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曾用光学显微镜研究指出人工培养鸡疟原虫动合子用埃及伊蚊血液消化时的粗提取物培育后有显著的损害。本文对这些损害进一步作电镜比较观察。实验采用10年前Maegraith获得的鸡疟原虫。动合子培养方法和埃及伊蚊胃血提取物的制备均按照Gass和Yeates(1979)采用的方法。无损伤的未成熟和成熟的动合子分别在培养后11和12小时获取;损伤的动合子是在埃及伊蚊胃血提取物培育24小时后得到的。为作电镜观察,将人工培养的动合子用培养液清洗,收集在培养液和鸡血清  相似文献   

2.
尽管蚊抗感染性基因表型检测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对蚊抗性的生理学机制仍知之甚少。本研究采用了能够抑制卵囊形成的埃及伊蚊-鸡疟模型系统来研究蚊抗性的生理学机制,探索在抗性蚊体内动合子发育的动力学资料以及蚊胃分泌的蛋白水解酶是否是蚊产生抗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探讨提纯的约氏疟原虫合子培养形成动合子的方法。 方法 经黄尿酸刺激体外诱导感染鼠血中的约氏疟原虫雌雄配子形成、受精 ,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纯净的合子 ,并在 MEM培养基中培养。 结果 从 10~ 15只感染小鼠血液可分离到 10 6数量级的约氏疟原虫合子 ;在 2 2℃条件下 ,经 2 2 h~ 2 4 h培养有动合子形成。 结论 可以直接从感染鼠血诱导形成并分离到约氏疟原虫合子 ,所得合子经培养可发育为动合子。  相似文献   

6.
有人认为蚊媒在感染疟原虫后,其生命活动会发生变化,在制定蚊虫防制战略和策略时必须考虑及此。本文研究了在不同孢子生殖期疟原虫对被感染蚊虫生殖能力发生影响的可能性。作者用埃及伊蚊-鸡疟模型观察了原虫发育初期(血餐后2~3天)、卵囊发育完成期(血餐后6~7天)和子孢子进腺后分别对蚊媒的第Ⅰ、第Ⅱ和第Ⅲ生殖营养周期的影响。实验和对照组蚊媒在每日散光照射4小时的条件下用常规法饲养。2~5日龄成蚊喂以患疟雏鸡血,对照组则喂以同批健康雏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提纯的约氏疟原虫合子培养形成动合子的方法。方法 经黄尿酸刺激体外诱导感染鼠血中的约氏疟原虫雌雄配子形成、受精,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纯净的合子,并在MEM培养基中培养。结果 从10~15只感染小鼠血液可分离到10^6数量级的约氏疟原虫合子;在22℃条件下,经22h~24h培养有动合子形成。结论 可以直接从感染鼠血诱导形成并分离到约氏疟原虫合子,所得合子经培养可发育为动合子。  相似文献   

8.
疟原虫感染对蚊虫寿命和生理功能有无影响,前人的实验结果很不一致,为此进行此项研究。实验用的埃及伊蚊为ROCK株,在室温27±1℃、相对湿度80±5%、每天光照12小时的条件下饲养。鸡疟原虫8A株在鸡内保种,每4天血传1次,至少每月蚊传1次。在配子体最易感时给蚊喂血。实验项目包括:  相似文献   

9.
防制人、畜病媒的措施不在于消灭这些昆虫,而在于阻断传播以取得流行病学上的效果,故首先须压低种群的感染个体的数量。因此,在使用杀虫剂时应了解感染和未感染个体对杀虫剂敏感性的差异。作者利用埃及伊蚊-鸡疟模型与4%二二三药纸接触30~50分钟,观察原虫不同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埃及伊蚊RED株研究新培斯(Sindbis)病毒表达的一类单链抗体(N2scFv)在阻断鸡疟原虫子孢子感染伊蚊唾腺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埃及伊蚊感染鸡疟原虫(Plasmodium gallina-ceum)18天后解剖,用电镜观察唾腺内子孢子的形态。子孢子长7μm,宽0.8μm;复合膜由一层外膜,两层内膜及膜下微管组成。发达的膜下微管与子孢子重要  相似文献   

