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期骨关节型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布鲁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骨关节型组(n=41)和非骨关节型组(n=57),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8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Th1、Th2等T淋巴细胞的各亚群水平,计算CD4+/CD8+、Th1/Th2比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来探讨骨关节型组患者WOMAC评分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骨关节型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Th1细胞的比例、CD4+/CD8+比值、Th1/Th2比值显著高于非骨关节型组,骨关节型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Th1细胞的比例、CD4+/CD8+比值、Th1/Th2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非骨关节型组外周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PD-1)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AIH患者25例和健康志愿者25例,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外周血CD8+T 淋巴细胞PD-1分子和PD-1分子受体(PD-L1)表达水平。结果 与健康人比,AIH血CD8+T细胞PD-1/PD-L1表达阳性百分比分别为(2.6±0.1)%和(2.1±0.8)%,明显高于健康人【(0.5±0.2)%和(0.4±0.1)%,P<0.01);10例男性AIH患者血CD8+T细胞PD-1/PD-L1表达阳性百分比分别为(1.4±0.5)%和(2.3±0.6)%,显著低于15例女性患者【(3.8±0.8)%和(2.5±0.5)%),P<0.05);经皮质激素治疗4 w,25例AIH患者获得病情缓解。AIH患者在缓解期PD-1/PD-L1表达水平分别为(3.3±0.2)%和(2.8±0.3)%。结论 AHI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升高,与疾病活动可能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对结核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及其在结核病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从健康对照和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CD4+CD25+调节性T细胞,观察其对结核患者外周血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增殖反应和细胞因子IFN-γ及IL-10分泌的影响。结果 体外消除CD4+CD25+调节性T细胞没有显著影响健康对照PBMC对BCG抗原的增殖反应,但可以显著增强结核患者PBMC对BCG抗原的细胞增殖反应、细胞因子IFN-γ及IL-10的分泌。分离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能显著抑制结核患者CD4+CD25-T细胞对BCG抗原及抗-CD3的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IFN-γ分泌;CD4+CD25+调节性T细胞也抑制BCG刺激的CD4+CD25-T细胞IL-10的分泌,但不影响抗-CD3刺激的IL-10分泌。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抑制结核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促进肺结核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增龄对人体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CD4+CD25+Foxp3+Treg)、CD4+T细胞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青年人(20~45岁)、中老年人(50~75岁)及高龄老年人(≥80岁)各40例,分别检测3组外周血CD4+T、CD4+CD25+Foxp3+Treg的绝对计数,并计算后者占前者的百分比,同时检测并比较3组人群外周血IL-2、干扰素-γ(IFN-γ)、TNF-α、IL-10和IL-17水平。结果高龄老年组CD4+T细胞绝对计数较中老年组与青年组显著下降(P<0.05);高龄老年组和中老年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绝对计数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中老年组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青年组,高龄老年组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老年组IL-2、IFN-γ和IL-17水平明显低于青年组和中老年组(P<0.05),中老年组IL-2明显低于青年组(P<0.05),高龄老年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青年组和中老年组(P<0.05),3组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以后人体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绝对计数明显增高,随着增龄,其占CD4+T细胞百分比逐渐升高。高龄老年人外周血CD4+T细胞绝对计数、IL-2、IFN-γ和IL-17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增高,说明老年人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衰老的微环境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病程阶段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以及CD8+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与血清HBsAg水平的关系。方法 2018年4月~2018年8月我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8例,其中免疫耐受期20例,免疫清除期28例,非活动期20例,再活动期20例,另选择健康人20例。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8+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结果 健康人与免疫耐受期患者外周血CD8+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6.1±3.5)%和(26.3±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清除期患者CD8+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为(40.1±4.7)%,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非活动期和再活动期患者外周血CD8+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0.3±2.2)%和(26.1±2.2)%,显著低于健康人(P<0.05);外周血HBsAg低、中、高三组人群外周血CD8+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4.0±7.5)%、(28.4±8.9)%和(33.2±8.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病程阶段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病毒长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有关,而这种失调可能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D155(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PVR)分子表达变化在泡球蚴(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Em)感染所致T细胞免疫耗竭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例接受手术切除的AE患者,分别收集泡球蚴病灶近旁(CLT)和远端(DLT)肝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比较病灶近旁和远端的组织病变及CD155表达情况,分析AE患者近旁/远端CD155+肝细胞比率(CLT/DLT)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比值(AST/ALT)的相关性。用泡球蚴蛋白(Em protein, EmP)体外刺激7702肝细胞系,采用流式细胞术及qPCR法检测CD155及其mRNA的表达;分别用过表达CD155的慢病毒LV-CD155H和敲低CD155表达的慢病毒LV-CD155L转染7702肝细胞系,构建CD155过表达(CD155-H)和CD155敲低(CD155-L)7702肝细胞系,并与CD4+CD8+T淋巴细胞共培养,观察其对效...  相似文献   

7.
