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照顾者疾病获益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获益感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100 例血液肿瘤患者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血液肿瘤患者照顾者疾病获益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血液肿瘤患者照顾者疾病获益感总分为(71.80±16.22)分,照顾者的疾病获益感与社会支持及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P <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身心状况及家庭支持是血液肿瘤患者照顾者疾病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 <0.05),共解释血液肿瘤患者照顾者疾病获益感总变异的61.8%。结论:血液肿瘤患者照顾者疾病获益感处于中等水平,良好的身心状况、社会支持为其保护性因素,能够提高其疾病获益感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照顾者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在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的112例AD患者的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对AD患者的照顾者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究AD患者照顾者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在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06份,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的照顾者心理弹性得分显著高于初中及以下者(P<0.05),平均照顾时间≥8h者照顾负担、虐待倾向得分均显著高于平均照顾时间<8h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照顾负担与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均呈显著负相关(r= –0.504,P<0.001;r= –0.513,P<0.001),与虐待倾向呈显著正相关(r=0.657,P<0.001);照顾负担作为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5.15%,中介效应占44.85%,其中心理弹性占19.39%,应对方式占25.45%。结论 AD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与虐待倾向呈正相关,提高照顾者心理弹性和积极应对方式,减轻照顾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虐待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3.
痴呆患者配偶的心理负担与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红波  白倩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846-1848
目的:了解居家照顾痴呆患者配偶的心理和照料负担与社会支持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6例居家照顾痴呆患者的配偶,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自编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量表、自编痴呆患者照顾者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照顾者的负担重(总分66.59±15.51),他们抑郁情绪(SDS平均分为38.6±8.2,40分以上者43%)和焦虑情绪(SAS平均分为34.5±7.6,40分以上者23.9%)明显;负担水平和社会支持度之间存在着负相关(r=-0.51,P<0.01)。结论:照顾者的心理负担重,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提高社会支持度可有效降低其负担水平,促进照顾者的身心健康,并最终提高照顾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居家照顾痴呆患者配偶的心理和照料负担与社会支持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6例居家照顾痴呆患者的配偶,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自编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量表、自编痴呆患者照顾者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照顾者的负担重(总分66.59±15.51),他们抑郁情绪(SDS平均分为38.6±8.2,40分以上者43%)和焦虑情绪(SAS平均分为34.5±7.6,40分以上者23.9%)明显;负担水平和社会支持度之间存在着负相关(r=-0.51,P<0.01).结论:照顾者的心理负担重,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提高社会支持度可有效降低其负担水平,促进照顾者的身心健康,并最终提高照顾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居家临终癌症患者照顾者支持需求现状,为其提供针对性支持,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5月对广东省某宁养院接受居家宁养服务的203例临终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家临终癌症患者照顾者支持性需求总分为(14.23±8.66)分,处于中等水平,且存在多种需求;相关分析显示,照顾者需求与照顾负荷呈显著正相关(r=0.417,P<0.01),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356,P<0.05)。因此,对居家临终癌症患者照顾者需求进行评估,提供干预性支持,可以减轻其照顾负担,改善其生活质量,是提升安宁疗护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和分析住院人类缺陷免疫病毒/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HIV/AIDS)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按照纳排标准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住院治疗的HIV/AIDS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调查对象,收集一般资料并利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和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调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共调查165例HIV/AIDS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者准备度总分(21.81±5.82)分。8个条目得分最高的是个人整体准备度,得分最低的是照顾患者的生理需求准备。照顾者准备度总分与照顾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关系(r=-0.440~-0.305,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与患者的情感关系、患者的住院次数、照顾者的应变及提供协助能力是照顾者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99、0.223、-0.331,P<0.05)。结论 HIV/AIDS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应针对不同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负荷水平及社会支持,并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0年6—12月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科102例CHF患者及家庭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CHF患者家庭照顾者整体负荷平均得分(27.45±11.68)分,整体支持度平均得分(38.25±7.26)分。