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摘     
文摘026颈动脉内输注一氧化氮供体治疗灵长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英]/PlutaRM…∥JNeurosurg.1997,87(5).746~751一氧化氮(NO)持续释放以维持脑血管基础张力。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氧合血红蛋白同N...  相似文献   

2.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临床分析马君武广东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512000)我院自1990至1995年共收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42例,其中初诊时误诊12例,本文重点讨论SAH的特点和诊断中经验教训,以提高对老年SAH的认识。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3.
吸烟与脑动脉瘤出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烟可增加动脉瘤破裂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危险性。大量资料表明,SAH在吸烟者中的相对危险度为1.9(1.5~2.3),SAH的发生机率为3.3(2.9~4.3)。吸烟还可合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时间提前,女性提前7~10年,男性提前2~6年。吸烟也可合在后血管痉挛发生率升高(发生机率为4.7),相对危险度为1.2。  相似文献   

4.
心房利钠因子与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再出血、迟发性血管痉挛性脑梗死与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构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性期三大主要并发症,特别是前二者,致残及致死率均较高,是公认的影响SAH预后的至关重要之因素。近年来的有关研究发现,心房利钠因子(atrialnatriureticfac...  相似文献   

5.
由于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病理生理改变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故影响了临床诊治。作者利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通过高分辨力的时间、空间图形分析脑组织水弥散改变,探讨了大鼠急性SAH时血管痉挛等病理生理改变的影响因素。SD大鼠分为...  相似文献   

6.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6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根据Poiseuille原理判断脑血管狭窄程度,从而诊断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检查发现CVS发生率为61.67%,以病后第2周最高,50岁以下CVS的发生率高于51岁以上者(P〈0.001)。提示应用TCD技术评价SAH后CVS简单易行,便于动态观察,数据较为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急性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发生的脑血流量(CBF)减少和脑缺血可能由急性脑血管痉挛引起,但是CBF也受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SAH后急性脑血管痉挛与CBF、ICP、CPP和细胞外谷氨酸浓度变化的关系。本研究由3...  相似文献   

8.
TCD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脑血管弯挛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早已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早期诊断。本文综述了的牢来国外文献关于TCD诊断脑血管痉挛的标准、新方法、以及SAH后高流速的判断等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86例误诊分析安徽省郎溪县中医院胡光第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之一,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不典型者容易造成误诊,误诊率可达14.5%~44.7%[1]。笔者收集近几年来SAH临床误诊病例86例,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  相似文献   

10.
非动脉瘤性中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动脉瘤性中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NPS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率为50%~75%,临床表现与动脉瘤性SAH相似,预后较好。早期CT检查和充分的全脑血管造影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清补体变化。方法对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及14例高血压脑出血(CH)患者进行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及补体成分C3、C4的动态检测,观察其值在SAH病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1)SAH的出血量与C3、C4值呈负相关(P<0.01),与CH50值无相关;(2)C3、C4值与脑血管痉挛(CVS)有对应性变化,即有CVS的患者C3值在0.8g/L以下,C4值在0.4g/L以下;无CVS的患者病后C3值在0.9g/L以上,C4值在0.4g/L以上,且在CVS发生以前C3、C4值明显下降;(3)C4值呈急剧下降且最低值在0.2g/L以下的CVS患者预后极差。结论在SAH后的病程中补体成分C3、C4值出现有意义的变化,CH50值无明显变化;SAH后慢性脑血管痉挛(CCVS)发生前C3、C4值明显下降,C3、C4值可做为预测CCVS发生的指标;在CCVS发生之前C4值呈急剧下降,在0.2g/L以下者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与脑血管痉挛(CVS)及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液和脑脊液中ET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液和脑脊液中NO的代谢产物NO-x(NO-2和NO-3)含量。结果SAH后血液和脑脊液中ET含量增高(P<005),且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5);而SAH后血液和脑脊液中NO含量则下降(P<005),重症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提示SAH后脑血管痉挛和迟发性脑缺血可能系ET升高和NO下降使大脑动脉持续收缩所致,且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ET增高和NO下降的程度密切相关。本实验结果支持SAH后CVS发生机制中ET与NO动态平衡破坏学说。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发现,白细胞渗出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病理过程,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整合素家族的共同β链(CD18)是介导白细胞渗出的两个主要细胞因子。ICAM1由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是白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6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德水  朱晔 《山东医药》1998,38(2):48-48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68例误诊分析滕州市中心医院(277500)庞德水,武宗义枣庄市王开结核病防治院朱晔1990~1996年,我们收治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250例,其中68例误诊(占27.2%)。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现将68例...  相似文献   

15.
以阿斯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临床分析滕州市财贸医院(277500)孙延珩,孙金国我们遇到5例以阿斯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现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5例均为男性,年龄38-52岁,平素体健,无心脏病史。发病前均有...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电图变化原因分析德州市立医院(253016)常洪山,王俊兰,申月霞1992~1996年,我们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56例,其中出现心电图改变48例(占85.7%),现报告并分析如下。资料与分析:本组年龄36~80岁,平均...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现将其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介绍如下1病因及发病机制1.1先天性动脉瘤破裂SAH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动脉瘤破裂(占50%~80%)。先天性脑动脉瘤好发于Wilis动脉环及其主要分...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而血管成形术可改善药物难治性脑血管痉挛的缺血症状。作者旨在探讨血管成形术最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症状、提高预后的治疗时窗问题。方法 研究1993年7月~1997年12月466例于发病后2周入院的aSAH患者...  相似文献   

19.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管造影显示血管痉挛的比例高达2/3,通常发生在SAH后3d,最长6~8d,但仍有少数患者在发病后48h内血管造影显示脑血管痉挛。多数研究认为,在动脉瘤破裂后4~10d进行手术,将增加症状性血管痉挛的发生并影响3个月时的恢复程度。S?..  相似文献   

20.
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状况已有不少报道,但对大脑后循环动脉,尤其是对椎基底动脉(VBA)尚未作充分研究。作者对1994年12月~1996年9月住院,年龄8~81岁,101(男71,女30)例SAH,其中外伤性SA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