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析手术室压疮预防中实施压疮护理单配合体位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手术患者,采用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压疮护理单配合体位干预,比较2组护理结局。结果 护理后,2组患者皮肤压疮风险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压疮护理单配合体位干预护理能够降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杜亚丽  张紫娟 《黑龙江医学》2021,45(22):2458-2459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确认处置程序(PDCA)对接受长时间俯卧位脊柱手术老年患者术中压疮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俯卧位脊柱手术老年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PDCA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PDC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PDCA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压疮发生风险、压红、压疮及皮肤溃烂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PDCA组压疮风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03,P<0.05);PDCA组皮肤溃烂、压疮及压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9、6.078、11.034,P<0.05);PDCA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6,P<0.05).结论:PDCA模式护理可降低长时间俯卧位脊柱手术老年患者压疮、压红及皮肤溃烂的发生率,改善压疮风险,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脊柱后路手术中对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脊柱手术患者60例,按入院数据表分为对照纽和实验组,每纽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与体位摆放方式;实验纽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压疮风险评估值及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压疮风险的评估值为(19.00±0.85)分,实验组为(20.00±0.57)分,实验组患者术后压疮风险的评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26.7%,实验组为10.0%,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压疮的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加强围术期管理,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压疮风险评估值及压疮发生率,减少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蒋秀娟   《四川医学》2018,39(6):710-712
目的分析短期培训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术中压疮认知和预防术中压疮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6年1至3月为改进前,开展手术2078例。2016年4月至12月为改进后,共接收患者4928例。2016年4月进行1次短期培训,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等于压疮管理的知信行水平。短期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技能、质量管理。结果 1个月后,手术室护士压疮概念、发生机制以及手术室危险因素、压疮基本预防策略、压疮预防策略质量管理,合计评分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护士术前阅读braden评分、预防药物与材料应用、手术台预热、手术体位微调、气液预热情况,以及医师对护士配合默契程度满意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前手术室压疮发生率0.27%,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10.53%;改进后压疮发生率、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均为0.0%。改进后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检出率高于第一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培训明显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压疮护理知信行水平,降低了手术压疮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徐海燕 《黑龙江医学》2023,47(1):112-114
目的:观察基于因果分析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进行股骨近端髓内钉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干预措施前后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2020年1—6月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前作为对照组,2020年7—12月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作为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基于因果分析的改善性护理措施实施后,实验组患者在物品准备完善率、物品摆放位置正确率及完成防压疮措施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7.680、6.667,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体位摆放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21,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医生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41,P<0.05)。结论:基于因果分析的改善性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的术中护理水平和医生的满意度,缩短了体位摆放时间,提高了每台手术间的周转率,增加了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舒适护理在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舒适护理在俯卧位脊柱手术中减少受力部位疼痛和压疮的发生。方法对130例俯位脊柱手术病人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并与进行常规护理下的130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作对照。结果观察组受力部位疼痛反应及压疮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舒适护理后患者受力部位疼痛反应减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改良俯卧位对俯卧位通气(PPV)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行PPV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PPV,实验组采用改良俯卧位进行PPV。比较两组患者PPV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俯卧位前和俯卧位后12 h的氧合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俯卧位后12 h的氧合指数均较各组俯卧位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气管插管脱出、血流动力学显著波动、误吸和面部水肿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皮肤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俯卧位对PPV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影响,但可以降低皮肤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重症脑梗死患者应用压疮风险预警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丰城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对照组25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患者应用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对比2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家属对压力性损伤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压力性损伤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脑梗死患者应用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护理可降低压疮发生率,在提高患者家属对压力性损伤知识掌握度的同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化术中体位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接受优化术中体位护理。对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舒适度、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压疮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术中体位护理应用于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可降低急性压疮发生率,减小压疮面积,提高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和分析手术室在截石位手术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手术室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的100例截石位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仍实施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术后体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术后体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对截石位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降低术后体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室压疮的发病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我院4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对两组压疮发生率及压疮分期、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0.5% VS 3.5%,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90.0%VS 8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手术室压疮的相关因素,做好相应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美皮康敷料预防脊柱后路手术肤压疮的效果。