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如皋市2010—2011年度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实施区域供水工程以来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中的方法进行采样、保存并运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 2010年共检测生活饮用水561份,合格率为81.39%;2011年共检测生活饮用水431份,合格率为87.47%。结论实施区域供水工程后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胡辉玲  贾永强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65-2666
目的了解许昌市2011年各类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保障居民饮用水水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中的规定进行采样检测,并对结果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共检测井水178份,合格率为86.0%;水源水48份,合格率为95.8%;二次供水168份,合格率为93.5%。结论许昌市部分地区井水不符合饮用标准,二次供水水质稳定较好。应加强水质监管力度,确保城镇居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阳春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广东省每年下发的《广东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方案》要求,制定2011—2014年各年的监测点,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采集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结果按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2011—2014年共检测水样562份,合格171份,总合格率为30.43%,各年度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3,P0.05)。农村集中式供水与分散式供水合格率分别为34.11%、6.2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38,P0.05)。枯水期与丰水期水样合格率分别为39.86%、21.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11,P0.05)。细菌学指标及消毒剂指标不合格是农村饮水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结论阳春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的水质合格率均较低,应加大农村生活饮用水监管力度,确保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消毒制度落实,减少农村自备井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泸州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和水质质量,及时发现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预防介水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水样采集和检测,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共检测水样688份,合格率为83.58%.集中式供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烟台市近年来城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变化趋势,为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3年连续3年选取烟台市区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进行监测。水样的采集、保存、运输和检验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烟台市2011—2013年共监测1032份水样,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合格率为82.46%,各年水质合格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2.59,P>0.05),其中市政供水出厂水的合格率为100%,检测结果显示烟台市出厂水水质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市政供水管网末梢水的合格率为82.36%,主要不合格指标为菌落总数、游离性余氯和浑浊度;二次供水的合格率为77.50%,主要不合格因素为菌落总数、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和游离性余氯。结论烟台市的市政水质比较稳定,末梢水水质的合格率较高,但仍有不合格因素,卫生状况存在隐患,应进一步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特别是二次供水的监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十堰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前后2个时期(2006年-2010年和2011年-2015年)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评价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对十堰市城区生活饮用水进行感官性状、消毒剂、毒理和微生物指标监测。结果 2006年-2010年共检测水样640份,合格率为78.75%,检测指标6 020项次,合格率为93.80%;2011年-2015年共检测水样1 583份,合格率为93.24%,检测指标24 480项次,合格率为98.14%。2011年-2015年市政供水和二次供水的总合格率比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前分别提高了14.59%和17.78%。2006年-2010年不合格指标从高到低依次是感官性状、微生物、消毒剂和毒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后不合格指标依次是消毒剂、微生物、感观性状和毒理。结论十堰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后,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整体比之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对改善本市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偃师市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现状,经过检测发现主要污染指标,为相关部门改进和加强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本市具有代表性的水质监测点,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结果 2015年全年共检测水样190份,合格141份,合格率为74.2%,市政供水、农村集中供水水质检测合格率分别是96.4%、70.4%,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合格率分别是81.6%、、67.9%。结论偃师市市区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良好,但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存在隐患,具有经饮用水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因此,应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测和供水监督管理工作,确保群众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大连市2009—2011年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大连市近年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方法]选取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2011年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资料,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5750—2006)进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2009—2011年共检测水样1839份,其中合格者为1681份,合格率为91.41%;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浑浊度、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耐热大肠菌群、余氯、铁、硝酸盐;水样合格率逐年上升;市政水合格率较高,自备水、二次供水合格率较低。[结论]大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较好,但自备水、二次供水仍存在问题,要加强生活饮用水的监测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句容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有效的改善水质质量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采样检测,按照GB/T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12年-2015年共检测水样2 385份,合格率为84.65%,各年间合格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02,P0.01)。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86.83%、83.62%。市政供水、乡镇供水和区域供水的合格率分别为96.75%、71.03%、91.69%,市政水厂水质合格率和区域供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86、6.238,P0.05)。