肖潇  马雄 《肝脏》2012,(6):442
【据Hepatoatology 2011年11月报道】题:在人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CD8+效应T细胞的细微表型与功能特征(作者Tsuda M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对丙酮酸脱氢酶E2(PDC-E2)产生了多种特异反应,包括自身反应性CD4+、CD8+T细胞和自身抗体等。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者检测了132例研究对象(包括76例PBC患者和56例对照)的CD8+T细胞表型。研究发现PB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一种效应记忆T细胞(TEM)出现频率较高,其细胞表型的特征是表达CD45ROhighCD57+CD8high,同时也表达肠道归巢整合素、α4β7。这些CD8high TEM细胞在TCR被激活后膜联蛋白V表达降低。CD45ROhighCD57+CD8highT细胞较其他CD8high T细胞表达更高水平的粒酶A、粒酶B、穿孔素、CCR5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HIV抗体阴性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外周血CD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就诊且符合入组标准的102例TB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分期Ⅰ期22例、Ⅱ期37例、Ⅲ期43例。于研究对象抗结核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测其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计数及CD4+/CD8+T细胞比值。分析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外周血CD细胞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TBM临床分期和患者治疗转归的相关性。结果: 抗结核治疗2周后,研究对象CD3+、CD4+ T细胞计数和CD4+/CD8+ T细胞比值[分别为(808.27±183.25)×106个/μl、(413.09±134.53)×106个/μl和1.23±0.29]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分别为(631.38±150.14)×106个/μl、(366.78±98.03)×106个/μl和0.99±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41,P=0.000;t=2.809,P=0.005;t=6.548,P=0.000)。抗结核治疗2周后,Ⅲ期TBM患者的CD3+、CD4+T细胞计数与CD4+/CD8+T细胞比值[分别为(613.23±140.29)×106个/μl、(342.53±98.36)×106个/μl、0.95±0.18]明显低于Ⅱ期患者[分别为(753.33±153.47)×106个/μl、(399.57±112.26)×106个/μl、1.22±0.21]和Ⅰ期患者[分别为(989.23±194.35)×106个/μl、(501.11±139.25)×106个/μl、1.42±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0.875、13.372、32.151,P值均为0.000)。抗结核治疗2周后,病情好转患者的CD3+、CD4+ T细胞计数与CD4+/CD8+T细胞比值[分别为(941.25±204.17)×106个/μl、(487.35±134.25)×106个/μl、1.36±0.31]明显高于病情恶化者[分别为(683.43±155.76)×106个/μl、(389.64±120.38)×106个/μl、1.02±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06,P=0.000;t=2.394,P=0.018;t=3.698,P=0.000)。结论: TBM患者抗结核治疗2周后,免疫功能明显改善,且病情好转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程度好于病情恶化者。TBM患者临床分期越高,免疫功能受损越严重,对调整治疗方案的需求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D30/CD30L信号通路在实验性脑疟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1×106个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hei ANKA,PbA)寄生的红细胞腹腔感染C57BL/6及C57BL/6背景的CD30L基因敲除鼠,动态检测红细胞感染率,同时观察实验性脑疟发生情况并统计其生存率。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后3 d和5 d脾细胞中Th1和MDSC百分率,DC中cDC和pDC的百分率以及表达PD-L1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CD4+T细胞中Treg和表达PD-1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D30L敲除鼠红细胞感染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但具有更高的脑疟发生率和死亡率;pDC、Th1细胞的百分率于感染后3 d或5 d出现显著升高,而MDSC和Treg以及表达PD-1细胞的百分率和表达PD-L1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下降。结论 CD30/CD30L通路通过下调pDC和上调MDSC、Treg以及表达PD-1和PD-L1细胞比率而拮抗Th1应答并以此调控实验性脑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变化,探讨IL-33对HCC患者CD8+T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4例HCC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IL-33及其受体肿瘤抑制素2(ST2)的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PBMC中IL-33和ST2 mRNA相对表达量。