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围术期心理干预对减轻妇科麻醉恢复室(PACU)患者躁动及相关症状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的妇科PACU患者2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A组不做任何干预,B组行围术期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躁动及心动过速、高血压等相关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A组躁动发生率为30%,心动过速发生率26%,高血压发生率24%;B组躁动发生率为9%,心动过速发生率12%,高血压发生率10%;B组患者躁动及心动过速、高血压等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发生率,且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 围术期心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妇科麻醉恢复期患者术后躁动及相关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古萍  梁芳  张伟  谭念玲  沈春莲 《广西医学》2011,33(3):283-285
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QRSf)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162例急性心肌梗死者均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出现QRSf 101例(A组),无QRSf 61例(B组),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各类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的发生率。结果 A组各类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QRSf者,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率高,QRSf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VA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3.
林劲  吴明 《海南医学》2002,13(12):180-180
目的:探讨室上性心动过速时V1导联假r'波对鉴别室上速的发生机制及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成功射频消融的7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和70例隐匿性房室旁路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窦性心律和心动过速时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找出心动过速时逆传p'波在不同导联中的位置及与QRS波的关系。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发作时,12导联体表心电图中肢导联无逆传p'波,而V1导联有假r'波43例,发生率59.7%;肢导联有假s波,V1导联有假r'波15例,发生率20.8%;12导联有假q波1例,发生率1.4%;12导联均无逆传p'波13例,发生率18.1%。隐匿性旁路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V1导联示发现有假r'波。本文资料显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发作时,V1导联出现假r'波共58例,总发生率80.5%,V1导联假r'波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诊断的特异性100%,敏感性80.5%。结论:室上性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V1导联假r'波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的诊断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是诊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的一种简捷、准确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4.
探讨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大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的关系。方法:用超声心动图对124例高血压患者测定左心室肥大,并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结果:伴左心室肥大的高血压组(A组)和无左心室肥大的高血压组(B组)的HRV分析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A组的复杂性心律失常(Lown氏分级≥Ⅲ级以上)的发生率(68.75%)显著高于B组(15.78%),P<O.005。其中尤以成对的室早、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两组比较P<O.01及P<0.005。结论: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大存在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ATP静脉注射复律,B组用心律平(ATP)静脉注射复律。结果普罗帕酮复律成功率92%,ATP复律成功率80%。不良反应较ATP少。结论普罗帕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有效、安全、平稳。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参方法对48例老年人AMI(A组)的梗死部位、有无2次梗死、临床表现、并发症及病死率与67倒非老年人AMI(B组)进行对比分析。③结果 无痛性心肌梗死:A组发生22例(45,83%),B组发生13例(19.71%);肺部感染:A组发生18倒(37.5%),B组发生11例(16.42%);心功能分级限Killip)Ⅲ~Ⅳ级:A组20倒(41.67%),B组15例(22.39%);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速A组发生22例(45.83%),B组发生9例(13.43%);室速+室颤:A组发生11例(22.92%),B组发生6例(8。96%);多部位梗死:A组发生16例(33.33%),B组发生11例(16.42%);二次梗死:A组发生13例(27.08%),B组发生6例(8.96%);住院死亡率:A组死亡11例(22.92%),B组死亡6例(8,9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老年人AMI后病情较重,预后较差,应重视其预防、诊断厦治疗。  相似文献   

7.
动态心电图检出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6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尔铨  金宏妹 《上海医学》1994,17(5):277-278
动态心电图检出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68例分析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华尔铨,金宏妹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可以分为持续性和非持续性两大类。前者90%以上有器质性心脏病,尤以冠心病和心肌病为多见。而非持续性室速多数无明显症状,如无器质性心脏病则很少有猝死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宽QRS型心动过速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本组共56例。预计综合征(WPW)伴室上性心动过速28例,伴心房扑动2例,束支阻滞伴室上速6例,室上速伴3相束支阻滞2例,共38例。室性心动过速18例。结果:本组56例,49例有效,有效率达87.5%。室上性心动过速38例中35例有效,有效率达89,5%。室性心动过速18例中14例有效,有效率达77.8%。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宽QRS型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单纯型室性心动过速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稳心颗粒加胺碘酮组(A组)42例、胺碘酮组(B组)37例、稳心颗粒组(c组)41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观察对比:A纽总有效率为90.47%(38例),B纽总有效率为64.86%(24例),C组总有效率为65.85%(27例)。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A组与B组比较、与C组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明显优于各自单用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其机制。方法:246例高血压患者行动态心电图(DCG)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以UCG测量结果计算左室重量指数为依据,将24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159例为单纯性高血压病,B组87例为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者。结果:①DCG显示B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发生明显高于A组(P〈0.05)。②UCG示:B组心房颤动者左房内径均明显增大(100),B组中室性心动过速多合并左室内径增大(83.3),心肌缺血者合并左室内径增大(45)。结论: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心肌重构,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及心肌电活动不稳定,最终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