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时间、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1~2004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96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2.6%,多数发生于产后2h内。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阴道分娩发生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引起产后出血的病因依次是:子宫收缩乏力75例(78.1%)、胎盘因素11例(11.4%)、软产道裂伤9例(9.3%)、凝血功能障碍1例(1%)。结论 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防治措施关键是加强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产程,特别注意产后2h观察。及时发现子宫收缩乏力和其相关因素,及时防治;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机理、特点。方法:对2006年12月-2007年12月收住院的分娩妇女,均为足月妊娠,无妊娠并发症,口服米索前列醇防治产后出血的60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实验组(口服米索前列醇)第3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注射缩宫素),P〈0.01,差异有显著性,产后2小时出血量小于对照组,P〈0.01。②第3产程≤5分钟80例,产后2小时出血量为126.5±45.28ml,第3产程6-10分钟35例,产后2小时出血量为168.1±20.14ml,第3产程11~15分钟8例,产后2小时出血量为234.3±85.1ml,第3产程16~20分钟3例,产后2小时出血量为313.6±80.4ml。产后失血量和第3产程时间长短关系密切、产后出血量随时间延长有递增。结论: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简便、易行,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欣母沛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欣母沛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有剖宫产指征,并有产后出血倾向者115例,随机分为欣母沛组(n=58)和缩宫素组(n=57)。结果欣母沛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7.6%,缩宫素组发生率为491%;欣母沛组比催产素组术后2小时的出血量平均减少121.7ml,24小时的出血量平均减少176.3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欣母沛预防剖官产后出血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7年3月104例产后出血病历,分析产后出血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产后出血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胎膜残留、胎盘粘连、产道裂伤,出血量〈1000ml为63例(60.58%),出血量1000~2000ml为32例(30.77%),出血量〉2000ml为9例(8,65%);常规方法止血92例(88.46%),血管铅扎出血6例(5.77%),宫腔纱条填塞2例(1.92%),子宫切除4例(3.85%)。结论:产后出血是严重危及产妇生命的并发症之一,充分认识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使产后出血尽可能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分娩巨大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11月70例剖宫产分娩巨大儿产妇作为对照组,2013年1—10月收治的73例剖宫产分娩巨大儿产妇为干预组。干预组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小时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0.96%,对照组为32.86%,干预组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为(310.54±34.87)ml,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371.65±100.62)ml;对照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为(343.41±47.53)ml,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429.72±153.96)ml,干预组产后2小时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产后2小时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付兰  张庆芳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6):170-170
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08年1月收治83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其中发生产后出血28例,发生率3.37%。其中产后2小时出血22例(78.5%),产后2—24小时内出血6例(21.4%)。28例产后出血病例中,正常产8例,臀位产1例,妊高征7例,巨大儿4例,双胎2例,过期妊娠3例,胎吸助产2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特点。结果:产后出血原因有精神过于紧张10例(占11.11%),胎盘滞留19例(占21.11%),凝血功能障碍13例(占14.44%),子宫收缩乏力33例(占36.67%),软产道裂伤15例(占16.67%)。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结论:必须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工作,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8.
现将我院妇产科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52例产后出血进行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发生率我科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分娩2110例.发生产后出血共52例(其中割宫产16例).其发生率为2.37%。52例中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在500~1000ml者45例,1001~1500ml者5例.>1500ml者2例,本组产后2小时内出血者48例,严后24小时内出血者4例。1.2分娩方式及出血原因见表1。表152例分娩方式与出血原因的关系从表中可见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本文52例中38例为子宫收缩乏力所致,占73%.其次是胎盘滞留,共9例.占17.3%。2讨论2.1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然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益母草注射液加米索前列醇组)和对照组(米索前列醇组),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方面,益母草加米索前列醇组出血量明显少于米索前列醇组。观察组24小时出血量(36±52)ml,24小时出血量(510±60.5)ml,对照组2小时出血量(58±70.4)ml,24小时出血量f448±63.2)ml。结论:益母草注射液有明显的缩宫,减少产后出血的作用。益母草注射液加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疗效肯定,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1997年,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106例(A组),并与同期阴道分娩产后出血213例(B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7.29%)明显高于B组(3.15%)(P<0.01);A组产后出血量的严重程度(>900ml)明显高于B组(P<0.01)。A组病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80%)、前置胎盘(10.4%)、子宫切口撕裂(3.7%)。A组11例严重产后出血病人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术止血,均成功止血。结论:我们认为,应该降低剖宫产率,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宫腔无菌纱条填塞是剖宫产术严重产后出血的有效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与各种相关因素关系,同时寻找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1;4随机选配同期分娩产妇220例作配比对照分析,数据经单因素分析,x^2检验。结果 77.18%(43/55)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第三产程延长致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0.00%(22/55),与对照组16.22%(36/220)相比有显差异。30.90%(17/55),与对照组5.45%(12/220)相比有显差异(P<0.01)。结论 导致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与子宫过度膨胀,流产和孕产次增加,孕周过短或胎儿过大,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第三产程长,妊娠并发症有关,需应急止血,防止休克,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12.
