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剪切波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测量不同肌张力时足三里穴位的紧张度变化及运用该方法探测针刺前后足三里穴位紧张度的意义。方法:使用法国Supersonic公司的AixPlore型实时定量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诊断仪,将L4~15线阵探头置于足三里穴位断面,分别在仰卧位、站位及肌肉紧张时连续记录足三里穴位的组织弹性图,然后通过电影回放,使用其定量分析系统Q-BOX,直径为3mm,每隔20帧测量1次杨氏模量值,各15次,共计测量45次足三里穴位的杨氏模量值变化。毫针在高频超声引导下以经穴断面解剖图谱为依据,对照精确定位;启动弹性成像模式(SWE)记录组织弹性图,使用其定量分析系统Q-BOX,直径为3mm时,测量30名受试者在进针前、进针后及脉冲电刺激时足三里穴位的杨氏模量值。结果:剪切波声弹性成像定量分析系统Q-BOX,直径为3mm,卧位时足三里穴位杨氏模量平均值为(14.01±4.38)kPa(1kPa=0.133mmHg),站位时为(87.24±30.33)kPa,肌肉主动收缩时为(87.42±12.12)kPa;Q-BOX直径为3mm时,卧位进针前、进针后及电刺激时穴位杨氏模量平均值分别为(12.61±6.27)kPa、(24.00±11.94)kPa、(111.48±52.81)kPa;进针前与进针后,进针前与电刺激时的杨氏模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剪切波声弹性成像技术可用于肌张力的定量分析,不同的肌张力状态对穴位的紧张度测量有明显影响,为多种疾病状态下的肌张力定量分析及客观评估提供了新方法及新思路。剪切波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足三里穴位"得气"的紧张度研究应在卧位全身肌肉放松状态下进行,它为中医针灸穴位"得气"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探头预压水平对不同甲状腺组织类型的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杨氏模量值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甲状腺SWE检查的116例患者,其中甲状腺正常者39例,良性增生性结节5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9例,采用4种预压程度(1级~4级)进行SWE检查,比较不同预压程度下不同甲状腺组织的SWE杨氏模量值的差异。结果:三种甲状腺组织类型测量的SWE杨氏模量值均随着预压水平的增加而增大。SWE杨氏模量值在预压程度1级与4级间的差异分别为:正常实质组10.71kPa(差异率203.28%),良性结节组25.67kPa(差异率241.20%),乳头状癌组75.33kPa(差异率438.12%),在不同预压水平下,乳头状癌较良性增生性结节具有更大的变异性。不同组织类型之间的SWE杨氏模量值两两比较,除良性增生性结节组与乳头状癌组在预压1级水平时测得的杨氏模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外,其它预压水平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超声探头的预压水平对甲状腺正常组织、良性结节和乳头状癌的SWE测量结果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SWE测量值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大鼠随机分为激光穴位照射(laseraccupuncturepointirradiation),用10mHe-Ne激光,每日用次,每次10min,连照5次“足三里”穴;电针对照(electropuncturepoint,EP)和空白对照三组,测定中枢结构亮氨酸脑啡肽(leu-enkePhalin,LEK)含量和脾淋巴细胞增殖(lymphocytetransformationtest,LTT)的变化,结果显示:激光照射“足三里”穴与电针有类似作用,可提高淋巴细胞增殖;使下丘脑LEK含量下降,使纹状体LEK含量升高。提示激光穴位照射可改变中枢阿片肽能系统的活性,继而起到调控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即阿片肽等生物活性物质参与了免疫调节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激光对机体的刺激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兔深静脉血栓(DVT)弹性的价值。方法建立DVT兔模型,应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血栓形成后第1~14天及第21天血栓上、中、下三部分的杨氏模量值,取均值进行分析。结果前7 d连续检测的血栓杨氏模量值随时间而增大,增长趋势最明显,第1天、第4天、第7天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后血栓杨氏模量值增长趋势减缓,第8、9天与第11天以后的杨氏模量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天以后杨氏模量值逐渐趋于稳定;第12、13、14天与第2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周后,杨氏模量值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兔DVT的杨氏模量值,可无创、客观地反映血栓弹性动态演变过程,可为评估DVT分期的定量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针刺足三里穴后多个时间点的脑功能网络动态变化特点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择18例健康志愿者,分别针刺足三里穴及假穴,针刺采取标准化操作,真、假穴位的针刺深度、刺激方式、刺激程序均相同。采集针刺前及针刺后10、25、45、60 min的fMRI数据。每次fMRI扫描持续6 min,将扫描所获fMRI数据构建成大脑功能网络,计算脑网络的核心脑区,计算其富人俱乐部属性和全脑效率属性、局部效率属性。