纯化CD8+T淋巴细胞,使用重组IL-33刺激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酶联斑点吸附试验检测穿孔素和颗粒酶B分泌,流式细胞术检测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表达,比较IL-33刺激前后细胞增殖、毒性分子分泌、免疫检查点分子的变化。CD8+T淋巴细胞与HepG2细胞共培养,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表达计算CD8+T淋巴细胞诱导HepG2细胞死亡比例,比较IL-33刺激前后CD8+T淋巴细胞杀伤功能的变化。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法。结果HCC组血浆IL-33水平低于对照组[(269.80±63.08)pg/mL vs(339.50±64.43)pg/mL,t=4.072,P<0.001],HCC组PBMC中IL-33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1.07±0.14 vs 2.45±0.87,t=10.250,P<0.001)。血浆ST2水平和PBMC中ST2 mRNA相对表达量在HCC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与血浆IL-33、ST2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HCC组CD8+T淋巴细胞分泌穿孔素、颗粒酶B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而HCC组CD8+T淋巴细胞中PD-1、LAG-3、CTLA-4阳性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重组IL-33刺激对两组CD8+T淋巴细胞增殖和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均无显著影响(P值均>0.05),但可促进穿孔素、颗粒酶B的分泌(P值均<0.05)。HCC组CD8+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较对照组降低(P<0.05),重组IL-33刺激可提升CD8+T淋巴细胞杀伤功能,主要表现为诱导HepG2细胞死亡比例升高(P<0.05),IFNγ和TNFα分泌水平增加(P值均<0.05)。结论HCC患者血浆IL-33水平降低。IL-33可通过促进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分泌增强HCC患者CD8+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为HCC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对肺结核患者血清白蛋白的影响。 方法 对119例初治肺结核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白蛋白测定,探讨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白蛋白相关性;同时,根据其CD4+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为免疫低下组62例和正常组57例,探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对低蛋白血症的影响。 结果 (1)所有纳入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516.6±266.1)×109/L]与CD3+ T淋巴细胞[(841.6±398.8)×109/L]、CD8+ T淋巴细胞[(261.0±142.6)×109/L]、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2.33±1.40)呈正相关(分别为r=0.883,P=0.000;r=0.579,P=0.000;r=0.365,P=0.000)。(2)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r=0.116,P=0.033)。(3)在免疫低下组中,肺部病灶范围达4个肺野以上者43例(占69.4%),明显高于正常组的22例(占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5,P=0.001);免疫低下组治疗前血清白蛋白[(33.9±5.5)g/L]明显低于正常组[(36.1±5.7)g/L](t=2.187,P=0.031)。 结论 在肺结核患者中CD4+ T淋巴细胞与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CD4+ T淋巴细胞低下肺结核患者,其病灶范围较广,容易并发低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监测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内各时间点肺结核患者外周血E7多肽特异性CD4+T细胞及总CD4+T细胞的变化。方法 应用已有的果蝇S2恒定细胞株,分别表达、纯化获得2种生物素化E7/HLA-DR8(E7/HLA-DRB1*08032和E7/HLA-DRB1*0818)复合物单体,进而制备成相应四聚体,分别用2种四聚体与抗人CD4-FITC共染色,流式细胞分析检测治疗前以及规律抗结核治疗15、30、45、60、90、120、150、180 d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四聚体阳性(E7多肽特异性)CD4+ T细胞及总CD4+ T细胞,同时以健康成人对照者、非结核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及脐带血作为研究对照。