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颤动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在合并心脏器质性疾病时发生率则明显增高;一般情况下,心房快速的颤动波(350~600bpm)下传心室时,由于房室结的缓慢传导和不规则的f波在房室结发生隐匿性传导的作用,使阵发性房颤的心室率不致于过快(常<200bpm);房颤是一种发生在心房的心律失常,看似与室性心律失常无直接关系,但在下列特殊情况可诱发或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这也是临床常见的问题。因发生机理不同,对其诊断和治疗应加以区别。一、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合并房颤在预激综合征的病人心房与心室的传导除房室结以外,还有…  相似文献   

2.
彭景兰 《山东医药》2011,51(34):19-19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一旦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与持续室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预后不佳。J波(心电图上J点抬高0.2mV、时限≥20ms的圆顶状或驼峰状波)是心电极不稳定的标志性表现,但J波改变与AMI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3.
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死亡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患者男性,81岁。因反复胸闷、气急7天,加重7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20余年,糖尿病3年。体检:P82次/min,BP180/97mmHg。颈静脉无怒张,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AMI患者125例,住院期间发生MVA 36例(MVA组)、未发生MVA 89例(非MVA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予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分析系统监测24 h心电活动,采用心电散点图技术分析和测量24 h QT间期变异性(24 h QTV)、24 h正常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时间(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index)、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index)。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患者MVA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对AMI患者MVA的诊断价值。结果 MVA组24 h QTV、SDNN、SDANN-index、SDNN-index均显著低于非MVA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钾及Killip分级3、4级是AMI患者MVA的独立危险因素,24 h QTV、S...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 ,72岁。因乏力、全身浮肿 2月余 ,加重伴神志模糊 1d入院。呼吸费力、头晕、胃纳差、进食少、尿少。既往有高血压病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史 4年。平素服用卡托普利和羟基脲片。神志模糊 ,反应迟钝 ,全身皮肤中度浮肿 ,唇绀 ,颈静脉怒张 ,两肺呼吸音粗 ,及少许湿性罗音 ,心界略左下扩大 ,律齐。入院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P -R间期延长 ,低电压 ,V5、V6 导联ST段压低0 1mV ,胸前导联T波倒置 ,Ⅰ、aVL、V4~V6 导联U波直立明显 ,Q -T(U)间期0 5 2s,心电图诊断 :①窦性心律 ;②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③低电压 ;④ST …  相似文献   

6.
吴亚文  杨震  冯丽丽 《心脏杂志》2020,32(2):160-163
目的 分析已行导管消融术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学特点,探讨三种已知心电指标:移行区指数、V2S/V3R指数、R波时限振幅指数对OTVA起源部位预测价值的优劣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已行导管消融术且术中心内电生理证实为OTVA的54例住院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其术前12导联体表心电图,测量并计算R波时限指数与振幅指数、V2S/V3R指数、胸前导联移行区指数。通过以上指标判断心电图对于术前预测OTVA起源部位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 结果 以R波时限指数≥50%且振幅指数≥30%;V2S/V3R指数≤1.5;移行区指数<0为标准鉴别OTVA起源于LVOT时,三种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同名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三种心电图指标预测OTVA流出道起源的预测价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例1 患者男性,68岁。因腹痛、腹泻伴胸闷、气促加重2天入院,体检:BP82/54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0次/min,律不齐,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脉搏短拙。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房颤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VVI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肠炎。  相似文献   

8.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脏病中的急重症,其起病急骤、表现形式多样,且与心源性猝死高度相关。能否正确识别并及时处理这类心律失常对临床预后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对临床上常见的4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做一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9.
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及心性猝死预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及心性猝死预测的研究进展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戚厚兴,高静综述杨志寅,戚文航审校恶性心律失常事件是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其导致的心性猝死则是人类的常见死因之一。如何预防猝死的发生,是当前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人们对其给予了极大地关注。...  相似文献   

10.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现代诊治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端 《心电学杂志》2006,25(3):184-187,190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alignant ventricular arrhythmia,MVA)系指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72岁,以"发作性胸痛20年,加重2天伴短暂意识丧失6h"入院。患者2011年5月冠脉造影显示:右冠脉中段30%~50%弥漫性狭窄,前降支第1对角支开口处闭塞,开口后80%~95%狭窄,行球囊扩张,植入Partner支架1枚,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持续约15~20min后缓解,6h前再次发作伴四肢抽搐、意识丧失,急诊入院。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查体  相似文献   

12.
电交替是心电图QRS波群、ST段或T波振幅的逐搏交替,一般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除授化波交替,亦即QRS波群电交替——是复极化波交替,主要包括ST段电交替和T波电交替。  相似文献   

13.
包括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在内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证明射频消融可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并避免了其它治疗手段的风险和不良反应。现讨论射频消融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4.
提高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水平降低心脏性猝死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高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水平降低心脏性猝死率蒋文平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系指致命性心律失常,它包括:①心室率>230bpm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②心室率逐渐加速的室速,有发展成心室扑动(简称室扑)或心室颤动(简称室颤)的趋势。③室速伴有严重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74例AMI患为对象,按是否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分A组和B组,A组(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32例,B组(不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42例,对比两组患的临床资料,分析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A组住院病死率显高于B组(P<0.05),A组3年再发心脏事件发生率和3年再发心脏事件病死率均显高于B组(P<0.05)。结论 AMI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住院病死率高,再发心脏事件发生率高,再发心脏事件病死率高,预后差。改善预后关键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也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16.
心室复极异常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1903年Einthoven将心电图应用于临床以来,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已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岁月,但对心电图的形成原理并未完全阐明,甚至对心电图的基本波形的形成原理仍有争议。但在临床实践中,对心电现象与临床意义的关联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心电图的异常波往往和猝死相关联。  相似文献   

17.
11869例人群静息心电图明尼苏达编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样本的自然人群静息心电图明尼苏达编码(简称编码)资料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整理江苏省城乡人群静息心电图11,869份,分析人群中各种编码的发生率,比较年龄和性别的  相似文献   

18.
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扑动(室扑)和心室颤动(室颤)。室早和室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出现在心脏结构正常者,更易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表明,全球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1700万人群中,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death,SCD)占40%-50%。室速、室扑和室颤都属于恶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证实,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SCD的最主要原因,为65%-85%。  相似文献   

19.
T波电交替对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T波电交替对预测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对照分析20例T波电交替患者与20例正常人的动态心电图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T波电交替组15例75%)出现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2例死亡;对照组3例出现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15%)无死亡;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T波电交替对预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异常J波与恶性心律失常五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常J疲临床较罕见,我院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特发性和继发性异常J波共5例。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性,40岁。因夜间睡眠时突然尖叫、四肢抽动、意识丧失,经家人胸外按压约 10min意识转清送本院急场。既往无头部外伤史,其父年轻时猝死于睡眠中。体格检查:神志清,呼吸20次/min,体温36.8℃,脉搏74次/min,血压110/80mm(1mmHg=0.133kPa)。心电监视(图1a)示窦性心律(频率74次/min),PR间期0,18s,QRS波终末处可见J彼。约35min后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