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与普通人群相比,肿瘤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更高。多种抗肿瘤治疗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血压可导致抗肿瘤治疗中断,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同时使患者面临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重视抗肿瘤治疗相关高血压的有效管理,有利于改善肿瘤患者的临床结局。本文主要对2023年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的抗肿瘤治疗相关高血压科学声明进行解读。1导致高血压的抗肿瘤药物及其可能机制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抑制剂(VSPIs)VSPIs通过抑制VEGF介导的肿瘤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已广泛用于肾癌、肝细胞癌、甲状腺癌、  相似文献   

2.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8):723-727
正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数据,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5.83/10万,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与生命[1]。一方面,肿瘤疾病本身可导致高血压,而高血压又是导致心脑肾损害和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风险随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增高而增加[2];另一方面,靶向药物成为目前抗肿瘤治疗的热点,在发挥高选择性抗肿瘤作用的同时,会产生一些特定的不良反应,如高血压、皮疹、过敏反应、血液学毒性、心脏毒性等,  相似文献   

3.
近来由Ohkubo等发表的研究,观察隐性高血压(MH)和未来心血管死亡率及发病率间的关系,此10年随访研究显示:MH患者及持续高血压患者的相对危险明显高于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及正常血压者。但有些值得特别注意的限制,由于血压的变异性,在一次诊室血压测量中血压水平可降低,另外,三分之一分类为MH的人接受降压治疗,并可在看病前几小时吃了药,导致在测血压时血压水平降低。当这些药有一短的半衰期和/或患者对服药依从性不好时,血压可能在诊室外较高,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患者因血管壁遭到损坏,使血管阻力变大,加上患者体内血糖过高,血液黏稠度较高,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会损害到患者的心脑肾,使动脉硬化,甚至会发生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最终导致患者死亡〔14〕。所以,要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并发症。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按血压情况将其分为正常血压组、血压控制满意组、血压控制良好组、血压控制不良组、  相似文献   

5.
肿瘤化疗治疗中很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耐药.导致耐药的因素众多,缺氧就是其中一个.在氧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等耐药蛋白的表达.因此,通过纠正肿瘤缺氧可能会提高化疗药物抗肿瘤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常并发多种疾病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至今仍是一个难题[1]。我们就高血压与肾交感神经活性的关系及治疗新技术做一综述。1高血压与肾交感神经的关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常常导致血压上升,而高血压患者也往往合并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尤其是肾交感神经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高危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高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单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则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复合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氨氯地平单药,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高危原发性高血压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控制血压水平,且药物毒副作用发生风险未见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脑卒中是严重的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1〕。80%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于急性高血压〔2,3〕。血压是脑卒中持续的风险,独立于其他血管风险因素存在〔4〕。研究证明高血压治疗适当可降低35%40%的脑卒中风险〔5〕,脑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战略目标是有效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和已知可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4,6,7〕。对于脑卒中的二级预防,Arima等〔8〕提示无论是高血压患者还是正常人,降压治疗可以减少致命性及非致命性  相似文献   