结果 多数病例的外周血总CD4+ T细胞在治疗前略低于正常水平,随着治疗开始很快升高并在短期内恢复至正常水平;但除治疗前组与脐带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治疗前后各组之间,以及治疗前组与健康成人、非结核呼吸道感染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以及规律抗结核治疗15、30、456、0 d内肺结核患者组外周血可检出高水平的四聚体阳性CD4+ T细胞,与60 d后各组及3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种四聚体之间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四聚体阳性CD4+ T细胞在治疗前即有较高水平,治疗1560 d后达到最高,一些患者中间有波动,以后开始逐渐降低甚至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多肽/HLA-DR四聚体可以用于监测治疗前后结核患者外周血多肽特异性CD4+ T细胞的变化,配合总CD4+ T细胞的检测,对于治疗期结核患者疾病发展和恢复的监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小RNA-17(miR-17)调节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 DC)对初始CD4+T淋巴细胞分化为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及辅助性T细胞17(T help cell 17,Th17)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集2022年2月1日至4月3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0例(肺结核组)和同期的门诊健康体检者20名(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采用qPCR检测两组DC中miR-17表达水平。将肺结核组患者的成熟DC与健康对照组的初始CD4+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后分别加入miR阴性对照物(miR阴性对照组)、miR-17模拟物(miR-17模拟物组)和miR-17抑制剂(miR-17抑制剂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3组共同培养细胞中Treg细胞和Th17细胞的分化比例,采用qPCR检测初始CD4+T淋巴细胞中的Eos mRNA转录水平,并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Eos mRNA表达。结果:肺结核组DC的miR-17基因表达水平(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CTLA-4(CD152)、B7-1(CD80)及B7-2(CD86)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41例ITP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3+CD28+细胞、CD3+CD152+细胞、CD80+CD19+细胞和CD86+CD19+细胞分别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及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水平,进行2组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ITP患者外周血CD3+CD28+细胞和CD3+CD152+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0+CD19+细胞增多(P0.05),CD86+CD19+细胞显著增多(P0.01),慢性ITP患者CD86+CD19+细胞增多(P0.05);急性ITP患者外周血CD86+CD19+细胞较慢性ITP患者增多(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ITP患者PAIg's、PAIgG和PAIgM水平显著增高,慢性ITP患者PAIgG水平增高;CD80、CD86表达与PAIgG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均P0.01)。结论:ITP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上CD86和CD80表达均异常,可能与其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儿童和青少年AIH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2015年6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和青少年AIH患者42例和健康儿童和青少年50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标志物。结果 AIH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为53.1(42.5,57.8)%,显著高于健康人,而CD14+T细胞百分比为62.2(40.1,76.8)%,显著低于健康人,而两组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25.9(12.5,32.4)%对18.7(12.8,28.5)%,P>0.05);AIH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CD45RA、CD45RO、CCR3和CD28表达百分比分别为26.1(15.2,32.8)%、19.2(13.5,27.3)%、15.4(2.1,53.8)%和51.2(34.4,56.9)%,均显著高于健康人;AIH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表面CD45RA、CCR3和CD25表达百分比分别为18.0(14.1,26.8)%、1.2(0.5,3.2)%和0.6(0.3,7.8)%,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13.6(8.2,18.3)%、0.5(0.3,0.6)%和0.3(0.2,0.5)%, P<0.05],而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表面CD45RO表达百分比为2.7(2.3,4.8)%,显著低于健康人;AIH患者外周血CD14+T淋巴细胞表面CD45R0表达百分比为 34.7(16.3,57.8)%,显著低于健康人。