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独角莲地上各部位氨基酸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测定独角莲雄蕊、雌蕊、花瓣、果肉和种子中氨基酸含量 ,并观察不同生长期独角莲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独角莲地上各部位氨基酸含量。结果 :从雄蕊、花瓣、果肉中检出 1 6种氨基酸 ,从雌蕊、种子中检出 1 5种氨基酸 ;5个地上部位都以谷氨酸含量最高 ;从独角莲叶中检出 1 6种氨基酸 ;不同生长期独角莲叶中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 1 .0 98%( 8月 1 0日 )、1 2 .665 %( 9月 1 0日 )、1 4.5 0 6%( 1 0月 1 2日 )。结论 :独角莲地上各部位氨基酸含量丰富 ,独角莲叶中氨基酸含量随生长期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独角莲块茎、叶柄、叶片、花和果实的17种氨基酸含量分别为9.051%;4.419%;12.09%;8.381%和24.47%;其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值分别为0.453;0.365;0.499,580和0.563。  相似文献   

3.
独角莲各部位氨基酸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独角莲块茎、叶柄、叶片、花和果实的17种氨基酸含量分别为9.051%;4.419%;12.09%;8.381%和24.47%;其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值分别为0.453;0.365;0.499;0.580和0.563。  相似文献   

4.
独角莲是一味传统中药,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疾病,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动物模型的研究显示独角莲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1,2],研究还发现独角莲具有阻滞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于S期,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3]。为进一步研究独角莲这一作用的分子机制,本实验利用肝癌cDNA抑制性消减文库构建的肝癌相关基因微阵列,对独角莲作用于肝癌细胞SMMC-7721后基因表达的变化进行了探讨。1材料与方法1.1药材及其处理:本实验所用药材为河北迁西人工种植,一年生根茎,经本室陈瑞阳教授鉴定为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独角莲Typhon…  相似文献   

5.
独角莲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角莲块茎供药用,能祛风痰、逐寒湿、镇痉,治头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跌打劳伤、肢体麻木、中风不语、淋巴结核、蛇虫咬伤等。中药中的"独角莲"即系独角莲加工而成。该品有毒,宜慎用。本文就独角莲就化学成分、炮制方法、药理作用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 独角莲膏具有抗炎、消肿、排脓功能,临床用其治疗疖肿,偶因一患者萎缩性鼻炎合并鼻部丹毒,鼻疖,在用独角莲膏治疗鼻疖的过程中,萎缩性鼻炎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连续用一年多,萎缩性鼻炎得以完全治愈。我们根据此病例,从1984—1991年用独角莲膏治疗萎缩性鼻炎14例,均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健骨解毒丸治疗慢性骨髓炎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1):1289-1290
笔者近年来用自拟健骨解毒丸及独角莲膏治疗慢性骨髓炎 9例 ,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 9例 ,男性 6例 ,女性 3例 ,年龄 16~ 3 0岁 ,慢性骨髓炎 9例中 ,8例病变在小腿 ,1例在胸骨。2 治疗方法2 1 独角莲自拟法 独角莲 3 0g ,血竭 10g ,紫草 15g ,红花10g ,生草 10g ,樟丹 1份 ,香油 60 0mL。先将独角莲切成片 ,将香油熬开后下独角莲 ,红花、紫草、血竭 (研细后放 )、甘草、炸其成黄褐色后取出弃之。练含独角莲药的香油待滴水后 ,将樟丹倒入搅拌 ,待成黑色后即成。2 2 健骨解毒丸组成 知母 2 0g ,黄柏…  相似文献   

8.
独角莲体外抗肿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独角莲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将独角莲根茎水提物分别处理人宫颈癌系细胞(HeLa)、人白血病细胞(HL60)、人肺腺癌细胞(SPC)、人骨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24、48h后,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Cell Counting Kit-8(CCK-8)细胞增殖和毒性实验检测独角莲根茎水提物对各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筛选出对独角莲根茎水提物最敏感的肿瘤细胞株,运用A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对该细胞株生长抑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独角莲根茎水提物对HeLa、HL60、SPC、SH-SY5Y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与细胞作用48h时的IC50分别为2.575、16.054、2.077、0.862mg.mL-1,与细胞作用24h时的IC50分别为4.303、21.674、3.114、1.158mg.mL-1;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独角莲根茎水提物可能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来抑制其生长的。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76年起用独角莲和胜利丹治疗观察晚期肿瘤589例,有效率为52.4%,现报道如下: 一、治疗方法 (一)独角莲将鲜独角莲去皮,捣成泥糊状,敷于肿瘤部位,若肿瘤部位较深,敷于肿瘤相应体表部位(与肿瘤最近的皮肤上)。敷药面积略大于肿物,厚度约2~3毫米,然后在药物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包扎固定,以防药物蒸发,  相似文献   