结果:针刺穴位前,健康受试者的大脑功能网络核心脑区主要分布于脑默认网络、视觉相关皮层、感觉运动皮层和小脑半球。针刺后4个时间点健康受试者的脑功能网络核心脑区仍主要位于上述区域,其中双侧舌回、楔前叶、颞中回及颞上回、右侧距状回、左侧枕中回等脑区与针刺前相同;针刺后60 min的核心脑区分布与针刺前相似,而针刺后10、25、45 min的多个核心脑区与针刺前不同。与针刺前相比,针刺后45 min时健康受试者的大脑核心脑区构成的脑网络富人俱乐部属性和全脑效率属性均显著增加(均P<0.05)。上述改变在针刺假穴组均未发现。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后健康受试者的脑功能网络属性存在动态变化,其中针刺后45 min的脑网络变化最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测试跑步时足踝肌肉表面肌电信号,采用非负矩阵分解算法提取肌肉协同结构,探究运动性疲劳对跑步足踝肌肉协同特征的影响。方法:招募12名具有长跑习惯的青年男性受试者,通过无线表面肌电测试系统采集速度为10 km/h、时长60 min双侧腓肠肌内、外侧头,以及胫骨前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结合心率和主观疲劳程度评定受试者疲劳程度,通过非负矩阵算法提取跑步支撑期双侧下肢所测肌肉的协同结构,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比跑步初期、跑步中期和跑步末期肌肉协同参数差异。结果:(1)当跑步初期、跑步中期和和跑步末期的协同元个数均为2时,变异值(VAF)均在0.95以上,且三个时期两个肌肉协同结构均存在交替激活现象。(2)对于每个协同结构各肌肉的贡献度,在协同元1中,相比于跑步初期,跑步中期摆动侧腓肠肌内、外侧头贡献度降低(P<0.05),跑步末期支撑侧腓肠肌内侧头,摆动侧腓肠肌内、外侧头贡献度降低(P<0.05),跑步末期支撑侧腓肠肌外侧头贡献度增加(P<0.05);相比于跑步中期,跑步末期支撑侧腓肠肌内侧头、摆动侧腓肠肌外侧头贡献度降低(P<0.05),支撑侧腓肠肌外侧头贡...  相似文献   

7.
GaAs半导体激光照射足三里穴对人体痛阈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GaAs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对人体的镇痛效应.方法健康受试者30名分为3组,每组10名.(1)组采用GaAs半导体激光照射双侧足三里穴(GaAs组),光斑直径0.2cm,脉冲频率95Hz,平均功率密度159mW/cm2,每侧穴位照射15min.(2)组以激光和低频电脉冲(LFEP)交替作用于双侧足三里穴(GaAs+LFEP组),每侧穴位激光和LFEP各作用15min,激光参数同GaAs组,LFEP取可调锯齿状波,频率10Hz,刺激强度以受试者能耐受为限.(3)组为对照组,仅将激光照射头放置于双侧足三里穴上15min,但无激光输出.于照射足三里穴前及照射后15、30min,采用钾离子透入测痛法,分别测量受试者腹部和耳垂痛阈,观察照射前后痛阈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GaAS组穴位照射后15和30min,腹部痛阈分别比照射前提高35.6%(P<0.05)和39.7%(P<0.01),耳垂痛阈分别比照射前提高26.7%(P<0.05)和24.4%(P>0.05);GaAs+LFEP组刺激穴位后15和30min,腹部痛阈分别提高42.3%(P<0.05)和44.9%(P<0.05),耳垂痛阈均提高44.6%(P<0.05).GaAs组和GaAs+LFEP组照射或刺激穴位后不同时间的痛阈变化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腹部痛阈增高幅度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耳垂痛阈增高幅度GaAs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GaAs+LFEP组则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GaAs半导体激光照射足三里穴具有明显的镇痛效应,低频电脉冲可加强GaAs半导体激光的镇痛效应,并有全身性镇痛效应和镇痛后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杨氏模量值与桥本甲状腺炎(H T )不同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将收集的86例临床确诊为HT的患者按照甲状腺功能分成甲亢组、甲功正常组、亚临床甲减组和临床甲减组,应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各组进行超声剪切波弹性量化检测,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 HT 患者甲状腺组织剪切波模量值之间的关系。结果甲亢组、甲功正常组、亚临床甲减组和临床甲减组的 HT 患者甲状腺组织剪切波弹性模量值依次增大,分别为(15.543±4.319)kPa、(20.083±5.444)kPa、(26.682±5.676)kPa、(29.210±8.848)kPa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14.925,P <0.01)。HT甲亢组剪切波弹性模量值低于 HT甲功正常组、HT亚临床甲减组、HT临床甲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HT甲功正常组剪切波弹性模量值低于 HT亚临床甲减组、HT 临床甲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杨氏模量值与桥本甲状腺炎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相关性,可为 HT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肝损伤诊断价值及其影像学特征分析。