结论 外周血CD4+、CD8+和CD14+T 细胞比例失衡及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异常与AIH患者发病或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不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外周血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NKT)、CD4+和CD8+ T细胞活化标记物(CD69、CD25、HLA-DR和NKG2D)的表达差异。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7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64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对NAFLD患者行肝穿刺活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iNKT、CD4+和CD8+T细胞CD69、CD25、HLA-DR和NKG2D表达。结果 在64例NAFLD患者中,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NAFL 37例和NASH 27例;健康对照者、NAFL和NASH患者健康对照者、NAFL和NASH患者外周血CD69+iNK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0.1±1.7)%、(6.1±1.3)%和(26.7±3.6)%(P<0.05),CD25+iNK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83.0±5.9)%、(94.1±8.0)%和(90.8±7.5)%(P<0.05),HLA-DR+iNK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5.3±1.7)%、(15.8±2.0)%和(22.3±2.0)%(P>0.05),NKG2D+iNK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44.5±3.5)%、(59.7±4.0)%和(71.3±6.0)%(P<0.05);外周血CD69+CD4+ 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0.7±0.2)%、(0.4±0.1)%和(0.5±0.1)%(P>0.05),CD25+CD4+ 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4±0.6)%、(3.0±1.3)%和(1.5±0.7)%(P>0.05),HLA-DR+CD4+ 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7±0.7)%、(4.1±1.0)%和(3.9±1.0)%(P<0.05),NKG2D+CD4+ 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6±0.5)%、(0.6±0.2)%和(0.9±0.2)%(P<0.05);外周血CD69+CD8+ 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0±0.4)%、(1.6±0.3)%和(2.1±0.6)%(P>0.05),CD25+CD8+ 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3±0.3)%、(1.1±0.2)%和(1.0±0.2)%(P>0.05),HLA-DR+CD8+ 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0±0.7)%、(6.5±1.0)%和(9.6±1.4)%(P<0.05),NKG2D+CD8+ 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0.6±0.1)%、(0.5±0.1)%和(0.9±0.2)%(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NAFL与NASH患者可能存在外周血iNKT细胞、CD4+和CD8+ T细胞活化的免疫表型差异,显示NASH患者CD69+iNK T细胞百分比增高,可能对诊断有帮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方法 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常规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CD3+CD4+T、CD3+CD8+T、CD3+CD4+ T/CD3+CD8+T、CD19+B、CD5+CD19+B、CD5+CD19+B/CD19+B细胞比率分别为(46.952±21.107)%、(33.288±11.308)%、(1.592±0.356)%、(13.510±5.536)%、(8.448±6.089)%、(0.776±0.652)%,均显著高于正常人[(64.739±7.615)%、(25.245±3.076)%、(1.421±0.178)%、(9.940±1.207)%、(2.840±0.915)%、(0.294±0.100)%,P<0.05];AIH患者肝功能指标异常、免疫球蛋白升高,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升高;AIH患者外周血CD3+CD4+T、CD3+CD8+T比率与肝功能指标ALT、AST或HAI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但与ALP、γ-GT、TBIL、DBIL无相关性(P>0.05);B淋巴细胞亚群CD5+CD19+B细胞比率与肝功能指标中ALT、AST或HAI评分、血清lgG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但与ALP、γ-GT、TBIL、DBIL、lgM、lgA无相关性(P>0.05)。