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帕罗西酊治疗此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汉密斯顿抑郁量表了解卒中后抑郁症状,抑郁发生率及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有抑郁症状的患者给予帕罗西酊治疗。结果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28.05%,盐酸帕罗西酊治疗有效。结论卒中后抑郁影响疾病康复,在治疗卒中的同时应积极治疗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帕罗西酊治疗此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汉密斯顿抑郁量表了解卒中后抑郁症状,抑郁发生率及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有抑郁症状的患者给予帕罗西酊治疗。结果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28.05%,盐酸帕罗西酊治疗有效。结论卒中后抑郁影响疾病康复,在治疗卒中的同时应积极治疗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32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诊断,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抑郁程度进行评估,爱丁堡斯堪纳维亚改良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卒中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基础疾病等因素在PSD与脑卒中非PSD患者中的差异。结果PSD发生率为35.9%,PSD与脑卒中非PSD患者在年龄、经济状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部位以及合并基础疾病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半球卒中、合并基础疾病是PSD的危险因素,经济条件较好是PSD的保护性因素。结论PSD在脑卒中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卒中部位及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关系密切,掌握其相关因素对于临床及时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均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连妙芬  贾震雷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2):100-101,152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卒中后血管性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9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组(45例)和盐酸舍曲林对照组(44例),疗程均为12周。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c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6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12周后,盐酸舍曲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有效率为84.4%,盐酸舍曲林对照组有效率为45.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HAMD、CSS和MBI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盐酸舍曲林联合尼莫地平6个月复发率4.4%,盐酸舍曲林对照组6个月复发率36.4%,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盐酸舍曲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盐酸舍曲林对照组为37.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联合治疗尼莫地平治疗卒中后血管性抑郁的疗效优于单用盐酸舍曲林对照组,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盐酸舍曲林片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收治于2015年1月~2018年12月的120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只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盐酸舍曲林片治疗的观察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能力表(ADL) Barthel指数评分及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卒中量表(SSS)评分。结果实施盐酸舍曲林片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能力表(ADL) Barthel指数评分及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卒中量表(SSS)评分三个量表中的评分全部都比对照组低,所有比较都有差异(P0.05),治疗前的两组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S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舍曲林片能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恢复早期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108例老年康复病区住院和神经康复门诊复诊的脑卒中患者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ADL评分,分别于卒中后第4,8,12周对其进行3次测试。结果48例脑卒中患者恢复早期伴发抑郁障碍,其发生率为44.4%,包括重度抑郁9例,其发病率为8.3%。结论 脑卒中恢复早期抑郁障碍发生率并不比急性期低,其抑郁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依赖程度呈正相关,早期使用帕罗西汀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7.
王金环 《中国民康医学》2012,(21):2612-2613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研究盐酸舍曲林分散片治疗卒中后血管性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0例卒中后血管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盐酸舍曲林分散片组35例,氟西汀组35例治疗6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盐酸舍曲林分散片与氟西汀总体疗效相似,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盐酸舍曲林分散片组治疗第1周末抑郁症状即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在治疗第2周末抑郁症状改善明显。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HAMD量表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盐酸舍曲林分散片组发生不良反应15例,氟西汀组发生不良反应2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盐酸舍曲林分散片与氟西汀治疗卒中后血管性抑郁均有效,但盐酸舍曲林分散片其安全性及依从性均优于氟西汀,更适合应用于卒中后血管性抑郁的中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18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1.2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关。结论: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间存在正相关性,与日常生活能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抗抑郁剂舍曲林对脑梗死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HAMD和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使用舍曲林治疗的患者在抑郁疗效和神经功能康复疗效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舍曲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后抑郁程度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责任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对1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测试检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其中合并脑卒中后抑郁状态35例,在不同的相关因素条件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总发生率21.9%,其发生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左半球病灶者较右半球病灶者易发生抑郁状态;基底节区损伤易发生抑郁状态。结论: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能促进抑郁状态的发生,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与责任病灶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抑郁情绪表现特点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小波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2):196-198,201
目的探讨卒中后伴发抑郁(PSD)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40例卒中后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并同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结果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9.2%,其中轻度抑郁占27.1%、中度抑郁占16.7%及重度抑郁占5.4%。其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焦虑/躯体化、阻滞、认识障碍、绝望感和睡眠障碍;病灶位于皮层和皮层下的病例组HAMD总分、阻滞、绝望感因子分显著高于病灶位于小脑和脑干的病例组;抑郁程度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无相关关系,而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发病部位有关。结论卒中后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不同部位的卒中有其抑郁特点,病灶位于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的患者更容易出现PSD。其抑郁程度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偏瘫患者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2例首发偏瘫伴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给予规范的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心理治疗和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予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末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HAMD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2周末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4周末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98例脑卒中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周、第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在入院后第1周为31.31%,第4周为37.88%;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的患者,其抑郁程度越重,日常生活能力越差;而抑郁的存在可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受损。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程度有关,且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抑郁临床分析(附9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汗密尔顿抑郁量表判定抑郁,对243例脑卒中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变性质、病灶数目及发病部位等各项资料进行调查.结果 97例患者发生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39.9%,与性别、病变性质和病灶数目无关,而与年龄、文化程度、单身及离异和病变部位有关.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可能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抑郁患者5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26例和对照组(帕罗西汀)26例,在治疗前后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障碍发生情况,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S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ADM、S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抑郁障碍总有效率、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康复,而联合应用疗效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和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黛安神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1例脑卒中后抑郁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黛安神治疗,于治疗1月后,3月后对病人进行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评定和比较。结果:研究组32例治疗1月后,治疗3月后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3月后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1月后(P<0.1或0.05),而对照组29例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黛安神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有效,能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并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性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老年性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阿戈美拉汀联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治疗第l、2、4、6周,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AMD、NIHSS、BI指数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且与舍曲林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廖玲 《河北医学》2013,19(1):16-1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科的12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在本组患者1、3、5个月进行PSD诊断检查,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PSD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与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程度有着较为明显的关系,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PSD发生率与发生的严重程度与病变所发生的具体部位以及病灶规格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SD是急性脑血管疾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而且还会影响到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的速率与康复的程度,那么应该积极地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症状的治疗与改善,这样才能够确保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得以康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9.
路优泰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影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路优泰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研究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入组前停服其他抗抑郁剂,并进行1周清洗期后服用路优泰,未服用抗抑郁剂者直接服用路优泰;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入院第3天及治疗后第2周、3周、4周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明显减少,ADL评分明显增高;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优泰是一种较理想的抗抑郁药物,对改善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