14.
借此机会,我再次表示在上海停留期间过得非常好。特别高兴的是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讨论令人兴奋和感兴趣的疟原虫体外培养问题。在中国的许多地方疟疾已大大降低。但在世界其他地方不这样,特别在非洲,一年中有9千万至1亿病例和有100万人死于疟疾,大部份为儿童;南美洲部份国家和东南亚的情况并不好些;在印度,尽管过去有成就,10年前只有5万病例,而去年达到500万。看起来,在全世界热带地区,用原来的抗疟方  相似文献   

15.
The ultrastructure of in vitro cultured exoerythrocytic stage (EE) of Plasmodium berghei (P. b.) was observed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The drug sensitivity of EE was also measured in vitro. The EE was cultured in monolayer host cell, fixed and embedded in situ. The ultrathin sections were prepared and examined by routine methods. The TEM pictures showed that the fine structure of in vitro cultured EE was similar with that of EE grown in rat hepatocytes in vivo, as described by Meis et al. The parasite was found within a parasitophorous vacuole, with nucleus, mitochondria, endoplasmic reticula and Golgi apparatus were observed inside the parasite. After 24 h cultivation, the EE was incubated for 48 h in medium containing a serial concentrations of primaquine or chloroquine, then examin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The percentage of abnormal parasites was calculate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cultured P. b. EE to primaquine and chloroquin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the same concentration of 1 x 10(-5) mol/L, the percentage of abnormal parasites was 38.5 +/- 3.9% and 5.7 +/- 1.9%,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 vitro cultivation system of P. b. EE would have potential utility in antimalarial drug research. (Figs. 1-6).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扫描电镜观察约氏疟原虫动合子形成的过程。首先从合子一端伸出指状或棒状突起,突起顶端呈平截状圆锥形,随着突起伸长、变粗,合子本体逐渐皱缩变小,最终形成残余体。在新形成的动合子和合子本体的残余体之间增厚,并由此断离。在动合子形成期间虫体运动活跃.出现向前伸长和扭曲运动。成熟动合子表面光滑,呈香蕉形或腊肠形.虫体前端为顶端复合体,在前端截状圆锥体后因弯曲、收缩活动而出现多个表膜皱折。动合子本身有扭曲运动,因而虫体表面出现螺旋状皱纹。  相似文献   

17.
用透射电镜观察体外培养的伯氏疟原虫红外期(Exoerythrocytic stage of Plasmodiumberghei;P.b.EE)的超微结构并测定了P.b.EE的体外药物敏感性。P.b.EE培养于单层宿主细胞内并原位固定和包埋,常规切片,观察。电镜图片显示体外培养的P.b.EE微细结构与Meis等描述的在大鼠体内发育的肝细胞内P.b.EE相似。虫体位于纳虫空泡中,虫体内可见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将培养24h的P.b.EE在含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伯氨喹或氯喹的培养液中孵育48h,然后在光镜下检查,计算异常原虫的百分率。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P.b.EE对伯氨喹和氯喹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别,如在浓度1×10~(-5)mol/L时,异常原虫百分率分别为38.5±3.9%和5.7±1.9%。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介绍了制备恶性疟原虫裂殖体抗原的方法。该抗原使夜猴成功地防制恶性疟同源株的攻击。研究用的 FUP(乌干达-帕洛阿尔托)株对夜猴一直有致死作用,取红细胞感染率为  相似文献   

20.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羟基喹哌对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超微结构的影响。药物作用半小时起,疟原虫食物泡即发生肿胀。随着时间的推移,食物泡内色素凝聚成团,色素减少并且出现旋涡状膜小体及红细胞质团块。8h 后,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核糖体出现一系列变化。16h 以后,多数滋养体崩解仅残存大型空泡及团块状物。本结果提示羟基喹哌的靶细胞器为原虫食物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