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文献整理的方式,对伏邪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根据伏邪的来源分为外感伏邪及杂病伏邪两类,以期促进伏邪理论体系的完善,指导临床医师更好地把握病因。  相似文献   

2.
历代医家伏邪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邪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密切相关。狭义的伏邪指伏气温病,即外邪侵犯人体,正气被束,不能托邪外出,使得邪气得以伏匿,或伏于膜原,或伏于肌腠,或伏于肌核,或伏于脂膜,逾时而发。广义的伏邪则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即指七情所伤、饮食失宜、痰浊、瘀血、内毒等内在的致病因素,也包括了伏气温病。历代医家所论伏邪包括外感伏邪和内伤伏邪,外感伏邪多由伏气温病、伏寒化温、疫疠伏邪、六淫伏邪。  相似文献   

3.
伏邪探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伏邪发病在临床上屡见不鲜,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都与伏邪有密切关系.长春中医学院任继学教授尤其注重伏邪发病,溯<黄帝内经>之渊源,考历代医家之宏论,思近、现代外感、杂病之变证,探伏邪之奥义,切中肯綮.今择其精文引述如下,以备同道商榷.  相似文献   

4.
从月经病(月经不调、痛经等)、杂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其他(乳腺炎、乳腺癌)等妇科常见病入手,探讨中医伏邪理论在妇科的应用,为明晰妇科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温病伏邪学说应扬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医家们对温病伏邪学说是否有其重要意义及有否必要继续保存和研究等问题主要有两种不同见解。一种认为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的温病特殊的一类病证,在病因、病位、病机、病证及治法方药上都有比较成熟的认识,形成一种学说,有其一定的理论和临床依据,对临床辨治等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承认“伏邪”的客观存在,认为对该学说应当继承,努力发掘内中之精华,加以深入研究,不能废弃。另一种看法认为,伏邪学说虽然是温病学乃至中医学领域的一种学说,历代研究者不乏其人,但没有多大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现有的…  相似文献   

6.
应用伏邪理论治疗雷诺现象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诺现象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病情缠绵难愈,是治疗的难点。伏邪是指潜藏于人体正虚之处,待时而发的致病因素。雷诺现象的发病方式、致病特点与伏邪致病有许多相似之处,运用伏邪理论指导其治疗,在临床中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分析,根据人体感邪过程推导出来的理论。因而,它不是具体的病因论,而是关于邪气伏藏和发病情况的一种学说。“伏”是隐藏、潜伏之意;“邪”是指随着气候变异所产生的致病因素。伏邪即指人体感受外邪当时并不立即发病,而是邪气伏藏于体内逾时发病。现就其源流、基本特点和治疗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伏邪学说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邪学说,溯源于《内经》,历经王叔和,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柳宝治,刘吉人,雷少逸诸多医家的研究,对伏邪的成因,伏邪的临床表现,邪伏部位,治疗原则,自成一 一种学说。  相似文献   

9.
伏邪与发病刍议段其昌,沈秀华(云南省玉溪地区中医院653100)关键词伏邪,发病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的观念,不仅认识到环境、四时气候对人体的影响,认识到外在致病因素(如:六淫)等不正之气能侵害人体,而且还认识到人体的适应机能对是否接受外因的影响,起着...  相似文献   

10.
"感而不发"和"伏而后发"是伏邪致病的特点,临床发现部分抽动障碍患儿发病或复发与外感六淫邪气有一定的病程相关性,与伏邪致病机理相似,故而提出抽动障碍之"伏邪致动"学说,该学说认为外感邪气侵袭肌表,伏藏于半表半里而暂时不发作,在外感邪气、情志变化等刺激下再次发病,病位在肺与肝,与风邪关系密切,外风引动内风,治宜肝肺并调,一则宣肺肃降以疏散外风,二则疏肝通络以熄内风,表里同调,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基于伏邪理论的中药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用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予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红通络颗粒.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血管事件、心绞痛疗效、血清MMP-9和PAP...  相似文献   

12.
伏邪与伏毒     
毒邪可潜藏人体,待时而发,它们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1 伏邪 伏邪的概念首见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相似文献   

13.
论伏邪温病     
伏邪温病是由于冬不藏精,伏寒、暑热、暑湿、痰瘀等伏邪自体内外发所致。“冬不藏精”与冬令应寒反温、衣着过厚等多方面原因有关。伏邪温病之临床表现极为复杂,本文除列举了常见症状外,还报道了临床少见的“体虚温邪内伏,上热下冷”验案。用伏邪温病理论可以探讨带状疱疹、乙肝等病的发病机理,指导临床治疗且已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冯博懿  韩亚光  龙文 《中医学报》2020,35(9):1878-1881
痛风性关节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异常导致的人体内尿酸过饱和,尿酸晶体沉积于关节,表现为痛风石、关节畸形的一种疑难病症。该病病因包括遗传基因异常、饮食框架异常、代谢异常等;治疗可通过注意饮食、加强锻炼、防微杜渐、既病防复来改善。因该病发生发展均具有伏而后发、缠绵难愈、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与伏邪隐匿性、渐进性、复发性的致病特点一致,故从伏邪角度论治痛风性关节炎诚得其要也。  相似文献   

15.
伏邪与伏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毒邪可潜藏人体,待时而发,它们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对临床有指导意义。1伏邪伏邪的概念首见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  相似文献   

16.
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分析,根据人体感邪过程推导出来的理论。因而,它不是具体的病因论,而是关于邪气伏藏和发病情况的一种学说。"伏"是隐藏、潜伏之意;"邪"是指随着气候变异所产生的致病因素。伏邪即指人体感受外邪当时并不立即发病,而是邪气伏藏于体内逾时发病。现就其源流、基本特点和治疗做一简要论述:1伏邪源流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中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为冠心病,其在中医学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冠心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向年轻化发展,现我国医药领域对于冠心病防治的研究已经成为重中之重。"伏邪"的定义为人体感受到外来的邪气,且邪气藏于体内,逾时而发。秉承任继学老师的"伏邪"理论,主要介绍了伏邪的理论特点、伏邪与冠心病的病因病机的关系以及从伏邪学说论治冠心病的临床思路,从而丰富了伏邪与冠心病关系及治疗的理论知识,为中医药在冠心病的预防、治疗、调节乃至康复等方面提供了临床思路,从而达到指导临床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从伏邪理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邪气的留连,潜伏于人体,待时而发,待机而作的邪气,统称伏邪.动脉粥样硬化可归属于祖国医学胸痹、脉痹、痰浊、血瘀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外则与嗜食膏粱厚味、过逸少劳相关,内与脾肾肝功能失司密切关联.通过对伏邪理论的追根溯源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的探究,认为二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伏邪致病特征、潜伏条件与中风发病的相似性,认为伏邪与中风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基于伏邪理论阐述了中风的病位及病机关键,提出中风复发是因伏邪作祟,防治复中的关键在于脾胃;并提出从"脾虚痰瘀伏络"着手,干预心血管疾病链,发挥中医药重视预防、整体治疗的优势,从而提高防治中风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论伏邪温病     
伏邪温病是由于冬不藏精,伏寒、暑热、暑湿、痰瘀等伏邪自体内外发所致。"冬不藏精"与冬令应寒反温、衣着过厚等多方面原因有关。伏邪温病之临床表现极为复杂,本文除列举了常见症状外,还报道了临床少见的"体虚温邪内伏,上热下冷"验案。用伏邪温病理论可以探讨带状疱疹、乙肝等病的发病机理,指导临床治疗且已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