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发生了明显的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HIV阴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免疫干预意义和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213例肺结核患者,根据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为CD4+T淋巴细胞减少组(计数<410个/μl)和对照组(计数≥410个/μl);将CD4+T淋巴细胞减少患者根据是否行免疫干预治疗分为免疫干预组和非免疫干预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吸烟、饮酒、症状数目、治疗分类、合并疾病、耐药情况、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疗效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IV阴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减少的影响因素。 结果: 213例肺结核患者中,61例发生CD4+T淋巴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8.6%。疗效分析显示治疗2~4个月,免疫干预组痰涂片阴性率为93.9%,高于非免疫干预组的75.0%(χ2=4.320,P<0.05)。治疗5~7个月,免疫干预组病灶吸收率为51.5%,高于非免疫干预组的25.0%(χ2=4.462,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D4+T淋巴细胞减少组男性、年龄≥60岁、农民职业、文盲文化、症状数目≥4个、并发肺外结核、累及肺野4~6个、肺部空洞、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125×109/L、白蛋白<35g/L、CD8+T淋巴细胞计数<190个/μl的构成比(77.0%、44.3%、36.1%、26.2%、36.1%、34.4%、77.0%、55.7%、45.9%、18.0%、68.9%、29.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5%、11.2%、19.7%、10.5%、19.7%、21.1%、38.2%、40.8%、25.7%、5.3%、44.7%、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42、29.060、10.095、13.650、6.290、4.165、26.342、3.929、8.274、8.738、10.137、16.805,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结核患者CD4+T淋巴细胞减少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OR=4.816,95%CI:1.650~14.052)、病变累及肺野4~6个(OR=3.669,95%CI:1.548~8.696)、血小板<125×109/L(OR=3.753,95%CI:1.069~13.173)、CD8+T淋巴细胞计数<190个/μl(OR=3.908,95%CI:1.394~10.954)。 结论: HIV阴性肺结核患者较易发生CD4+T淋巴细胞减少,免疫干预治疗对提高患者疗效具有积极意义。高龄、肺部病变累及范围大、血小板减少和CD8+T淋巴细胞减少是肺结核患者CD4+T淋巴细胞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赵娜  李杰 《临床肺科杂志》2021,26(5):709-713
目的分析危重症H1N1流感患儿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及自身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确诊为重症甲流的12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胸腔积液分为胸腔积液阳性组(n=54)和胸腔积液阴性组(n=72);比较两组间基本临床资料,炎性指标和免疫功能。结果胸腔积液阳性组与阴性组性别、年龄、总住院时间、PICU住院时间、辅助通气时间、PCT、CRP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初始淋巴细胞数量胸腔积液阳性组(1.76×109/L)低于阴性组(3.28×109/L)(P=0.016)。淋巴细胞亚型比例方面,胸腔积液阳性组(CD3+T 35.94%,CD4+T 20.28%,CD8+T 10.78%)均明显低于胸腔积液阴性组(54.89%、34.80%、15.33%),但CD56+T阳性组(20.56%)高于阴性组(13.22%)(P<0.05)。而绝对数量上,胸水阳性组CD3+T,CD4+T和CD8+T细胞数分别为0.79×109/L,0.48×109/L,0.22×109/L,显著少于阴性组1.65×109/L,0.72×109/L和0.48×109/L(P<0.05),但CD56+T两组间没有差异。结论危重型甲流肺炎患儿合并胸腔积液者相比无胸腔积液者,具有更差的细胞免疫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炎患者外周血CD16+/56+自然杀伤(NK)细胞、白介素-12p70(IL-12p70)、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74例AECOPD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肺炎分为单纯AECOPD组89例、AECOPD合并肺炎组185例(根据肺炎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85例、非重症组100例),检测患者入院时外周血CD16+/56+NK细胞及IL-12p70、IL-10、IL-4、IFN-γ表达水平。结果 AECOPD合并肺炎组血清IL-12p70、IL-10、IL-4、IFN-γ水平均高于单纯AECOPD组,且重症组均高于非重症组(P<0.05),但不同组外周血CD16+/56+NK细胞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显示,AECOPD患者血清IL-12p70与IL-10、IL-4、IFN-γ表达呈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