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蚊罗索虫是一种寄生于蚊类幼虫的索线虫,一般用体内方法进行大量培养。近来为了实验研究的需要,有人偶用体外培养技术。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体内试验包括控制宿主的饮食量和蛋白含量,确定营养不足对食蚊罗索虫寄生期发育的影响。实验方法:将埃及伊蚊1龄幼虫放入37×23×4cm的玻璃皿内与寄生前期线虫接触,两者比例为1:10~16/ml蒸馏水。感染后的蚊幼虫在27℃  相似文献   

2.
鉴于蚊对杀虫剂抗药性、疟原虫抗药性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印度疟疾研究中心于1983年在Gujarat进行了控制疟疾的生物环境战略研究。该控制战略强调使用食孑孓鱼控制蚊孳生。为了查明印度食孑孓鱼种区系以及它们在当地环境下能否适用于控制蚊孳生,作者在Shahjahanpur地区进行了寻找当地食孑孓鱼种的研究。 1986年10月至1987年11月在Shah-jahanpur地区的不同水体中进行了鱼种调查。这些水体包括河流、运河、池塘、排水沟及杂草丛生的水体。捕获到的鱼种在实验条件下进行食孑孓潜能的试验及不同月份中食蚊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已证明食蚊索虫(Romanomermis culicivorax)感染的蚊种有13属89种。寄生期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仅见Gordan等(1974)的报告。我们于1982年11月  相似文献   

4.
食蚊罗索虫(Romanomermis culicivorax Ross and Smith,1976)是一种专性寄生于蚊幼虫体内的索科线虫。自本世纪60年代在美国路易斯安那等地发现该线虫以来,经过大量的实验室和现场研究,证明是一种颇有前途的生物防制剂。198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近期开发对象之一。但迄今为止,食蚊罗索虫的培养还只能采用体内培养的方法,即用寄生前期幼虫实验室感染蚊宿主幼虫,获得寄生后期幼虫。这种方法虽然不算复杂,但必需饲养蚊虫,需要  相似文献   

5.
食蚊索线虫     
生物防制是灭蚊综合措施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国外在生物防制方面研究有了一些进展。食蚊索线虫被认为是一种有希望的蚊虫生物防制剂。现择要介绍一篇有关“食蚊索线虫”综合报道的主要内容,以供国内开展生物防制研究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Petersen等曾于1977年进行了食蚊索线虫防制白魔按蚊幼虫的试验。在7周内先后11次共释放寄生前索线虫幼虫393×10~6条,在处理后检查按蚊幼虫的线虫感染率为58%。试验结束后,幼虫数比试验开始时减少了94%。本文作者也于1977年和1978年在萨尔瓦多滨海地区的按蚊孳生地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 释放的寄生前索线虫幼虫先经定量计数,而后运送至现场。初试的现场有洪水留下的积水、路边水坑、池塘和沼泽等,均查明有白魔按蚊孳生。水体中植被密度从少至中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结果表明集安罗索线虫为按蚊专性寄生虫,对伊蚊和库蚊不感染。其性比与其在蚊幼体内寄生密度有关,密度愈大雄虫愈多而雌虫愈少,此特点可能与营养有关。本线虫孳生地具有pH中性、浑浊度低、含氧高、盐分低、水质污染轻和腐植酸含量低的水质特点。完成一个生活史约需36d。索线虫的季节消长  相似文献   

8.
食蚊罗索线虫(Romanomermis culicivoraa Ross & Smith 1976)是蚊幼虫的体内寄生虫。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产卵,虫卵沉于水底,卵渐发育为胚胎,其幼虫在卵内脱皮一次,卵期7天左右。幼虫自卵孵出后,在水中营自由生活,称寄生虫前期幼虫(pre-parasitic juvenile),为感染期。此期幼虫浮于水之表面,在孵化后1~2d内具有较强的感染能力,此间若不能钻入宿主体内,最多活3d便死亡。寄生前期幼虫钻入蚊幼虫体内后营寄生  相似文献   

9.
1980年我县蚊种调查时,发现尚阳、信磊两地采集的按蚊幼虫,体内有白色细长形线虫寄生。解剖四龄幼虫12只,线虫阳性8只,虫数1~5条/只。从蚊幼虫体内逸出之线虫,常扭结成团沉于饲养盆底部,移入湿沙盆后,能迅速钻入砂砾,并继续发育。 1981年7~9月间,又在我县的徐村、江湾等六个乡的7个村采集中华按蚊10批计776只,库蚊2  相似文献   

10.
二二三时代之前,防制疟疾的主要措施是填沟、排水、清渠,用油类或巴黎绿杀灭孑孓,应用食孑孓或食蚊鱼,空间喷洒除虫菊酯杀灭成蚊,以及使用抗疟药物治疗,首先用的是奎宁,30年代用阿的平。早在二十世纪初期 Gorgas 等在古巴、巴拿马及马来亚应用上述方法的综合措施获得成效的历史是众所周知的。但综合措施的费用,是高疟区发展中国家难以承担的。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塔吉克城市中,由于生态条件改变,蚊种发生变化,蚊数增多。寄生于蚊体内的食蚊罗索虫是蚊虫密度自然调节因素之一。乌克兰、哈萨克、俄罗斯欧洲部分和亚库梯亚的某些地区蚊幼虫的罗索虫自然感染率达90%,然而塔吉克至今尚未发现罗索虫。本文为证实罗索虫在塔吉克引进和适应的可能性,于1985年进行了实验室和野外实验。实验罗索虫来源于马尔齐诺夫斯基医学  相似文献   

