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 脓毒症和巴塞罗那宣言 1.1 脓毒症定义 脓毒症是感染病原体与宿主免疫系统、炎症反应、凝血反应之间相互作用,造成机体器官功能损害的复杂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3.
20 0 4年 8月出版的《Chest》杂志发表了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缩血管作用对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者肾功能影响前瞻性研究结果。研究共纳入了 4 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和 12例非感染性头部创伤患者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8分 )。两组患者均通过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以增加外周血管阻力 ( SVRI)和提高平均动脉血压 ( MAP) >70 mm Hg( 1m m Hg=0 .133k Pa) ;而在头部创伤患者组 ,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还要将脑灌注压 ( CPP)提高到 70 m m Hg以上。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的 MAP和SVRI均显著增加 ( P均 <0 .0 0 1) ,但心排指数改变不明显。头部…  相似文献   

4.
脓毒症为全身性的炎症反应,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大约有40%~50%的脓毒症患者会合并心脏功能不全,其中出现严重心功能衰竭(心衰)者约7%。迄今为止,其发生机制尚无定论。细菌毒素、细胞因子等通过不同途径造成心肌灌注不足、心肌能量代谢障碍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等被认为是脓毒症导致心脏损伤的重要机制,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是其中的关键机制。心肌线粒体是心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脓毒症时心肌线粒体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导致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强制性脓毒症治疗流程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就诊于两个三级教学医院急诊科的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195例;应用拯救脓毒症运动标准数据库(SSC database)研究脓毒症患者临床的特点、治疗和预后.纳人标准:符合SSC database诊断标准.2008年6月至12月就诊患者进行现况调查,依据临床医师经验治疗,为对照组.2009年1月至12月间就诊患者采用强制性脓毒症治疗流程治疗,即治疗组.比较强制性脓毒症治疗流程实施前后两组住院病死率.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和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曲线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组[98.3%(115/117)]与对照组[2.56%(2/78)]比较显著提高血乳酸的检测率(P<0.01);治疗组69.2%(81/117)患者可以在来诊3 h内给予抗生素,对照组为35.8%(28/78)(P<0.01);治疗组[47.9%(56/117)]与对照组[25.6%(20/78)]比较显著增加抗生素应用前血培养送检率(P=0.003);治疗组[80.3%(53/66)]与对照组[27%(10/37)]比较显著增加标准液体复苏率,P<0.01;治疗组[8.1%(3/37)]与对照组[27.3%(18/66)]比较中心静脉压达标率增加(P=0.023);治疗组[29.1%(34/117)]与对照组[44.8%(35/78)]比较住院病死率显著下降(P=0.032).结论 强制性实施脓毒症治疗流程提高了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标准治疗依从性,住院病死率下降15.7%.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mpact of therapy strategy on outcomes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severe sepsis and/or septic shock. Method A total of 195 patients diagnosed as severe sepsis or septic shock were enrolled for prospective study from June 2008 to December 2009. Patien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treatments and outcomes were studied by using SSC databa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In control group, patients enrolled from June 2008 to December 2008,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medical care In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enrolled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09 were treated with a novel algorithm of mandatory treatment for sepsis In-hospital mortality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SPSS15.0 software was used for analysis of data. Chi-square test and unpaired t-test were used for comparisons between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need for blood lactate test was significantly grown in treatment group [98.2% (115/117) versus 2.56% (2/78), P < 0.001]. Antibiotics was administered to 69.2% (81/117) patients of treatment group within 3 hours after their arrival at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compared to 35.8% (28/78)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 001). Blood cultures made before antibiotics given were 47.9% (56/117) in the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25.6%(20/78), P = 0. 003. The rate of fluid resuscitation was 80.3% (53/66)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27%(10/37)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01. The rate of CVP (8 mmHg was 27.3% (18/66)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8.1% (3/37)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 023. In-hospital mortality was 29.1% (34/117)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44.8% (35/78)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 032. Conclusions The algorithm of mandatory treatment for sepsis improved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for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decreasing in-hospital mortality.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严重脓毒症患者16例和脓毒症休克患者40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主要感染部位、是否合并MODS、APACHEⅡ评分以及住院病死率,检测患者入院后24h血清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及心脏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EF%)。按EF%结果分为EF%<40%组(26例)和EF%≥40%组(30例),按预后分为存活组(30例)和死亡组(26例),分别比较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结果: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合计MODS发生率为58.9%(33/56),病死率为46.4%(26/56)。EF%<40%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cTnI和CK-MB显著高于EF%≥40%组(P<0.01),而两组患者的C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和cTnI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而两组CK和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cTnI的检测有助于临床早期识别合并心肌功能障碍,且cTnI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积极干预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脓毒症往往被临床医生忽视,且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提高脓毒症患者生存率。本文就脓毒症相关的概念、病理生理、分子标志物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碱剩余早期动态变化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记录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入院后碱剩余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APACHEⅢ),分析碱剩余与APACHEⅢ 评分及脓毒症预后的关系,并比较不同碱剩余组预后的情况.结果 死亡组和存活组碱剩余值及早期变化趋势明显不同(P<0.05,P<0.01),不同碱剩余组间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碱剩余与APACHEⅢ评分间有较好的一致性.早期碱剩余越高,预后越好,治疗后碱剩余恢复较快组预后良好.结论 碱剩余是评估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严重性及预后较好的指标,其应用价值可与APACHEⅢ评分媲美,而且两者联合预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程彤  吴志茹  申丽更  赵鹤龄 《临床荟萃》2008,23(10):754-756
