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距骨原发肿瘤的发病特点﹑外科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21例距骨原发肿瘤及瘤样病变,从临床、影像和病理分析距骨肿瘤特点,所有病例均进行外科治疗,术后随访按肌肉骨骼系统肿瘤协会(MSTS)标准进行功能评分.结果 21例患者中软骨母细胞瘤10例,骨巨细胞瘤7例,骨样骨瘤、动脉瘤样骨囊肿、单纯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各1例.10例软骨母细胞瘤发病年龄为10~35岁,平均22岁.均行病灶刮除,1例骨水泥填充,9例植骨.9例完整随访均无复发.随访时间为15-8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功能评分均为30分.7例骨巨细胞瘤发病年龄为20~33岁,平均24岁.影像学均为溶骨性破坏,基质无钙化.4例原发病例,均行病灶刮除术.3例复发病例,2例行距骨切除跟骨胫骨融合术,1例行小腿截肢术.3例完整随访,2例为原发病例,术后10个月和32个月未复发;另1例为复发病例,随访36个月未复发,功能评分分别为29、26和24分.4例其余诊断病例,1例骨样骨瘤行局部切除植骨术,另外3例均行病灶刮除植骨术,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距骨好发肿瘤为软骨母细胞瘤和骨巨细胞瘤.距骨软骨母细胞瘤特点:患者发病年龄较大,病灶内钙化提示诊断,刮除植骨术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距骨骨巨细胞瘤特点:常累及全距骨,病灶刮除有较高复发率,距骨切除可降低局部复发率,但是遗留部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合并胫骨下段、距骨、跟骨及中间楔骨骨梗死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报道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2020年1月收治的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胫骨下段、距骨、跟骨及中间楔骨骨梗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病史及治疗方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明确,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年3个月出现胫骨下段、距骨、跟骨及中间楔骨多发骨梗死。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胫骨下段、距骨、跟骨及中间楔骨骨梗死较少见,可能与激素、化疗药物、患者体质、原发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因素相关。磁共振成像是诊断早期骨梗死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 患者,男,17岁,因左踝部疼痛、活动不适半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半年前外伤致左踝部肿痛、活动不适,未作任何治疗.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踝部疼痛、活动不适加重,到当地县医院行X线检查示(图1):左距骨骨软骨瘤.故来我院就诊,拟"左距骨肿瘤,性质待定"诊断收治入院.  相似文献   

4.
肢体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肢体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1年10月-2008年7月共收治肢体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9~52岁,平均32.2岁.股骨远端9例,胫骨近端5例,桡骨远端4例,肱骨近端3例,股骨近端2例.复发时间为术后7个月-6年4个月,平均25.7个月.根据发病部位、放射线分级选择的治疗方法 为:再次刮除+骨水泥充填15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重建6例,自体腓骨重建2例.结果 随访时间10个月至6年6个月,平均37.6个月.再次刮除组中2例复发(13.3%),瘤段切除组无局部复发,根据Eneeking评分标准,瘤段切除+功能重建组的肢体功能优良率达75.3%.结论 囊内刮除虽仍存在再次复发的风险,但可较完好的保留关节功能,应作为治疗的首选.对Companacci Ⅲ级的肢体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采用瘤段切除与功能重建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局部复发率,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治疗良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的方式治疗良性骨肿瘤患者32例,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全组患者患肢功能良好恢复,未发生肿瘤复发、骨缺损及骨不连接等并发症,优良率达到了87.5%.结论 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治疗良性骨肿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骨软骨瘤和骨恶性肿瘤MMP1和TIMP1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骨软骨瘤和骨恶性肿瘤MMP1、TIMP1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骨肿瘤组织脱钙后常规石蜡包埋切片,ABC免疫组化法。结果15例骨软骨瘤MMP1均为阴性和TIMP1均阳性,45例骨恶性肿瘤MMP1阳性29例(64%)和TIMP1阳性20例(44%),骨恶性肿瘤MMP1阳性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TIMP1则相反。组织学分级Ⅰ级和无原发灶外转移的骨恶性肿瘤MMP1阳性率明显低于组织学分级Ⅲ级和有原发灶外转移病例。但TIMP1则相反。骨恶性肿瘤中MMP1表达与TIMP1表达呈密切负相关。结论MMP1和TIMP1表达与骨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转移和侵袭潜能以及预后有密切关系,均为重要生物学标记物;骨良性病变MMP1和TIMP1检测对预防和早期发现骨恶性肿瘤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 探究骨水泥联合胶原基骨修复材料对比异体骨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1日至 2021年12月30日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周围Campanacci Ⅱ期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患者。研究纳入患者68例,股骨下端 33 例,胫骨上端 35 例。