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孙鹏  贺永斌  曹树伟  王大伟 《吉林医学》2006,27(9):1053-1054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对脊椎骨折的不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2例脊椎骨折的X线、CT、MRI资料,分别对检出椎体及附件骨折、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脊髓损伤及韧带损伤的显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X线平片可清晰显示骨折合并脱位者,发现较大的碎骨片,清晰地显示椎体的楔形变。CT像可显示骨折部位及骨折的形态、方向,显示骨折碎片,尤其对椎管内碎骨片显示清晰,可发现附件骨折,显示椎管狭窄。MRI对脊髓损伤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改变显示清晰。结论:X线平片、CT、MRI对显示脊椎外伤骨折各有优缺点,多种影像方法结合能达到相互弥补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对脊椎骨折不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脊椎外伤骨折的X线、CT、MRI资料,分别对检出椎体骨折及椎弓骨折、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脊柱曲度改变显示情况、椎旁软组织肿胀显示情况、脊髓损伤显示情况、韧带损伤显示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X线平片对脊柱曲度改变的显示较CT、MRI均好;CT对显示椎体骨折线和骨折片的移位、椎弓骨折优于X线平片和MRI;MRI对显示脊髓损伤、韧带损伤、椎体挫伤比X线平片和CT好。结论X线平片、CT、MRI对显示脊椎外伤骨折各有优缺点,多种方法结合能达到相互弥补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X线平片、螺旋CT、MRI检查技术的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9例脊椎骨折的X线平片、螺旋CT、MRI影像学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89例椎体骨折病例的均有脊柱曲度改变,X线平片、螺旋CT及MRI均能全部显示;对椎体骨折线、椎弓骨折的显示,CT轴位图像结合MPR及3D重建、X线平片和MRI的显示率分别为71%、32%、63%,CT优于X线平片和MRI;MRI显示脊髓损伤、韧带损伤、椎体骨髓挫伤(83%)比螺旋CT(68%)具有优势。结论 X线平片是急性脊柱骨折的基础检查方法;螺旋CT的横轴位、多平面重建及3D联合运用能明确损伤部位、程度,立体直观,有利于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MRI对于脊髓损伤的改变和骨挫伤的显示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X线平片、螺旋CT对脊椎骨折病例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0例脊椎骨折的X线平片、螺旋CT、MRI影像学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80例椎体骨折病例均有脊椎曲度改变,X线平片、螺旋CT均能全部显示;对椎体骨折线、椎体骨折的显示,CT轴位图像结合MPR及3D重建、X线平片的显示率分别71%、31%、CT优于X线平片。结论:X线平片是急性脊椎骨折的基础检查方法;螺旋CT的横轴位、多平面重建及3 D的联合应用能明确损伤部位、程度,立体直观,有利于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腰椎爆裂骨折的影像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溟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7):1020-1021