结论句容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浑浊度、耗氧量、游离余氯、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是影响生活饮用水合格率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制水规范,卫生管理,加强供水管道的管理,继续推进区域供水,保证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泉州市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加强二次供水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泉州市2009年-2011年二次供水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2009年-2011年共检测二次供水361份,合格的248份,合格率为68.7%。各年的合格率分别为64.0%、69.2%、71.4%,逐年上升。结论:泉州市区二次供水合格率较低,需加强二次供水的监督管理,提高卫生质量,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神农架林区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对2011-2015年神农架林区农村饮用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集2011-2015年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1]进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49-2006)[2]进行结果评价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共监测农村饮用水517份,合格水样224份,合格率为43.57%;不同年份间水质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5、P>0.05);枯水期和丰水期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3.68、P<0.01),出厂水与未梢水合格率也有显著性差异(χ~2=100.88、P<0.01)。结论神农架林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差,合格率低,应改善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质消毒净化设施,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加强日常卫生监督检测,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庄河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保证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检验和评价,对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进行卫生质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共检测分析水样60份,检测20项指标,其中合格43份,不合格为17份,合格率为71.67%。结论:庄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亟待改善,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推进绍兴市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了解绍兴市2010-2012城乡管网建设推进后生活饮用水水质情况,加强生活饮用水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健康。方法: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进行采样及检测,2010-2012共采水样211份,每份样品检测26个项目,检测结果依据GB/T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010-2012年共检测水样211份,3年合格率分别为76.9%(50/65),90.0%(63/70),94.7%(72/76)。结论:2010-2012年随着绍兴市城乡管网建设的推进,城乡生活饮用水整体水质情况逐年好转,但自备井水和二次供水还存在较大隐患,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技术指导和水质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14.
顾俊  安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490-4492
[目的]掌握南通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不断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对南通市所有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280家)的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采样检测,并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2010年共检测水样1813份,合格913份,合格率50.36%,消毒剂指标、浑浊度、氨氮等指标合格率较低。[结论]农村水厂消毒、净化措施不到位是影响南通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重要原因,政府加快推进区域供水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黎平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状况,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规定进行水样的采集、保存、运输和检测,利用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89个供水检测单位,采集水样356份,合格46份,合格率为12.92%。其中:感观合格率99.44%,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87.36%,毒理学指标合格率100%,微生物学指标合格率16.01%。结论黎平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低,应加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消毒和管理,以保证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辉县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动态,为改善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中的规定与方法,分别对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质样品采集、保存与检测,对检测结果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以及"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值"进行评价,从开始采集水样到实验室出据结果按照《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培训讲义》[1]与《农村饮水卫生监测质量控制手册》[2]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结果共检测544份水质样品,所检指标均合格的422份,合格率为77.6%,在不合格指标中以微生物指标为主占87份,不合格率为16.0%。结论微生物指标超标是影响辉县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唐士涛  李斌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7):1696-1697,1703
目的:了解铜山区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状况,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按照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011年共检测生活饮用水396份,合格306份,合格率为77.3%;共检测8712项次,合格8573项次,合格率为98.4%。结论:铜山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8.
刘建  张秀娟  周绍伦  吕惠荣 《职业与健康》2012,28(18):2278-2279
目的了解信阳市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农村改水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水样采集、保存与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 2011年共检测农村饮水416份,合格297份,合格率71.39%;其中枯水期210份,合格175份,合格率83.33%;丰水期206份,合格122份,合格率59.22%;枯水期水质与丰水期水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99,P0.01);不同水源类型水质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18,P0.01)。结论信阳市农村饮用水水质总体情况良好,相关部门仍需加强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开化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 2010-2012年对开化县18个乡镇255个行政村的不同水源类型、不同取水方式的生活饮用水进行抽样检测,水样采集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5750-2006),水样评价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结果 2010-2012年共检测水样692份,合格率为33.53%;其中2010年水质合格率为38.93%,2011年水质合格率为37.95%,2012年水质合格率为21.11%.不同水源类型合格率,山泉水为34.62%,井水为31.84%,水库水为33.33%.不同取水方式合格率,机械取水为35.28%,人力取水为32.89%,手压泵为27.42%.结论 开化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综合指标合格率较低,主要是水质未进行有效的消毒净化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郑州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饮用水卫生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对水样进行检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015年共监测各类生活饮用水样120份,城区供水合格率为95.0%,所辖县(市)供水合格率为78.3%,不合格指标均是游离氯和菌落总数。结论郑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情况良好,少数供水存在安全隐患,仍需进一步加强消毒卫生监管及供水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