其中22例行骨水泥联合胶原基骨修复材料手术治疗,46例行异体骨植骨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以及膝关节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后肿瘤复发率、感染率、骨性关节炎发生率、术后末次随访时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结果] 随访时间3~2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6个月。异体骨植骨组MSTS平均评分为26.0±4.87,骨水泥联合胶原基骨修复材料组MSTS平均评分为28.5±1.75,术后功能优于异体骨植骨组(P=0.003)。异体骨植骨组术后复发7例,7例发生骨性关节炎,术后感染发生3例。骨水泥联合胶原基骨修复材料组复发1例,6例发生骨性关节炎,术后无发生感染。两组术后复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6),骨性关节炎及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骨水泥联合胶原基骨修复材料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具有更好的功能,更低的复发率,且不增加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Bernese截骨联合骨软骨成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应用Bernese截骨联合骨软骨成形术治疗DDH患者9例,女6例,男3例;年龄16~38岁,平均23.5岁.术前髋部疼痛3-21个月,平均7.6个月.1例有髋部手术史.术前LCE角为-12°~15°,平均2.5°,外展位头臼关系基本正常.术前水平投照位摄片测量α角55°~71°,平均61.3°,撞击试验阳性5例.Tonnis分期0期2髋,I期6髋,II期1髋.采用改良Smith-Petersen入路,联合应用Bernese截骨和股骨头颈部骨软骨成形术.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8-45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髋部疼痛消失或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截骨处骨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65.3分提高至术后91.8分.术后LCE角为21°~41°,平均28.2°.α角32°~41°,平均37.6°,撞击试验阳性1例.关节活动度和Tonnis分期较术前无明显改变.股外侧皮神经损伤3例,髋臼后柱断裂1例,无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年轻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股骨头颈部畸形的患者,Bernese截骨联合骨软骨成形术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结果.该术式可联合矫正髋臼和股骨头颈部的畸形,未增加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距骨骨折漏诊原因,探讨预防对策,降低距骨骨折漏诊率。方法2007年至2012年距骨骨折初次就诊后漏诊的7例,其中距骨体骨折2例,距骨颈骨折5例,所有患者均经CT扫描和二维、三维重建后确诊,7例骨折均未愈合。结果7例均获平均10(6~20)个月的随访,术后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4周,所有患者均愈合,AOFAS评分由术前33.4分上升至术后85.3分。结论检查足踝关节创伤时,结合病史,除选择适当的投照条件外,结合CT检查可以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治疗长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科采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治疗长骨骨不连患者34例,通过术后每月复查患肢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比较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患肢卡氏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患肢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a...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采用刮除、酒精灭活及骨水泥填充相结合治疗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对1980年6月~1998年3月,经刮除、酒精灭活加骨水泥填充治疗的骨巨细胞瘤98例进行随访。男45例,女53例。发病部位,股骨下端48例、胫骨上癌24例、肱骨上端7例、桡骨远端8例1髂骨2例、骶骨4例、肱骨下端、尺骨各1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5年3个月,1年内复发率5.9%,3年内复发率12.9%,5年内复发率为1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移植在骨巨细胞瘤刮除植骨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30例用同种异体辐照骨与自体骨(3例加骨水泥)充填修复骨巨细胞瘤刮除后遗留的局限性缺损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随访时间2.5~9年,植骨全部愈合,功能恢复正常,复发3例。结论术前准确评估,术中彻底清除对降低肿瘤复发率有重要作用;同种异体骨移植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成骨活性,与自体骨移植疗效相当,是骨巨细胞瘤刮除术后骨缺损的较理想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成年人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进一步提高对成年人骨LCH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成年骨LC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多发骨破坏患者经病理活组织检查证实为成年人骨LCH,排除转移癌及骨髓瘤,分型为单系统多部位,需要全身治疗.结论 成年人骨LCH罕见,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漏诊,需病理证实,确诊后要进行病情评估及分型,再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骨巨细胞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采用刮除、酒精灭活及骨水泥填充相结合治疗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 :对 1980年 6月~ 1998年 3月 ,经刮除、酒精灭活加骨水泥填充治疗的骨巨细胞瘤 98例进行随访。男 45例 ,女 5 3例。发病部位 ,股骨下端48例、胫骨上端 2 4例、肱骨上端 7例、桡骨远端 8例、股骨上端 3例、髂骨 2例、骶骨 4例、肱骨下端、尺骨各 1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 5年 3个月 ,1年内复发率 5 .9% ,3年内复发率 12 .9% ,5年内复发率为 13.9%。结论 :强调手术过程中刮除的精细操作、酒精灭活和骨水泥填充时的再灭活作用 ,提出彻底刮除、酒精灭活和骨水泥填充手术可以使囊内切除手术达到邻界切除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晓辉 《癌症进展》2005,3(4):316-319,398