9.
几种降压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美托洛尔和苯那普利及其联合用药对各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的影响。方法 :监测对比 3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前后偶测血压及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运动血压的变化。结果 :各药均可降低偶测血压至正常范围。对运动血压的影响为 :①对 1级高血压患者 ,硝苯地平不能降低运动中最高舒张压 ,其余 3药均可降低运动中和恢复期血压。②对 2级高血压患者 ,硝苯地平不能降低运动中最高舒张压和恢复期血压 ,其他 3药及联合用药均能降低运动中和恢复期血压。③ 5 4 .5 %的 3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仍为运动高血压。结论 :偶测血压的降低不能代表运动血压正常 ,应选择长效降压制剂治疗运动中和恢复期过高的血压反应 ,对 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增加药物剂量并避免激烈运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按照高血压时间治疗学中的择时给药,探讨不同的给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方法 采用180-EA动态血压监测系统动态血压监测法筛选出206例有血压晨峰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采取常规的上午8时给药;B组采取晚上睡前给药,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的检查.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24 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以及血压晨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24 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以及血压晨峰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B组的夜间血压及血压晨峰下降明显,且能恢复昼夜节律与治疗后的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对明显有血压晨峰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时间治疗可以更好的纠正夜间高负荷血压、抑制血压晨峰、恢复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1.
�����Ը�Ѫѹ���ζ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高血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若不及时诊治常导致较严重的靶器官损伤和高发心血管风险。对难治性高血压的评估首先应排除假性治疗抵抗,并充分考虑伴随情况与并发症,尽可能明确导致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包括继发因素。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应首先去除所有导致血压升高的可逆性因素,选择降压药物时力求阻断所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机制。近期一些新的药物和介入治疗措施被证实能够有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对就诊于我院心内科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改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收集降压治疗前后的临床情况、动态血压、B-型钠尿肽、尿酸等临床资料,比较改药前后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 改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血压6周后,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较改药前增加(P<0.05),昼夜节律异常比率由改药前的90%下降为63%(P<0.05);尿酸、B-型钠尿肽、胆固醇均明显低于改药前(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较显著的降压效果,并能够将非杓型血压转变为杓型血压,从而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降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前期是在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的一个中间区域,其在高血压防治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高血压前期在各个地区均有较高的患病率,而多项研究结果证明高血压前期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较正常血压患者高。目前对高血压前期的干预主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但近年来高血压前期药物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围绕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病学、并发症风险和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高血压是老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但继发性尤其是动脉粥亲硬化肾血管性高血压随增龄而增多,高血压除是心血管意外的前兆外,老年高血压与并存的糖尿病可共同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抗高血压药治疗能预防致命性脑血管发和心血管并发症,利尿剂仍然是治疗高血压的较好药物,所有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均应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单用或与药物并用治疗取决于血压水平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由于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有效管理需要多重治疗方案,因此合理选择使患者有良好耐受性的治疗方案、简化服药程序则是重中之重。尽管研究已经证明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但是很多医生依然不愿给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服用这种药。因为这些医生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使用β受体阻滞剂会使患者血糖控制恶化,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导致血脂紊乱以及掩盖低血糖症状。现在要说明的是,与传统的β受体阻滞剂不同,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可以产生更好的耐受性和代谢效应。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和心房颤动(房颤)是两个重要的临床和公共卫生问题,其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并且这两种情况通常在同一患者中共存。高血压会增加房颤发生风险,而在房颤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也相当高。本文总结了高血压与房颤的流行病学、促进房颤的基本机制、房颤患者的血压测量以及高血压合并房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高血压会导致靶器官的损害,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同样可导致或加重靶器官的损害,对高血压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能延缓及减轻靶器官的损害.动态血压监测不但能避免偶测血压的弊端,还能反映血压昼夜变化的规律,为临床判断降压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本研究对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伴靶器官损伤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高血压委员会、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病肾脏委员会及美国高血压学会联合科学会议上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针对导致中年男性及女性血压差异的因素[心率、每搏输出量及总外周阻力(三者的增加均会导致血压增加)]进行性别特异性高血压治疗能为患者带来获益。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积极的降压策略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但仍有部分患者在降压治疗后未能实现理想的血压控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药物治疗或滥用所导致的药源性高血压,其发生机制包括水钠潴留、直接血管收缩及交感神经激活等。该文介绍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或影响降压疗效的药物及相应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静注二氮嗪常用来治疗高血压危象,山于缓慢给药降压不理想,而快速注射易引起初期血压骤降,有时会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及神经系并发症。因此,某些临床医生建议小量多次静脉注射。作者曾发现缓慢静滴二氮嗪在治疗高血压危象中与快速注射作用相似,且较安全。二氮嗪缓慢静滴可使血压逐渐下降,但仍因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