方法选取确诊为乳腺癌并行化疗的100例患者,并以患者化疗后是否出现肝损伤分为肝损伤组(38例)和未损伤组(62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发生肝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相关指标对患者出现肝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病理类型、Ki-67表达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年龄、绝经情况、TNM分期、高血压、糖尿病、乙肝病毒感染、长期服药、化疗方案、杨氏模量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绝经情况、TNM分期、乙肝病毒感染、长期用药、化疗方案、杨氏模量值均为影响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发生肝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评估结果显示杨氏模量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4(95%CI:0.655~0.853),其敏感度为71.0%、特异度为73.7%。结论SWE能无创、简便、实时、有效的检测评估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肝脏弹性变化,且对诊断患者的肝损伤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程巧  邓又斌  黄哲  樊昕颖  孙杰  毕小军 《放射学实践》2021,36(12):1587-1591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价值。方法:76例颈动脉斑块患者共检出斑块94个。所有患者行常规超声、超声增强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测量斑块的杨氏模量值(包括平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评估斑块的强化程度,根据二维超声和超声增强表现评估斑块的风险等级。结果:76例中,颈动脉常规超声检出94个斑块,其中软斑块43个,混合斑块35个,硬斑块16个。随着斑块硬度增加,斑块的杨氏模量(YM)值增加,三组斑块间YM平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6.28、259.09、252.81,P均<0.05)。超声增强显示Ⅰ级斑块13个,Ⅱ级斑块18个,Ⅲ级斑块21个,Ⅳ级斑块42个;随着强化程度的增加,斑块的YM值降低,不同强化程度之间斑块的YM平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58.74、143.76、155.00,P均<0.05)。超声检查评估为低风险斑块30个,高风险斑块64个,两组斑块的YM平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6、11.93、13.31,P均<0.05),低风险斑块的杨氏模量值高于高风险斑块。结论:应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以较准确的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数量,评估斑块风险等级,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颈动脉斑块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定量鉴别不均质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HCAP)内部不同回声区域硬度差异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二维灰阶超声筛选HCAP,依据回声强度将斑块内回声分为相对高回声、相对等回声和相对低回声3个区域。对斑块进行SWE检查,选取质量合格的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分别测量斑块内3个区域的硬度,保证每个区域测量感兴趣区面积相同,测量指标为剪切波弹性定量值(SWQ)。结果:定量分析HCAP37个,斑块内高回声区SWQ与等回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内高回声区SWQ与低回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内等回声区SWQ与低回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E可以定量区分HCAP内不同回声强度区的硬度差异,有望成为一项精准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过程中大鼠骨骼肌肌张力和肌电信号的变化特征.方法:对12只雄性SD大鼠腓肠肌进行低频电刺激,采用SMUP-E型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同步记录其肌张力及肌电信号的变化,并分别取刺激0、5、10、20、40min时的肌电信号和肌张力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随刺激时间延长,腓肠肌肌张力峰-峰(P-P)值及肌张力微分值逐渐降低,与刺激开始时相比,刺激10min时即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疲劳指数(FI)则随刺激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刺激40min时高达52.14%.(2)肌电振幅P-P值及肌电图(EMG)时频指标--肌电积分(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和中位频率(MF)值均随刺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与刺激开始时相比,刺激5rain时MPF已显著降低(P<0.05),而肌电振幅P-P值及IEMG值在刺激10min时才开始显著降低(P<0.05);尽管MF值随刺激时间延长有所降低,但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可诱发大鼠腓肠肌疲劳,MPF在反映疲劳的敏感性方面优于IEMG.  相似文献   

13.