目的:讨论X线、CT在诊断脊柱爆裂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腰椎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X线、CT显示椎体自然形态不同程度消失,骨质密度低,并见碎骨片向椎体周围膨出。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或变窄)压迫椎管,继发椎管狭窄,小关节紊乱,脱位、间盘突出,脊髓受压。结论:良好的平片对诊断腰椎爆裂骨折有一定价值,但要同压缩性骨折鉴别。平片只显示腰椎二维结构,CT能显示腰椎的三维结构,CT对爆裂骨折能作出全面证实和诊断,对小关节紊乱、脱位、间盘改变、椎管继发狭窄,脊髓是否挫伤,CT诊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MRI对X线平片表现为不典型脊椎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X线平片表现为不典型脊椎骨折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脊柱外伤患者280例,男性236例,女性44例,年龄21~80岁,平均41岁.所有病例均摄脊椎正侧位X线片,MRI摄矢状位T1WI和T2WI、横轴位T1WI和T2WI.结果 280例中X线平片显示"未见骨折"者34例,单纯压缩性骨折131例,爆裂骨折115例.MRI诊断:①X线平片显示的脊椎骨折在MRI图像上均得以显示,尤其是矢状位诊断价值较大;②X线平片显示"未见骨折"的34例中,13例MRI显示椎体结构紊乱、信号混杂;X线平片已显示脊椎骨折的患者中,32例MRI显示上下邻近椎体信号改变,提示椎体外形虽正常,仍有骨折存在;③MRI可清晰地显示脊柱外伤所致的椎管狭窄、韧带断裂、脊髓损伤等继发性改变.结论 MRI对脊柱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脊拉外伤患者X线平片显示椎体外形正常、MRI信号异常者,可提示有脊椎骨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RI在脊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脊椎外伤骨折病例,所有患者均摄X线正侧位片,CT轴位扫描并矢状位重建,MRI矢状位T1WI、T2WI及压脂像、T2WI轴位扫描,将每个患者的X线、CT、MRI图像显示结果 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椎体压缩性骨折51个,椎体爆裂性骨折16个,椎体挫伤73个,椎弓骨折27处,脊髓损伤19例.其中X线平片漏诊椎弓骨折5处,未能显示椎体挫伤、脊髓损伤;CT亦未能显示椎体挫伤、脊髓挫裂伤;MRI漏诊椎弓骨折3处,椎体挫伤、脊髓挫裂伤均能清晰显示. 结论 MRI在脊椎骨折中较X线平片、CT有明显优势,尤其对椎体挫伤、脊髓损伤及软组织损伤有独特的优势,对椎弓骨折的显示有待CT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在脊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脊椎外伤骨折病例,所有患者均摄X线正侧位片,cT轴位扫描并矢状位重建,MRI矢状位T1WI、T2WI及压脂像、T2WI轴位扫描,将每个患者的X线、CT、MRI图像显示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椎体压缩性骨折51个,椎体爆裂性骨折16个,椎体挫伤75个,椎弓骨折27处,脊髓损伤19例。其中x线平片漏诊椎弓骨折5处,未能显示椎体挫伤、脊髓损伤;CT亦未能显示椎体挫伤、脊髓挫裂伤;MRI漏诊椎弓骨折5处,椎体挫伤、脊髓挫裂伤均能清晰显示。结论MRI在脊椎骨折中较x线平片、cT有明显优势,尤其对椎体挫伤、脊髓损伤及软组织损伤有独特的优势,对椎弓骨折的显示有待CT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和CT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急性胸腰椎外伤患者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胸椎34例,腰椎26例,胸腰椎20例。外伤后全部拍摄X线正侧位片及CT平扫,其中16例行CT冠矢状位重建。结果80例急性脊柱外伤中X线平片清楚显示椎体骨折63例67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CT清楚显示椎体骨折80例87个椎体骨折(68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附件骨折23例,小关节脱位8例,见到骨折片突向椎管内32例,椎管内高密度血肿7例,脊髓或神经受压45例。结论X线平片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T在显示脊柱三柱结构、附件骨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细节方面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0.