方法将150例脊柱后路手术需俯卧位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术前采取常规俯卧位,实验组在易发生压疮的部位贴美皮康敷料后俯卧位,术毕即刻、术后30 min观察两组患者受压部位皮肤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毕即刻、术后30 minⅠ期压疮、Ⅱ期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Ⅲ期、Ⅳ期压疮发生。结论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俯卧位前有受压部分贴美皮康敷料,可降低受压部位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在预防骨科卧床患者压疮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随机编号法将上栗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40例骨科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仅采取预防压疮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压疮护理基础上加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压疮。护理干预2周后比较2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敷料的更换次数及每次预防压疮平均护理时间,同时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敷料更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每次预防压疮平均护理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应用在骨科卧床患者中效果显著,不仅可以相对减少压疮发生次数,同时有利于减少敷料的更换次数及每次预防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的Waterlow压疮风险评估量表中关于患者皮肤情况、手术时间、术前术中的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评分并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尝试性脊柱后路手术患者40例,均行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体位,并合理使用手术室相关医疗器械,观察是否手术过程发生压疮并记录手术时间、入手术室前、手术中的风险评估量表评分。结果 40例手术进行顺利,手术时间1.5~6.0 h;其中≥2 h为32例;术中压疮出现前额1例,下颌l例,均为I期压疮,且在5 h以上,无其他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5%,小于等于4 h为37例,均无压疮存在。女性患者在术前和术后4 h内的压疮量表的评分增加幅度为58.0%,高于男性患者的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积极进行积极合理的评估和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措施,对预防压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体位垫在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60例实施传统方形软枕体位垫放置护理,实验组患者60例实施圆柱形体位垫结合软方枕垫放置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术野暴露清晰度、术中调整体位次数、患者舒适度及支撑点皮肤受压状态;了解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对两种体位垫应用效果的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术野暴露清晰度小于实验组,术中调整体位次数、皮肤并发症多于实验组,患者舒适度低于实验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医护人员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脊柱手术中应用圆柱形体位垫结合软方枕垫,充分暴露手术术野,术中调整次数减少,利于医生手术操作,减少体位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舒适度增加,从而达到保护患者安全的目的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细节管理护理在预防脊柱俯卧位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6例脊柱俯卧位手术患者(2014年10月20日至2016年10月20日)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106例脊柱俯卧位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53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细节组53例患者应用细节管理护理,研究对比两组脊柱俯卧位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细节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1.89%,相比常规组(18.87%)明显更低,P<0.05;细节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评分为(88.36±4.35)分,相比常规组[(78.69±4.71)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脊柱俯卧位手术患者采取细节管理护理切实可行,能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涂抹和不涂抹粘多糖在俯卧位下脊柱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2015年11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不涂抹粘多糖,试验组涂抹粘多糖.然后术后观察术后压疮的发生率及恢复能力,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46%,高于试验组的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涂抹粘多糖应用于俯卧位下脊柱手术中对压疮的防治疗效显著,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舒适护理降低俯卧位脊柱手术中受力部位疼痛感以及压疮发生率的实际效果。方法在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中盲选78例,分为观察组39例,行舒适护理,对照组39例,行常规护理。对两种护理模式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在患者受力部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为(5.28±1.02),对照组为(8.01±1.11),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压疮,对照组为9例,两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治疗期间给予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受压部位疼痛感,并实现对压疮发生率的有效控制,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手术压疮防护记录单对脊柱手术病人术中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80例拟行脊柱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应用手术压疮防护记录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术中压疮发生率、护理质量及病人护理满意度情况差异。结果实验组皮肤压红及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vs. 25%, 7.5%vs. 27.5%, 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95.73±3.78)分vs.(92.86±3.14)分,(91.63±6.84)分vs.(86.82±5.93)分, P<0.05]。结论手术压疮防护记录单在脊柱手术中能够有效预防病人术中压疮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与病人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宋文静  管晓萍  李蓉  张利岩 《中国全科医学》2015,(11):1270-1273,1279
目的探讨成人开颅手术压疮的风险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者科学筛选手术压疮的高危人群,制定预防手术压疮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03-10至2014-05-10在北京武警总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住院并接受开颅手术的成人患者124例。采用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史、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意识状况及肢体活动力、手术时间、术中体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身体状况分级、术中皮肤护理措施、是否急诊手术、术后皮肤状况等资料。根据患者出手术室时皮肤是否出现压红或压疮分为压疮组和对照组,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手术压疮的风险因素。结果压疮组56例,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术前血红蛋白、性别、术中体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糖尿病史、意识状况、肢体活动力、ASA分级、术中皮肤护理措施和急诊手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4.0 h、有糖尿病史是成人开颅手术压疮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注重科学筛选手术压疮的高危人群,手术时间≥4.0 h、有糖尿病史是成人开颅手术压疮的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提高手术压疮防控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