CHF患者家庭照顾者整体负荷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结论 CHF患者家庭照顾者负荷具有普遍性,其水平受社会支持度的影响,医务工作者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社会支持水平,维持患者照顾者身心健康及改善家庭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用自制的脑卒中患者及照顾者基本情况调查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社会支持评定表进行评定.结果 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总分为(43.5±12.97)分,表示有中、重度负担;相关性分析显示主要照顾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身体负担呈负相关(r=-0.44),客观支持与经济负担呈负相关(r=-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高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及客观支持可有效降低主要照顾者的身体及经济负担,以促进主要照顾者的身心健康,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质量,最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积极感受现状及其与成人依恋、社会支持的关系。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住院的200例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AC)、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社会支持问卷(SSRS)分别测量主要照顾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积极感受、成人依恋及社会支持水平。 结果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5.0%。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积极感受得分为(34.04±7.64)分,依恋焦虑得分为(72.09±14.92)分,依恋回避得分为(47.67±16.13)分,社会支持得分为(41.51±7.43)分。积极感受得分与依恋焦虑得分、社会支持得分均呈正相关(r=0.188~0.368,P<0.01),与依恋回避得分呈负相关(r=-0.239,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依恋焦虑、社会支持能够正向预测照顾者的积极感受。 结论 依恋焦虑、社会支持是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积极感受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以依恋理论为依据,基于积极感受的影响因素制定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不同依恋类型的照顾者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指导照顾者合理利用可获得的社会资源,考虑现存的社会支持,增加主观支持减轻其消极感受,帮助其感知到更多的积极感受,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照顾任务,提高患者的照顾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焦虑状态与社会支持度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取MHD患者及其相应主要家庭照顾者85组为研究对象,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MHD患者焦虑状态,根据SAS标准分是否≥50将MHD患者分为焦虑组36例与非焦虑组46例,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定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患者社会支持度,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定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患者对应主要家庭照顾者焦虑/抑郁状态,统计分析MHD患者焦虑与其社会支持度以及对应主要家庭照顾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结果 MHD患者SAS得分(45.71±8.09)分,焦虑发生率为43.9%;对应主要家庭照顾者SAS得分为(43.67±7.71)分,焦虑发生率为39.5%;SDS得分为(41.17±6.68)分,抑郁发生率为14.6%,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得分(均P<0.001).焦虑组与非焦虑组患者在SSRS(包括社会总支持分及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3个因子)得分和主要家庭照顾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MHD患者焦虑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焦虑/抑郁得分高于正常人群,社会支持度低者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存在焦虑/抑郁的MHD患者焦虑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现状,及照顾者准备度和成人依恋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方法 使用方便抽样,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月间在浙江省2所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223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基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照顾者准备度量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和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评估问卷等进行调查。数据导入SPSS 22.0统计学软件,使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照顾能力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且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得分为(15.31±4.87)分。依恋回避得分为(3.28±0.76)分,依恋焦虑得分为(3.52±0.83)分。安全型依恋者102人,占45.7%。照顾能力得分为(95.64±23.47)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照顾者准备度、已照顾总时间、患者自理程度、安全型依恋和照顾者文化程度可影响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F=28.442,P<0.001),且可解释总变异的55.3%。 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帮助照顾者做好照顾前的身心准备,根据照顾者的不同依恋类型和文化程度,采取个性化的培训方式,提高其照顾能力,改善患者和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农村乳腺癌幸存者病耻感与社交回避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为促进社会融合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6月蚌埠市2所三甲医院260例农村乳腺癌幸存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孤独感量表(UCLA-8)、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社交回避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SPSS Process程序进行调节中介检验。结果 (1)农村乳腺癌幸存者病耻感、孤独感、社交回避和社会支持得分分别为(63.06±7.33)分、(18.54±4.31)分、(7.48±3.54)分、(58.86±8.78)分;病耻感与孤独感和社交回避呈正相关关系(r=0.563、0.543,均P<0.001),孤独感与社交回避呈正相关关系(r=0.536,P<0.001)。(2)孤独感在病耻感与社交回避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35%。(3)领悟社会支持在病耻感和孤独感间起调节作用(t=2.533,P=0.012),且随着社会支持的升高病耻感对孤独感的影响逐渐降低。结论 病耻感增加了患者不良社交体验,并通过孤独感产生...  相似文献   

13.