骨巨细胞瘤是一高侵袭性良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年轻人中,骨端发病.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是骨端完全溶骨的膨胀性改变,多不伴有骨膜反应及软组织包块.CT及MRI可以很好地显示肿瘤的侵及范围,X线平片最具诊断意义.圆形及卵圆形基质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是骨巨细胞瘤的基本组织构成成分.刮除术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基本外科手段,但其复发率较高,应加用物理及化学的方法扩大至边缘或广泛的外科治疗边界.放疗可用于治疗难以手术的病例,但可致肉瘤变.化疗对于骨巨细胞瘤基本无效.骨巨细胞瘤的转移及恶变可能与以往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恶性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为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明确并成功随访的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6例,男3例,女3例,平均年龄28.8岁,4例既往有良性骨巨细胞瘤史.3例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1例接受病灶刮除+肿瘤细胞灭活+植骨内固定术,1例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例接受化疗+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骨巨细胞瘤从最初发病到恶变的间隔时间为18~108个月,平均59.5个月.随访时间平均为24.8个月,3例无疾病复发征象,2例带瘤存活,1例死亡.结论 骨巨细胞瘤患者在初诊后3年以上复发,需要怀疑恶变的可能.早期发现、诊断,并行根治性手术,有望提高恶性骨巨细胞瘤的生存率,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率.若手术困难,可考虑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1月至2008年11月手术治疗的83例四肢骨巨细胞瘤患者,男52例,女31例,其中胫骨近端26例,股骨远端28例,桡骨远端16例,肱骨近端7例,肱骨远端2例,股骨近端3例,足趾骨1例.于本院确诊时平均年龄30.3 (14~53)岁,Campanacci分级:I级45例,II级35例,III级3例;初发55例,复发28例,合并病理性骨折7例.Jeffer病理分级,一级35例,二级46例,三级2例.结果 8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至9年2个月,平均4年11个月.病灶刮除+液氮冷冻+骨水泥填充术45例,肿瘤复发4例;病灶刮除+液氮冷冻+自体骨植骨术35例,肿瘤复发3例;瘤段骨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2例,肿瘤复发0例;瘤段骨切除煮沸灭活后回植1例,肿瘤复发0例.病灶刮除组总复发率8.75%,瘤段切除组织复发率为0.结论 病灶刮除+液氮冷冻+骨水泥填充术、自体骨植骨术和肿瘤瘤段切除术均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骨膦治疗恶性肿瘤溶骨性转移骨痛47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骨膦对恶性肿瘤溶骨性转移骨痛的疗效。方法骨膦30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4~5小时静点连用5天,从第6天起骨膦1200mg每日二次空腹服16天。结果47例骨痛患者,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27例,有效率80.8%。结论骨膦治疗肿瘤溶骨性转移骨痛效果明显、平稳、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0 引言 肿瘤治疗引起的骨丢失( cancer treatment-induced bone loss,CTIBL)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随机临床试验显示,许多肿瘤的治疗都会引起骨丢失,尤其是乳腺癌无论是化疗还是内分泌治疗都可能造成骨丢失,从而增加骨折风险,降低生存率,而随着抗肿瘤治疗的进步,患者可长期生存,这就意味着在抗癌期间和之后保证骨健康的重要性.而且由于双磷酸盐在治疗乳腺癌患者转移和骨质疏松方面优势,这一些临床研究显示出来不仅能降低骨丢失,而且能预防骨转移及提高生存率方面的作用,使得这一领域倍受关注,而随着狄诺单抗(Denosumab)开始用于骨转移,2011年最新的ASCO 指南将骨质疏松治疗药物更新为骨调节剂(bone-modifying agents,BMAs),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双平面截骨骨搬运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治疗下肢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2例下肢大段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病历资料,主要治疗方法采用双平面截骨骨搬运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记录所有患者的骨缺损长度、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硫酸钙吸收时间、骨搬运时间、外固定带架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Paley评分进行评价骨缺损的愈合情况及关节功能。结果 纳入的12例患者无1例感染复发,骨再生区均固化良好。其中硫酸钙的吸收时间平均为(7.08±1.98)个月、骨搬运时间为(10.25±2.42)周、外固定带架时间(10.58±2.54)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Paley骨愈合和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显示,9例患者为优,3例患者为良。结论 双平面截骨骨搬运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是治疗下肢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它可以缩短骨搬运的治疗周期,避免感染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