汪昌柱 《实用全科医学》2007,5(2):173-174,F000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和CT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时50例急性胸腰椎外伤患者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胸椎13例。腰椎35例,胸腰椎2例;外伤后全部拍摄X线正侧位片及CT平扫,其中7例行CT冠矢状位重建。结果50例急性脊柱外伤中X线平片清楚显示椎体骨折32例34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CT清楚显示椎体骨折50例54个椎体骨折(48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附件骨折13例,小关节脱位1例,见到骨折片突向椎管内22例,椎管内高密度血肿3例,脊髓或神经受压22例。结论X线平片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T在显示脊柱三柱结构、附件骨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细节方面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X线平片与CT平扫对脊柱损伤的诊断价值、优势与不足. 方法 回顾分析176例临床确诊的脊柱损伤病例资料,并对X线与CT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CT在显示椎体、椎板、小关节、椎管狭窄及骨折损伤分类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X线平片在显示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方面有其优势. 结论 X线检查、CT检查两者结合能提高椎体损伤的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中柱损伤的病理特点,探讨其与脊髓神经损伤的关系及手术治疗价值。方法对97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结合X线片、CT、MRI检查,测量椎管阻塞狭窄率,分析占位骨块形态、移位特征及椎间盘、后纵韧带损伤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比较术前术后伤椎压缩百分比和后凸Cobb角及椎管狭窄率、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骨折椎体均得到良好复位,随访6~28个月,4~6个月后88例植骨获得骨性融合,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有1~3级恢复,术前、术后伤椎压缩百分比、后凸Cobb角及椎管狭窄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合并椎间盘损伤的9例,未做植骨融合,随访发现取除内固定后6例出现椎体高度及Cobb角不同程度丢失。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致椎管管径减小与脊髓神经损伤间有相互关系,椎管内不同形态的占位骨块预示着不同程度的瞬间暴力和脊髓神经原发损伤;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椎间盘损伤对脊柱稳定性的潜在影响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脊椎骨折的CT影像和MRI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星强  周亚比 《河北医学》2000,6(10):865-867
目的:比较和评价CT扫描和MRI二种影像学方法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CT扫描和同时作MRI的23例诊断为脊椎骨折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表现为椎体纵或横形骨折崩解,终板骨折移位并突入椎管,椎管狭窄,椎板,横突及棘突骨折;MRI同时还显示了脊髓受压信号异常及后纵韧带、棘间韧带、椎间盘的撕裂。结论:CT、MRI能对脊椎骨折明确诊断,MRI能清楚地显示脊髓损伤的各种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脊柱外伤患者CT、MRI影像表现并比较两者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3年4月-2016年1月60例脊柱外伤患者的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CT、MRI图像表现,并比较两者对脊椎骨折、碎骨片、韧带损伤等检出结果。结果 CT显示脊椎骨折56例(93.3%),表现为椎体变形或椎体楔状压缩;MRI显示脊椎骨折60例(100.0%),椎体内呈现T1WI低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MRI对脊椎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CT显示碎骨片176块,较MRI的121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脊椎曲度改变、椎管容积改变、神经根损伤及椎旁软组织损伤显示率与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韧带损伤检出率为68.3%显著高于CT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在脊柱外伤碎骨片显示上相比MRI更有优势,而MRI相比CT在脊椎骨折、韧带损伤显示上更有优势,各有优劣,临床根据患者情况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5.
黄雪钦 《海南医学》2002,13(3):15-16
目的:当存在椎管发育性狭窄或退行性改变时,外伤可致无骨折脱 的颈脊髓损伤,本文的目的是阐明该病发病机制,MRI检查的价值。方法:对24例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多数病人X线检查存在颈椎的退行性变化。CT检查发现后纵韧带骨化和发育性狭窄,MRI扫描示髓内T2像高信号。结论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和颈椎管的发育性狭窄是发病的病理基础,在急性期MRI扫描对了解脊髓受伤情况,机械是有用的,对预后判断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多数病人尽管无折脱位,但仍存在脊髓受压,提示手术治疗这类病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影像学方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4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对纳入对象分别采用X线、CT、MRI进行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椎体形态学改变、骨折线、椎管狭窄、附件骨折检出率情况。结果 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检出椎体形态学改变的比例相同,均为100%(P0.05);CT扫描检出骨折线、椎管狭窄、附件骨折检出率分别为91.1%、22.2%、20.0%,均高于X线检查和MRI检查(P0.05),MRI在鉴别陈旧性与新发骨折,椎体压缩骨折病因学上有优势。结论X线检查作为传统的骨折首选检查方法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仍具有初步诊断的价值,CT检查可以增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检出率,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MRI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新旧判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X线平片及CT扫描在脊柱爆裂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国礼  雍良平 《四川医学》2000,21(9):763-764
目的 探讨X线平片及CT扫描在脊柱爆裂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平片及CT扫描资料。结果 71例为单椎体骨折,15例为多椎体骨折。椎楔形变(100%);椎体后缘线异常(89.5%);椎弓根间距〉4mm(81.4%);X线平片及CT扫描显示椎体后骨碎块分别为46.5%和83.0%(P〈0.001),附件骨折(58.5%)。结论 椎体后缘线异常和椎体后缘碎骨块是爆裂型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