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异丙托溴铵吸入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治疗,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困难分数、6 min 步行试验(6MWT)、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 FEV1/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6项指标中,除对照组 FVC外,均有明显改善( P <0.01);观察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COPD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持续肺康复训练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重度COPD患者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9例,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与噻托溴铵联合常规训练干预,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与噻托溴铵联合持续肺康复训练干预,观察两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血气指标[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分压(PaCO2)]、生活质量选择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QR)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EV1、MMEF、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活动能力、生活影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与噻托溴铵联合持续肺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并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吸入噻托嗅铵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的确诊稳定期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吸入噻托嗅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噻托溴铵组病人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1年时,噻托溴铵组病人FEV1谷值明显上升(P〈0.05),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为口干(1例,4%)。结论:噻托溴铵是治疗COPD病人有效和安全的支气管扩张药物,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杜光明 《当代医学》2016,(11):131-133
目的 评价噻托溴铵吸入剂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0.1~0.3 g口服,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18μg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78.2±10.2)、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59.2±12.0)、50%肺活量位用力呼气流量(V50)(56.3±6.5)及25%肺活量位用力呼气流量(V25)(60.3±10.3)均较治疗前、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6min步行距离[(457.6±78.5)vs(396.5±60.7)]及手工运动测定(MRC)评分[(1.6±0.6)vs(2.3±0.8)]较同期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吸入剂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状态,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敏 《中国医疗前沿》2012,(10):19+38-19,38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76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应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两组用药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呼气量(FVC)、FEV/FVC等肺功能指标,以及治疗前后6个月COPD的发作次数。结果两组治疗后在FEV、FEV1(%)、FVC、FEV/FVC方面均显著好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FEV1(%)、FVC方面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3个月两组COPD的发作次数分别为5.2及5.0(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COPD发作次数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无显著改变(P〉0.05);两组COPD发作次数,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优于单纯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可使COPD得到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应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分析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计收治100例,将全部患者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50例。给对照组患者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给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FEV1、FEV1%、FEV1/FVC,两组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之前,并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应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吸入思力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73例患者均吸入思力华1次/d,18μg/次,共1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用力肺活量)、FEV1(%)预计值变化情况和副作用。结果吸入思力华后患者FEV1、FEV1/FVC、FEV1(%)预计值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轻微。结论吸入思力华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8.
噻托嗅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琼 《河北医学》2009,15(1):55-56
目的:评价吸入噻托嗅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5例COPD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与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与噻托嗅铵千粉卉q吸入。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噻托溴铵组病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I)和用力肺活量(FVC)均显著增加(P〈0.001);治疗4周时。噻托溴铵组病人FEVI谷值明显上升(P〈0.01),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为口干(1例。4%)。结论:噻托溴铵是治疗COPD病人有效和安全的支气管扩张药物,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累气紧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联合使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和特布他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噻托溴铵组(15例)、特布他林组(16例)和联合治疗组(15例).三组患者分别应用噻托溴铵、特布他林以及联合应用两种药物,治疗5、15、60、180、360 min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三组均于治疗前后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 联合治疗组FEV1及FVC最大改善率高于噻托溴铵组及特布他林组,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结论 COPD患者噻托溴铵粉吸入具有与雾化吸入特布他林相近的气道舒张作用,但起效慢,两者合用,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作用优于单药应用.  相似文献   

10.
《右江医学》2017,(1):55-58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及用药过程的不良反应,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4周后、8周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观察组经治疗4周后、8周后FEV1、FVC、FEV1/FVC均逐步升高(P<0.01),对照组经治疗4周后、8周后FVC、FEV1/FVC均逐步升高(P<0.05或0.01)。治疗4周后、8周后观察组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余欢成  罗绍保 《当代医学》2016,(31):150-151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OP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比2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1.2±0.3)L、用力肺活量(FVC()2.1±0.6)L、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 1/FVC()71.3±10.2)%以及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 2()73.1±10.2)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53.3±6.10)mmH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 1、FVC、FEV 1/FVC以及血气指标PaO 2、PaCO 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SGRQ)评分、6 min步行试验距离(6 MWD)、呼吸困难量表(MMR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SGRQ评分、6 MWD、MMR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联合噻托溴铵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COPD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给予对照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给予观察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3个月最大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肺活量(FEV_1/FVC)、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18%,高于对照组的6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FVC和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baPW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COPD,能改善患者气流受限程度,提升肺功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胡建平  韩俊垒  边红芝 《重庆医学》2018,(14):1931-1932,1935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SAL/FP)吸入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COPD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SAL/FP吸入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67%、74.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3.96,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及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AL/FP吸入联合噻托溴铵能够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86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噻托溴铵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噻托溴铵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每日1次18μg噻托溴铵经干粉器吸入,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变情况[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运动耐力改变(6 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并评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FEV1、FEV1/FVC、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组治疗后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提高[(46.23±11.02)%vs(39.19±7.47)%,t=3.237,P〈0.05;(59.70±9.42)%vs(55.46±8.25)%,t=2.974,P〈0.05]。治疗后噻托溴铵组FEV1、FEV1/FVC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对照组FEV1(43.11±8.93)%,t=2.630,P〈0.05;FEV1/FVC(55.73±9.91)%,t=2.857,P〈0.05]。噻托溴铵组治疗前后FEV1改善率平均为(17.92±5.43)%,对照组为(6.41±3.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P〈0.05)。噻托溴铵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提高[(351.2±43.7)m vs(271.3±39.0)m,t=3.090,P〈0.05],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对照组(299.5±56.4)m,t=3.012,P〈0.05]。噻托溴铵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提高[(57.4±6.1)分vs(39.7±5.9)分,t=2.538,P〈0.05]。治疗后噻托溴铵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42.1±6.0)分,t=3.204,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对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孟津县公疗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评分)。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2.07±0.21)L比(1.79±0.09)L,(3.41±0.23)L比(3.06±0.16)L,(62.63±5.15)比(53.15±4.61)],BI评分高于对照组[(78.25±6.12)分比(69.14±7.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老年中重度COPD,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海旭  张东红 《医学争鸣》2009,(21):2461-2461
0引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因反复急性发作,可导致病情进展,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我们以噻托溴铵粉雾剂雾化吸入治疗稳定期COPD,通过对深吸气量(IC)、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量(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的观察,评估噻托溴铵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并与常规应用的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气雾剂)进行了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鄢陵县中心医院2016年收治的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6 min步行实验(6MWT)值、呼吸困难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效果优于临床常用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更有效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噻托嗅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干粉剂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4周内的临床症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CDPD可明显改善症状,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噻托嗅铵联合信必可都保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就诊的确诊稳定期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吸入噻托嗅铵联合信必可都保.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噻托溴铵联合信必可都保组病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1年时,噻托溴铵组病人FEV1谷值明显上升(P<0.05),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为口干(1例,4%).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信必可都保是治疗COPD病人有效和安全的支气管扩张药物,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金荞麦片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参数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5例依据用药方法分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金荞麦片治疗组(观察组)65例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单独治疗组(对照组)60例。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呼吸机通气频率、通气时间、潮气量、呼吸困难程度[6 min步行距离(6MW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CAT)]、肺功能参数[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呼出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FEF50)、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0)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EV%pred)、FEV1.0/FVC]、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氢离子浓度(pH)、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生活质量[圣乔治问卷(SGRQ)]、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