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我院1998~1999两年对800例足月孕产妇进行观察,发现胎儿脐带绕颈103例,其中绕1周80例、绕2周20例、绕3周3例,现总结如下。1 资料方法仪器为AloakSSD—630线陈实时超声探头频率35MHZ探查方法常规取仰卧位,进行纵横检查观察胎儿颈背部软组织及其周围情况,同时根据颈背部软组织受压的形态判断绕颈周数,脐带绕颈周数不同其声像图表现也不同。其中:绕颈1周为胎儿颈背面皮肤有U形压迹,上方有一小圆形衰成包块,内含短光条;绕颈2周为胎儿颈背部压迹呈W形,其上方有相连的两个衰成圆形小包块较宽的压迹,极象带壳的花生;绕领3周为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月经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186例与临床分娩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本组超声诊断的186例脐带绕颈中,绕颈1周的161例,占86.5%,绕颈2周的21例,占11.3%,绕颈3周的4例,占2.2%。经自然分娩及剖宫产术后证实186例中182例为脐带绕颈,诊断符合率为97.8%。本组中有13例胎儿脐动脉S/D值>3,RI>0.7,观察到颈部脐带压迹较深,提示胎儿宫内窘迫,经胎儿监测并及时剖宫产手术得到证实。结论: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具有准确、简单、方便、可重复性好的优点,能直观地显示颈部脐带的缠绕及血流情况,监测脐动脉RI及S/D值有助于对妊娠晚期宫内胎儿血供状况的评价,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为临床及时正确地处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丽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3411-3411
我院近2年以来,无选择性的常规B超检查足月临产孕妇658例,发现脐带绕颈151例,然后与分娩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脐带绕颈在产科临床中的意义。1资料与方法受检者均在B超检查后分娩,足月妊娠,年龄在22岁36岁,平均年龄25岁,孕龄为38周41周,平均39周。使用仪器为西门子200、惠普241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孕妇取仰卧位或侧位,B超常规探查胎儿情况,而后将探头放置胎头处并沿背柱方向纵切,观察胎儿颈背部皮肤是否有压迹,如呈“U”型,则提示脐绕颈1周,如呈“W”型,则提示脐绕颈2周,如呈“锯齿”状压迹,提示为脐绕颈3周或3周以上。…  相似文献   

4.
惠颖  赵春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852-3853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胎儿脐带动脉的血流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检测,对胎儿颈部"U"或"W"型压迹进行分型,为临床医生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参考,对保护围产期婴儿健康有重要意义,从而降低临床剖宫产率。方法:使用东芝SSA-700A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足月妊娠待产孕妇,在产前1-3天内检测产前223例的胎儿脐带动脉血流,其中123例有脐绕颈,100例无脐绕颈的胎儿脐带动脉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比值(S/D),阻力指数(RI)二者进行对比分析,观察脐带在颈部有无交叉、缠绕、压迹,且对脐带松绕与脐带紧绕进行分型,并于随访结果对照。结果:足月妊娠者,脐绕颈患者脐带在颈部缠绕和交叉的阳性率高,且S/D、RI在脐紧绕颈型组与脐松绕颈型组、无脐绕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脐松绕颈型组与无脐绕颈组的S/D、R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脐绕颈在产程中致使胎儿发生宫内窘迫者在98例松绕颈型组有12例,在25例紧绕颈型组有14例。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脐带动脉血流参数进行脐绕颈分型,以此作为临床对产妇的安全监护和临床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的参考依据,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临产前1d~3d足月产妇连续检测出为紧绕型脐绕颈,可作为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5.
黄精贤 《广西医学》2001,23(1):143-143
胎儿脐带绕颈较为常见 ,国内外报道发生率在2 0 %~ 2 5% ( 1) ,产前准确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对决定产式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告 96例经彩色 B超诊断脐带绕颈 ,并经自行分娩或剖宫产观察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96例均为足月待产孕妇、经彩超诊断为脐带绕颈 ,超声检查时的孕期为 35W以上 ,全部病例在超声检查后 3周内分娩。采用惠普 HP- 2 0 0 0 CF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探头频率为 3.5MHz,孕妇取仰卧位 ,必要时可取侧卧位 ,常规检查胎儿、胎盘、脐带、羊水情况 ,探及胎头后沿胎儿脊柱纵切 ,显示颈背部结构 ,观察是否有脐带压迹 ,呈…  相似文献   