1 糖皮质激素 1.1 推荐意见1 我们建议仅在成年脓毒症休克患者对容量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反应差时静脉给予氢化可的松(推荐级别2C). 糖皮质激素用于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辅助治疗已争论了数十年,30年前即开始应用短程大剂量皮质激素,但随后研究并未证实这种方法能改善患者生存率,并发现与激素治疗有关的重复感染所致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比较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时脑利钠肽(BNP)、肌钙蛋白T(TnT)及肌钙蛋白I (TnI)水平的差异,探索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时心脏损害的程度及检测BNP、TnT及TnI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诊断为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患者共98例,住院期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住院第1、3、7天检测BNP,TnT及TnI.其中重症脓毒症患者57例,脓毒症休克患者41例.重症脓毒症组(S)分为心功能正常组(Sn)、心功能异常组(Sa)、死亡组(Sd)和存活组(Ss)四个亚组,脓毒症休克组(SS)分为心功能正常组(SSn)、心功能异常组(SSa)、死亡组(SSd)及存活组(SSs)四个亚组.x2检验判断各组病死率的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SNK-q比较各组间血浆BNP、TnT、TnI水平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以直线相关判断上述指标与EF值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上述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S组和SS组的BNP和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S组的TnT水平明显高于S组(P=0.001);(2) Sa组BNP、TnT及TnI显著高于Sn组,Sd组BNP明显高于Ss组(P=0.001); (3) SSa组BNP、TnT及TnI明显高于SSn组,SSd组BNP明显高于SSs组(第1天P=0.001,第3天P=0.001,第7天P=0.016);(4) SSn组的TnT、TnI显著高于Sn组,且SSn组第1、3、7天的BNP均明显高于Sn组(第1天P=0.006,第3天P=0.006,第1天P=0.001); (5) Sd及SSd组的BNP均明显高于Ss组和SSs组;(6)S组与SS组中心功能异常组的病死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a与Sn组比较,P<0.05,SSa与SSn组比较,P<0.05);(7) Sd和SSd患者入院时的EF值和BNP水平呈负相关(r=-0.603,P<0.01),入院72 h内BNP水平>0.39 ng/ml可作为预测死亡的临界点,其敏感度92.9%,特异性80.8%.结论 血浆BNP、TnT及TnI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心脏损伤的严重程度,BNP、TnT及TnI水平明显升高者预后较差;BNP可作为预测脓毒症心脏损伤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在积极液体复苏和器官功能支持的同时,有效清创引流和应用广谱抗生素是治疗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根本措施.《2008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管理指南》就病源学诊断、抗生素治疗和感染灶控制提出了推荐意见,以指导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4.
申丽旻  朱喜春  赵鹤龄 《临床荟萃》2008,23(23):1737-1739
1.1推荐意见:严重脓毒症患者应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除非有禁忌证(如血小板减少症,严重凝血机制紊乱,活动性出血,近期颅内出血),推荐应用小剂量普通肝素(UFH)每日2~3次或低分子肝素(LMWH)(推荐级别:1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与ICU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01-2012-03入住我院内科ICU的231例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按预后分为生存组(139例)和死亡组(92例),比较2组患者早期不同时段血乳酸清除率及APACHE Ⅱ评分;比较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不同时段血乳酸清除率及APACHE Ⅱ评分;早期不同时段乳酸清除率与APACHE Ⅱ评分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血乳酸、入院后6h及12h乳酸清除率、入院后各时段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及〈0.01),入院后24h、48h和72h乳酸清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入院后6h乳酸清除率的差异也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后6h和12h乳酸清除率与同时段APACHEⅡ评分存在负性直线相关关系。结论:ICU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入院后6h和12h)乳酸清除率对于判断其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导管脓毒症     
导管检查、导管监护,导管治疗是临床医学的一大进步.但也出现了不少并发症,特别是栓塞性静脉炎和脓毒症,一旦发生,诊断治疗上均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仅从临床角度,就导管脓毒症的有关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一些问题作一简述.一、病因导管脓毒症的病因学复杂,主要包括输入液的污染、导管接口的污染、经皮入路的污染和内源性污染.但确切估计各种途经间的相互作用是很困难的.1.输入液的污染:输入液的污染率为3.1~38%,导致败血症的发生率大约为全部静脉输液的  相似文献   

17.
肠源性脓毒症(gutoriginsepsis,GOS)是创伤、急诊医学研究中新认识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它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密切相关。了解GOS的发生发展,对防治MODS,降低创伤、危重病患者的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简介GOS的发生机理包括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形成及肠道细菌移位的加重,及其防治措施。1 GOS的概念与MODS创伤、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MODS,自70年代以来对MODS的深入研究逐步发现:各种创伤刺激均可引起SIRS,其中轻、中度SIRS对机体是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中凝血异常的发生率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分析了2009年3月-2009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ICU和急诊病房住院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124例。分别在入院第1、7、14天测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凝血全套。入院当天给以APACHEII评分、SOFA评分。根据D-dimer值分为3组,分别是D-dimmer256μg/L、256≤D-dimer1000μg/L、D-dimer≥1000μg/L。结果:所有入选病例第1、7、14天发生凝血异常的比例分别是38.7%、41.1%、45.9%。凝血异常组和无凝血异常组比较,D-dim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D-dimer浓度增加,APACHEII和SOFA分值增加。结论:近半数脓毒症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其中D-dimer检测早期凝血功能障碍更为敏感。D-dimer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朱红阳 《浙江临床医学》2013,(11):1739-1742
严重脓毒症(Severesepsis)、脓毒性休克(Septicshock)及脓毒症相关性脏器功能障碍是引起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脓毒症源于感染,表现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严重脓毒症发展为组织低灌注和脏器功能障碍。脓毒性休克时充分的液体复苏后仍存在低血压或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早期启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规范化治疗能明确降低病死率。本文就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治疗进展进行系统性阐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