症状明显改善。此后每年夏季患者均出现喘憋症状,胸部CT(图3,4)显示双肺多发结节及斑片影,应用上述药物治疗,病情均改善。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女性,5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憋16年,加重15天于2001年8月6日入院。患于1986年6月麦收季节因受凉、劳累后开始出现咳嗽、咳痰、喘憋。咳嗽以晨起为重,咳痰为白色或黑色黏痰,量少,不易咳出。无咯血、低热、盗汗,当地医院按支气管哮喘给予氨茶碱、头孢菌素等药物治疗,症状可缓解。近4—5年来喘憋反复发作,次数渐频繁,  相似文献   

9.
迁延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是一种病因不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伴呼吸系统症状和肺部浸润,易复发、病程较长的一组疾病。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率,现将我科曾收治1例患的有关资料报告如下,并献复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ABPA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特点。结果20例病人,女13例,男7例,平均年龄40.2岁,均有慢性咳嗽、咳痰、咳棕色痰栓史,15例发作时有胸闷、喘息,听诊闻及哮鸣音,所有病例长时间的误诊。胸部X片:单侧和(或)两侧片状浸润影,呈游走,CT显示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血清总IgE高,烟曲菌抗原皮内试验呈速发反应阳性。8例患者用激素及伊曲康唑口服治疗,12例单用激素治疗,两组病例在病灶吸收、症状改善无明显差别。结论掌握ABPA的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就诊于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呼吸科的1例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为首发症状的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为少见疾病,主要以咳嗽为主,影像学上缺乏特异性,多表现为游走性浸润影.明确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诱导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测.治疗以应用糖皮质激素为主.结论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组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胸部X线呈短暂游走性浸润影、轻微全身和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的综合征,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有时可能会出现类似哮喘的表现.所以,需要临床综合分析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习羽  朱晖  刘敏  郭小娟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211-1212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的HRCT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24例ABPA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结果 24例患者中,女性15例,男性9例,中位年龄40岁。主要临床表现:咳嗽24例,咳痰19例,喘憋17例,咯血7例,均行胸部HRCT检查,中心性支气管扩张19例,斑片状渗出影或实变影3例,支气管粘液栓6例,其中5例见高密度钙化。结论 ABPA具有相对特征性的临床及HRCT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13.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是人体对曲霉菌(主要是烟曲霉)产生超敏反应引起的一种疾病.因该病较为少见、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大多医院缺少烟曲霉特异性检查手段等因素,病人往往被长期误诊误治,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将对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科5例确诊ABPA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4.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bronchopulmonaryaspergillosis,ABPA)是由于曲霉孢子的吸人,随后形成的菌丝与气道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机体对曲霉抗原的超敏性,进而诱导Th2型免疫反应,出现支气管痉挛,腺体分泌增加,临床上表现为哮喘样发作,反复的肺部浸润及支气管扩张。  相似文献   

15.
患者 男,5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0年,加重伴气喘4月,于2010年6月4日入院.患者20余年前开始每因受凉后或秋冬季节即反复出现咳嗽、咳白色痰,在当地医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给予抗炎对症处理症状可好转.4月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少许白色粘痰,有数次咳出黄褐色硬块样痰,伴发作性气喘夜间明显,有时可自行缓解,无发热.在当地镇医院间断给予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来我院.患者系村干部,居住环境良好,既往有过敏性皮炎病史.入院查体:口唇无紫绀,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稍减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及腹部未见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6.
患者,蒯某,男性,53岁,2007年初始,因患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少量白痰伴气急,体温最高39℃,给予悦康力欣、复方氨基比林、复方甘草合剂抗炎,止咳化痰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然而咳嗽、咳痰、气急症状仍间断发作,以夜间为主,可平卧,受油烟刺激等易发作。查肺功能示“通气轻度阻塞性减退,气道阻力增加,支气管扩张实验阳性”,胸部CT示“左肺炎性渗出性改变”,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伴感染”经可乐必妥、希舒美等药物抗感染,万托林、氨茶碱、阿斯美等平喘治疗后症状仍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探讨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ABPA)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确诊的7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中,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33±16)岁.在确诊ABPA前,曾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6例,肺部感染3例,肺结核2例,支气管扩张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6例,咳痰5例,咯血4例(其中3例为黑褐色痰),喘息3例,气短3例,发热2例.7例外周血中总IgE均升高,中位数为3040 U/ml.7例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比均升高,中位数为0.19.6例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升高,中位数为1.84×109/L;6例曲霉皮肤点刺试验阳性;5例血清特异性烟曲霉IgE抗体升高,平均为(22±15) kU/L;4例血清特异性烟曲霉IgG抗体升高,平均为(108±96) mg,/L.胸部CT主要表现为双肺多发性斑片状影、中心型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黏液栓形成.5例患者接受口服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结论 ABPA主要临床特点为常有哮喘病史,胸部影像学显示游走性或固定性肺部浸润影或中心型支气管扩张,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血清总IgE水平和血清烟曲霉特异性IgE抗体均升高.对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应高度警惕ABPA的可能,应常规进行曲霉皮肤试验筛查,必要时行外周血总IgE及胸部CT检查,以提高ABPA的诊断率.口服激素联合抗真菌药物对ABPA治疗有效.对ABPA患者应注意规律随诊并监测病情的变化,防止病情复发加重.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22岁,发作性喘息半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健康。该患者半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喘息,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按哮喘给予规范化治疗,症状缓解。1周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喘息。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不明显而入院。入院查体:一般状态良好,两肺散在哮鸣音,入院后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