6.
曾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0,(1):131-132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率,并分析其声像图改变及误诊原因,为临床分娩方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6月住院分娩的产妇556例(孕周32-41周),进行普通二维超声检查,观察胎儿颈背部皮肤是否有压迹及脐血管回声,并与分娩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二维超声检查有脐带绕颈者180例,其中绕颈1周者147例,绕颈2周者30例,绕颈3周者3例,误诊10例。超声诊断与分娩结果符合率为94.4%。结论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简便,安全,准确率高,但在实践中必须注意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对胎儿脐绕颈的诊断价值.方法:产前行常规B超检查,怀疑有胎儿脐绕颈的72例,(37~42)周孕妇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2例中超声正确诊断胎儿脐绕颈者69例,产前超声诊断与分娩结果的符合率为95.8%.结论:B超诊断胎儿脐绕颈有较高的特异性,无痛苦,无创无损,可重复多次检查,为目前产前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静 《吉林医学》2010,31(18):2867-2867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率,分析误诊漏诊原因,对其临床分娩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妊娠36~41周孕妇进行普通二维超声检查,必要时行CDFI补充检查。并收集整理超声诊断有脐绕颈398例患者临床资料,均经临床证实,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98例胎儿脐绕颈经临床证实符合356例,符合率89.45%。结论:胎儿脐绕颈的诊断准确率与胎先露入盆关系密切,呈正向关系。CDFI诊断胎儿脐绕颈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超声对胎儿脐绕颈的诊断对临床分娩方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进行脐带绕颈分型。指导临床分娩方式。方法妊娠待产者产前2周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胎儿颈部皮肤压迹.脐带血管彩色血流束形状,测定颈部两侧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比值(S/D),把脐带绕颈分为紧绕型与松绕型.结果紧绕型与松绕型脐带绕颈在产程中致胎儿宫内窘迫,产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松绕型组93例.宫内窘迫15例.新生儿窒息6例;紧绕型组16例,宫内窘迫13例.新生儿窒息6例。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测定脐动脉血流参数(S/D).观察胎儿颈部皮肤压迹,血流束形状对脐带绕颈进行分型:紧绕型与松绕型;紧绕型可做为剖宫产指征,对分娩方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彩色超声产前检查胎儿脐绕颈50例,与产后对照,47例阳性,诊断符合率为94%。其中21例行剖宫产分娩,17例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无一例死胎。文中提出脐绕颈是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常见原因之一。彩色超声检查是确定胎儿脐绕颈的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从而为分娩方式提供依据,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田立粮 《黑龙江医学》2003,27(7):519-519
胎儿营养通过脐带直接由胎盘供给 ,脐带是维系胎儿生命的重要通道 ,任何原因导致脐带血运受阻 ,均可引起严重的胎儿危害。近几年 ,我院确诊脐带绕颈 3周以上足月孕产妇共 2 4例 ,现将其对胎婴儿影响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自 2 0 0 2 - 0 1~ 2 0 0 2 - 1 2产科住院足月待产患者中 ,临床发现脐带绕颈 3周及以上患者 2 4例 ,经B超诊断脐带绕颈 3周及以上共 2 1例 ,漏诊 1例 ,2例未作产前B超。1 2 绕颈周数与临床诊断数及分娩方式 ,见表 1表 1 脐带绕颈周数与分娩方式绕颈周数临床诊断例数剖宫产例数自然分娩例数3…  相似文献   

12.
胎儿营养通过脐带直接由胎盘供给 ,脐带是维系胎儿生命的重要通道 ,任何原因导致脐带血运受阻 ,均可引起严重的胎儿危害。近几年 ,我院确诊脐带绕颈 3周以上足月孕产妇共 2 8例。现将其对胎婴儿影响的观察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自 2 0 0 1- 0 1~ 2 0 0 3- 12产科住院足月待产患者中 ,临床发现脐带绕颈 3周及 3周以上患者 2 8例 ,经B超诊断脐带绕颈 3周及 3周以上共 2 5例 ,漏诊1例 ,2例未作产前B超。1 2 绕颈周数与临床诊断数与分娩方式 ,见表 1表 1  38例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 (例数 )绕颈周数临床诊断剖宫产自然分娩32 4…  相似文献   

13.
艾先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144-214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50例晚期妊娠(38周叫1周)的孕妇产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胎儿脐带绕颈情况并与产后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达98.0%,其中绕颈1圈140例。绕颈2圈13例,绕颈3圈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具有安全、可靠、准确性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脐带缠绕在不同程度上改变胎儿血运 ,影响胎儿血气交换 ,使胎儿宫内窘迫 ;还影响胎头的下降使产程进展缓慢。所以 ,及早发现脐带缠绕、及时处理 ,对降低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1997- 0 1~ 1999- 0 8,我院住院分娩总数为 15 74例 ,胎龄均在 2 8周以上 ,其中脐带缠绕 144例 ,发生率 9 15 %。产妇年龄在 2 3~ 39岁。初产妇 140例 (97 2 % ) ,经产妇 4例(2 8% )。脐绕颈 113例 ,其中绕颈 1周 91例 ,2周 19例、3周 3例。脐绕体 2 7例。1 2 统计学方法 (采用 χ2 检验 )2 结果表 1 脐带缠绕病例与脐带缠绕分娩…  相似文献   