10.
采用毛细管气质联用法对独角莲叶脂肪酸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析鉴定了10个成分,其中亚油酸的相对百分含量为34.79,亚麻酸的相对百分含量为15.48,为独角莲叶具有降血压等作用的药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取鉴定紫丁香种子中的脂肪酸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从紫丁香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从紫丁香中分离鉴定了13个脂肪酸成分和1个甾类成分,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79.5%。主要为亚油酸(36.41%)、油酸(15.93%)、棕榈酸(7.07%)、硬脂酸(5.16%)、花生酸(2.15%)和(3β,5α,24S)-豆甾-7-烯-3-醇(9.93%)。结论:紫丁香所含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主要脂肪酸是亚油酸和油酸。  相似文献   

12.
白芥子中脂溶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日葵  林一星 《重庆医学》2012,41(26):2749-2750
目的分析和鉴定白芥子中脂肪酸及其他脂溶性成分。方法将白芥子粉碎后过40目筛,用石油醚(60~90℃)回流提取,提取液经浓缩后进行甲酯化,并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脂肪酸及其他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白芥子石油醚提取物中检测出23种物质,鉴定出其中的18种脂肪酸和5种非脂肪酸成分。主要脂肪酸成分为:芥酸(45.93%)、油酸(23.66%)、亚油酸(9.72%)和顺-11-二十碳烯酸(4.81%),以及少见的脂肪酸2-己烷基环丙烷癸酸和2-己烷基环丙烷辛酸。结论白芥子中不饱和脂肪酸为其主要成分,主要为芥酸、油酸、亚油酸和顺-11-二十碳烯酸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麦仙翁中促进小麦增产的活性氨基酸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麦仙翁(AgrostemmagithagoL.)种子和全草中促进小麦增产的活性氨基酸部位中的游离氨基酸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子中活性氨基酸部位含有19种氨基酸,其中以苯丙氨酸含量为最高;全草中的活性氨基酸部位中含有17种氨基酸,以脯氨酸为最高。还探讨了氨基酸组成的比例与促进小麦增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人体血液中的脂肪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采用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量人体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FFA)和总脂肪酸(TFA)。该方法灵敏,可分离血浆中近20种脂肪酸,其中油酸(C18:1)、软脂酸(C16:0)、亚油酸(C18:2)、硬脂酸(C18:0)和软脂油酸(C16:1)5种脂肪酸占了血浆中FFA总量的约90%。本方法所需血量少,更适用于采血较困难的婴幼儿进行脂肪营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辣蓼全草的脂肪酸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从辣蓼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从辣蓼中分离鉴定了16个脂肪酸成分、2个甾类成分和1个植醇,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92..95%。结论:辣蓼所含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主要脂肪酸是油酸、亚油酸、棕榈酸。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体内脂肪酸的种类、来源及主要化学反应,浅析了运动骨骼肌对脂肪酸的利用情况及影响肌细胞内血浆游离脂肪酸供能的主要因素。从耐力运动供应特点,讨论了脂肪酸供能对耐力运动的影响。提出了脂肪膳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自制的复合植物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和评价。方法:用氨基酸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和气相色谱仪及经典的化学成分分析法对复合植物奶中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脂肪酸、蛋白质和脂肪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共测出19种氨基酸,8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总量的46.7%),2种宏量元素和五种微量元素。蛋白质与脂肪的含量分别为30g/L和33g/L。结论:该复合植物奶是一种优质植物蛋白饮料,对改善膳食结构和预防疾病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黄芪种子中总黄酮、总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含量,为开发利用黄芪种子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将黄芪种子用适量石油醚脱脂后,以8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从黄芪种子中提取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比色法测定黄芪种子中总黄酮的含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9.5—2010)法测定黄芪种子中总蛋白质含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09.124—2003)法狈4定黄芪种子中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结果黄芪种子中总黄酮的含量为5.168mg·g-1,总蛋白质的含量为41.78%;黄芪种子中含有16种不同的氨基酸,分别是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其总含量为36.15%。结论黄芪种子中总黄酮、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较高,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红细胞膜反式脂肪酸(TFA)及血浆氨基酸含量与代谢综合症(M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237例40~65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MS组(33例)与非MS组(NMS组,204例),统计和比较两组的人口学资料、基本健康指标(身高、体重、血压、腰围)以及实验室指标(血脂、血糖、血浆氨基酸含量及TFA构成).结果:MS患病率为13.92%(33/237);MS组的支链氨基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以及生酮氨基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含量均明显高于NMS组,而生糖氨基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苏氨酸)含量明显低于NMS组;MS组的反式18:1脂肪酸(t18:1)及反式16:1脂肪酸(t16:1)构成均明显高于NMS组,反式/顺式16:1脂肪酸(t16:1/c16:1)比例明显降低,而反式/顺式18:1脂肪酸(t18:1/c18:1)比例明显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支链氨基酸及生酮氨基酸与MS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性,成糖氨基酸与MS的发生呈显著负相关性,t18:1及t16:1均与MS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MS患者存在明显的TFA构成及氨基酸代谢异常,TFA构成降低、血浆支链与生酮氨基酸含量降低、血浆生糖氨基酸含量升高与MS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