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后抑郁症是指发生于产褥期的抑郁,是一种危害孕产妇身心健康的情感性疾病。国外报道发病率为10%-20%,国内用相同的依断方法研究,其发病率为5.36%-11.09%,但近几年国内研究报道为3.42%-38.7%¨0,有上升迹象。我们进行了产后抑郁症相关病因探讨及干预措施的研究,以期医护及卫生保健人员及早筛查孕期高危人群,采取全面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现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产妇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影响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I100例产妇产后的抑郁心理状态和影响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7.4%。影响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分别为:家庭关系(56.4%)、产妇问题(27.1%)和小儿问题(16.5%)。结论有效的产前健康教育、产时心理护理和社区护理干预可减轻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音乐放松疗法对产后抑郁症治疗作用的临床个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后抑郁症是指发生于产褥期的抑郁,是一种精神疾患。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国外报道为3.5%-33%.国内报道为3.8%-16.7%。Dowlatshahi D认为:分娩后12个月内是妇女一生中发生精神疾病的高危时期。典型的产后抑郁症常于产后6周内发病,约8%-15%的患者在产后2-3个月内发病,临床表现与一般抑郁症状相同,涉及情绪、认知、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全方位整体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产前检查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86例,以全方位整体护理为主,辅以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导乐陪伴分娩等孕期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于产妇产后6w末,采用产后抑郁量表评定两组的抑郁状况。结果产妇产后6w末,研究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3.49%,对照组为18.75%,研究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496,P〈0.01)。结论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家庭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区区域内常住或暂住第一胎顺产的产妇1525人,按住院的先后顺序排号单数为观察组763人,双数为对照组762人。观察组按设计的家庭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干预,对照组按常规的产后家庭访视进行,分别在产后第42天及第6个月用产后抑郁评分表(EPDS)进行测评,EPDS总分〈12分为阴性,≥13分为阳性,即诊断为产后抑郁症。比较2组产妇的产后抑郁情况。结果产后42d抑郁症的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36%和10.5%,产后6个月抑郁症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15%和12.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认知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在预防产后抑郁症中的作用,为新型产科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将产妇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n;980)在接受常规孕产期保健与护理的同时采用认知疗法指导心理护理;对照组(n=980)接受常规孕产期保健与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结果干预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2.45%,对照组14.49%,2组比较χ2=91.6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治疗初产妇产后抑郁的作用以及影响初产妇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0年6月我院住院的正常足月自然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等系统的护理干预.采用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观察两组孕妇产后2 wEPDS评分和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产后2w抑郁症3例,发生率为6%;对照组发生产后抑郁症8例,发生率为1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产妇孕产期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产妇的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产后是妇女一生中发生精神障碍的高危时期,目前产后抑郁也逐渐成为临床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产后抑郁症是由Pitt(1968)首次提出,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3.5%~33%,国内为3.8%~16.7%,许多研究资料显示,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围生期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有效性。方法抽取100例产前抑郁状态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干预组产前抑郁孕妇在常规产前教育和分娩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检查,产前教育和产褥期护理,观察2组孕妇产后42天EPDS抑郁评分和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心理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孕28周基础EP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产后6周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干预组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孕28周与产后6周)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60〈0.01)。产后6周干预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35.2%(19/54),而对照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63.0%(29/46),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产前抑郁患者进行围生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其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小组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研究组予以针灸联合小组心理干预,对照组口服文拉法辛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末起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显效率66.7%、总有效率87.5%,对照组分别为53.8%、79.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36、0.60,P>0.05)。研究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且程度较轻微。结论针灸联合小组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显著,不影响产后哺乳,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1.
李惠芸 《当代护士》2014,(10):60-62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效果,为防治产后抑郁症提供依据。方法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包括产前、产时、产后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比较2组产妇产前、产后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以及2组孕妇的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者及其产后抑郁症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发生宫缩乏力、产程延长、难产、产后大出血等方面,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能减少产妇产前焦虑、抑郁情绪,能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48h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基础训练、摄食-吞咽功能训练等训练,治疗3周后,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与问题解决训练方式缓解产后抑郁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护理干预与问题解决训练2种方式对缓解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将5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训练组,护理干预组28例,训练组30例。研究为期6个月。护理干预组由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针对产后抑郁症的电话护理;训练组则教给患者应对问题的技巧。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比较2组产妇的抑郁程度及症状。结果 2种方法对缓解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的效果优于训练组。结论 2种方法均有效,但护理干预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北京市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预警干预信号,进一步给予心理护理,保障初产妇的心理安全。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产后抑郁症筛查量表(PDSS),对2012年3-4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产后第3天,符合入选条件并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的300例产妇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发现发生产后抑郁的初产妇43例,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14.3%。年龄20-25,26-30,31-40岁及40岁以上初产妇抑郁发生率分别为50.00%,14.97%,12.00%,0.00%,不同年龄初产妇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36,P〈0.05);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初产妇抑郁发生率分别为0.00%,9.09%,10.53%,17.68%,不同文化程度初产妇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44,P〈0.01);是否为北京常住、是否母乳喂养初产妇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母乳喂养是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产后抑郁症在初产妇中易发,且产后抑郁症好发因素为:低年龄、高学历、母乳喂养不好、非本市常住人口。提示妇产科护理人员重视此类初产妇,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保障初产妇的心理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2006年1~10月本市妇幼保健医院收治的342例孕产妇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产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并寻求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取自行制订的产后抑郁症发病因素问卷调查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进行评估,并进行高危因素分析和护理干预。结果针对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进行心理干预、生理干预和社会干预,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结论了解产后抑郁症病因及对该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炜烨  林锋 《临床医学》2009,29(6):120-121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应用措施。方法抽取160例产前抑郁状态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86例和对照组74例,干预组在常规产前检查、产前教育和产褥期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产前检查、产前教育和产褥期护理。观察两组孕产妇产后42d EPDS抑郁评分和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EP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产前有抑郁倾向孕妇进行围生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其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心身医学的发展,产后抑郁症已成为国内外产妇心理诊疗和护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外研究[1]认为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5%~33.0%,国内报道[2,3]为10%~17%,均高于普通人群的发病率(3%~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症产生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n=62)和对照组(n=58),对照组接受传统的产后家庭访视,干预组在常规产后护理基础上,于产妇出院后7d、产后28d上门对产妇进行家庭访视,评估产妇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满意度和抑郁症发病率。结果干预组产妇对家庭访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3,P〈0.05)。两组产妇产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得分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7.59±2.40)vs(8.67±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P〈0.05)。抑郁症发病率对照组为17.2%,干预组为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P〈0.05)。结论产后心理干预能有效减少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对观察组120例孕产妇在常规产前检查的基础上实施孕期健康教育,包括产前教育、角色适应、提高应激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产后抑郁症的认知等,产后护理包括个体化护理、家属及其丈夫母婴保健知识指导及家庭访视等。对照组126例孕产妇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及产后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0.83%,对照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5.87%。结论:经研究表明实施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护理干预与问题解决训练2种方式对缓解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将5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训练组,护理干预组28例,训练组30例.研究为期6个月.护理干预组由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针对产后抑郁症的电话护理;训练组则教给患者应对问题的技巧.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比较2组产妇的抑郁程度及症状.结果 2种方法对缓解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的效果优于训练组.结论 2种方法均有效,但护理干预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