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压昼夜节律模式应用动态血压检测技术 (ABPM)人们不但可以准确地了解 2 4h的即时血压值 ,而且 ,可以观察一天之中血压的波动特点。从动态血压资料可以发现 ,一天中血压值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波动的 ,血压的昼夜变化规律称为血压昼夜节律模式 (CircadianRhythmPattern)。正常人血压的波动特点是 :凌晨2 :0 0~ 3:0 0处于最低谷 ,以后呈上升倾向 ,晨起活动后迅速上升 ,约在 8:0 0~ 9:0 0达第一峰 ,在下午的 17:0 0~ 18:0 0出现第二峰 ,之后开始缓慢下降———即“双峰一谷”现象。由于这一血压波动曲线就像一把长…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在世界各地呈日益扩张的趋势,如何有效地治疗高血压已成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最首要的事情之一。2010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趋势,每10例成年人中就有2例高血压患者;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  相似文献   

3.
血压变异性:临床意义和抗高血压治疗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性与平均动态血压水平,也与血压波动幅度有关。因此,抗高血压治疗的目的不仅是降低24小时平均血压,且能减小血压变异程度。传统降压药对血压变异性影响奶小,而新近问世的一些长效制剂具有24小时稳定的抗高血压作用,可望减少采用短效药物时所伴发的血压明显波动。测定谷-峰比值可能有助于发现能24小时平稳降压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血压变异性是指一定时间内血压的波动程度,其反映自主神经对血管调节的动态平衡。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等都会引起血压变异性增大,从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稳定血压变异性,成为临床上预防、诊断和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HP)患者血压变异性(BPV)是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高风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BPV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认知障碍(CI)的发生,本文将就HP患者BPV与C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能通过动态血压监测(ABPM)早期识别及干预BPV,从而减少CI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特点,为高血压的精准化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9年4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招募的50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病人分为青中年组(年龄<60岁)和老年组(年龄≥60岁),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其24 h、日间、夜间的血压均值,以及血压类型分布、脉压、血压变异性、血压节律特点。结果:(1)老年组病程较长(P<0.05),不吸烟病人较多(P<0.05),服药率更高(P<0.05);青中年组BMI较大(P<0.05),受教育水平较高(P<0.05)。(2)两组动态血压均值均普遍超出诊断标准,尤以夜间血压明显。青中年组舒张压升高的病人数以及舒张压水平均高于老年组(P<0.05);两组动态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组动态脉压、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大于青中年组(P<0.05),而两组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D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  相似文献   

7.
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蓉 《高血压杂志》1997,5(A10):65-66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与运动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运动血压的关系。方法 :检测 30 3例 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运动血压和动态血压 ,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不同分为杓型组 (n =2 0 0 )和非杓型组 (n =10 3) ,比较两组运动血压各参数 ,并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非杓型组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舒张压和运动后恢复期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杓型组 ,有极显著性差异(P <0 .0 1或 0 .0 0 1)。②夜间收缩压下降率与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舒张压存在明显负相关 (γ =-0 40 7、-0 361,P均<0 .0 0 1) ;夜间舒张压下降率与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舒张压、运动后恢复期收缩压存在明显负相关 (γ =-0 499、-0 479、-0 183,P均 <0 0 1或 0 0 0 1)。结论 :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运动血压过度升高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神经-体液-心脑血管变化调节能力下降,异常血压波动易造成患有高血压老年人的靶器官损害.研究表明异常血压变异性(BPV)是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疾病的危险因素.BPV同时给老年人平稳降压带来一定困难,因此临床上也应监测老年人血压变异情况.本文主要对老年人BPV与相关临床疾病以及抗高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高值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TNF-α的关系。方法选择体检者352例,依据血压水平分为3组:正常血压组110例,正常高值组105例,高血压组137例。入选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动脉硬化指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正常高值组TNF-α及动脉硬化指数[(44.21±9.81)pg/ml,0.42±0.13]高于正常血压组[(26.91±12.35)pg/ml,0.36±0.15],低于高血压组[(59.74±23.38)pg/ml,0.49±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高值组血浆TNF-α水平与动脉硬化指数呈正相关(r=0.575,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硬化指数与TNF-α相关(标准回归系数=0.272,P<0.01)。结论血压正常高值者动脉硬化指数与TNF-α相关,炎症参与了高血压前期动脉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西北地区农村高血压群体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可能影响血压控制的因素。方法选取甘肃省武威市羊下坝镇3个自然村2016年7月前被纳入高血压管理系统的常住高血压人口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既往病史、家族史和用药情况等)、体格检查(身高、体质量及血压)和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ANOVA检验、t检验或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512例高血压患者,年龄(64.7±9.7)岁。其中72.3%(370/512)服用降压药,该部分人群血压控制率59.2%(219/370)。单因素分析显示,来自下二沟村、不参加农务劳动和服用降压药者有较高收缩压(SBP);年龄≥65岁、超重/肥胖、来自下二沟村、服用降压药、未曾患过心血管疾病、有高血压家族史患者有较高舒张压(DBP)。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显示,SBP与服用降压药(β=0.17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呈正相关(β=0.107),与参加农务劳动呈负相关(β=-0.119);DBP与年龄(β=0.247)和服用降压药呈正相关(β=0.156),与曾患过心血管疾病(β=-0.115)、参加农务劳动(β=-0.103)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呈负相关(β=-0.104)。血压控制率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地区(P=0.001)、是否参加农务劳动(P=0.033)、是否服用降压药(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参加农务劳动(OR=0.632,95%CI 0.429~0.933;P=0.021)、来自三沟村(OR=0.416,95%CI0.262~0.660;P0.001)和五沟村(OR=0.587,95%CI 0.378~0.911;P=0.018)为血压控制率的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除应规范使用降压药外,还应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农村地区患者适当参加农务劳动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2.
13.
正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2013年统计,我国年龄≥80岁高龄老年人已超过2300万,并以年均100万以上速度增长,其中70%~90%患高血压[1]。2017AHA/ACC高血压指南在AHA年会上重新将高血压定义为≥130/80 mm Hg(1mm Hg=0.133kPa),但我国还需视具体国情而行。我们现针对年龄≥80岁高龄高血压患者的降  相似文献   

