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福艳  李伟 《现代预防医学》2015,(22):4122-4125
摘要:目的 探讨医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潍坊医学院972名大学生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及一般健康问卷(GHQ-20)调查分析。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医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医学生人格特质中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外向性、精神质、社会掩饰性和神经质,4种人格特质的得分不同(F=129.861,P<0.0001)。不同性别医学生人格特质的4个分量表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结果显示:男医学生的4个分量表得分与常模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女医学生中,除了掩饰性量表外,其余3个分量表与常模得分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医学生人格特质与健康状况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二对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第一对典型变量包含了全部相关信息的90.07%,第二对典型变量包含全部相关信息的8.97%。神经质和外向性人格特质与医学生健康状况关系较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997(P<0.05)和0.7145(P<0.05)。结论 医学生更多地表现出自我肯定,其心理健康状况与神经质及外向性人格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师范大学本科生的人格特质与职业兴趣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原西南师范大学200名本科生采用了NEO-PI-R问卷调查人格特质,以霍兰德式中国自我导向搜索量表测量职业兴趣类型。结果神经质和自觉性对现实型,经验的开放性和自觉性对研究型,经验的开放性对艺术型,外倾性与自觉性对社会型,外倾性、自觉性和一致性对企业型,以及自觉性对常规型都有足够的影响。结论在职业指导及生涯设计时应注意不同的人格特质有不同的职业类型倾向,应扬长避短,这才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职业。  相似文献   

3.
师范大学本科生人格特质和职业兴趣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师范大学本科生的人格特质与职业兴趣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原西南师范大学200名本科生采用了NEO-PI-R问卷调查人格特质,以霍兰德式中国自我导向搜索量表测量职业兴趣类型.结果 神经质和自觉性对现实型,经验的开放性和自觉性时研究型,经验的开放性对艺术型,外倾性与自觉性对社会型,外倾性、自觉性和一致性对企业型,以及自觉性对常规型都有足够的影响.结论 在职业指导及生涯设计时应注意不同的人格特质有不同的职业类型倾向,应扬长避短,这才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职业.  相似文献   

4.
医生职业兴趣类型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医生职业兴趣类型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医学职业兴趣调查表"对高年级医学生进行调查,同时对其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职业兴趣类型与不同种类的工作绩效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该职业兴趣量表对医院员工工作绩效有一定预测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学生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检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为院校开展医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546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医学生主动性人格、生涯适应力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为53.47±9.82,122.51±14.09,65.37±13.00,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5~0.70,P<0.01)。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检验显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95%CI=0.13~0.28),中介效应为0.20。结论主动性人格可以通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影响医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提示院校相关部门开展生涯教育辅导时,要注重培养医学生积极主动的品质,提高其自信心水平,帮助其实现更好的生涯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医学生人格特征和自测健康状况,分析二者的联系与相关性.方法 采取多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878名医学生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1.0)进行人格和自测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男女医学生EPQ-RSC中的测谎量表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水平,其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男生精神质得分高于女生(P=0.000);医学生SRHMS量表总分为(339.28±41.19)分,高于一般人群水平,男生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高于女生(P=0.005);除精神质不同等级的医学生生理健康子量表得分未见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外,不同人格特征医学生的自测健康各子量表及量表总分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外向和测谎量表分与自测健康各子量表和总分均呈正相关(r≥0.134),神经质和精神质量表分则与之均呈负相关(r≤-0.070),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医学生人格的不同特征对自测健康有显著影响,健全和完善医学生人格是改善他们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魏沙 《中国校医》2013,27(1):16-17
目的分析中医临床专业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质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某高校中医临床专业466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医临床医学生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和恐怖等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不同气质类型大学生的SCL-90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血质性格被试在所有因子评分中得分最低,而抑郁质得分最高。结论中医临床医学生的人格特征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应引起学校有关机构重视。  相似文献   

8.
王占强  崔健  赵荣江  杨可冰  杨清艳  刘艳  牛雅娟 《中国校医》2023,(3):156+241+239-240
目的 了解医学生无手机恐惧的现状,分析大五人格与无手机恐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河北省某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461名,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无手机恐惧症量表、大五人格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共同方法偏差检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66.5%的医学生每天平均使用智能手机时间在6 h以上,医学生中存在轻度、中度、重度无手机恐惧的比例分别占9.1%、70.5%、19.8%。女生无手机恐惧得分为(86.05±17.48)分,高于男生的(78.60±19.23)分(t=-4.158,P<0.001)。医学生无手机恐惧与神经质、开放性人格特质呈正相关(r=0.475,P<0.001;r=0.142,P=0.002)。分层回归分析显示,神经质、开放性人格对医学生中无手机恐惧状况具有20.7%的预测作用。结论 医学生中普遍存在无手机恐惧;神经质、开放性人格对医学生的无手机恐惧状况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杀倾向现状以及与D型人格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广东省8所高校一至四年级学生1377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自编大学生自杀倾向问卷和D型人格量表(DS14)中文版。结果大学生自杀倾向报告率为4.8%,大学生D型人格者达30.1%。D型人格的个体中有自杀倾向者占15.15%,非D型人格的个体中有自杀倾向者占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97,P0.01)。结论大学生D型人格增加了自杀倾向的可能性。有必要对D型人格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预防自杀倾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90后护士人格特质与其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人格特质量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为研究工具,以合肥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09名90后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0后护士职业认同感的总得分(103.77±13.63)处于中等水平,90后护士职业认同感同人格特质中的外倾性、开放性、随和性和尽责性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显示,年龄、月收入、外倾性、尽责性对90后护士职业认同感有正向预测作用,神经质对护士职业认同感有负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 本研究证实在评估护士职业认同感时,应考虑人格变量的重要性。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培训等方式优化人格特质,提高在职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从而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