出血是妇产科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出血量多时可危及生命,如何防治及处理是妇产科领域中的重要问题。1临床资料1.1发生率我科两年间共分娩2450例,发生产后出血者80例(其中剖宫产18例,产钳6例,胎吸12例)发生率3.26%。80例中出血量在400~1000ml者74例,1000~1500ml者5例,大于1.500ml者1例。产后2h内出血者79例,产后24h内出血者1例,年龄最大的39岁,最小的21岁,平均年龄26岁。1.2产后出血原因80例产后出血中65例系子宫收缩乏力,11例为胎盘因素,2例由于软产道损伤所致,其它因素2例。2讨论2.1产后出血的标准我科仍以400m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60例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在60例分娩方式中,剖宫产是引起产后出血的最大诱因,本组共35例(58.3%),其次是在家中分娩后胎盘未娩出而引起的出血,本组共15例(25.0%)。60例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45例(75.0%),胎盘因素11例(18.3%),软产道损伤4例(6.7%)。 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强调入院分娩,做好产妇分娩时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90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0例产妇产后出血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同期分娩总数为4406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04%,其中产后2小时内发生者占94.44%,产后出血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61.11%)胎盘因素(27.78%)软产道裂伤(8.89%),凝血功能障碍(2.22%)经x^2检验巨大儿,双胎,妊高症,前置胎盘,人工流产史,手术产者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5.
蒋秀芳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980+2984-2980,2984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发生率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4月我院住院分娩产妇476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94例,发生率1.97%,产后2h内出血量500-2000ml。出血原因依次是子宫收缩乏力49例,占52.1%;软产道损伤18例,占19.1%,其中宫颈裂伤11例、阴道壁裂伤7例;胎盘因素17例,占18.1%,其中胎盘粘连11例、前置胎盘6例;剖宫产术中6例,占6.4%,其中子宫切口撕裂4例、子宫破裂2例;凝血功能障碍4例,占4.3%,其中羊水栓塞2例、妊娠合并贫血2例。结论:注意产前检查,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症,纠正贫血;正确测量产后出血量,正确掌握会阴切开的适应证及时间,提高缝合技术,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是防治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和直肠给药对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差异,以选择最佳给药途径。方法:收治分娩产妇660例.随机分成口服给药组和直肠给药组各330例。直肠给药组:当胎儿娩出后立即注射10U催产素,当胎盘娩出后立即给予0.4mg米索前列醇塞进肛门;口服给药组:当胎儿娩出后立即注射IOU催产素,当胎盘娩出后立即给予0.4mg米索前列醇口服。结果:直肠给药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103.2±28.1ml,产后2~24小时出血量147.2±42.6ml,发生产后出血6例(1.8%),发生药物不良反应21例(6.4%);口服给药组直肠给药产后2小时出血量118.2±33.1ml,产后2~24小时出血量181.2±55.2ml,发生产后出血21例(6.4%),发生药物不良反应57例(17.3%),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迄今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正确、及时、有效地处理是挽救产妇生命的关键。回顾我院1985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发生的27例严重产后出血的临床处理,分析报道如下。亚临床资料三.且产后出血量我院1985年1月至1995年12月共分娩11005例,产后2h内发生严重出血共27例,发生率为2.45%。出血量均>1000nil,最高达5000ml,其中出血量1000~1500ml以下者8例,1500~20O0Inl者12例,>2000ml者7例。豆.2分娩方式及出血原因出血原因以胎盘因素居首位(刀.37%),其中植入性胎盘7例,粘连世胎盘1例,前置…  相似文献   

18.
肖美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6):822+840-822,84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48例行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并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预见性护理),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率、2h出血量、24h出血量分别为8.33%、(84.5±11.3)ml、(136.2±7.5)ml;对照组分别为33.33%、(102.5±5.9)ml、(162.3±3.4)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用于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效果显著,是值得在临床发展及应用的一种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探讨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选择存在产后出血危险的产妇31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0例,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和催产素;对照组:138例,应用催产素治疗。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为(186.5±21.9)ml、(282.2±45.9)ml,而对照组为(277.3±23.2)ml、(442.5±55.4)ml,观察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用药前后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联合静脉滴注催产素应用于预防治疗产后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刘芳 《中原医刊》2009,(22):33-35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34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67%,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263例(75.98%),胎盘因素48例(13.9%),软产道损伤30例(8.69%),凝血功能障碍5例(1.44%);其中治愈344例(99.42%),死亡2例(0.58%)。结论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子宫压迫缝合术是治疗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止血方法,及时有效地防治羊水栓塞是避免孕产妇生命危险的关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