15.
脐带是胎儿向母体吸取营养以及进行氧气交换的唯一通道 ,各种因素导致的脐带血流受阻都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窒息甚至死亡。 1996年至 1997年来我院分娩 1876例孕产妇 ,B超发现脐绕颈 2 57例 ,B型超声波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B超诊断 2 57例 ,时间均在分娩前 1~2周。随机抽取无脐绕颈者 2 2 0例作为对照组。1 2 检查时孕妇仰卧位 ,将探头沿胎儿后颈部作纵向探查 ,显示颈椎与颈部皮肤线 ,左右移动探头 ,如颈周羊水中显示脐带的“等号”征或“短线”征 ,且胎儿颈部皮肤呈“U”形切迹 ,则为绕颈 1周 ,呈“W…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彩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描述脐带绕颈的声像图特点,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并将检出结果与胎儿分娩时脐带在颈部的实际情况作对照分析。结果:66例胎儿脐带绕颈中,脐绕颈1周43例(65.15%),绕颈2周16例(24.24%),绕颈3周4例(6.06%),误诊3例(4.54%),诊断符合率为95.45%。结论:彩超诊断脐带绕颈准确率高,对围生期保健和临床分娩方式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中晚期孕妇进行胎儿脐带检测,提高产前胎儿脐带缠绕的诊断率,帮助临床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尤其在临产后密切观察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方法 对孕30~42周1 060例经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缠绕的孕妇,进行复查及产后随访.结果 1 060例经超声诊断为胎儿脐带缠绕的孕妇中脐绕颈1016例,占95.8%,其中1周发生764例,2周发生229例,3周发生19例,4周发生4例;缠绕腹背部8例,占0.8%;缠绕大腿及小腿部6例,占0.6%;1 060例中误诊及漏诊30例,占2.8%.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缠绕的准确率97.2%.脐带缠绕的声像图显示胎儿脐带绕颈1周,为颈部皮肤为“U”或“V”压迹,2周胎儿颈部皮肤为“W”形压迹,3周胎儿颈部皮肤为“WV”形压迹,4周为波浪形态;脐带缠绕腹背部及下肢处,在相应部位可见“U”或“W”形压迹.脐带缠绕处,横断面可见红蓝相间的环状血流束呈螺旋状,形似“麻花”,如缠绕过紧,S/D比值升高.结论 超声对胎儿脐带缠绕的灵敏度提高,为临床选择分娩方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技术在诊断胎儿脐绕颈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超,对妊娠36~41周的孕妇进行常规胎儿检查。结果:1996年12月~1998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526例孕妇,其中诊断胎儿脐绕颈53例,经临床证实48例,绕颈一周42例,绕颈两周4例,绕颈两周以上2例。结论:超声显像技术诊断胎儿脐绕颈具有直观、准确、无损伤、重复性好的特点,诊断符合率达90%,而且通过彩色频谱多普勒技术观察胎儿脐绕颈处的脐动脉血流的最大流速(Vmax),阻力指数(RI)以及脐动脉的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比值(S/D)的变化,可判定胎儿脐绕颈的松、紧程度,超声显像技术诊断胎儿脐绕颈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胎儿脐带绕颈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前孕妇声像图特点、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等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本组超声产前诊断为脐带绕颈者,经产后证实全部为脐带绕颈,其准确率达100%;其中绕颈1周者有14例,绕颈2周者18例,绕颈>3周者8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产前诊断胎儿脐带绕颈最准确方法,具有诊断率高、检查时间短、痛苦轻、提示脐带缠绕程度等优点,可为临床预测胎儿宫内窘迫或分娩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婕  孙雅琴 《实用新医学》2006,7(12):1099-110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缠绕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超声诊断准确性的有关因素。方法对本组105例晚期妊娠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观察胎儿颈后部、躯干部、肢体部位皮肤和软组织有无脐带压迹,并与分娩证实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经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脐带缠绕28例,占分娩总数26.6%;脐带绕颈25例,占23.8%;绕躯干2例,占1.9%;绕肢体1例,占0.95%。28例脐带缠绕者中,绕1周者25例,占缠绕总数的89.28%;绕2周者2例,占7.1%,绕3周以上者1例,占3.5%。临床分娩证实有脐带缠绕26例,超声诊断与分娩结果的符合率92.8%。结论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缠绕具有非损伤性、可重复操作、方便快捷、准确性高的特点,但同时应考虑到影响超声诊断准确性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