尾吊对大鼠骨骼肌力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大鼠整体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SD大鼠经7天和15天悬吊结束,在股骨下端切断右侧后肢,腓肠肌向上固定于实验台上。利用电刺激和疲劳刺激的方法,测定大鼠整体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7天尾吊使大鼠体重增长速度减慢(P<0.01),15天悬吊更显著(P<0.001);7天和15天悬吊使比目鱼肌明显萎缩,湿重降低(P<0.01),腓肠肌湿重降低较少(P<0.05);7天悬吊后整体比目鱼肌半舒张时间、峰张力和单位重量峰张力降低(P<0.05),15天悬吊降低更明显(P<0.01),但对腓肠肌影响不大;7天悬吊后低频刺激容易引起比目鱼肌疲劳。结论失重或模拟失重引起骨骼肌力学特征的变化程度与骨骼肌纤维成分有关,慢肌纤维含量越高(如比目鱼肌),影响越明显,反之则少(如腓肠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fMRI观察足阳明胃经上的梁丘穴联合足三里穴电针刺激时大脑的活动规律。方法:选取25例体型中等、右利手的健康成年人,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22~50岁,选取受试者右侧梁丘穴联合右侧足三里穴进行电针刺激,同时行fMRI。结果:梁丘穴联合足三里穴电针刺激时,所有受试者均产生酸、麻、胀、钝痛、重和热的复杂针感,且强度不一。fMRI表现为以激活或负激活峰值为中心的不规则簇状区,且多个相近的激活或负激活脑功能区相连成片。其中脑功能激活区的峰值位于:①左侧尾状核体部和右侧豆状核;②左侧颞下回(BA20)、左侧海马旁回及左侧尾状核尾;③右侧海马旁回、右侧海马、右侧海马旁回(杏仁核包含在其中);④左侧海马旁回(BA30)、左侧后扣带回(BA29、30);⑤右侧中央前回(BA6)、右侧角回(BA39)。而脑功能负激活区的峰值位于:①小脑右半球前叶、小脑左半球前叶蚓部;②左侧颞上回(BA22)、左侧屏状核、左丘脑;③右侧中央后回(BA2)、右侧顶下小叶(BA40)、右侧中央前回(BA44);④左侧顶下小叶(BA40);⑤左侧中央前回(BA5、BA6);⑥右侧颞下回(BA37)。结论:梁丘穴联合足三里穴进行电针刺激时,激活脑区和负激活脑区较单独针刺足三里穴时明显集中、激活或负激活程度明显增高;大部分活动脑区与足三里穴单独针刺时相同;部分活动脑区与足三里穴单独针刺时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萤火虫成像与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单独及联合应用在乳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的乳腺结节患者92例,共114个结节,均行二维超声、SWE及超声萤火虫成像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萤火虫成像、SWE单独及两者联合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率。结果:病理结果示,114个结节中,良性70个(61.4%),恶性44个(38.6%)。两者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单独使用(均P<0.05)。结论:超声萤火虫成像与SWE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刺激足三里、脾俞、太冲穴位对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wistar成年雄性大鼠24只,适应性游泳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穴位埋线组、电针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与其他组一样负载游泳,不做任何处置)外,电针组采用电针刺激足三里穴、脾俞穴和太冲穴,隔日1次,持续以频率15 Hz、电流2 mA的连续波电刺激10 min,共7次;穴位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方法刺激足三里穴、脾俞穴和太冲穴,于实验的第2、7、13天实施。实验第15天记录末次力竭运动的游泳时间数值。并在行为学观察结束后,计算吞噬百分率与吞噬指数。结果 (1)负载游泳试验:实验第15天,穴位埋线组和电针组游泳时间较针刺前均有所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穴位埋线组、电针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实验第15天,穴位埋线组和电针组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穴位埋线组与电针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能够有效地提高大鼠的运动耐力及抗疲劳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大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关。