14.
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提供了新的可靠手段。对75例高血压患者和75例健康对照者给予动态血压监测,并从其临床价值上加以讨论,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50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或健康检查者。高血压病组75例,年龄42~73岁,平均58.2±  相似文献   

15.
标  题  (a)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和治疗的目的和方案。(b)根据传统血压或者动态血压监测治疗高血压患者 ,APTH的系列报告。作  者  (a)StaesenJ ,AmeryA(b)BieniasaszewskiL ,StaessenJA ,PolfietJ ,ThijisL ,FagardR  参考文献  (a)ActaCardiol 1993;4 8:2 5~ 4 2(b)ActaCardiol 1996 ;5 1:2 4 3~ 2 5 1  研究的疾病 高血压病目  的 证明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治疗高血压较传统血压测量(CBP)能获更多益处的假说。设  计 半年随机双盲 ,然后公开。病人资料 病人 4 0 0例 ,年龄 18岁以上 ,连续 2次测量血压…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长期患高血压会导致脑内小动脉病变,形成微动脉瘤。若血压骤然上升时,引起小动脉出血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brain hemorrhage,HBH)。当小动脉破裂后,血压持续升高,造成血肿继续扩大。因此,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的调控便显得格外重要。多年来,此课题一直是神经科学界关注的焦点,但迄今尚无统一的认识。目前,摆在临床医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下:①是否需要降压?②什么时间降压为宜?③选用何种药物?④急性期血压应维持在什么水平?⑤降压的速度是多少?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大样本、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2019)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一组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两孩"政策的放开,我国高龄孕产妇比例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病率增加。由于其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使其血压管理策略与非妊娠期不同。该共识制定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评估体系和管理流程,内容包括诊断、分类、血压及靶器官损害评估、生活方式指导及药物治疗。以便于内科医师及广大基层医师规范化诊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大程度保障妊娠期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20年高血压的预防、检测与治疗有巨大进展,高血压治疗药物达10类100余种,但高血压仍是全球公共卫生最严峻的挑战。美国高血压在5千万以上,中国达2亿,全球达10亿,而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仍低或极低,仅约8%-55%,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控制更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运动血压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和运动血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昼夜节律正常(杓型)组(n=182)和非正常(非杓型)组(n=105)。根据运动试验中最大运动量时血压过高反应及恢复期血压恢复缓慢分运动血压正常组(n=85)和非正常组(n=202)。各组间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非杓型组最大运动量时血压值均高于杓型组,运动血压异常组24h、白昼及夜间血压均值高于运动血压正常组。结论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运动血压异常,运动血压异常者动态血压值参数增高。  相似文献   

20.
血压变异性(BPV)是人类血压(BP)的最基本的生理特征之一,是反映一段时间内BP波动的指标。BP的异常波动,BPV增大可导致心、脑、肾及颈动脉等重要靶器官的损害并对总体预后产生影响。认识BPV及其靶器官损害,有助于对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防治,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该文对BPV的分析和监测方法,以及BPV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研究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