刘艳粉  魏亚楠  郑晓娜 《海南医学》2023,(15):2237-2241
目的 探讨社会疏离感在过渡期乳腺癌患者自我表露与孤独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便利抽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317例过渡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孤独量表、一般疏离感量表及痛苦表露指数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22.0分析过渡期乳腺癌患者社会疏离感、孤独感及自我表露现状及相关性。采用Process插件的Model 4分析过渡期乳腺癌患者社会疏离感在孤独感与自我表露间的中介效应,同时采用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 过渡期乳腺癌患者孤独感得分为(22.27±6.75)分,社会疏离感总分为(38.12±8.82)分,自我表露总分为(36.79±11.49)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Bootstrap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孤独感与自我表露呈负相关(r=-0.413,P<0.001),孤独感与社会疏离感呈正相关(r=0.405,P<0.001),自我表露与社会疏离感呈负相关(r=-0.379,P<0.001);社会疏离感在自我表露与孤独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6.75%。结论 自我表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化疗期消化道癌症患者心理弹性、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3例化疗期消化道癌症患者,采用心理弹性量表(RS-14)、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问卷(MUIS-A)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分别测量化疗期消化道癌症患者的心理弹性、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水平.结果 化疗期消化道癌症患者心理弹性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r=-0.40,P<0.001),与面对呈正相关(r=0.41,P<0.001),与屈服呈负相关(r=-0.44,P<0.001).面对、屈服在疾病不确定感和心理弹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9.4%和29.0%.结论 心理弹性与疾病不确定感、面对、屈服相关,同时面对、屈服在疾病不确定感和心理弹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城市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北京市东城区744名失能老人的家庭照顾者应用照顾者负担量表(Z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人口社会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城市失能老人主要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总分(40.3±15.2)分,社会支持总分(31.1±6.8)分,失能老人的照顾负担与总的社会支持呈负相关,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与社会支持关系密切,即照顾者获得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越多、对支持的利用度越大,照顾者的照顾负担越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骨癌患者照顾者的抑郁与社会支持状态,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促进骨癌患者照顾者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入选100例的骨癌患者照顾者进行抑郁及社会支持分值的评定,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检测骨癌患者照顾者抑郁及社会支持各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从而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骨癌患者照顾者的抑郁得分为44.53±10.56,高于国内常模(t=13.52,P<0.05);社会支持总分为38.76±9.91,客观支持分值为9.52±9.13,主观支持分值为28.76±11.23,支持利用度分值为7.77±11.06,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01,-4.83,8.89,-6.16,P值均<0.05);抑郁评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61,-0.69,-0.58,P值均<0.05)。结论骨癌患者照顾者相比于普通人群,存在较高的抑郁情绪,支持总分较高,且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应采取相关措施来改善骨癌患者照顾者的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7.
任宁  吴中亮  朱霞  刘学东  李永奇  苗丹民 《医学争鸣》2007,28(19):1816-1818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主要照顾亲属的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及患者疾病信息调查表对106例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亲属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癌症患者亲属的抑郁自评分均值为(18.8±9.1)分,高于国内常模,且超过正常范围界值;有抑郁症状者占55.7%,高于正常人群;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亲属抑郁评分与患者躯体症状、亲属家庭收入状况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有线性关系,其中与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患者躯体症状对亲属抑郁评分影响最大. 结论:癌症患者的亲属存在较严重的抑郁情绪,患者躯体症状多、亲属家庭经济状况差和对社会支持利用度低是亲属抑郁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荷水平和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200例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Zarit照顾者负荷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荷处于中度水平,总负荷得分为(52.8±13.6)分;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总分为(24.77±3.28)分,低于国内常模(P <0.05).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照顾负荷,其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少,照顾负荷越重.护理人员应重视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荷和社会支持状况,采取更多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减轻其照顾负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抑郁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连带病耻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80例抑郁症患者的家庭照顾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连带病耻感量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GAD-7)量表及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家庭照顾者连带病耻感量表总分为(38.51±10.74)分。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水平的家庭照顾者连带病耻感量表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庭照顾者的GAD-7量表得分、PHQ-9得分均与连带病耻感量表总分呈正相关(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家庭照顾者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PHQ-9得分是其连带病耻感量表总分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连带病耻感总体处于中度水平,家庭照顾者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抑郁情绪是其连带病耻感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肺癌患者配偶二元应对、照顾负担、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三者之间的路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河北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31例肺癌患者配偶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量表(FAMQOL)、二元应对量表(DCI)对其进行调查,分析二元应对在肺癌患者配偶照顾负担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结果:331例肺癌患者配偶照顾负担总分为(24.58±13.42)分,生活质量总分为(50.41±8.08)分,二元应对总分为(127.20±18.16)分。照顾负担与二元应对、生活质量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88、-0.265,均P<0.01),二元应对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419,P<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肺癌患者配偶的照顾负担可负向预测生活质量,效应值为-0.183,二元应对在照顾负担与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72%。结论:医护人员应开展以影响二元应对路径为依据的干预策略,尝试构建以夫妻为中心的疾病管理干预方案,从而降低患者配偶的照顾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