穴位埋线与电针治疗相比在治疗运动性疲劳上同样有效,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后药物性肝损伤(DILI)保肝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ALL化疗后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患儿100例,按严重程度分1~3级(轻、中、重度)三个亚组。对照组为50例健康儿童。应用SWE技术对DILI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进行检查,获取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值),同时记录肝功能指标。对比观察Emean值及肝功能指标在DILI治疗过程的变化情况。结果 ALL化疗后DILI肝实质Emean值与肝功能指标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E技术可无创量化ALL化疗后DILI治疗过程中的肝硬度变化,监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一经络内2个相邻穴位针刺的联合效应,为针刺的中枢机制和经络学说提供一定证据。方法:5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右侧梁丘穴+足三里穴和足三里穴+上巨虚穴脉冲电针治疗仪针刺。采用区块设计模式行fMRI,分析针刺过程中的脑活动模式,并比较2组的差异。记录2组针刺感觉类型和强度,评估针刺感觉与脑活动的关系。结果:梁丘穴+足三里组和足三里穴+上巨虚穴组共同激活区集中在右侧额上回眶缘、左侧额下回盖部、左侧前扣带回和左侧眶前回,2组共同负激活区则集中在右侧缘上回、右侧尾状核、右侧壳核和左侧岛叶。梁丘穴+足三里穴组在左侧额下回盖部、左侧前扣带回等区域更活跃,而足三里穴+上巨虚穴组在右侧缘上回、左侧岛叶和左侧壳核等区域更活跃。结论:同一经络内2个相邻穴位的针刺刺激可产生协同效应,不同穴位组合对大脑活动的影响也有差异。这些结果可为针刺的中枢机制和经络学说提供一定证据,为针刺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1例(共58个病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影像资料。所有病灶在活检前均接受常规超声和SWE检查,记录其超声特征和SWE定量参数。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SWE定量参数的诊断性能。结果:SWE参数(杨氏模量值均值Emean、标准差SD及硬度比值Ratio)在良性、不典型或恶性乳头状病变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WE参数的总体敏感度为54.3%~91.3%,特异度为50.0%~83.3%。Emean的AUC值最高为0.839[95%置信区间(95%CI),0.693~0.985];当Emean的最佳截断值为49.1 kPa时,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75.0%。结论:SWE定量参数有助于鉴别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急性跑台运动大鼠血浆氨基酸及中缝背核(DRN)细胞外液5-HT含量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行DRN立体定位术后,随机分为运动组(n=10)和TEAS组(n=10)。术后第2天,所有大鼠开始接受适应性运动,TEAS组介入TEAS治疗,取右侧足三里穴进行电针治疗,参数为连续波,频率2Hz,强度5mA,时间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6天。术后第7天,行微透析采样,收集基础液后进行急性跑台运动(先以10m/min的速度运动10min,在随后4min内将跑速调至24m/min并持续运动1h,坡度为0),微透析采样直至运动后5h。记录运动中毛刷刺激频次;采用脑微透析采样技术和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CD)连续观察运动前后大鼠DRN细胞外液5-HT水平动态变化;运动后5h时,采用高效液相紫外法(HPLC-UV)检测血浆氨基酸含量。结果:(1)TEAS组毛刷刺激频次显著低于运动组(P<0.05)。(2)与运动组比较,TEAS组大鼠血浆总色氨酸(T-TRP)和支链氨基酸(BCAA)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而血浆游离色氨酸(f-TRP)含量(P<0.01)、f-TRP/T-TRP(P<0.01)和f-TRP/BCAA比值(P<0.05)显著降低。(3)运动组运动后即刻DRN细胞外液5-HT水平显著高于基础水平(P<0.05),在随后2h内降低,而在运动后3h和4h时又呈升高趋势,显著高于运动后2h时;TEAS组在运动后各时段均低于运动组,尤以运动后5h为显著(P<0.05)。结论:TEAS足三里穴可有效提高大鼠运动能力,可能通过降低血浆TRP游离度和f-TRP转运入脑,进而减少脑内5-HT的部分合成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