12.
试验的4种拟除虫菊酯为右旋顺式苄呋菊酯、右旋反式苄呋菊酯、5-苄基-3-呋喃甲基(-)反式-乙醇菊酸酯(RU-11679)及1-甲基3-(5-苄基-3-呋喃)甲基反式( )-3-羧基-α,2,2-三甲基环丙烷丙烯酸酯,每种2分为加增效剂(1份杀虫剂加5份胡椒基丁醚)和不加增效剂两种;4种有机磷为稻丰散(Cidial)、马拉硫磷、Chlorpyrifos及甲基Chlorpyrifos。所有杀虫剂均用煤油配成溶液。所用的蚊种为埃及伊蚊、带喙伊蚊、四斑按蚊、淡色按蚊及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分别在风道内进行喷雾接触试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1984年夏季,在日照市郊区发现了能侵食孑孓的臂尾轮虫(Brachionus sp),随即分别吸取2、8龄库蚊幼虫于载玻片上,各吸取一定数量的轮虫于孑孓周围,数分钟后轮虫逐渐移向孑孓并开始侵食,以腹部为最多,经10余分钟,轮虫可在孑孓周围“生吞活剥”,孑孓极力挣扎,摇头摆尾现象加速,有极力甩掉轮虫现象,同时孑孓排出便等。轮虫侵食孑孓致死的时间与轮虫的数量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和吡喹酮联用对日本血吸虫不同感染度家兔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分两次进行。实验一30只家兔分6组,第1、2、3组分别感染200、500、800条尾蚴,7d后灌服青蒿琥酯和吡喹酮;第4、5、6组亦分别感染200、500、800条尾蚴,为不服药对照组。实验二15只家兔分3组,每兔均感染血吸虫尾蚴800条。第1组为青蒿琥酯和吡喹酮联合用药组,第2组为单用青蒿琥酯组,第3组为不服药对照组。结果实验一服药组200条尾蚴感染组的减虫率和减雌率分别为96.28%和97.31%,800条感染组的减虫率和减雌率分别为72.64%和75.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二联合用药组的减虫率和减雌率分别为93.25%和95.14%,单用青蒿琥酯组的减虫率为82.72%和84.0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青蒿琥酯和吡喹酮对轻感染兔的疗效优于重感染兔,在感染度相同的情况下,联合用药组的疗效优于单用青蒿琥酯组。  相似文献   

15.
致倦库蚊是班氏吴策线虫的重要媒介之一,但其媒介能量因地理区域而有差异。这种差异究竟是由蚊株还是丝虫株的不同所造成,目前尚不清楚。为测定海地株致倦库蚊和班氏丝虫株组合的媒介能量,作者进行了以下试验:(1)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蚊对班氏微丝蚴(mf)的摄入量。(2)mf移行到胸肌的时间和在胸肌滞留的时间.(3)摄入mf发育为第3期幼虫(L_3)的比例。实验用蚊为海地Leogane株致倦库蚊第40~44代。含mf的虫血采自经常到海地旅行的感染者;按Lowrie(1983)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一些线虫类群形态学上的保守性,给线虫种、亚种以及株的快速而可靠的分类鉴定带来很多问题。如果直接鉴定线虫的基因组,就会避免因表现型变异所带来的分类学上的困难。本文介绍了用于区分重复性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差异(RFLD_S)的技术以及此项技术在可靠地鉴定众多线虫种类上的应用。作者用毛形线虫属(Trichinella)、同型小杆线虫属(Caenorhabditis)、异型小杆线虫属(Heterorhabditis)、索线虫属(Romanomermis)、斯忒那线虫属(Steinernema)和虫瘘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虫株 ,将采自恶性疟病人血 ,用 Trager法进行体外连续培养 ,待其正常生长后 ,在培养基中加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进行培育 ,并在培育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用 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青蒿琥酯半数抑制量 (ID5 0 )。用药前及用药后 6 8d、12 9d及停药后 6 7d的 ID5 0 分别为 9.6、30 .6、85 .1及 5 2 .9nm ol/L。结果表明可用人工方法建立高度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虫株 ,停药后抗性程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于食蚊线虫(Romanomermisculicivorax)能否在污水池内的致乏库蚊幼虫体内寄生和发育,以确定该种线虫是否能防制该种库蚊孳生,在太平洋佛罗里达岛的一个污水处理站内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室试验:取污水池内的污水用去氯的清水稀释成浓度为100、50、25和0%(即100%清水),然后各取200毫升分别置于400毫升玻璃器内,并各放入300条令期为1~6小时的感染期R.c.和25条1~2期的致乏库蚊幼虫,使两者比例为12∶1),置于26C下饲养。7天后每组各取15条4令的致乏库蚊幼虫,在显微镜下检查库蚊幼虫体内有无线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体外实验显示,疟原虫的配子生成需要温度下降和pH升高或配子体激活因子尿黄酸(xanthurenic acid,XA)的存在。但尚不清楚pH升高和XA中何者为蚊血食中自然激发因素,也不清楚蚊体内血食pH发生了何种改变。本文采用离子选择性微电极(ion-selective microelectrods,ISMs),调查蚊  相似文献   

20.
从1966年以来,对一种索科线虫Reesi-mermis nielseni用于生物防制蚊虫幼虫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作者选择11个孳生地,面积、水质、环境条件各不相同,但都没有索科线虫。10个孳生地用寄生前期的线虫处理1~3次,共20次,每平方米水面用虫数180~14,700条,处理后1~3天进行考核。其中8个孳生地用压缩手提喷射器喷撒线虫,在11个孳生地中有3个(2个也用寄生前期的线虫处理)用寄生后期的线虫处理,用手将线虫撒在水面。用作试验的线虫都是实验室内培养的。寄生前期的线虫对按蚊二龄、三龄和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